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8|回复: 0

露宿街头三天 辽阳老汉归家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10-1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救助站为走失老人做的“生命线”卡,会为寻亲提供帮助。
首席记者 张玲 摄
  因小脑萎缩,七旬老汉从辽阳白塔区一直“溜达”到鞍山灵山,后被送到救助站;走失老人数量逐年上升,如何看护成为社会问题   一位70多岁的老汉,三天来蓬头垢面,风餐露宿。前天鞍山气温突降,老汉瑟缩在灵山地区的街头,引来很多热心人的询问。老汉只知道自己的姓名,其他的一问三不知,民警只好先把他送到救助站。鞍山、辽阳两地民警通过姓名排查,从10多个符合条件的老人中一一寻找,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儿子。而此时,老人的儿子已经焦急寻找了三天……
  爹丢三天急坏儿子
  16日凌晨1点半左右,冻得瑟瑟发抖的老汉被灵山派出所民警送到市救助站。老汉是被热心居民发现的,看他衣着整齐,不像是流浪汉,大家意识到他可能是因“糊涂”走失的,便立即报警。三天来,老汉没吃多少东西,到救助站就喊饿,说自己好几天没吃饭了。因为是半夜,救助站已停火,工作人员便泡了方便面给老人充饥。
  老汉姓姜,他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亲人的电话一律说不出来。救助站工作人员杨勇安排老人住下后,立即与鞍山、辽阳两地的110指挥中心联系,看能否从走失人口报警中寻找到老汉的家人。“我们分析,他可能一直顺着首山溜达到鞍山,可能是辽阳人。”杨勇说。最后,辽阳警方按照老汉的相关信息在辽阳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查找,在符合年龄段的十几人名单里挨个儿查询,最终确定了地址,并联系到老汉的儿子小姜。
  此时,小姜和弟弟找父亲已经找了三天,急得眼睛都红了。16日凌晨3点接到救助站的电话,乐得直蹦高。16日上午8点多,小姜赶到鞍山,看到老父亲安然无恙,激动得不得了。小姜说,老父亲是1937年生人,家住辽阳白塔区,有小脑萎缩,下楼遛弯经常走失。以前,父亲就丢过一次,后来被家人找到了,没想到这次父亲又走丢了,而且一丢就是三天!眼看着气温大幅下降,家里人担心老人冻饿发生意外,发动所有亲属出去找,大家都要急疯了。“父亲得救,多亏鞍山和辽阳的民警,还有报警的好心人。”小姜感激地说。
  市救助站还免费为老姜做了一张“生命线”卡,上面有老人的照片、姓名、家庭住址和亲人电话,还有救助站的电话。杨勇说,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救助站为每一个接收的走失老人做了“生命线”卡,至今已发放20多张。有了这张卡,就能提高走失老人被救助的几率,避免冻饿而死的情况发生。
  “生命线”卡应该普及
  据了解,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鞍山市走失老人数量也开始逐年增多。去年一年,救助站救助的本市和周边城市的走失老人达到100多人,而以往每年只有几十人。有些老人一走就是三四年没消息,有的老人在寒夜里走丢,发现时已经因发病或冻饿而死。很多“迷失”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没有多余的人手去看护,老人多患有脑萎缩、老年痴呆、脑血栓等病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经常下楼遛弯或出去买菜就找不到家。而且被救助后,一些老人情绪很不稳定,说不出有效信息,还像小孩一样吵嚷:“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住!”
  “我们不久前救助了一位老太太,晚上不睡觉‘咣咣’砸门,就说不在这儿呆着,要找儿子。我们半夜开车带她找家,她说家住铁西九街口,我们就带着她在九街口到处转,后来终于联系上她儿子了,才知道她家住在铁东长大地区。”杨勇说,很多子女也确实给老人做了地址电话卡,揣在他们兜里或缝在身上,但有些老人健忘或对此有逆反心理,不是忘拿了就是自己偷偷撕掉了,结果走失后不容易联系到家人。
  寻人也要学会方法
  杨勇介绍,如何看护易“迷失”老人,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发现老人走丢,家人会因焦急而失去头绪,只知道一窝蜂去找。在这里教市民几种简便直接的办法:首先拨打110或派出所报警电话“报失”,这样警方就会有人口走失记录;接着给本市和周边城市救助站打电话,询问是否有老人被送到这里;平时要让老人养成携带“身份卡”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好心人帮忙联系亲属。
 
http://www.qianhuaweb.com/content/2012-10/18/content_3437043.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6 15:39 , Processed in 0.03729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