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亲人。
席福林前往寻子,但当地村民对他守口如瓶,失望而归
席福林的儿子席陈龙,小名二馒头、二娃,1993年在绵阳市御营坝五一小学门口丢失,当时只有3岁半。席福林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儿子走失时“穿着花上衣,黑色长裤和白色网球鞋。”席福林在儿子丢失后,专门去咨询过儿童医生,得知这时的小孩子已经有记忆了。这增加了他找回儿子的希望。
1997年,席福林来到重庆居住,并多次前往江苏、河南等收养有大量外乡儿童的地方寻找。
席福林介绍,1994年,他患有间隙性精神病的姐姐也被拐走。直到2004年,他收到姐姐来信,说曾经在江苏北部的邳州一个村子见过侄儿。
席福林赶到了江苏姐姐的家,“她两次都指认了同一个村子。”他多次来那个叫小邹庄的地方,但一直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村里人对此事不愿多提起。
“算着儿子在读高中了,我们就在附近各个中学外张贴寻人启事。”席福林说,2005年左右,一个姓王的中学校医看了启事后,告诉他小邹庄有一个年轻人在重庆读大学,可以找到这个大学生询问。席福林找到这名学生,但对方却什么都不肯说。
席福林说,他曾见过一些寻子的家长,独自找孩子时,被当地村民围攻殴打。席福林第一次到江苏的姐姐家里,她的门口坐着20多个村民,每个人都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生怕他带走自己的姐姐。“你想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凭个人的力量能找到孩子吗?换句话说,即使找到了,你能带走吗?”
“我找了15年没找到不算什么,还有找了20多年的家庭。”席福林说,他永远不会放弃寻找自己的“二馒头”。他已经在有关部门登记了DNA信息资料,这将成为认亲时的关键证据。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军
本版图/本报记者 张锦旗http://news.sina.com.cn/o/2009-01-18/090415052071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