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2|回复: 0

[调查探讨] 台风过境 流浪者何所依

[复制链接]
老天有眼 发表于 2013-9-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晚,广州西环高速珠江桥底,跳珠江救人的流浪者廖国丰已离开桥下,其原先的铺位上,挤着其他三名流浪者。南都记者 冯雷亮 摄

救助站多本着自愿的原则去接待流浪者,在异常天气出现时,也会上街巡逻派发衣物、食品等,但对于流浪者的临时庇护,不可能一一前去咨询。———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事务科王副科长
    台风“天兔”来袭并会过境佛山,社会上的流浪者能否得到救助?昨日凌晨,记者分别前往佛山市区、南海区黄岐等地走访了得知,一方面,绝大多数流浪者拒绝前往庇护中心救助,宁可蜷缩角落、银行网点;另一方面,庇护中心的救助也并不完善,或电话打不通,或无法随时为流浪者提供救助。
    “天兔”来临前的夜晚广州西环高速珠江桥底,三人挤在一张铺位上
    昨日凌晨一点许,广州西环高速珠江桥底。此时,距离2013年广东省最强台风“天兔”抵达佛山境内,还有约五个小时。
    烧烤档早已收档,大桥下,少了几分光彩与喧嚣,却平添几分宁静与昏暗。十一名流浪者散布于桥下,静静蜷缩在铺盖中,不时翻转一下身体,将身上的床单裹得更紧些。狂风裹挟着暴雨,呼啸着穿过桥洞,在夜色中显得更为凄厉。与市区相比,空旷的桥下风更猛,静立不到一分钟,记者身上已起满了鸡皮疙瘩。
    流浪者中没有廖国丰,在其夜跳珠江勇救轻生女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市民、企业纷纷给予捐赠,其已拥有经济实力另往他处入睡。剩余的流浪者,只能或披一床棉被、一条薄毛毯,或仅披一张床单,迎接着强台风“天兔”的来临。
    廖国丰原先的铺位上,此时挤满了三个流浪者,各披一条薄毛毯,蒙着头,紧紧依偎在一起。一个桥柱、一个拾荒来的破沙发,将此处营造为一个小小的避风港。其他的流浪者却没有这般好条件,各自躺在自己的铺位上,忍着风吹雨打。流浪者“阿登”罩着一床破棉絮,将受伤的腿蜷进棉絮,歪斜着躺在破沙发上;而“老高”则干脆披床单躺在原先的凉席上,此处距桥边约10米,狂风已将雨点吹到此处,空着的凉席上已是一片湿漉。
    风雨越来越大,不时敲打着流浪者的被单。一流浪者实在无法忍受,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铺盖挪到了桥下中央的空地上;而更多的流浪者则是选择将床单、薄毛毯更紧的裹在身上。风雨中,也有流浪者寄宿在银行网点内。在黄岐南海农商银行的一个网点内,一男子甚至光着上身、睡在网点内的瓷砖地面上。
    在禅城区的江湾立交桥下,同样,睡着十名流浪者。与黄岐桥底不同,因此处周围建筑林立,风并不大,雨很难吹到桥下,几乎没有流浪者将头蜷进衣服或毛毯中。一些流浪者躺在铺盖上,盖着薄毛毯,已然入睡;而有些流浪者甚至没有铺铺盖,躺在绿化带旁的水泥台阶上,仅披着单衣,紧紧挨着最值钱的三轮车。
    有趣的是,之前红遍佛山本地论坛的“瞌睡哥”尚未入睡,正蹲在草丛中和另一流浪者做蛋炒饭吃。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半许,“瞌睡哥”称,从路边的商铺电视中已得知将有台风来临,但是并没有人告知他们信息、或咨询他们是否需要得到庇护中心的帮助。
    两名流浪者被脚步声吵醒,朦胧着双眼看着记者,他们说,天并不比往日冷,盖着薄毛毯完全可以凑合,即使冷一点,对付着也就过去了。
    不愿去救助站的流浪者“感觉风雨并不大,可以凑合,去了救助站,搬来搬去挺麻烦”
    事实上,广州西环高速桥下的流浪者完全可以选择去救助站借宿一晚。22日下午,便有工作人员来到桥下,询问流浪者是否愿去救助站躲避风雨,但被流浪者拒绝。流浪者说,感觉风雨并不大,可以凑合,去了救助站,搬来搬去挺麻烦。
    最后,睡在廖国丰铺位最外边的黄先生透了实情,他说有的流浪者有隐私和尴尬,怕到了救助站被盘问。黄先生说,流浪者眼里的世界和一般市民不一样,很多事情、程序流浪者不懂,怕外界再次受到伤害到他们,所以宁可缩在这个黑暗的角落,并希望社会遗忘他们。
    尽管如此,工作人员离去时,仍在一个桥柱上贴了一张《通知》,上面提供了两个社区庇护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希望流浪者“及时到佛山救助站或附近庇护中心求助”。“如果实在冷得受不了,就会去庇护中心去,知道这些地址,离桥下并不远”,流浪者黄先生称。
    而江湾立交桥下的“瞌睡哥”也称,“其实就是告诉了庇护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也没人会去,睡在桥下没什么大问题。之前也来过几次台风,也就那样过去了,懒得折腾”。
    区别对待的社区庇护中心华夏社区:居民直接入住,流浪汉“身份复杂需要领导决定”
    佛山市民政局救灾科的郑科长称,佛山全市目前有1300多家庇护中心。为应对此次“天兔”来袭,从22日开始,佛山市整个民政系统从市到区到镇,均有专人值班,以确保电话24小时的畅通;同时,包括庇护中心、救助站、福利中心在内的救助机构全部对社会开放,24小时接受民众的求助。
    黄岐桥下的流浪者称,感谢政府工作人员的关心,实在顶不住风雨的话,会去附近社区庇护中心寻求帮助。但尴尬的是,如果真到了紧急时刻,庇护中心的电话不一定打得通,打得通的,也不一定能立即提供帮助。
    工作人员贴着的《通知》上提供了两个社区庇护中心的地址、联系方式,分别是大沥镇的岐阳社区与华夏社区。
    其中,距离桥底最近的是岐阳社区,记者反复拨打其联系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寻上门去,庇护中心铁闸门紧锁,整栋楼都是黑暗一片,反复呼叫无人应答;华夏社区稍好,联系电话能打通,但接听的却是一自称门卫的人,其称,“我现在在睡觉,流浪汉的事情必须请示领导”。该门卫称,目前庇护中心只接收房屋被冲的居民的求助,居民可以24小时直接入住,但流浪汉身份复杂,庇护中心内有不少设施,故需要领导决定,而领导现在在睡觉。
    据悉,此次“天兔”来临,禅城、南海的庇护中心较少有人求助,而处于台风中心的三水区,有50多名村民因安全问题去了庇护所,后于23日上午台风过境后离去。
    佛山市民政局一负责人称,台风来临时,预警、预防信息会由市区镇村一级级通知,而居委会、村委会多关注登记在册的居民,对于流动性较大的外来工,则往往无法提供上门通知、咨询服务,更别提流动性更大的流浪者了。而负责流浪者这块的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王副科长称,救助站多本着自愿的原则去接待流浪者,在异常天气出现时,也会上街巡逻派发衣物、食品等,但对于流浪者的临时庇护,不可能一一前去咨询。
    “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对流浪者多一些实际的帮助,不要流于形式”,长期为黄岐桥下流浪者免费派放晚饭的“5元素食”餐馆老板刘女士称,“首先要告诉他们信息;其次要尽可能提供交通工具,否则他们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过得去;还有要多与流浪者交流,看一看他们的想法、担忧到底是怎么样子的,这样才能切实帮到他们”。
采写:南都记者 冯雷亮
http://epaper.oeeee.com/K/html/2013-09/24/content_1940156.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 01:49 , Processed in 0.03622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