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5|回复: 0

[一般新闻] 爱心救助 帮流浪孩子圆上学梦

[复制链接]
老天有眼 发表于 2013-10-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昌伦和同事们为流浪儿童创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两天,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迎来了3个新成员,4岁的明明(化名)和另外两位小伙伴走进教室,摸摸这儿,碰碰那儿,眼里全是新奇和兴奋。而在这之前,他们一直住在通州一家救助托管中心,和智障人士一起生活,市民政局救助中心党总支书记王昌伦和同事在一次例行检查时,发现了这些孩子们,并帮他们实现了想上学的愿望。
  通州这家救助托管中心住着一些曾经在社会上流浪的智障人士,有几个母亲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每次来托管中心检查工作,王昌伦都会跟孩子们玩一会儿,他发现有3个四五岁大的孩子,不像智障儿童。上个月的一天,王昌伦把明明拉过来一起聊天,叫什么、喜欢玩什么、喜欢吃什么、妈妈叫什么名字……问了一溜够,明明基本上都能对答如流,其他两个孩子也是一样。王昌伦判断,这些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当他问孩子们想不想上学,孩子们腼腆而小声地回答“我想上学”。虽然托管中心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书籍和玩具,但王昌伦认为,这几个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王昌伦马上行动,一方面让托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孩子的母亲沟通,征求她们的意见,一方面联系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收这3个孩子去那里生活。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里生活的是3至18岁无人看护外出流浪的未成年人,这里的孩子可以接受基本教育、心理辅导,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学龄儿童还会被安排就近入学。
  征得孩子母亲同意后,包括明明在内的3个孩子离开了托管中心,被王昌伦和同事接进了“新家”。画画涂色、看故事书,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孩子们开始过起正常的生活。
  据了解,市民政局开展主题为“联百户、到窗口、进千家”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上到局领导,下到党员干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层一线的情况和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其中14个局领导每人至少走访慰问10户困难家庭,百名处级干部将服务送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窗口单位,机关党员干部要走访上千户低保、残疾家庭,了解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走访的同时还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3800余条,针对这些意见建议,包括养老、救助、社会福利、殡葬等方面的民政惠民政策、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一批利民工程,正在抓紧落实。本报记者叶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9 14:43 , Processed in 0.13379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