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86|回复: 1

[调查探讨] 寻找走失老人 政府应有担当

[复制链接]
湖北美文 发表于 2014-1-27 1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湖北美文 于 2014-1-27 12:21 编辑

□安徽 朱永华
“老人走失”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寻找走失的老人,儿女风雨兼程四处奔波,有的老人被幸运找回,有的一去不返,在儿女心中留下永远的痛。公安、民政、福利院等部门或单位对失踪人口的信息虽然有登记,但互相之间信息难以共享,鲜见提供老人信息给失踪家属认领的情况。(相关报道见本报1月26日A4、A5版)
对于走失老人,家人子女往往是在紧急寻找无果后,才不得不报警,但一般不对警方找回老人抱太大希望,依然在自行印发寻人启事,或是通过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向社会求助;而大多数寻亲网站都没有政府背景,主要是失亲家庭“抱团取暖”及爱心人士自发建立,不仅缺乏规范且信息不能共享,有时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有的走失老人甚至已住进了民政部门的福利院,家庭和警方还在苦苦寻觅,职能部门不能信息共享和及时发布认领信息,也是走失老人不能及时归家的重要原因。
很多地方政府都对流浪儿童进行了积极的救助并建立起较完善的机制,但对于如何寻找和帮助走失老人回家,我们的制度和机制还明显滞后。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照护百密难免一疏,老人走失现象肯定会日益增多,政府更应有责任担当。政府部门掌握着更广泛的资源,无论是寻找还是主动帮助街头巷尾的流浪老人还家,以及建立走失老人信息库,其能量远远大于民间社会和家庭。
政府除了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之外,地区范围内还应当建立起可以互通的走失老人“信息库”,倡导广大市民群众对疑似迷失的老人进行“街拍”,由政府信息库进行筛选认定和发布。只有政府、社会、家庭联起手来,才能更好地帮助走失老人及时还家。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127/newgx52e5a1be-9542258.shtml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战士 发表于 2014-1-2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焦躁或抑郁悄然失踪 老人走失成日益严重社会问题 因为抑郁,他们悄然离家;因为老年痴呆症,他们出门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人走失成日益严重社会问题
    编者按:在城市的街头,我们时常会看到目光呆滞、动作迟缓的老人或在茫然行走,或蜷缩在街头墙角;翻开报纸,关于老年人的寻人启事时常映入眼帘。本报热线经常接到寻找走失老人的求助,微博上也经常有网友转发“寻找外婆”等信息。“老人走失”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寻找走失的老人,儿女风雨兼程四处奔波,有的老人被幸运找回,有的一去不返,在儿女心中留下永远的痛。让我们关注失踪的老人:回家的路在哪里?本报今日推出系列报道
    1月17日,一位大约60岁的流浪老人,孤独地走在南宁市白沙大道。他背着一床棉胎,头上还戴着12顶草帽。一名网友将老人拍照上传网络:“他是谁?为何流浪街头?你有他家人的线索吗?”在春节越来越近时,还有多少像“帽子叔”这样的老人未能回到家中呢?记者对在本报及一些寻亲网站上寻找老人的启事进行了跟踪调查
    焦躁或抑郁
    老人悄然失踪再无音讯
    南宁市的覃女士这些天一直不敢关机,生怕错过任何一条关于父亲的线索。可是望眼欲穿10多天,她依然没有父亲的消息。
    覃女士的父亲叫覃修楚,今年57岁。1月4日,覃修楚因忘记带钥匙,只能徘徊在南宁市沙井大道附近的家门外。由于他妻子回娘家了,他当晚只好借宿在亲戚家。当晚,他显得异常躁动不安,一个晚上都在亲戚家楼下来回走动,喉咙沙哑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早上,他独自离开了。
    1月7日上午,他妻子回到家时没看到丈夫身影,才确定他失踪了。全家人到他曾打工的砖厂查找,但没有音讯。据覃修楚的小姨子介绍,覃修楚曾轻微中风一次,平时神志正常,只是性格有点孤僻。
    在电视台、报纸上刊播寻人启事无果后,覃修楚的亲属到派出所报了案。民警打开天网监控录像查找,遗憾的是未发现他失踪时往哪个方向行走,因为有的天网摄像头已坏掉。
    像覃修楚这样因为心情焦躁、抑郁等原因得不到及时疏导安抚而失踪的的老人,并不少见。
    如果现在还活着,柳州市的陈茂宪有60岁了。2009年3月份,他下岗失业后被安排到一个小区当保安,后来被辞退。他当时已经55岁,没有经济收入,妻子早已跟他离婚并带着儿子重组家庭了。离异、失业,加上一些小疾病,令陈茂宪得了严重的抑郁症。2009年7月3日上午,他离开柳州市八一路的住处后再无音讯。
    家人寻找陈茂宪未果,只能把痛苦深埋心底。陈茂宪的姐姐说,弟弟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老年痴呆症
    他们出门就忘了回家的路
    老年性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在众多寻亲家庭中,走失的老人多数患有此病。他们常常是出门散步或者下楼买份报纸,就忘记了回家的路。
    卢女士给记者讲述了他们一家将老人找回来的经过:去年7月20日傍晚,她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像往常一样出门到南宁市南湖公园附近散步,直到晚上八九时都不见回家。她奶奶出门找不到人后,全家都慌了,立刻发动所有亲朋好友寻找,就连远在老家来宾市的亲戚也上南宁帮找人。他们迅速在电视台和报社播发寻人启事。
    在老人失踪的第二天,卢女士一家又赶到南湖公园,从早上一直找到次日凌晨二三时,把南湖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找遍,“就差没把草皮翻过来”,但还是未找到人。当夜下起暴雨,家人更是对老人的安全担心不已。
    抱着决不放弃的念头,卢女士的家人和朋友再次出门寻找,她则赶到文印室印刷寻人启事。不久,她接到家人在南宁市青秀山附近找到爷爷的消息,喜极而泣。她爷爷被找到时,正一个人走在路上,衣服很脏,裤子撕了一个大口子,见到家人就嚷嚷说脚痛。
    找到爷爷的当天,卢女士全家小聚了一顿,全家人一齐向爷爷敬酒祝福。经过这事后,心有余悸的卢女士给爷爷买了一只带GPS定位的手表,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她说:“给老人足够的关怀是必须的。”
    寻亲路漫漫
    有的人找了十多年还在找
    老人走失后,不少子女从此走上漫漫寻亲路,有的找了十多年还在找,有的不惜倾家荡产。他们的努力,也感染了更多爱心人士,许多人纷纷帮助寻找。
    南宁市的张女士全力寻找离家出走的姥姥,就曾获得了数万人接力帮助。去年9月28日中午,她的姥姥因和家里人有些误会,就从南宁市邕宁区的家中离家出走。当天,张女士全家出动,可是没找到人。焦急的她在微博上发出了寻找姥姥的信息。
    回想起当时寻亲过程,张女士仍然深有感触:“有几万人帮转发寻人微博,有几百人评论,他们都很关心老人的健康,怕老人挨饿受冻,祝愿老人早日回家。”姥姥在第二天就找到了,而愿意帮助张女士一家寻找老人的电话还是不断,令她很感动。
    70多岁的南宁市民马连娇失踪的信息,至今还挂在由国内寻亲志愿者建立的“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网站上。马连娇在2008年11月12日早上从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村走失,其子潘先生全家多日分头寻找无果。
    潘先生说,他现在上街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都会很心痛,因为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也许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餐风露宿。
    老人失踪几年来,潘先生全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每次开车看到路边有流浪的老人,潘先生都会下车仔细查看是不是自己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印发寻人启事,在南宁、武鸣的各个乡镇村落张贴。他说:“只要能找回老母亲,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
    记者调查
    空巢老人走失现象比较多见
    根据全国老龄委官方网站刊载的消息,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朝“少子老龄化、独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无后老龄化”转移。特别在农村,人口流动导致“赡养责任人口”大量流失,增加了农村老年人与儿女的分居比例、空巢比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空巢老人走失的情况比较多见。
    2006年4月26日,60多岁的老太太李姆汉,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走失。据老人的女儿黄女士介绍,那天中午,母亲和父亲吵了一架后便出走了。因为两位老人是自己住的,子女并不知道两老争吵的事。母亲失踪后,多年来只要有一点儿消息,全家就一起出动,但每次见到的都不是自己的母亲。
    黄女士一直陷在深深的自责中。她说:“母亲在哪里?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难受。”多年没有音讯,家里有些亲戚已经泄气了,但黄女士依然相信母亲还活着,相信总有一天还能见到母亲。
    全国老龄委有关老龄人调查的文章指出,高龄、文化程度低、独居、单身或丧偶、家庭收入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不好的老年人或老年人中的女性,容易产生孤独心理。除了生理因素,子女身处异地求学或工作也使老人成为孤独的空巢老人。形只影单下的孤独、寂寞心理,发展下去就会引发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患。这种情况下,老人走失就变为可能。
    寻找失踪老人的启事随处可见,为走失老人提供寻亲信息的却很少
    寻找失踪老人 期待有个“认领区”
    在追踪寻亲家庭时,记者发现,公安、民政、福利院等部门或单位对失踪人口的信息虽然有登记,但互相之间信息难以共享,也未设立有失踪人口的信息,降低了家属找回亲人的可能性。在目前众多的寻人启事中,绝大部分信息都是老人走失后亲属刊发的,鲜见提供老人信息给家属认领的情况
    呼吁 失踪人口信息应加强共享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人员失踪后家属报警求助会及时获得帮助,但如果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不共享,也会给寻找失踪人员带来障碍。
    南宁的退休老师孙老师曾在去年12月29日走失,家人在今年1月1日中午才在南宁市福利院找到老人。说起寻找老人的波折,孙老师的亲属陈女士感慨说,如果各部门之间的失踪人口信息能及时共享,寻人将会容易些。
    据陈女士介绍,孙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为防止老人走失,家里配有专门保姆,老人出门都会有人陪伴。孙老师失踪当天,陈女士的妹妹陪老人去南宁市第一医院看病。陈女士的妹妹在排队挂号时,众人把老人的视线挡住后,老人看不到家人,一害怕就往外走。
    发现老人不见后,家人立即报警,并发动大家在老人失踪地点附近展开地毯式搜索,同时在媒体、微博等发布寻人启事,但都没有任何信息回复。
    今年1月1日,陈女士一家又去老人失踪地点附近的邕江边寻找,最后在河堤派出所偶然查看到监控录像上有老人的身影。据了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迷路后,一般会一直往前走,直到饿晕或发生事故,不然不会停下来。孙老师走了一天,走到了南宁市北湖路尾的连畴村。
    去年12月30日早上,孙老师实在饿得受不了,就敲开连畴村一户村民的房门,问村民要东西吃。老人神志不清,一直在村民门口大喊大叫。村民没办法,只好把老人送到心圩派出所。民警跟老人无法沟通,只能把老人送到南宁市社会福利院。
    接回老人后,陈女士后来询问接收老人的心圩派出所,民警说当时确实没有查到老人失踪的任何信息。陈女士认为,在他们及时报警后,公安系统内部对失踪人口信息的联网和比对工作还有待加强。
    调查 失踪老人认领信息较少
    连日来,记者从各级公安、民政、社会福利机构等官网上,均无法查询到有失踪人口的专门统计数据,也没有专门为失踪人口提供查询比对的路径。与政府部门相比较,民间及志愿者开设的各类寻亲网站则数量众多。
    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多个寻亲网站中,虽然有些网站刊登的寻人启事资料多达数万份,但在“寻亲”之外,基本上没有可供家属“认亲”的信息。也就是说,在各地发现的不明身份的失踪者、流浪者、救助者的照片、信息,都没有在职能部门和多数民间网站上亮相。有亲人失踪的家庭,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地等待刊登寻亲启事带来信息反馈,而不能主动地在发现的失踪人员中核查有没有自己的亲人,从而降低了家属找回亲人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少数网站例外,比如一名山东网友建的“回家网”,就专门供网友上传失踪人口信息,帮助不少失踪人口回了家。
    除了可供“认领”的信息较少外,网站之间几乎也是各自为政,虽然有的寻亲网站之间有相互网址链接,但大家的信息之间并不共享。如果社会上有热心人士发现一名身份不明的走失者,想要与寻亲启事比对,就必须花上大量的精力,在各个网站的寻人启事中进行逐一比对,而不能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完成。
    经验 亲人走失后应立即报警求助
    除了信息上的局限,记者发现,走失老人的家属在寻亲方法上也有相对的局限。老人走失后,有相当多的家庭首先就是组织亲友们进行人海战术,在失踪地点附近进行查找,无功而返后才去报案。有的甚至在人失踪一个星期以后,才想到求助于警方。
    老人走失后要第一时间报警,是一些家庭及时找回老人的经验。今年75岁的赖正积曾在去年8月6日下午2时从南宁市锦绣江南小区北区走失,但在当天晚上就被找到了。原来,老人神志不清,误上了一辆去往南宁西乡塘区心圩街道办的公交车,下车之后走到一个工地。工地里的一名好心人把他送到心圩派出所。由于赖正积的家人在老人走失后立即报警,心圩派出所的民警在向110指挥中心了解报警记录后,很快就联系上了赖正积的家人。
    对于容易走失的老人,南宁市一些家庭就将老人的姓名、亲属联系电话、家庭地址等信息写在布条上,然后缝在老人衣服明显处。这个办法曾多次让一些老人在走失后能安全回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亲属寻找失踪亲人时,主要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人海战术”、刊登启事、沿街张贴启事等,只有少数家庭利用了信息传播的快车道,让QQ、微博、微信等即时沟通工具成为寻亲的平台。这些通过朋友圈迅速扩散的寻亲启事,有时被转发数万条以上,极大拓展了寻亲成功的几率。有的人也因微博、微信找回了走失的亲人。
    让人遗憾的是,有一些寻亲家庭不重视获取亲人信息的机会,在亲人尚未找到的情况下,他们留下的寻亲电话,有的长时间无人接听,有的关机,有的甚至变成了空号。
    在目前职能部门网站、民间寻亲网站,少见走失老人供“认领”的信息,事实上大家平时又常常会在街头遇到走失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尽可能提供给走失者的家属呢?“街拍”正成为不少社会爱心人士的选择。你的举手之劳,也许就能为走失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街拍
    不少流浪老人得到救助
    1月24日,南国早报微博上有一名南宁市网友发布的信息,称在南宁市桃源路的建行门口,有一位老人每晚都在寒风中度过,希望记者能帮助她寻找到家人。
    根据该网友的反映,记者在1月25日上午来到桃源路建设银行门口,但并没有看见这名老人。在建行门口打扫卫生的一名女环卫人员说,该流浪的老人是男性,比较固定在广西艺术学院大门旁边的电信营业厅门口过夜。
    该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有个老人每天在他们晚上下班后到次日早上上班前来营业厅门口睡觉过夜。他们看老人神志不清,脾气有点暴躁,所以不敢主动跟老人说话。
    记者发现,在南宁流浪的老人,被网友拍照上传的并不少,一些人还因此得到了救助部门的救助。在冬天的夜里,因为网友这些举手之劳,让流浪老人在救助站里吃上了热饭,穿上了棉衣。虽然“街拍”不一定就能帮助老人们立即找到回家的路,却为他们的亲人查找他们信息提供了可能。
    报警
    他让走失11年的老人回家
    因为爱心人士的举手之劳,老人找到回家的路,这样的实例其实并不少见。
    北海的市民王先生就因为拨打了一个报警电话,帮助一名走失11年的老人找到了回家的路。2012年11月10日上午9时许,王先生在北海北部湾路贵州路路口,看到一名老人睡在路边。在多次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无果后,他拨打了110报警。在北海市海西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老人回到了阔别11年的河北省元氏县井下村老家。
    四川成都的李女士也表示,虽然她至今未能找到在南宁走失的双亲,但对于网友的热心还是充满了感激。
    李女士的父亲叫王林,2012年走失时60岁,患有老年痴呆症。她母亲文俊如,当年60岁,因偏瘫不能自理。2012年7月5日,南宁下起大雨,母亲坐着轮椅和父亲一起在南宁台湾街、新阳路附近走失。李女士在多方寻找无果后,将父母的照片发到网络上,寻求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
    半年之后,一名叫“好了吗”的网友在驱车经过乐业县时,发现有一名流浪老人在公路边,遂拍照上传到网络,呼唤救助这名流浪老人。“好了吗”的呼吁,立即引来网友的关注。一名叫“华歌”的网友,发现图中的老者有点像李女士的亲人,遂转发了李女士和“好了吗”的文图。虽这两者最终未能联系在一起,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却因举手之劳,而让不同的信息能够交汇比对,增加了老人家人找到亲人的可能。
    调查
    本地“街拍”照片流向较散
    “如果您在路上遇到流浪者,请拿出您的手机拍照,然后把照片注明时间、地点,发到回家网站,流浪者的家人就有可能通过您提供的照片线索找到他们!”这是“回家网”的倡议书开头语。
    2010年9月26日,山东潍坊昌邑市一名叫李海波的网友创建了“回家网”,呼吁人们通过街拍把照片传到网站上的方式,实现帮助流浪者回家的目的。目前,为这个公益网站服务的志愿者已发展到4000多人,成功帮助至少32名走失者找到了家。
    在南宁街头,热心网友“街拍”的老人照片,最后都流到哪里了呢?记者查询发现,这种照片被放在了各种各样的网站上,在南宁本土的有南国早报网、南宁时空网等。放置的信息,多位于论坛等版块,一般很快就会湮没在各种各样信息的海洋里。
    在目前的本土网站上,南国早报网在2009年就开设了一个寻亲的专门版块,发布网友们街拍的走失人口照片、文字等信息。由于众多热心网友的支持,曾成功为部分走失者找到了回家的路。
    不管是“回家网”,还是其他网站专门设置的寻亲版块,意义都在于搭建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寻亲平台。来自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这个平台传递信息,也传递着爱心。请你也行动起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2 11:45 , Processed in 0.0383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