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06|回复: 7

[寻亲公告] 年轻女子打工赚钱帮聋哑流浪汉寻亲(组图)

[复制链接]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09月09日12:07  青年时报 年轻女子打工赚钱帮聋哑流浪汉寻亲(组图) 十余年前的“小张”
年轻女子打工赚钱帮聋哑流浪汉寻亲(组图) 如今的“小张”
年轻女子打工赚钱帮聋哑流浪汉寻亲(组图) “小张”和他的第一个恩人余维标
年轻女子打工赚钱帮聋哑流浪汉寻亲(组图) 猪圈、厕所、鸡舍,“小张”凭回忆画的、令他魂牵梦萦的家。
  他,流浪全国12年,不知故乡何在;她,不离不弃4载,发誓带他寻亲
  大爱无言,“哥哥”,我如何才能帮你找到家?
  □时报记者 丁丹青 文
  他,又聋又哑,目不识丁,也不会正规手语,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甚至连姓名和年龄都不知道。12年前,他流浪到杭城。
  她,24岁,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他。从此,她对他不离不弃。为了帮他找到亲人,她拼命打工赚钱,发誓要把他送回故乡。
  20多天前,她带着2000多元钱,和他一起来到杭州,再次开始寻乡之旅。
  昨天上午,一名姓周的女子给时报热线28111111打来电话,说她有一个“哥哥”小张已经有10多年没回过家了。“哥哥”很想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能想的办法她都想过了,走投无路,只好向时报热线求助。
  当小周领着小张来到编辑部时,我顿时傻了眼:他,聋哑,不会正规手语,不会书写,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甚至连姓名和年龄都不知道。这个张姓,也是为了方便,小周随意给他起的。
  小周,今年24岁,湖北十堰人。她跟小张也是非亲非故。但自从认识了小张以后,觉得自己跟他很投缘,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帮助他,就干脆认他作义哥。
  小周的讲述,是一段大爱无言的人间真情故事。
  邂逅
  2004年8月的一天,我跟男友分手后,来到在山东兖州做生意的干妈家调理心情。
  跟干妈同租一个院子的男子有点特别,二十五六岁,一米七几的个子,清瘦。他穿戴整洁,逢人总是面带笑容,每天起得很早,把院子打扫一遍后,就去附近的小吃店做工。洗碗、洗菜、切菜、扫地,什么活都干。
  一天晚上,我在院里乘凉,他拿着碗筷到水槽里去洗。
  “饭吃过了?”我和他打了声招呼。他只是笑了笑。洗好碗后,他走到我身边,指了一下嘴巴,比画着表示吃过了。
  我得知他是一个聋哑人。
  从此,只要他有空,就会跑到我面前,表情夹杂手势,跟我比画个不停。
  也许是这辈子跟他有缘,他的手势我基本上能看懂。
  很快,我成了他的知己、他的嘴巴,成了他跟外人交流的桥梁。
  跟他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他离家已有七八年了,很想家。但苦于不会说话,不会正规手语,也不会写字,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甚至连姓名年龄都不清楚,因此找不到家。
  我很同情他,并暗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帮他找到家!
  迷路
  经过三四个月的接触,我大概知道了他的情况。
  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六口人,三兄弟里他是老二,妹妹最小。
  离家前,他父母在采石场里上班,哥哥和弟弟都在外面打工,他在家附近的一家纸箱厂上班。
  从他家到工厂骑自行车需要半个小时。
  1997年7月的一个星期六早上,他骑自行车到厂里,工厂临时放假。于是,他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一个小地方玩。
  到了中午,他迷路了,绕来绕去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急得满头大汗。突然,想起口袋里有个印章(我猜测印章上刻的是他的名字,在厂里上班代替签名用),他便掏出来请路过的人帮忙看。可是路人看后都摇头。
  他开始找家,饿时就向别人讨点东西吃,晚上则在桥墩下过夜。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家。自行车坏了,他开始步行。
  一个大热天的中午,他来到河边,想捧水洗把脸,一不小心,口袋里的印章掉进水里,唯一的信物也丢了。
  10多天后,他来到一条铁轨旁,一列运煤的火车正停在铁轨上,他爬到车厢里,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杭州。
  恩人
  第一个帮他寻亲的人叫余维标,今年71岁,杭州富阳市春江街道的一位聋哑人。
  1997年8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余维标在杭州办完事,经过火车站时,发现小张双手抱膝蹲在铁轨边上伤心地哭着。
  余维标用手语跟他交流,他一问三不知。
  余维标只好把他带到自己家里,给他洗了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第二天,余维标请人给他拍了两张照片,拿出去替他找亲人,几乎把整个富阳都找了个遍。
  接着,余维标又带着他去江山、上海、南京等地找过,但都一无所获。他开始整天闷闷不乐,几次想自杀,都被余维标及时发现制止了。
  余维标带他到附近游玩,结识了聋哑朋友倪如林、项明华夫妇等人,有空时,还会教他手语、识字,并给他零花钱。
  在数名聋哑人朋友的爱心温暖下,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为了让他学会生活,余维标带他去捡破烂,等他能单干了,就和他分头去捡。
  因为余家房子不大,一个月后,余维标给他找了个新家——富春江上的敞篷船,棉被、枕头都给他准备好。在他不捡破烂的日子里,一日三餐,余都会准时给他送去。要是没时间,项明华等人便会轮流给他送饭菜。
  日子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一年。
  这一年里,他捡破烂赚了500元钱。
流浪
  1998年夏天,他告别了余维标、倪如林等人,踏上了寻亲路。
  他来到一年前自己下火车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上了一列火车。他希望火车能把他带回到当初他来杭州的那个地方。然后根据回忆,一点一点地找回去。
  这趟火车的终点是南京。
  在南京,他仍捡破烂、住桥墩。捡破烂的路线以城郊有小山丘和水稻的村庄为主。
  又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里,他赚了600元钱,差不多把南京周边的村庄都找遍了,依然不见自己的家。
  2000年,他爬火车去了郑州……
  2002年到山东兖州……
  在兖州,他找了份给小吃店洗碗筷、搞卫生、切菜等干杂活的工作。
  他渐渐明白了,光靠他自己爬火车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根本不可能找到家。
  渐渐地,他学会了炒菜,一年能赚到两千来元钱。他开始租房子住,暂时把找家的心愿埋进心底,过上了普通打工者的生活。
  直到2004年8月,我与他认识。后来我认他作哥哥,给他取了一个姓,张。
  希望
  他开始努力回忆老家的特征:
  家乡有很多小山丘,吃的是大米,一年种一季的水稻,还有大片大片的黄麻和油菜花,河里有许多菱角,村头有很多竹子;家里养鸡、鹅、鸭;
  村民们把牛粪贴在墙上,等晒干了后当柴烧;
  村里有一个大水库,天旱时,水稻都是靠这个水库里的水灌溉的;
  村边有一条跟富春江一样的河,他时常把鹅、鸭赶到河里去放养;
  ……
  有一天,我和他一起去菜场买菜。他指着摊位上的芹菜,跟我比画。我明白,他说自己的老家产芹菜。
  我想到了互联网。可是我才小学毕业,不会电脑,第二天,我就去电脑培训学校报了名。
  从此,我开始让他回忆老家的特产、标志性建筑物、代表性动植物等,让他把这些特征画成图片,尽可能地搜集信息。我带着这些信息,和他一起去网吧搜索。
  为了帮他找家,我手上的两本中国地图册都翻烂了。
  除了网络,我还时常带他去新华书店,让他在书上找些类似老家的标志性建筑,或有代表性的动物。
  2007年夏天,他看到《潮菜天下》上的“狮头鹅”,认定那个地方就是家。于是,我第二天就带着他去了广州,我们看到的是满眼的香蕉,“狮头鹅”的影子都没看到。
  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辆老式跃进小货车。回到家后,他向我比画,说以前他工作的工厂就是生产这种跃进汽车塑料挡板的外包装纸箱。于是我们赶紧跑到网吧找资料。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那个生产厂家应该在镇江。我马上向老板请了假,带着他直奔镇江。
  到了镇江后,我们找不到那家厂。后来向江苏一家电视台求助。电视台记者好不容易帮忙联系到那家纸箱厂,但总经理说他是1998年接任的,之前的情况一概不知,目前生产这种纸箱的厂家全国各地都有,很难确定是哪一家。
  谋生
  自从认识了他之后,我走到哪里,便会把他带到哪里。
  在认识他的第一年,农历12月中旬以后,周围的人都陆续回老家过年了。“要不要回家?”我想,“我走了,他怎么办?”
  农历12月29,我还是决定把他带回家过年。
  见我带了个又聋又哑的男朋友回家,爸妈觉得在村里抬不起头。“你怎么会跟这种人找对象呢?太丢脸了,还是早点走吧,当我白养你这个女儿好了!”当晚,妈妈几近乞求地对我说。我强忍住泪水点了点头。
  年三十晚上,我一夜未合眼。天一亮就到城里去买火车票,正月初二就带着他离开家乡。
  这次,我俩去了泰山。
  以前,我在服装厂里做过工。但泰山是个旅游城市,很少有服装厂,足浴店倒有不少。
  在老乡的介绍下,我去了一家足浴店学做足浴师。开始,我天天给店老板洗脚、按摩来练习。晚上回到家,浑身酸痛,两只手红肿厉害。睡觉时,还时常在睡梦中哭醒。醒来时,却发现他总坐在床边,捧着我的手在流泪。
  这几年,他觉得是他拖累了我,时常自责得要跟我分开,但每到真正要分开时,我俩都会抱在一起痛哭。结果,谁也离不开谁。
  一个月后,我过了实习期,开始上班了。他在家里洗衣烧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凌晨两三点钟,他都会在足浴店边上的桥上等我下班。
  他很会持家。家里每月开支不会超过200元。我在家里吃饭时,他也会烧几个小菜,若是自己一个人,他就吃点稀饭,或是买个馒头啃啃打发。
  每次发工资时,是我俩最开心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扣除花费外,每个月还能剩下七八百元。每次拿到工资,我就安慰他:“等我们有钱了,就去找家!”
  为了多赚点钱,他也到附近去找零工打。远的地方不敢去,怕迷路。
  2005年年底的一个周末,晚上9点,他就跑到桥上来等我,他想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有办法挣钱了。
  凌晨3点多,见到我的时候,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回到家里,我发现桌子上摆着一个高压锅。我明白了,他要去卖爆米花!
  第二天一早,我陪他去买了一辆三轮车,并找来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写上“爆米花一元一袋”。
  接下来的日子,我做足浴师,他卖爆米花。每天凌晨两三点钟,他会把当天挣来的钱给我。然后,他向我比画,明天一定能挣更多!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2006年春节,我没有回家,带着他到兖州的干妈家过年。
  去年8月份,弟弟放暑假,到泰山玩了几天。数日的相处,弟弟感觉我只是把他当成哥哥来照顾,希望能帮他找到家而已。回家后,便向父母澄清。父母就打电话给我,让我早点回家过年,并叫我把“哥哥”也带回家。
  去年春节,父母到火车站接我俩。正月里,给我们做了好多好吃的。但我还是惦着替他找家,在家里只呆了一个多星期,就回了泰山。
  相依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艰难。
  2004年11月底的一个下午,我带他去兖州小商品市场买东西。回来的路上,一辆白色轿车差一点撞到我身上,幸亏他拉了我一把。当时他紧张得“哇哇”大叫。没想到,从车上下来一男三女。男的朝他脸上就是一拳。我向他们解释,他是一个聋哑人,他没有恶意,他们就是不听,那三个女的,还打电话叫了好多人来,把我俩一顿痛打后扬长而去。
  我觉得很委屈,但我认了,只要他没事就行。
  回到家里后,他狠狠地给了自己几巴掌。他恨自己没能耐,保护不了我,总是让我受委屈。他“说”要是在老家就好了,邻居们对他都很好,没有人会欺负他。并说找到家后,就把我娶回家,买最好的楼房给我住,绝不会让我受苦。
  从此,他更加想家了。
  2006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手痛,没法上班,就去夜市里批发了一些气球来卖。
  那晚,他卖爆米花,我卖气球。在步行街路口,一对夫妇开着小四轮货车也在卖爆米花。也许他们觉得他的位置比较好,就故意把他的三轮车挤到后排。他向对方比画着,希望对方让一让,结果对方说他太凶了,跟他动起手来。等我从10多米外跑过来时,他俩已扭成一团。看到我过来,那人的老婆就揪住我的头发,我一边揉着头,一边向他们解释:“他是聋哑人,你们不要欺负他。”但不管我怎么说,那人就是不肯放手,还狠狠踢他的肚子。我哭着扑上去想把他们分开,却怎么都掰不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突然,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接着便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时,手里的气球都没了,“小四轮”也不见了,他抱着我哭。我强忍住泪水跟他“说”:“不要哭,他们走了,我们可以多卖点钱嘛!”
  那晚,我们的生意特别好,赚的钱比平时差不多多了一倍。也许是太累的缘故,回到家后,我很快就睡着了,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9点多。醒来时,他正坐在我的床边看着我(平常这个时候,他早已出门去卖爆米花了),桌子上放着一碗稀饭和一个荷包蛋。我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他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又要去打自己的脸。我知道,他后悔自己昨晚不该惹事害我受牵连。
  今年5月6月,我俩经过一家酒店,酒店新开张正在放鞭炮,他高兴地告诉我能听到鞭炮声,他能听到声音?我赶紧拉着他去找卖助听器的店。
  营业员给他做了测试,结果显示,他对于超过80分贝的声音有感知,戴上助听器后,他的右耳就能达到普通人的听力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开心,能听到,说不定将来他就可以说话了,但一问价格,要3800元!我摘下助听器,告诉他说“等我们有钱了,就给你买”。
抉择
  今年我24岁了,在老家,这个年纪的女孩早已成家了。从今年年初开始,父母时常给我打电话,催我回家相亲,结婚。
  “我回家了,他怎么办呢?”所以,我下决心今年一定要帮他找到家,然后回家开始自己的生活。
  今年“5·12”大地震后,全国各大电视台都在滚动播出灾情。看到电视里房屋倒塌的惨状,他总是泪流满面,说自己老家的房子跟电视里的房子差不多,急着要去四川找亲人。我用手势向他解释,他老家是小山丘,四川的山都很高,他的老家不可能是四川。想家心切的他,还是执意向我要了1000元去了四川。
  一个星期后,他垂头丧气地回到泰山。
  20多天前,他在纸上写了“杭州富阳”四个字,表示很想去。“杭州富阳”是他的老家?
  8月15日我们到了杭州,转乘公交车,再换面包车,到了里山镇的一户人家。
  女主人也是个聋哑人,叫项明华。看到他跟女主人亲热地拥抱,我顿时明白了。原来,女主人是他的恩人,当年曾经帮助过他。而项明华看到我来了,格外地高兴,还以为我是他老婆。她赶紧把余维标等人叫来,大家聚了一聚。
  现在,我们在他的一个朋友、杭州丁桥的罗大妈家小住。
  为了寻亲,我们在各地兜转了一圈,又回到杭州这个起点,真不知道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我可以感觉到小周对小张那份超越兄妹的情愫。
  我多次问小周,你对他真的仅仅是亲情?有没有男女之爱?
  她每次都这么回答:“即使我同意,我父母也不会同意的!”但小周表示,自己跟他在一起,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更多。他对她体贴入微,他也很聪明。跟他们同住一幢房子的房客们,电风扇坏了、门锁坏了,普通的故障,他只要看上几眼,便能“手到病除”。
  在小周眼里,他除了聋哑这个“缺点”,其他什么都好。若是有一天嫁给他,相信会很幸福。但父母那一关不知怎么过。
  也许,离别就在眼前。但小周有一点想法很坚决:“哥哥”没有找到家,她一生都会不心甘。
  编辑部特别广告
  数名聋哑人爱心接力,使他重拾生活信心。大爱无言的小周,四年里不离不弃,主动挑起了替他寻家的担子。
  眼下,他和小周将面临被迫分手的命运,但她始终放不下他。
  他的家乡依然未知,他的生活没有着落,他的情感将失去依靠,他该往哪里去?
  因此我们打出这个特别的寻亲广告,请世上所有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
  他——
  聋哑,目不识丁,也不知自己的姓名;
  出走时,15到18岁之间,今年30岁左右;
  左手小拇指的第一节有个伤疤,是小时候开门时被夹伤的;
  出走时,上身穿黄色短袖衫,下穿蓝色长裤,脚穿凉鞋(也可以当拖鞋穿);
  老家种单季水稻,人们吃大米;
  有许多小山丘,种黄麻、油菜、荸荠;
  田野里有很多水芹菜,池塘里有荷花和菱角;
  老家的乡亲们把牛粪贴在墙上,干后当柴烧;
  老家冬天会下雪,积雪有10厘米厚;
  过年时,老家有个风俗习惯:每扇门头上都贴5张刀刻的红色门笺;
  ……
  亲爱的朋友,若您是知情者,请拨打青年时报热线0571-28111111。我们期待您的援手,我们期待这份爱心接力能有个完美结局。
.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张与芜湖老人见面“认亲”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10:41  安徽市场报   市场报讯(记者 李健) 本报前日报道家住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老人鲁在明可能是聋哑寻家男子“小张”的父亲后,前天,鲁在明在儿子的陪同下前往杭州与“小张”见面。但见了面之后确认,两人并非父子。
  前天中午11时,思儿心切的鲁在明老人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杭州。中午11时30分,“小张”在朋友小周的陪同下与老人见面。见面之后,鲁在明老人发现“小张”与自己丢失的儿子鲁国金虽然极其相似,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小张”见到老人,连连摆手表示,鲁在明并非其父。
  目前,针对“小张”的遭遇,杭州市残联已开始通过网络发布通告,帮“小张”寻家。目前本报与全国众多媒体组成的“寻亲联盟”仍在搜集线索,帮“小张”找家的努力仍在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湖北阿勤 发表于 2008-9-1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认识照片里的人,请拨打82828110告诉我们

我为我们十堰市有这样的爱心女士而感到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1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张家乡可能在芜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10:10  安徽市场报

  

“小张家乡可能在芜湖”

  市场报讯(记者 李健) 昨日本报报道了聋哑人小张,目不识丁,也不会正规手语,他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甚至连姓名和年龄都不知道,流浪全国12年,苦苦寻找自己的家乡。报道见报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根据小张的描述,读者纷纷打进本报新闻热线提供线索。根据读者们提供的信息,初步锁定我省的合肥、六安、巢湖和芜湖四地有可能是小张的家乡。而我省著名民俗专家牛耘老人告诉记者,根据他的了解和亲身经历,小张的家乡极有可能在芜湖。

  家乡特征极像安徽

  在朋友小周的不断鼓励下,小张通过回忆将家乡勾勒了出来:老家种单季水稻,人们吃大米;有许多小山丘,种黄麻、油菜、荸荠;田野里有很多水芹菜,池塘里有荷花和菱角;老家的乡亲们把牛粪贴在墙上,干后当柴烧;老家冬天会下雪,积雪有10厘米厚;过年时,老家有个风俗习惯:每扇门头上都贴5张刀刻的红色门笺……

  小张还回忆,自己村里有一个大水库,天旱时,水稻都是靠这个水库里的水灌溉;村边还有一条大河,他时常把鹅、鸭赶到河里去放养。到菜场时,小张还曾经指着摊位上的芹菜向小周比划,自己的老家产芹菜。

  “这些特征和安徽很像。”小张的朋友小周说,之前他们看电视时,只要电视中出现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的风貌,小张总是不停地跟她比划,告诉她那里很像他老家。

  线索集中我省四地

  “以前我们家就有过年贴门笺的习惯。”朱先生来自巢湖和县,他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农村的老家同时也有在土墙上贴牛粪当柴烧的习惯。

  来自六安舒城的刘女士则说,小山丘、黄麻、油菜、荸荠这些植物,他们六安老家都有,而小张描述的大河很有可能就是流经舒城的杭埠河。

  从读者们提供的线索来看,如果小张的家乡就在我省的话,那么六安市舒城县、芜湖市、合肥市、巢湖市的可能性最大。

  专家认为芜湖县最有可能

  “多年前我在芜湖县湾沚镇住过很长时间,过年贴门笺、牛粪贴上墙在芜湖县都有这样的习俗。”我省著名民俗专家牛耘老人说,“更关键的是芜湖县地处江南水乡,水路纵横,不乏水库及河流,荷花、菱角和水芹菜也都盛产。”牛耘老人强调,流经芜湖县的青弋江也符合小张回忆的“一条大河”的特征。而在十几年前,芜湖也时常下大雪,积雪也很深。因此,牛老认为小张家乡在芜湖县的可能性最大。此外,牛老还列出小张家乡有可能在的地方,分别是:巢湖、肥东、肥西。

  照片上的小张你认识吗?

  在12年前,小张刚刚流浪到杭州时,有好心人为当时的他拍了照片(如图)。看看当时的小张,12年前你是否认识他或他的家人,若您是知情者,或者小张描述的家乡就是您所认识的地方,请赶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51-2620110,或者通过网络QQ:50007549 Email:sniper0220@126.com告诉我们。我们期待您的援手,帮小张完成他寻家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1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父亲昨日“认亲”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10:10  安徽市场报   市场报讯(记者 李健) 本报近两日连续报道聋哑人小张在离家走失后,流浪全国12年,苦苦寻找自己的家乡。报道见报后,众多热心读者根据小张描述的家乡特征提供相关线索。昨天,两位在十几年前走失聋哑男孩的父亲主动联系本报,称小张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走丢的儿子。
  “小张像我儿小朱”
  朱先生连夜联系到本报记者时,他人在河南固始。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亲戚在合肥,在看到本报报道小张寻家后,亲戚立即打电话给他,称报道中的小张特征很像他走丢的儿子小朱。 “我儿子是于十几年前走失的,也是聋哑人,是家中老三,儿子走丢的地点在江苏。”一谈到儿子小朱,朱先生就哽咽了。已经找了十几年的朱先生怀疑,“小张”就是儿子“小朱”。记者随后详细告诉朱先生关于小张的详细特征,在听完记者的描述后,朱先生有点伤感地说,小朱虽然聋哑,但是会识字能写自己的名字,虽然家乡特征很像,但小朱身高应该没有小张的个子高。
  在记者指导下,不会上网的朱先生在河南打开了本报电子版,通过观看报道上小张12年前的照片,朱先生最后很失望地告诉记者:“可以确认,小张不是我的儿子。”
  “亲戚的儿子像小张”
  昨天上午,省城余先生告诉记者:“小张很像亲戚家走丢的儿子。”余先生说,亲戚的儿子是在家乡阜阳走丢的,同样也是聋哑人。在看到本报小张寻家的报道后,余先生立即与阜阳的亲戚联系,亲戚委托他向本报求助。在与记者比对小张的情况后,余先生丧气地说:“小张走丢是在1997年,而亲戚的儿子是在2000年走失,时间对不上啊!”随着比对的深入,余先生最后也肯定地说:“小张看来不是我亲戚的孩子。”
  寻亲帖被多家网站“置顶”
  就在本报报道小张寻家这些天,记者在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猫扑等知名论坛,以及浙、苏、皖、鲁、赣等地方论坛上广发“寻亲帖”,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帖子纷纷被“加精”、“置顶”,回复长达数页。而本报与浙江《青年时报》、浙江卫视、《扬州晚报》、《齐鲁晚报》和《济南时报》等主流媒体携手结成的“寻亲联盟”,昨天赶赴其可能所在的家乡浙江衢州,开始为“小张”寻找亲人的第一站之旅。
  小张寻家需要大家帮助,若您是知情者,请赶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51-2620110,或者通过网络QQ:50007549 Email:sniper0220@126.com告诉我们。我们期待您的援手,帮助小张完成他寻家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是我那走失的儿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10:11  安徽市场报   市场报讯(记者 李健)由本报和浙江《青年时报》等全国多家知名媒体共同参与的、为离家走失流浪全国12年的聋哑人“小张”寻家,经过连续几天在安徽实地寻找无果后,“小张”回到了杭州,寻亲暂时告一段落。但昨天一个来自芜湖的求助电话打破了沉静,家住南陵县籍山镇鲁国英女士来电称,“小张”极有可能是她走失的弟弟。而在与“小张”进行网上视频“认亲”后,这位女士的老父亲喜不自禁,老人很肯定地说,“小张”就是他的儿子。
  网上视频“认亲”
  这位丢失儿子的父亲名叫鲁在明,他走失的儿子叫鲁国金,也是位聋哑人,鲁国金走失时间在1994年,与“小张”一样不识字,走失前在家打工。更为关键的是,南陵县籍山镇当地特征与“小张”所回忆的家乡特征基本吻合。
  为了确认双方的关系,昨天中午,鲁国英陪同父亲鲁在明找到一台可以视频的电脑,与远在杭州的“小张”进行网上视频。“他就是我儿子。”在显示屏上看到现实中的“小张”后,鲁在明老人喜不自禁老泪纵横,在看了“小张”12年前的照片后,老人更加肯定“小张”就是他的儿子鲁国金。
  然而与鲁在明一家的喜悦不同,在杭州的“小张”看到电脑中的“父亲”后,却连连摇头,他向小周比划:“自己父亲牙齿完好。”而电脑中的鲁在明缺了几颗牙。而“小张”认为鲁在明外貌也不像自己的父亲。
  “小张”表达或有偏差
  由于“小张”不会正规手语,小周和“小张”之间的信息交流会不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而误导了寻亲目标呢?9月15日下午,浙江《青年时报》请来杭州市刑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石雄、精通手语的助残志愿者郑佳娜和茹万龙,联合给“小张”会诊,进一步收集有效信息,为寻亲之旅指点迷津。而会诊的结果是:“小张”的表达和小周的传达之间的确存在偏差。根据这一会诊结果,虽然与芜湖老人鲁在明网上相认时存在着分歧,但“小张”与鲁在明是父子的概率很大。
  鲁家人今赴杭“认亲”
  “我们已决定9月17日一大早就到杭州认亲。”昨天下午,鲁国英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人是抱着很大的期望赴杭城,如不出意外,那就是我的弟弟。”由于先前在网上已见过“小张”的面,鲁家人认定杭州寻亲之行,一定能找回走失10余年的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2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聋哑人来南京寻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04:20  扬子晚报   12年前,又聋又哑的他下班后出去玩,竟然找不到家了,不会正规手语又不识字,爬上一列火车,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他拣垃圾、住桥墩,在一帮好心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炒菜,过上了普通打工者的生活。他想家了,只记得家乡有很多小山丘,吃的是大米,一年种一季的水稻,还有大片大片的黄麻和油菜花,河里有许多菱角,村头有很多竹子;家里养鸡、鹅、鸭;村民们把牛粪贴在墙上,等晒干了后当柴烧……
  凭着这些记忆,他自己去过郑州,去过山东,家还是没找到。4年前,遇到了她——小周,把他当作哥哥一样照顾,和他一起找家。因为哥哥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她给他起名“小张”。4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小周今年25岁了,家里催她回去结婚,小周一直割舍不下小张,于是决定最后一次带哥哥出来寻亲。
  “兄妹”苦寻“纸箱厂”
  9月上旬,这对兄妹来到杭州《青年时报》求助,再一次开始了路漫漫的寻亲之路。《青年时报》记者和几位好心人带着他们组成了一个“寻亲团”,近日来到了南京,目标是一条重要线索——印有小天鹅标志的纸板箱。
  原来小张离家前,在一家纸箱厂上班,从他家到工厂骑自行车需要半个小时。寻亲团前不久在镇江市一家跃进农用车有限公司,看到了一种印有小天鹅标志的纸板箱。小张一口咬定,这个纸箱与他以前做过的纸箱一模一样。寻亲团决定到南京跃进总厂,请求帮助。
  经过多方打听,寻亲团找到了南京大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原隶属于跃进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沈佳华。前天上午,记者跟随寻亲团来到该公司,当沈总听完这对兄妹的故事后非常感动,特地叫来公司的几位老同志,遗憾的是,大家都不认识小张。
  大家分析,小张当年应该是在下面乡镇纸箱供应的小作坊工作,当时公司有20多家汽车配件厂,每个配件厂又有3~5个纸箱供应商。要找到小张工作的那个小厂,必须要一个一个地去询问排除,有些已经倒闭了,可能还要找一些退休的老同志了解情况。根据他们提供的20家下属配件公司的信息,为寻亲团大大缩小了范围。辞别时沈总突然掏出500块钱塞到小周的手里,并承诺如果要留在南京找工作,他肯定帮忙,兄妹二人流着泪推辞,在大家的劝说下,他们才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爱心。
  多位寻亲者赶来都说“不是”
  兄妹二人来宁寻亲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周边城市。今年71岁的周明金老人来自安徽巢湖,听说有聋哑人寻亲立即赶了过来。只见他身穿一件浅灰色上衣,驼背,浅蓝色裤子,身上还背着一个80年代的老式黑包。老人告诉记者,他有两个聋哑儿子,1992年的一天,次子周小军去姥姥家失去方向,就再也没有回来。这十六年来,周明金老人和老伴一直在四处寻找儿子。每年至少出去寻找三四次,每次两人分头行动,十几年来寻遍了山东、安徽安庆、芜湖,江苏各市,仍然没有找到儿子。为了寻找儿子,他们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有时候钱用光了,就乞讨为生,晚上在路边过夜。由于长年露宿街头,老伴得了风湿,因无钱治疗左腿致残,他也得了脊椎病,背也驼了。
  然而,见到小张时,他又一次失望了。老人似乎已经习惯这样残忍的结果,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哪怕是倾家荡产,哪怕是找到天涯海角,我都要找下去。”。
  同样闻讯而来的还有家住南京市江宁地区的黄先生,也是失望而归。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是安徽巢湖含山县林头镇,哑弟弟于1987年8月8日丢失。他弟弟能听,会发出一些简单音节,爱爬车跑,在此之前就丢失了好几次,其中丢失最长的一次时间是一年。最后一次丢失以后,曾在安徽省马和轮渡出现过,但当家人赶到他已经不知去向。
  过尽千帆皆不是,然而,寻亲团并没有放弃,他们将继续留在南京找寻。然而,茫茫人海,仅凭“小张”记忆中那一点点蛛丝马迹,找到家是何等困难。好在,还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如果您能为小张寻亲提供线索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096。
  实习生 王颖 本报记者 杨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9-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聋哑青年十几载执着寻亲 媒体支援组寻亲团(图)
2008年09月28日12:27
“小张”学会了写这8个字 “小张”学会了写这8个字
江苏一媒体记者正在采访小周和“小张” 江苏一媒体记者正在采访小周和“小张”

  “小张”寻亲故事感动江苏  
  ■《大爱无言,“哥哥”,我如何才能帮你找到家?》后续
  十堰女孩小周,四年前邂逅十几年前从家中走失的聋哑青年“小张”,从此不离不弃,为“小张”四处找家。九月初,他们来到杭州,求助于时报。
  时报为“小张”寻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了进来。前几天,“寻亲团”抵达江苏。“小张”的寻亲故事感动了江苏读者,也感动了江苏媒体。
  昨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江苏卫视、扬州电视台等数家媒体也向“小张”伸出援手,帮助“小张”寻亲。  根据“小张”提供的老家地理风貌等特征,今日一早,“寻亲团”将赴仪征、扬州等,与扬州电视台、仪征电视台、仪征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携手,为“小张”寻亲。
  “小张”寻亲故事感动江苏
  连续6日在南京、镇江的找寻,不仅坚定了“小张”小周寻亲的决心,也感动了江苏众多媒体。
  《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江苏卫视《人间》栏目、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仪征电视台、仪征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纷纷加入到寻亲联盟,并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给寻亲团出谋划策。
  寻亲联盟成员把帮助“小张”寻亲视作是一件公益事件,在选题确定、录制及播出时间上都优先作了安排。
  江苏卫视召回正在常州采访的资深编导小董,负责本次寻亲节目的录制,还给“寻亲团”安排食宿。
  《扬子晚报》采访部副主任杨娟,全程跟踪采访报道寻亲事件。
  昨天下午刚加入“寻亲联盟”的扬州电视新闻频道,为了尽早帮助“小张”找到家人,在今晚的节目中特意留出时间,播放“小张”寻亲专题节目。
  仪征市委宣传部得知“寻亲团”今日将赴仪征、扬州等地寻亲的消息后,派科长严朝霞积极配合寻亲行动,并发动仪征电视台、仪征人电广播电台等加入到了寻亲联盟中来。
  昨天上午,《金陵晚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吴聪灵,听了小周帮助“小张”千里寻亲的故事后,连声赞叹“太感人了”。
  “小张”凭记忆画出来的家,让吴聪灵折服。看着一张张图画,吴聪灵开始帮“寻亲团”分析“小张”老家的地理位置,“一定在江苏,特别像苏中地区”。她说自己老家过年时也贴门笺,贴单数,小窗户贴一个,大窗户贴三个,大门上贴五个。
  她建议“寻亲团”去苏州、扬州、泰州、仪征、高邮等地看看。“那里一天三顿都吃米饭,到处都是稻田、小山丘,没准‘小张’的家就在那里。”  
  “爸爸妈妈我想回家”
  昨天早上天还没亮,“小张”就起床站在窗边看着窗外。他是想天亮后,可以去买报纸。
  这么多家报社、电视台都在帮他找家,为什么父母偏偏就看不到呢?
  这些天,看着“小张”心事重重的样子,小周总在一旁耐心安慰:“他们一定还没看到这些报道,一定也在找你的。”小周总是不停地比划,安慰着他。
  “小张”是个非常体贴勤快的男子。在外面寻亲的这些天里,他经常从记者手里抢衣服洗;看到来认亲的周大伯驼着背,他会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在老人身上轻轻拍着,小心搀扶着老人。
  平时吃饭,开始时“小张”总是不大动筷子。等大家吃好了,他才开始“狼吞虎咽”,连菜汤都一扫而光。小周说,他平时都这样,好吃的总是让给她吃,自己吃剩下的。
  寻亲之路屡屡受挫,“小张”开始主动要求学习写字。每天晚上临睡前,他都要记者教他写字。从最开始的“爸爸”、“妈妈”、“家”,到现在的“南京”、“杭州”、“富阳”等,他都已学会了。
  只要一有时间,“小张”就会拿出笔和纸写写画画。
  “爸爸妈妈我想回家!”昨晚9点,“小张”写下的这几个字,让我们心酸不已。
  “小张”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小张”的梦何时才能圆呢?
  “寻亲团”今赴仪征高邮扬州寻亲
  昨天,“寻亲团”和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取得联系,请求帮助。
  下午两点多,记者来到南京市残联时,办公室主任马兰马上召集相关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从实处帮助“小张”找家。
  在大全包装公司数名老领导的帮助下,“寻亲团”目前已经锁定了23家包装箱使用厂家。马兰主任特地指派工作人员小石,负责编制出23家厂家的供应商名单。
  昨晚,小石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他已找到腾飞印刷公司、天龙包装两家企业。
  今天,“寻亲团”将赴仪征、高邮、扬州帮助“小张”寻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9-27 11:45 , Processed in 0.05035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