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2|回复: 5

[打拐成果] 七旬爹爹迷失街头民警辗转帮他回家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天都市报讯:昨晚,一名年迈的老爹爹徘徊在白玉山街头,茫然不知所措,所幸青山警方根据爹爹随身携带的病历,在两小时内找到了爹爹的家人。
    昨晚5时20分许,在青山白玉山农村商业银行门口,一名年迈的爹爹徘徊在街头,引起周边居民的注意。有人询问爹爹的姓名、家庭地址,他均回答不上来,众人只好报警。
    白玉山派出所民警赶来调查发现,爹爹身上有一份武钢二医院的病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民警找到了武钢二医院,经询问,竟找到了爹爹的儿媳项女士。原来,万爹爹和家人住在白玉山七街,爹爹患有老年痴呆症。昨日,家人送爹爹到医院住院,不想爹爹竟走失了。(记者满达 通讯员孙伟)

责编:张哲一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网综合消息 昨天傍晚扬州街头的寒风冷雨中,一位迷路老太瘫坐在廉政广场的绿化带中,幸被路过的热心公交车司机及时发现救起,为尽快将老人送回家,车上三十几名乘客主动下车换乘。气温接近0℃的扬城街头涌动着一股股温情的暖流。
  热心公交车司机雨中救老太
  昨天下午5点31分,26路公交车司机朱爱东从火车站南广场出发,载着三十几位乘客,向东一路行驶,此时的扬城天色已经全黑。
  18:03,车行至廉政广场附近时,眼尖的朱师傅发现马路上隔离绿化带中坐着一位老人。将车靠边后,朱师傅立刻下车查看,“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坐在绿化带中间,没有受伤,但是很虚弱。”朱师傅事后回忆。
  经过简单沟通,朱爱东得知,原来是老太迷路找不到家了,没力气再走才瘫坐在此。“她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不像本地人,也说不清自己住在哪里。”朱师傅立刻将老太扶上自己的公交车,一心想帮老太找到家的朱师傅向车上的乘客说明了情况,车上乘客纷纷表示理解,主动下车换乘,还有热心人打电话给110求助。
  几分钟后,110联系上了老太的家人。原来老太和老伴下午4点时在乐天玛特超市买东西,老太独自一人上厕所后走失,方向感不好的老人记反了方向,于是就在风雨中足足走了两个小时。老人走丢后,家人立刻拨打110求助,好在老人即将累倒时被热心司机朱师傅及时救下。
  送老太回家方知邂逅歌唱家
  “她老伴很着急来接她,可是打不到车。”热心的朱师傅索性开着公交车载着老太来到乐天玛特超市,在110警车的护送下,把他们一并送回了家。
  朱师傅搀扶着老太刚一进门,目光立刻被墙上的一张照片吸引,尽管年华老去,但照片中与周恩来总理亲切握手的可不就是这位迷路的老太!朱爱东得知他在路边救起的迷路老太正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中国金唱片奖首届获奖者、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的“美丽的中国音乐大使”。
  “她3年前才来扬州定居,今年已经82岁高龄,很多路都不认识。”刘淑芳的老伴毛成林是扬州人,“我由衷地谢谢朱师傅,还有车上的三十几位乘客,都说扬州是座‘好人城’,一点不假。”
  “我要谢谢小朱,谢谢扬州的好心人。”刘淑芳老人话不多,但是一直邀请朱师傅常来家中作客。 记者 朱东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12/16/01557833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车”送迷路老太回家本报讯(记者 姜传刚)昨晚7时许,82岁的刘老太家人接回走失迷路的她时,向热心的公交司机朱爱东连声致谢。  昨天傍晚6:10左右,市公交总公司26路公交司机朱爱东开车经过文昌中路廉政广场时,看到一位戴帽子的老人坐在绿岛路牙上。“老人一定是遇上了困难,不然不会坐在马路边!”凭着多年的开车经验,一向“爱管闲事”的朱爱东立即停车,把老人带上车后在最近的站台停下。
  经询问,老人说是跟家人一起外出购物的,不知怎么走丢了,而且说不出家庭住址和亲人联系电话。朱爱东打110报警时,被告知老太家人之前已报了警,在安排好车内其他乘客转乘后,他开公交车将老太送到亲人身边。
http://news.hexun.com/2012-12-16/14910279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失的患病老母亲在大港头被好心人发现 上周五一家人团圆

  报道回放:12月11日,松阳县西屏街道乌形山村上村村民刘立新的老母亲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走丢,老人今年71岁,精神不好已经30多年了,这次是来做精神鉴定的。这么冷的天,刘立新担心老母亲,已经发动亲友找了一天一夜了,但依然没有音讯,希望市民能帮忙提供线索。本报12月13日曾报道。

  刘立新与老母亲

  刘立新的老母亲叫潘思美,有高中文化,曾做过民办老师。因为精神原因,潘思美被鉴定为“精神残疾”,并办理了残疾证。因为生活挺困难的,村里就考虑给老人办理低保。这次到丽水是为办理低保专程来做精神鉴定的,但没想到的是,老太太却在医院走失了。母亲走失后,刘立新发动亲友一起找,甚至报了警,但老人还是没有消息。这段时间气温都很低,如果老人饿着冻着就危险了。

  接到求助后,帮办记者在第一时间通过《处州晚报》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发布寻人启事,在推出报道的同时,考虑到老人会在路上行走,帮办记者还联系了FM93交通之声,交通之声也多次进行了插播。12月14日上午,刘立新欣喜地给帮办记者打来电话:母亲找到了。

  帮办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病区看到老太太时,发现她精神尚好,至于自己走失期间去了哪,在哪过的夜,老人已经说不清楚了。

  帮办记者了解到,老太太是被热心市民发现的。12月13日下午,有市民在莲都区大港头镇发现老太太独自一人,精神也有些异常,就联系了大港头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看到老人饥寒交迫,赶紧拿来热水热饭给老人充饥。但怎么询问,老人也说不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民警就将老人送到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精神有些异常,就将她送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病区的护士长觉得这位老太太在哪里见到过,猛地想起来《处州晚报》刊登过寻找老人的报道,经过核对,医院收治的果真就是潘思美老人,就通过报道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刘立新。

  12月14日下午,潘思美在刘立新的陪同下做好了精神鉴定并回到了松阳家中,刘立新也希望通过晚报感谢各位热心人和派出所的民警、医院的医护人员。

  帮办记者 蓝义荣

http://news.lsnews.com.cn/system/2012/12/17/010370368.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一大爷走失 收音机“帮”其回家本报讯(罗杭军 记者 李奎 钟文平)“一位老大爷在路边让行人送他回家,可能是迷了路,警察同志快来帮忙啊。”12月11日,民警接到一位好心市民的电话称,一位脖子上挂着收音机的老人走失,市民想帮忙送他回家,但无从得知其住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询问仍然无法知道老人住址。无奈之下,只好将老人送往市救助站请求帮助。
  “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了,你们能送我回家吗?”老人告诉救助站工作人员,他经常出来玩耍,一般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但10日在街上散步的时候不小心走错了方向,迷失了回家的路。听老人的口音,工作人员确认为南充本地人,但聊天中发现老人说话逻辑不清,根本无从得知其住所,送老人回家成了一个难题。

  “看看他身上是否有线索。”一位细心的工作人员在其脖子上挂着的收音机后发现了一个用透明胶布贴着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于是工作人员立即拨通了号码。“应该是我父亲,我都找了两天了。”工作人员告知老人特征后,电话那边一位男子说,并表示马上赶到。见到老人后,两人抱在一起痛哭起来。“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怎么找到他。”该男子称,他的父亲犯有轻度老年痴呆症,以前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家人一般没有专门跟着出门玩耍,但这次却不慎走失。
  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事情偶有发生,他们一般会通过询问走失者或听口音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等方式帮助其找到家庭住址,并送回家;一些走失的老人很难判断其住址,他们就张贴寻人启事;还有一些走失者经过各种途径仍无法判断,他们就将其送往救助站临时安置点、福利院。该负责人提醒有此类疾病的老人家人务必要在老人身上留下联系方式或住址,以便让他们发现后能及时联系到家人。
http://sc.sina.com.cn/city/xwgz/gdxw/2012-12-18/0722438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2-12-1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宿迁93岁老人夜间如厕走失
 经宿豫公安局交巡警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位93岁夜间走失的老人,在离家几个小时后终于与家人团聚。
  12月15日上午,宿豫分局交巡警大队五中队民警潘勇、辅警徐江驾驶警车沿苏250公路由东向西前行,在行至蔡集镇牛角村一路口时,发现一名女性老人呆坐在路边,身边还放着拐杖。潘勇即靠边停车,弯腰上前与其沟通,但老人说话含糊不清,有气无力,问了半天只知道老人叫春梅(化名),别的都不清楚。
  潘勇将老人抱上警车,带到了交警中队,给老人做了一碗鸡蛋面充饥,在老人“缓”过神后,潘勇仍未问出老人的家庭住址。于是,潘勇通过公安信息网查询了春梅的相关信息,然后逐一比对辨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潘勇最终查明了老人的“身份”,同时联系到了老人的家人。此时老人的家人也在四处寻找。原来,春梅家住皂河镇,因为老人年岁高、耳聋眼花、痴呆的原因,老人在去室外如厕后就走错了回家的方向,由于夜间无人知晓,老人愈走离家愈远,走到天亮时因体力不支便瘫坐在路边。潘勇、徐江随即用警车将老人送回,全家人得以团聚。
http://js.xhby.net/system/2012/12/18/01560593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 15:58 , Processed in 0.03892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