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日报讯(见习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杨春 摄影报道)近日,网友反映,市城区颐园路小桥桥下“蜗居”着不少流浪人员,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他们乱扔垃圾,还造成河边脏、乱、差。对此,记者连日进行走访和调查。
流浪人员将桥底当作“家”
10月17日,记者来到该路段进行暗访发现,桥底铺放有几张床垫、桥壁旁晒有衣服,其他生活杂物则随意堆放一边,整个桥底俨然成了“安乐”家。
记者顺着河岸一条小路下到桥底查看,发现“蜗居”在这里的流浪人员竟然还把桥底当成了“仓库”,收捡回来的矿泉水瓶、废纸以及其他废旧胶制物品、木质杂物堆积如山。
记者向正在卧床看书的一位男子询问为何要在这里“居住”?该男子回答称,其姓陆,现年45岁,是金城江区东江镇人。据他透露,在这里住的同伴不仅有来自都安等地的流浪人员,还有来自云南、四川等外省的流浪人员,他们每天靠在城区捡破烂维持生计。
“捡破烂为生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住在桥底下,水涨了怎么办,冬天来了怎么御寒?”记者问起。“水涨了,我们就另找地方住;冬天来了,天气冷了,有民政部门送来被子,何况大伙住在这里,又不用花钱租屋子,还是值得的!”该男子说,他们已经来到这里居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救助牵涉多部门,执法遇难题
针对“蜗居”桥下的流浪人员乱扔垃圾影响环境以及生活出路的问题。当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救助管理站分别派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进行相关事宜的处置。
“这些流浪人员将生活物品与捡回的废旧物品随意堆放,确实影响了市容市貌,在对他们的处置上我们很为难。”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一负责人称,流浪人员很多都是一些无经济来源的老弱病残人员,平时就靠拾荒来维持生计,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他们只能责令其尽快变卖废旧物品,恢复桥底的市容环境卫生。
至于如何劝离这些流浪人员离开桥底生活,该局称,他们只能配合市救助站做好引导工作。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助理梁贞介绍,针对该处流浪人“蜗居”生活的情况,救助管理站已经多次给予救助,包括提供食物、棉被,并劝导、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希望能劝离,但即便已经帮助了一些流浪人员给予交通费返回其原籍,离开不久他们又回来,对此,他们也只能表示无奈。
“要想真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甚至解救、保护工作,要依靠多个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并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梁贞如是说。
据梁贞称,目前,河池市并没有福利机构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收容,只设立了临时的安置点,而受助人员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随着天气冷了,流浪人员的过冬问题也受到了市救助管理站的关注。梁贞称,下一步,该站将会继续跟踪做好流浪人的救助管理工作,做到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引导,帮助护送返家。同时,让他们主动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那些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