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两年前,本报以《路上捡个老太太领家五年当娘养》报道了方城县博望镇枣园村年逾50岁的妇女勾西平从路上捡来一个外乡老太太后,当成亲生母亲赡养的感人事迹。两年后的今年12月2日,感人事迹再次上演——苦苦寻母14年的南阳市惠农达农资集团公司职工郭喜增终于在勾西平家中认出了自己的母亲。面对赡养母亲7年的恩人,郭喜增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扑通一声跪在了勾西平面前连磕三个响头。
□首席记者 郭启朝 文图
寻母14年,妈妈还健在?!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拿着《大河报》2006年5月27日的报道,来到南阳市惠农达农资集团公司家属院郭喜增的家中,见到了他的母亲刘秀红。
记者看到,郭喜增刚刚接回的母亲正是两年前本报曾帮助寻亲的那位老人。老人虽有些驼背但依然健康,因为患有精神病,她说话有点词不达意,也没有认出记者。
郭喜增和妻子姚荣改擦着眼泪看完了本报过去的报道,他们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没有订《大河报》,要不然两年前就找到了母亲!”
据郭喜增说,他的母亲刘秀红退休前在南阳市惠农达农资集团公司上班,1980年,因患了精神病提前退了休,今年已经75岁了。1991年父亲因病去世,1995年母亲不慎走失。母亲走失之后,全家人四处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郭喜增的妻子姚荣改说,全家人找了几年之后,都认为老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还能见面。
郭喜增说,11月27日,南阳一家媒体再次刊登了勾西平坚持7年赡养一位陌生老人的事迹。“由于我家没有订这个报纸,也没看到,12月2日一大早,一个邻居拿着报纸,快看,照片上的老太太是不是你妈妈?我一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妈妈还健在?!”
恩人讲述:“她在我这里没受罪”
12月2日上午8时,郭喜增与妻子一起租了一辆汽车就急忙赶到了方城县博望镇枣园村勾西平的家。一进门郭喜增看到的就是自己所熟悉的妈妈的背影。此时老人也转过身看着他,郭喜增一看
顿时泪流满面——“妈!”郭喜增与妻子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同时抱住了老人。
站在一边的勾西平也流出了眼泪。她说:“你妈妈有福啊,她在我这里没有受罪!”等郭喜增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勾西平向郭喜增讲述了她收养老人的经过。
勾西平说,2001年农历八月十九,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她和女儿一起到村口送女婿,发现路边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勾西平赶忙将其搀扶到村边的一个小屋里安顿下来,然后端来热饭喂她。待老人清醒后,她干脆将老人接到家里。“7年来,我一直将她当娘养!可是她比俺的亲娘还难伺候。”勾西平笑着说,“你给她喂饭,她也不看你的脸,好像你真是她的女儿似的。”一直喂她两年后,她才露出笑容。但有时还会发脾气,还得哄她吃饭。
“由于老人患了精神病,她叫什么,多大了,我们都不清楚。”勾西平说,丈夫和女儿都在上海打工,“他们一直想让我去上海居住,但是屋里有个老太太,我哪儿也去不了”。勾西平告诉记者,她的家人都很理解她赡养老人一事,大家说,如果找不到老人的家,就给她养老送终。“可我家再好,也没她自己家好啊!”勾西平说,7年来,他们全家一直努力为老人找家,但没找到。
百感交集,老人儿子连磕仨响头
听完勾西平的述说后,郭喜增感动万分,这个46岁的汉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勾西平的面前,连磕了三个响头,哭喊着一定要感谢勾西平。郭喜增对记者说:“勾大姐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已经做出决定认她为姐姐,并定时接勾大姐来家里做客,等勾大姐老了,我会和我的家人像她侍奉我妈妈一样,赡养她!”
据了解,得知郭喜增找到了母亲,南阳市惠农达农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周继祖带着礼物和2000元现金来看望老人,刘秀红的很多老同事也都来看望她。据周继祖说,刘秀红失踪之后,久久没有音信,劳动部门根据有关惯例,已按照其离开人世于1995年11月停发了她的养老金,并终止了一切福利手续。“现在她回来了,她还是我们的老职工,还应该享受她的一切待遇。”周继祖说,公司已特意开会对她的手续补办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立即向劳动部门打报告,为其补办养老金和医保等手续,同时补发14年来停发的一切费用。
7年来,勾西平(右)对老人无微不至地照料。
现如今,儿子把她接回来,从一个福窝“掉”到另一个福窝。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