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邵阳县站7月21日讯(通讯员 刘飞 邓小锋)邵阳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2万余人,留守儿童近5万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6.5%,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县”。 2010年7月29日,该县组织19名留守儿童南下东莞“寻亲”,在全国率先开启留守儿童“亲情之旅”。 2011年8月3日,20名东莞小朋友北上邵阳县进行回访,看望结对的小伙伴,体验农村生活。 2012年7月12日;新一批20名留守儿童再次踏上寻亲旅途,开始了一段亲情励志之行…… “在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未来,那个人并不是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一直希望,推行这些对于亲情、感恩、理解、励志的各种‘关爱大餐’,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不断转化成孩子与家长对人生积极向上、美好目标的追求与动力养分。”此次亲情见面会活动领队、副县长李军感慨说。 镜头一 启程——“我们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爸妈” 简单的行囊,急盼的目光,稚嫩的脸庞……7月12日下午6点,永州火车站,随着汽车缓缓启动,兴奋、期待、开心的情绪在车厢内迅速弥漫,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孩子们脸上,笑靥如花。再过14个小时,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将在东莞见到自己的父母并团聚3天。 6岁的阳凤佳年龄最小,她和10岁的姐姐阳凤兰一起到东莞去看父母,姐妹俩第一次出远门,懂事的阳凤兰一直悉心的照顾着妹妹。“想爸爸妈妈时,我就用被子包着头偷偷地哭,因为哭出来就有些不想了。”一说起对父母的思念,坚强的阳凤兰便泣不成声。此时的妹妹阳凤佳则变成了“姐姐”,她轻轻擦去姐姐眼角的泪水,不停的说着“别哭,别哭,很快就可以到爸妈了,我们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爸爸妈妈”。 火车上,孩子们很兴奋,做游戏、吃零食、捉迷藏一个个显得很活跃。“我还是个娃娃,想要一个家。娃娃很听话,慢慢在长大……”不知何时,唐欢和何鑫坐在床铺上一起唱起了刚学会的歌曲《想要一个家》,歌声瞬时把大家带向曾经遥远现在就要到来的陌生的城市。一直到深夜12点,大家才慢慢睡下。 由于火车晚点,列车到达东莞的时间晚了2小时。第二天清晨,孩子们早早醒来,知道就要与父母见面,一个个都沉默了起来。 镜头二 相聚——“孩子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回报” 知道孩子们要来,父母们早早地就来到了集合地。7月13日9时10分,当载着孩子们的大巴车开来,等待已久的家长们再也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纷纷围了上去,目光投向车内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第一个下车的邓涛,连蹦带跳扑到在了妈妈的怀抱,看着几年不见,长得跟自己差不多一样高的孩子,邓涛的妈妈满是欢喜。 钟纤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哭得最伤心。看着女儿瘦弱的身体,妈妈反复说:瘦了,你怎么这么瘦了呢。两年的相互挂念,母女俩一见面便相拥而泣。 钟纤的父母在一家电子厂上班,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租住的房屋不到8平米,只能摆下一张床、一张桌子等简单的日常用品,房间里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走进爸妈的“新家”,看到现实与想象的反差,让钟纤体会到爸妈工作的辛劳。在了解到爸妈白天睡觉要靠一副橡胶耳塞才能入睡时,钟纤心中难过极了,一个人靠在墙角偷偷抹眼泪,钟纤说“爸爸妈妈真的好辛苦!我对不起他们。”她为自己曾经埋怨过父母懊悔不已。吃完晚餐后,望着骑车去上夜班的爸爸渐行渐远的身影,依在门口的钟纤看上去好像一下变得懂事与坚强。 7月13日下午,东莞妇联专门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举行欢迎会。东莞妇联表示,本次活动是2010年邵阳留守儿童来莞与父母亲情见面和2011年东莞爱心家庭回访活动的延续和深化,并将推动形成常态。20名留守儿童将与东莞市东城区流动儿童与当地的爱心家庭们成功结对,形成亲情互访。 “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回报”,看到孩子见上了自己父母,李军比孩子们还高兴。“关爱留守儿童都是外力,外力要靠自身的内力起作用,要让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打工的不易,要懂得如何战胜心理上和生活上的留守。”连续三年组织留守儿童亲情见面活动的李军有了新认识。 镜头三 惜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爸妈再见面” 相聚是幸福的,离别却总带给人以哀愁。经过三天的短暂相聚,孩子们不得不面临离别的心酸。 “李县长好!我是何鑫的妈妈,刚才孩子哭得好伤心,他说他想您们了。”南下的20名孩子中有13名留在东莞的父母身边过暑假,其余7名孩子因父母工作太忙不得不与父母道别,踏上返乡旅程。何鑫此次幸运地留下来,但看到自己的伙伴就要离开,他心情很难受。妈妈看见孩子难过,忍不住给李军副县长发了短信,替孩子祝福大家一路顺风。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爸妈再见面,我的心里好难过。”看到妈妈就要与自己分开,懂事的钟纤拿过妈妈的手机,在里面存了自己的QQ号,告诉妈妈自己学校开通了亲情视频,今后要是想女儿了,就去上上网。 车窗外,几位前来为孩子送行的家长,深情地凝望着就要离别的孩子,眉头紧锁,万般不舍。随着列车缓缓开动,透过玻璃窗,看着身影渐远的爸妈,孩子们一个个泪流满面。钟纤一个劲地挥动着小手,哽咽说“爸爸妈妈,您们要多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