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新年愿望:和父母在一起 不要新衣服 “我过年不要新衣服,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给他们看我的奖状!”8岁的杨云凤,家住临渭区桥南镇天刘村,学校早已放了寒假,让孩子们回家过年,而与父母3年没有相见的杨云凤说,她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父母一起过年。 杨云凤只是桥南镇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四处打拼,孩子往往一出生就撇给了爷爷奶奶照顾,偶然想了,只是一个电话互诉衷肠。时间久了,孩子甚至都不记得父母的模样。听村里老人们说,这些孩子都很乖,有时提到父母,孩子们总会沉默不语。 据了解,桥南镇全镇2.3万余人,在外务工人员达1万多,留守儿童600多人。当地农业发展迟缓,人多地少,工商业几乎没有,镇上的人主要开小门店或种点地,主要产业就是劳务输出。 爷爷奶奶就是伴儿 在桥南镇,有座天刘山,山下的一个村子也因此得名,天刘村。 村里65岁的宋天印老夫妇家里原本有6口人,但是常年在家陪他们的只有8岁的小孙女宋佳怡,小女孩离开父母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见到记者时,宋佳怡的头顶扎着两个小辫,一边擦着鼻涕一边胆怯地躲在奶奶身后,估计是头上生出的虱让她有些难受,总见她用手挠。记者试图与女孩接近时,她一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就是不肯说话。 问到多久没见父母了,宋佳怡闭口不言。 问到她是否想念父母时,小女孩甚至倔强地回答:“才不想呢!” 爷爷宋天印告诉记者,他前几天在镇上赶集时给孙女买了新衣服,这么多年,就没指望过孩子的父母能给孩子置办这些过年的东西,所以,时间长了,小丫头对父母早已变得很冷淡,甚至有时候父母大老远打来电话,她也躲躲闪闪,不愿意接听。 “其实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没有书!”家境并不是很好的宋佳怡,对于志愿者送来的课本充满了兴趣,在平时,这些她所向往的东西几乎是见不到的。 和宋佳怡一样,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家里实在没有长辈的,也会被送到外公外婆家。 介子村61岁的外婆,一个人照顾着儿子、女儿两家的4个孩子,除了平时的农忙,她每天都要起早贪黑,为孩子们洗衣做饭。 “哎,有啥办法呢么!”每每提及这些事情,这个风风火火的外婆总会忍不住抹眼泪,她说,“孩子们也都不容易,我身体还行,还能为娃再干几年!” 被寄放在外婆家的田兴源姐弟,一个9岁一个5岁,当听到外婆这样说时,他们也不由得动情,“我想回我屋呢,我想我爸妈!” 田兴源的母亲在西安一家餐馆打工,父亲是建筑工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扔下孩子,外出谋生。外婆说这两个孩子都是刚出生不久,还没来得及学会吃奶,父母就将孩子留给她照顾。 狠心的父母也有无奈 在采访中,有两个孩子让记者印象特别深刻。 12岁的侯雯雯与别的留守儿童一样,文静而乖巧,甚至有些小小的自卑。后来从她老师口中得知,这个孩子的家庭的确有些不同。 侯雯雯的父亲幼年就失去了父母,年纪很小的他,就独自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由于家境贫寒,因此很晚才结婚,娶了智障且失聪的妻子,也就是雯雯的母亲。 自从雯雯出生后,一个人的家变成了三个人的家,父亲便不得不外出打工。 “我娃还小,媳妇还是那样子,咱和别人家不同!”雯雯的父亲说,他和别人不一样,除了专心挣钱,还必须每月至少回一趟家,看看自己的妻女是否安好。 尽管家里有个妻子,但是雯雯父亲却不得不同时扮演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他也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个温暖的家,哪怕自己累点、苦点。 即使是残疾,但是雯雯还算有个父母齐全的家,10岁的张立鹏就没那么幸运了。 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无故失踪了。 等到小家伙10个月大,母亲将他交给正在地里栽种菜苗的奶奶说“出去办点事”,之后就再没了踪影。奶奶把张立鹏放在地头,跑遍了村子和镇子,都没给孙子唤回他的亲生母亲。无奈之下,这个可怜的孩子就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张立鹏没叫过“爸妈”,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除了爷爷奶奶,还有“二爸”。张立鹏的奶奶说,“我小儿子也老大不小了,我老两口早都干不动了,家里也贫,只能靠二儿子挣钱,负担太重,到现在都没结婚呢。” 老人早已白发苍苍,却每天还要为孙子做饭,为二儿子担忧。 让留守儿童带上笑容过个年 同样的童年,不一样的遭遇,谁来弥补这些未成年孩子内心的伤痛? “我们也是平凡的家庭,我们也有孩子,我们只想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带着笑容过个年!”这是一群来自渭南城区各个岗位上的好心人的心声,他们有的是执法大队的、有的是银行职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父母。 春节的脚步慢慢走近,腊月二十二日,在上塬路上的七个家庭,他们要将爱心带给桥南镇里的孩子。 解放办执法大队的樊向东,是带着14岁的儿子樊王壹琨一起来的。孩子告诉记者“我们了解的留守儿童都是通过电视和报纸,没有真正接触过。我和我爸爸早都说了,想看看他们,和他们建立一种长期的朋友关系,以后只要他们有需要的,我们都会尽力帮助!” 和父母一起前往的孩子们,大都很少来农村,因此,对看上去有些木讷、脏兮兮,甚至并不友好的农村孩子充满了好奇。 四岁半的杨致远,将妈妈赵燕买的新衣服、新书交到留守儿童田兴源的手中时,刚才还调皮的他却主动要求,除了给这个小姐姐两百块钱之外,还要将他自己的零花钱也一起给了田兴源姐弟。“姐姐,我们做朋友,我把我电话号码给你,以后你要经常给我打电话,需要什么东西,我就叫我妈妈给咱们买!”稚嫩而又质朴的话语,让同行的孩子和家长都尤为赞赏。 接过这个小弟弟拿来的新衣服,和陌生阿姨送来的压岁钱,田兴源和弟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阳光下,三个小伙伴一样的天真可爱。 由于繁忙的工作,在解放办执法大队上班的张林,特别委托爱人任艳将他们的爱心带给了这里的孩子;由于学业的繁重,吴奕十三岁的儿子连夜整理了他心爱的故事书、玩具,还让爸妈买了学习用品等,要他们亲自交给这些农村的孩子······ 一颗颗爱心,就这样让这些留守儿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一个自发组织的爱心活动,但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向这里的孩子承诺,要与这些来过的家庭和孩子建立联系,一种永久的联系,“今天只是先来了解下情况,过段时间,我们打算将孩子们接到家里来,为他们洗澡、买衣服,和我们的孩子一样,给这些孩子一些家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湭河水库管理处的李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