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9|回复: 0

从德州到济宁踏上寻亲路只为能见弟弟一面

[复制链接]
新闻2—婷婷 发表于 2012-3-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闻2—婷婷 于 2012-3-27 09:53 编辑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山进 实习生 何灿灿 通讯员 张晴晴) 50年前,为了能活着,家住德州的王连合不得已将饿得不能走路的弟弟送人,期间,兄弟二人以陌生人的方式只见过一面;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王连合想再见一次弟弟,不料,弟弟养父的住址早已搬迁。失去联系的兄弟二人还能相见吗?从德州到济宁,几十年寻亲路,现在只为能再见弟弟……为了见到朝思暮想的弟弟,王连合的女儿彭海燕向本报发出求助。   
        迫于生计,将弟弟送人   
       据彭海燕介绍,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却给王连合的家庭带来了比灾害更严重的“动荡”。极大的物质匮乏使得王连合的父亲、母亲在半个月内相继去世,14岁的王连合带着年仅6岁的弟弟王连良相依为命,家中虽还有一位哥哥,但由于是同父异母所生,并且当时哥哥已经结婚,在那样的年代能把肚子填饱都是件奢侈的事情,更别说照顾这对年幼的哥俩。贫穷、饥饿是王连合幼年的所有记忆,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还要照顾6岁的弟弟,兄弟俩吃了上顿没下顿,长期饥饿加上营养不良导致王连良不能走路,周围的人纷纷劝说王连合不如把弟弟送人,找个好点的家庭,别让他再跟着自己受苦。一个逃难去过济宁的老乡回来后告诉王连合,济宁有一户人家没有孩子,一直想领养个。当时,走投无路的王连合含泪把弟弟从德州背到济宁,找到了济宁接庄公社后苏村的董学文。35岁左右的董学文祖籍寿光,后举家搬到济宁,家中兄弟二人,弟弟叫董学武,董学文一直没有孩子。见到瘦弱的兄弟俩后,董学文答应收养王连良,但有个条件——以后不准再相认,且期间不让亲人去找。   
       辗转两地,踏上寻亲路   
       一晃十年过去了,期间,兄弟二人没有任何联系。王连合一直挂念着当时饿得不能走路的弟弟,现在怎么样了?是否还活在人间?1971年,已结婚生子的王连合只身一人来到济宁看望弟弟,他先来到接庄镇后苏村,却被告知董学文一家早已搬走,后经多方打听,王连合辗转找到搬到当时称为任城区安居镇胡营村的董学文,董学文在胡营村粮所大院工作,任粮所职工。董学文答应可以让王连合见弟弟一面,但不能相认。董学文把儿子叫回来,王连合在屋里坐着,弟弟站在院子里,十年来,王连合就这样匆匆见了弟弟一面。   
        前几年,董学文老人去世了,随着年龄的增大,王连合对弟弟的思念日益加深,想见弟弟的心愿更强烈了。如今,已经66岁的王连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见一见弟弟,补偿自己这么多年来心里对弟弟的愧疚。   
       王连合老人说:“我只想能见弟弟一面,跟他相认,让他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哥哥在世上,弥补我心里这几十年来对弟弟的愧疚和不安,我并不要求弟弟再认祖归宗,以后继续待在济宁过他自己的生活就行。”   
       联系方式:13869242497彭女士 0537—2210000本报热线
       来源:http://www.jn001.com/news/2012-03/27/content_522839.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7 00:00 , Processed in 0.03707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