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9|回复: 3

[调查探讨] 205.7万独居留守儿童警示农村未成年人监护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3-8-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画:翟海军
  暑期是少年儿童安全事故高发时段。不久前,河南信阳潢川县魏岗乡3个孩子溺水死亡,其中两个是留守儿童。湖北孝感市肖港镇蒋寨村两个儿童溺水死亡,1人失踪,三人也均是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继续生活和学习。
  日前,全国妇联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占所有农村儿童比重达37.7%,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为21.9%。与2005年全国1%抽样的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人,增幅为4.1%。
  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容易受到伤害。除了溺水、中毒、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故之外,留守儿童还面临来自其他多方面的安全威胁。
  首先是家庭劳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研究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课题组成员潘璐指出,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也要承担一部分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对于尚未成年的儿童来说,其中不少劳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些儿童易被劳动中的工具、锐器所伤,或出现烧伤、烫伤的情况。
  此外,人身侵害也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2005年,共青团湖南省委发起了一次对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在调查所涉及的1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的农民向调查员反映了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对留守女童进行威胁与骗诱和企图拐卖留守男童等事例。
 “留守儿童存在人身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家庭监护不力。”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研究中心教授尚晓援指出,父母外出打工,祖父母或亲属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够,就容易造成对儿童提供的监护缺位或部分缺位。上文中所提到的全国妇联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仅一人外出的占53.3%;父母都外出的占46.7%。在后者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孩子最多,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2.7%;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0.7%;单独居住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4%,人数高达205.7万。
  对于学龄留守儿童来说,学校监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家庭教育、落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中容易发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失去学校的保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0%。
  留守儿童还面临社会保护和帮助缺失的状况。目前,我国社区和农村中专业的儿童托管和照看机构严重缺乏或服务尚不健全,而农村青壮年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遇险时难以得到有效救助。据《信息日报》报道,2012年,江西宜春一村民家5个留守儿童,同时溺亡于村后的一口水塘。出事时,家中老人急忙向村里人求救,却没有找到一个能下水救人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季节,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外部的安全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远远不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少年儿童发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55.4%的受访者认为是少年儿童安全意识薄弱。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分析指出,十几岁的孩子好奇心强,有逆反心理,做事前欠考虑,容易遭遇险情。每位家长、每名教师都应该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不能临时抱佛脚、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更不能等到悲剧重复上演时才唏嘘、懊丧、惊醒。
  日前,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5部委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称,将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监护人变化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并及时更新,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全国妇联报告建议,政府应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同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周易)
http://news.workercn.cn/c/2013/08/08/130808074214821947271.html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8-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留守儿童暑期安全:谁能为他们拉起防护网暑假,留守与流动儿童安全事故频发——
  谁为他们拉起安全防护网
  
    付业兴 绘
  暑假期间,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孩子都忙着上暑期培训班、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增长见识等,而分布在城市和乡村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记者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暑假除个别会在爷爷奶奶陪同下进城看看父母外,大多是在乡下结伴游玩;流动儿童则一般独自待在闷热的出租房里,或挂着钥匙四处游荡,或帮父母照看生意,甚至还要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    
  一边是“流动”,一边是“留守”,许多时候,正是流动人群权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种种困境。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的子女或留守,或随之流往城市。父母一面听着孩子的哭诉,一面转身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一面渴望进城,一面又恐惧城市的生活。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正在形成一道历史的伤痕,谁来保证这些孩子安全成长,已然成为考验所有人智慧的难题。 
  留守与流动,监护真空下的“高危”群体   
  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弱无力看管,留守儿童基本处于安全真空地带。而在城市,父母工作无力时刻将孩子带在身边,稍有不慎,交通事故、拐卖等意外伤害就会发生。   
  7月11日,湖南省桃江县、岳阳县、衡阳县三地9名儿童溺亡。   
  7月10日至12日,湖北省7名儿童先后溺亡,3人失踪……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起意外事故中,受害人多为留守儿童。江西省的3个溺水孩子全部是留守儿童;而湖北溺水事件中的7个死亡孩子也全部在农村生活,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平时跟着老人生活。   
  与此类似,流动儿童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广东两岁小女孩珍珍随父母生活,跌入水缸淹死;而黑龙江某地警方处理的一起13名儿童溺亡事件中,10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儿童安全事件并不局限于溺水,类似性侵、烧伤、拐卖、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事件中,留守流动儿童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记者统计后发现,今年5月以来,经媒体披露的儿童意外事件至少有25起,其中17起的受害人为留守儿童,或者事故发生在农村和城镇郊区。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近2万名儿童非正常死亡,四五十万名青少年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伤害,受害人中以留守流动儿童居多。
  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弱无力看管,留守儿童基本处于安全真空地带。而在城市,父母工作无力时刻将孩子带在身边,稍有不慎,交通事故、拐卖等意外伤害就会发生。    
安全,缘何成为社会之痛?   
  面对留守流动儿童数量与日俱增的事实,相应的教育理念、应急方案和配套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的生存现状都不容乐观。   
  据全国妇联5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我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的21.88%,5年间增加约242万;城乡流动儿童则达到3581万人,比2005年增加逾四成。   
  面对留守流动儿童数量与日俱增的事实,相应的教育理念、应急方案和配套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的生存现状都不容乐观。   
  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老人监管无力,娱乐设施缺乏,孩子沉迷网络。   
  暑假,水是农村孩子的乐趣。学生晶晶告诉记者,他暑假能做的除了看电视、打游戏,就是去河边钓鱼。但夏季水位高涨,一些自然河塘无人养鱼,也无人监管,河岸倾斜度大且较滑,可能不远处就是深水区,孩子们一旦入水,很容易出事。  
  湖北省孝感市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那里河流、水塘众多,男孩子经常偷偷下河洗澡,根本不好管。“尤其是那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因为离得远,孩子基本上是‘散养’的。”  
  当地溺亡事件发生后,记者了解到,当地儿童安全保障堪忧。除了水流众多之外,孩子上下学也无安全保障。蒋寨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里有的地方道路狭窄,校车开不进来,监护人中一些老太太上了年纪走不动,常常孩子只能走回家,路途上孩子发生了什么、做过什么,家长根本不知道。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分析,10来岁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强,有逆反心理,做事前欠考虑,容易遭遇险情。“他们不管水深不深,不管食物是否有毒,不管遇见的人或动物是否危险,都愿意尝试”,这也是留守儿童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进城务工人员虽然想尽办法,创造条件,让孩子留在身边。但农村传统的教育方式却无法与现代科技社会对接。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孩子极易因水、电、气使用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加之对周边环境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陌生人不注意防范,在家极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或诱惑的对象,外出活动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往往,父母为了工作,孩子只能被锁在家中。即使进入城市,他们更多的时间也游离在城市边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相当长时间内处在监护真空中。对于缺乏认知能力的学龄前幼儿,此举是十分危险的,不少5岁以下儿童坠楼案都发生在无监护状态下。   
  适得其反的是,那些进入城市的孩子不但没能真正融入城市,也渐渐疏远了对家乡的记忆和了解。老家重新变得人生地不熟,他们不知道哪里危险。某地溺亡事件后,据反映,几名出事的孩子都有过跟随父母外出的经历,他们是因为不知道鱼塘周围全是塑料薄膜,沾水后容易滑倒,悲剧才就此发生的。而当地孩子因为知道这些情况,就很少去那些鱼塘,相对安全些。   
  据全国妇联5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我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的21.88%,5年间增加约242万;城乡流动儿童则达到3581万人,比2005年增加逾四成。   
  面对留守流动儿童数量与日俱增的事实,相应的教育理念、应急方案和配套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的生存现状都不容乐观。   
  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老人监管无力,娱乐设施缺乏,孩子沉迷网络。   
  暑假,水是农村孩子的乐趣。学生晶晶告诉记者,他暑假能做的除了看电视、打游戏,就是去河边钓鱼。但夏季水位高涨,一些自然河塘无人养鱼,也无人监管,河岸倾斜度大且较滑,可能不远处就是深水区,孩子们一旦入水,很容易出事。  
  湖北省孝感市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那里河流、水塘众多,男孩子经常偷偷下河洗澡,根本不好管。“尤其是那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因为离得远,孩子基本上是‘散养’的。”  
  当地溺亡事件发生后,记者了解到,当地儿童安全保障堪忧。除了水流众多之外,孩子上下学也无安全保障。蒋寨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里有的地方道路狭窄,校车开不进来,监护人中一些老太太上了年纪走不动,常常孩子只能走回家,路途上孩子发生了什么、做过什么,家长根本不知道。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分析,10来岁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强,有逆反心理,做事前欠考虑,容易遭遇险情。“他们不管水深不深,不管食物是否有毒,不管遇见的人或动物是否危险,都愿意尝试”,这也是留守儿童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进城务工人员虽然想尽办法,创造条件,让孩子留在身边。但农村传统的教育方式却无法与现代科技社会对接。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孩子极易因水、电、气使用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加之对周边环境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陌生人不注意防范,在家极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或诱惑的对象,外出活动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往往,父母为了工作,孩子只能被锁在家中。即使进入城市,他们更多的时间也游离在城市边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相当长时间内处在监护真空中。对于缺乏认知能力的学龄前幼儿,此举是十分危险的,不少5岁以下儿童坠楼案都发生在无监护状态下。   
  适得其反的是,那些进入城市的孩子不但没能真正融入城市,也渐渐疏远了对家乡的记忆和了解。老家重新变得人生地不熟,他们不知道哪里危险。某地溺亡事件后,据反映,几名出事的孩子都有过跟随父母外出的经历,他们是因为不知道鱼塘周围全是塑料薄膜,沾水后容易滑倒,悲剧才就此发生的。而当地孩子因为知道这些情况,就很少去那些鱼塘,相对安全些。 
各界共同建起孩子“安全支撑网络”   
  让孩子意识到哪些危险、知道怎样对危险说“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经济、教育、治安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7月初,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工作的通知》,对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进行具体指导,要求各中小学教育系统上好暑期安全教育课;开展暑期家访,督促家长落实监护职责;建立联防联控体系,督促加强行政区域内水域监管等。   
  “在校期间,老师还能盯着孩子,可一放假,鞭长莫及啊。”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假期间,必须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学校、社会合力保障学生安全。   
  据介绍,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发放告家长书,请家长看护好孩子,并在放假前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当地家庭有些会把孩子送到游泳馆或者夏令营,培养孩子的求生技能。但是,一些外来务工家长表示,他们每天要忙着赚钱养家,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也没有多余的钱帮孩子报名参加暑期班,只能反复提醒孩子不要去危险地方玩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保卫处副处长吴健认为,向孩子们传授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他举例说,在众多的儿童溺水事件中,很多孩子看到同伴出现险情,会直接跳下去救人,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他指出,让孩子意识到哪些是危险、知道怎样对危险说“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周宗奎说,虽然我国早在2004年就设定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与升学无关的安全教育,至今仍仅是教育的点缀。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己任,家长对孩子吃穿玩用关注有加,安全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被漠视。因此,每位家长、每名教师都应该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不能临时抱佛脚、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更不能等到悲剧重复上演时才唏嘘、懊丧、惊醒。
http://wcnr.kids21.cn/rdzx/201308/t20130827_21939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8-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留守儿童超六千万 近一成孩子曾感“被遗弃”
核心提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而留守儿童当中79.7%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了亲戚朋友,还有7.3%是不确定或者无人监护。广东省妇女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个调查报告,叫《广东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和教育对策报告》,这报告指出说接近一成的“留守儿童”曾经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凤凰卫视8月2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外出务工,而他们不得不被留在了家里,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就有了这样一个称谓叫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而留守儿童当中79.7%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了亲戚朋友,还有7.3%是不确定或者无人监护,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帮助,成长当中也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非常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本周我们特别制作了五集留守儿童田野调查,希望通过影像来了解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的状况,用镜头来记录他们和他们田野中的童年。
解说:湖南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好友村有4个自然小组190户,1150人,全村耕地面积940亩,以烟叶、农作物为主。胡美桃今年66岁,双目失明,儿子儿媳在浙江打工,两个孙子由胡美桃和老伴照顾。
吴晓慧(好友村小学教师):他爸妈去哪了?
胡美桃:去打工,他妈妈还没找到工作,找到了她也做不了身体一直不好。
吴晓慧:他们有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回来?
胡美桃:没有,没有打电话回来,现在没有钱,给家里寄钱的时候才会打电话,我也没办法,以前他们不打电话,我经常埋怨他们还要骂他们。
解说:几年前儿子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在外打工,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夫妻俩不得不把他们送回了老家,最初因为双目失明,胡美桃并没有答应要照顾孙子,但看到两个孩子生活实在不能自理,胡美桃和老伴最终才和两个孙子住在了一起。
胡美桃:我孙子以前很听话,就是他后来他爸不会管教孩子,因为不听老人家的话那时候的孩子就有些不听话,最初我就不想帮他们带孩子,后来我看不过去,就又来帮他带孩子,孩子慢慢地变得听话了。
解说:胡美桃有一儿一女,20多年前女儿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信,村里人猜测她的女儿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女儿失踪后胡美桃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现在说是要照顾两个孙子,其实她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胡美桃:有时候洗东西洗脸洗得干不干净都不知道,孩子跟我说,脖子上面很脏,我说你要洗干净,你不洗干净的话人家会笑我们这个家族,你这个家里没有教育好,实际上小孩洗不洗我也看不见,早上我把最小的孩子逮起来帮他洗,缝衣服的时候缝得不齐,你缝得怎么样我也敢穿,我说你要敢穿,那我就帮你缝缝补补,眼睛不好使,缝的时候就是这样摸着缝,缝得不好不要见肉就行了。
解说:儿子儿媳外出已经有四个月了,但至今还没有寄钱回家,为了贴补家用也好为孙子挣些零用钱,胡美桃每天会坐在学校门口卖些零食,早上两个孙子搀扶着奶奶一起去学校,上完第二节课他们再把奶奶送回家。
胡美桃:眼睛好的话不让他们干活,以前用电饭锅和高压锅我都自己烧饭,我的眼睛不好的以后插电都插不了,我都叫他们帮忙插电,如果有客人来了以后就让邻居家的姑姑帮忙,就是烧饭洗米等等烧点饭,我眼睛这么不好使,烧出来的饭别人不敢吃。
解说:几年前为了照顾父母儿子和媳妇也曾提出要带着胡美桃一起外出打工,因为故土难离又害怕病死他乡,胡美桃还是决定和老伴留在了好友村。
胡美桃:就前几年儿子说要把一家人都带出去,我眼睛不好使所以我不肯去,你要是带我出去的话我心里就是很担心,眼睛看不见路出去了以后也不好,不方便心里听不懂人家说什么话,又怕别人吵车子又多,儿子说妈妈我带你走,孩子你还是自己出去打工吧,我们一家五口就指望着你养活,要不出去的话就挣不到钱了,我身体又有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要是死在外面了没人敢把你带回来,只有火化了带回来,不火化人家也不敢人你坐车。
解说:苗族村寨里至今还保留着土葬的丧葬习俗,老人们担心客死他乡后会被火化,所以外出打工多年的人老了都要回村寨养老,龙国恩是我们在村里见到的唯一能用普通话和我们交流的老人,他曾经在好友村当过几年村小组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9-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症状趋显 法律保护亟待完善
“要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要让他们不再留守,让他们跟父母在一起。”长期从事农村留守人口、农村社会问题和农村教育等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这样说道。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研究中心教授尚晓援则强调说――我们目前最为需要的是能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的法律法规,帮助这些家庭在父母工作地点团聚。
在记者对上述两位长期研究留守问题的专家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团聚”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在叶敬忠看来,留守将会给尚处于心灵成长期的孩子造成极大“窘境”。“由于繁忙的生产生活负担,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关注不足。研究表明,43.8%的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情感交流,37%的留守儿童表示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叶敬忠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研究人员潘璐作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多时间,在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5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10个村进行问卷调查走访研究,她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而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在尚晓援话语中,她一直向记者强调要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团聚。“目前的户籍所带来的进城难、落户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分离父母和孩子的阻碍,这影响的不是少数,中国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儿童都是和父母分开的。给孩子在城里上学、就医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给未来的人力资本做投资,使这些孩子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高的素质,能够造福社会。”尚晓援说。
“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这些途径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所以,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从‘解决’思维转变为‘应对’。”叶敬忠说。
对此,潘璐也认为,在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同样面临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合的困境。户籍制度的壁垒使得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教育(以及高考)制度的地区协调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城市生活的不稳定性、边缘性与社会排斥甚至会给农村儿童带来更大的成长风险。
查阅相关资料,记者注意到,“二次留守”正在成为一些孩子所面临的又一个尴尬境遇。“二次留守”的意思是,“小候鸟”满怀希望来到陌生城市与久别的父母相聚,人生地不熟、爸爸妈妈也没有时间相伴,“千里来相会”的他们面临再次空巢与亲情疏离的窘境。
更令人担心的是,“小候鸟”们在城市中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2012年7月22日,刚从老家湖南衡阳来到广东佛山三天的桦桦在从五楼跌落下来后,被钢管刺穿胯部,生命垂危。不仅如此,“小候鸟”被拐卖的事件也曾发生数起。
对此,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梅则分析认为,目前对留守儿童的保护还缺少针对性、综合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滞后,可操作性不强。完善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保障。建议加快对不适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订、制定,如户籍法律制度、教育政策等。切实将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原则纳入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中,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益、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消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增强法规政策的适时性与可操作性,有效保障这些条款的实施。
在叶敬忠看来,实现不再留守,只有两种方式,除了让留守儿童随着父母一起到外出务工的地方生活外,就是真正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就业,这样他们就不用再外出。
在走访中,山东省苍山县六合村的村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解决之道。
“六合村现在有些‘空村’的感觉,是因为地处山区,农民感觉无地可种,收入过低,所以外出打工。但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将村集体所有的九顶莲花山将近7000亩土地进行利用,栽果树、核桃以及花椒,吸引外面的人回家,彻底解决留守问题。”这位村主任介绍说,“以核桃树为例,计划人均承包50棵至100棵,五年后进入收益期,10年左右每棵收益500元左右,之后会逐年增长”。
“村委会免费提供核桃苗,村集体土地认领性开荒,免10年租金,承包70年。而且主要产业核桃树是11月左右种植,其余时间可以就近打工。”这位村主任说,“之所以有了这个计划,首先是村里的留守问题亟待解决,另外村里人在外主要从事苦力收入并不高,再过十年就无法干壮劳力的生计了,到时候怎么办?”
“如何吸引外面的人回来是个棘手问题。”在这位村主任看来,因地制宜,让外出务工的人回家开发自己的家园,实现家的团圆,才是解决留守问题的根本之道。本报记者赵丽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9/19/c_12541466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6 14:15 , Processed in 0.0424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