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人员马先生(左)拿到了回家的车票。
琅琊网8月18日讯 (记者唐丽丽 周成刚) 16日下午,家住台儿庄的马先生拿着临沂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帮他买的回家车票感慨万千,流浪五天了,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 今年33岁的马先生是枣庄市台儿庄人,一周前,他经别人介绍到莒南县的一家屠宰厂打工,然而打工没几天,外出吃饭时身上仅有的500多元生活费被偷。马先生告诉记者,离家时他就带了500多元钱,钱被偷后吃饭和住宿都成了问题,没办法只能辞职回家,但此时身无分文的他连回家的车票也买不了。 “我从莒南一路来到了兰山区,14日晚上派出所的民警把我送到了市救助站。”让马先生感动的是,在市救助站期间,不仅得到了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还在询问了他的家庭住址后,很快帮他买好了回家的车票。 办完离站手续已是下午2:00多了,室外依旧高温不减,为了尽快帮马先生回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到临沂汽车总站帮他买好了回台儿庄的车票。接过救助站工作人员手中的车票,马先生激动得不停地说“谢谢你们……” 帮助马先生回家只是救助站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帮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顺利回家,东北三省、新疆等地都留下了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受助人员回家的身影。 据介绍,今年1至6月份,市救助站共救助各类人员1478人,其中病人156人,儿童29人。 记者走进临沂市救助站 零距离体验救助生活
一提起“救助站”三个字,想必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涌现出一幕幕“疯癫”、“混乱”的场景。恰恰因为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久而久之,救助站也成为了一个城市中的神秘地带,不被市民所熟知。那么救助站里究竟都是救助的哪些人?里面的工作人员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带着这些疑问,16日,记者来到位于临沂市北城新区的临沂市救助站,帮市民揭开救助站的神秘面纱。 一提起“救助站”三个字,想必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涌现出一幕幕“疯癫”、“混乱”的场景。恰恰因为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久而久之,救助站也成为了一个城市中的神秘地带,不被市民所熟知。那么救助站里究竟都是救助的哪些人?里面的工作人员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带着这些疑问,16日,记者来到位于临沂市北城新区的临沂市救助站,帮市民揭开救助站的神秘面纱。 受助者和救助者成了好朋友 “温馨”是救助站的主色调 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救助站,三楼女成人生活区,一阵阵欢笑声从文娱室传出,原来是几名受助者在与工作人员聊天,虽然听不懂被救助人员在说什么,但从她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内心的快乐。 当天值班的是袁铭英,在带领受助人员看电视期间,其中一位走到她跟前给她编起了辫子,俩人还时不时高兴地交流着。今年23岁的袁铭英是负责女性生活区的工作人员,在救助站工作已经一年多了,这期间她也和8名受助者成为了好朋友。 “这些人虽然在身体或精神方面有些问题,但只要用心对待她们,在相处过程中也有很多欢乐。”袁铭英说。 “每天我们都会带领被救助人员洗澡,洗衣服,平时逛街看到小首饰也买来送给她们。时间长了,她们知道是真心照顾她们,暴躁和反抗情绪都没有了。” 救助站工作人员有耐心、贴心的服务,让受助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救助站里功能齐全的设施让他们有了“家”感觉。 记者了解到,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每人提供一套床上用品、一套洗漱用品、一套干净衣物和一套餐具。宿舍、餐厅卫生整洁,并配有电视、棋牌、图书、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救助工作让她变得爱笑了 “所有的受助者都愿意和我交流了”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袁铭英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笑容是与人交流最好的桥梁,也是我与受助者建立沟通的方式。”袁铭英说,之前她并不是特别爱笑,而让她发生改变的,还要追溯到一段曾经的救助经历。 “初来救助站工作时,我还是有一丝胆怯和苦恼,因救助站的受助者大都是一些性格或精神异常的人,这些人通常戒备心理强,很难得到他们的信任。”袁铭英告诉记者,后来是一位聋哑人的举动点醒了自己,虽听不见也说不出,但该聋哑人每次都用灿烂的笑容示人。探得诀窍,袁铭英在工作中笑容多了起来,所有的受助者也都愿与她交流了。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临沂救助站里的救助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4岁,因为受助者大都存在一定心理和性格障碍,尤其初来救助站时,戒备心理特别强,经常会对工作人员的救助默然甚至反抗。挨个耳光、突然遭到辱骂、被拒绝沟通等委屈,对于这些年轻的救助人员来讲早已习以为常。 受助人员每个表情都能明白 “心理学,我们救助人员个个都很在行” “早上7点30分起床洗漱,8点准时吃早餐,9点到院内散步和健身,10点回到楼层看电视,11点到娱乐室放松,11点30分用午餐,下午2点前午休……这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市救助站办公室主任王鹏向记者讲述受助者在救助站内的时间安排。 16日上午9点,到了救助人员组织受助者集体外出散步和锻炼的时间,记者也参与到其中,被分配负责向受助人员传达救助人员的要求。 想将受助人员统一带出去,远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这些被救助人群三分之一为聋哑人,剩下的多半存在心理和性格异常,想通过语言与他们交流沟通比较困难。一个“准备集合下楼锻炼”的指示,记者用语言表达加手比划,足足用了10分钟才让男成人受助者明白。但接着列队又成了难题,记者只好又上前用手比划,这才让他们统一的迈出外出散步和锻炼的步伐。 受助人员在锻炼中,记者注意到,救助站工作人员都不厌其烦地在教他们哪些需要注意,该怎样使用健身器材。受助者坐秋千,救助人员会走到他们身后帮他们推秋千;受助者坐跷跷板,救助人员会走到另一端进行配合…… 与救助站工作人员相处一中午,记者发现,受助人员每个动作,每个表情救助人员都能明白。“你们不是会读心术吧?”记者与工作人员陈茂彬开起了玩笑,“读心术?若论心理学,我们救助人员可都很在行。”陈茂彬自信道。 天儿太热了,市救助站喊流浪人员“回家” “为了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过炎热夏季,我们每天组织救助巡查车辆,全天候在外巡逻。”采访当天,市救助站业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进入三伏天以来,每天早上6点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大街上,期间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用餐时间,寻找被救助群体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 今年26岁的史运成如今已经成为市救助站业务科的一名骨干。采访当天中午12点,他匆匆回到办公室为手机充了会电,用他的话讲,业务科工作人员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皮肤黝黑,因为在一年最热最冷的天气中,他们都要加班加点到大街上寻找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 “可能天热的原因,最近市区流浪乞讨人员减少了。”史运成也希望通过本报呼吁,需要救助的人员能积极与市救助站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救助,防止流浪人员中暑事件发生。 记者周成刚 唐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