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8|回复: 0

[调查探讨] “只拍照不施救”,是微博时代的看客心理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3-7-1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日,西安一桩普通车祸,引发了公众热议。西安市发生一起车祸,一个老人被卷在车轮底下,血流满地。据当地媒体报道,眼看伤者危在旦夕,诸多围观者却只顾拿手机拍照发微博,没人上前救援或报警。  这桩围观事件,让很多人想起几年前佛山小悦悦事件。同是面对遇险的弱者,同是多人罔顾其惨状。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引发的社会争议,引发的道德焦虑,让我们难以忘怀。西安老太太,是另一个小悦悦吗?
  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细节:事件发生时,当场是有一名交警的。在一般人眼中,有警察到场,也就意味着事件将要得到专业高效的处理,其他人是不必动手的。而且,盲目地施救,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倒不如等待120。
  不过,围观者的拍照、发微博,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怪味。面对他人的痛苦,第一时间不是想办法施救或者报警,而是“分享”“展示”那血淋淋的一幕。这种看客心态,太过冷静,太过淡漠。
  由于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物,微博等社交媒体兴起,随手拍照、随手分享成为不少“微博控”的爱好。这也让不少新闻事件的第一报道者不是专业媒体记者,而是某“路人甲”。
  在看到事故发生后,应该第一时间冲上去施救抑或第一时间做记录,这是摄影记者面对的职业伦理问题。对于非专业人士,它不构成伦理抉择,更不应该让“拍照发微博”成为不第一时间上前施救或报警的理由。
  看客心理之可怕,在微博时代“与时俱进”了。它省略了看到他人苦难后再向旁人八卦的过程,可以让看客们在现场就可以与人“分享”,广而告之。但是,这种心态,实质是残忍的。把他人的苦难,当成了娱乐、消遣的材料,并津津乐道其中细节,这与鲁迅的《祝福》中反复听祥林嫂倾诉苦难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的鲁镇人有什么差别呢?
  冷漠与残忍是时代的精神顽疾。而冷漠是可以传染的:当人们看到太多围观而非援手,耗流量的微博分享而非免费的120,在内心深处本应有的同情感也会慢慢冷却。社会的道德焦虑,其实质就是对冷漠的恐惧。人皆有可能遇到不幸之事。如果我们都冷漠地对待他人,那当自己也需要帮助时,可能就没人伸出援手了。
  此种事情已经有过先例:几年前,河南媒体报道过,一个小伙子围观车祸而不帮助受害者,后来发现那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冷漠最终只会带来相互戕害。
  微博等新兴媒体上,由网友自发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活动,一些网友曝光贪官污吏、违法行为等,让我们看到围观也能够产生极大的正能量。或许“微博控”们更应该把自己的心放在镜头之前,把发微博放在现实行动之后。http://news.hexun.com/2013-07-10/1559670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5 12:54 , Processed in 0.03551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