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谈到未能尽孝道是毕生遗憾,谢宗志泣不成声,并坦言倘能找到亲生父母,必会多抽时间陪伴\本报记者张婕舒摄
今天是母亲节,当大多数人与妈妈共享天伦时,谢宗志却与生母失散了半个世纪。当他出生第二天,生母就因经济困难将他送给邻居,9年后,养母亦不幸离世。万幸的是,宗志还有第三个“妈妈”,是既无血缘之亲,又无母子之名,一手一脚将他养大、情同母子的姐姐。73岁的姐姐谢娇娣本身是战时弃婴,由于癌症缠身被迫搁置寻亲念头,她希望有生之年,能助弟弟完成寻亲梦。\大公报记者 张婕舒
1963年,家住尖沙咀金巴利道62号的傢俬油漆匠林荣和妻子黄×英(英姐)心情相当复杂,因为家中又将迎接新生命。两夫妻当时已育有长女林小丽和次子林国强华,无力抚养第三个孩子。英姐找相熟邻居谢娇娣商量,希望对方能在腹中孩童出生后,予以收养,谢家一直想有男丁延续香火,谢娇娣一口答应。
男婴出生次日,23岁的娇娣就将他抱回家中,取名谢宗志。由于娇娣的养父母年事已高,娇娣白天在自家裁缝舖打理生意,夜晚就变身“小妈妈”,代父母为小弟弟餵奶、换尿片、哄睡觉,一样不落。
英姐起初难忍心头挂念,时常藉故走到谢家窗前看望儿子。娇娣知道后,狠心当面警告英姐:“你最好少见他,如果你突然不捨得,要回孩子,打官司都是你赢,但我怎么办?我不在乎钱,在乎的是我们之间相处的感情。”时至今日回想当时情景,谢娇娣仍难掩激动,几乎落泪。
英姐是守信之人,同意不再探望孩子,但也让谢娇娣答应三个条件:不让孩子学坏、让他多读书、永远当他是亲弟弟。宗志4个月大时,林家搬到黄大仙竹园?居住,之后两家人就再没联络。
牛仔裤女工捱大博士
多年来,谢娇娣谨守承诺,即使自己已嫁人生仔,仍视宗志如己出。包括弟弟在内,她和丈夫一度抚养5个孩子,为此,她承接大量成衣外发帮补家用,经常独自将整担牛仔裤背上7楼,更因此留下病根。她的悉心教诲没有白费,宗志不但没有学坏,更取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会计师。
对于弟弟的身世,谢娇娣一直三缄其口,直到1992年养父去世,她渐渐动摇。谢娇娣自己也是战时弃婴,深明孤儿寻亲的想法,但自1986年患上肝癌后,决心再没像昔日般强烈。她衷心希望“细佬可以得到我自己得唔到??”。
年过半百欲寻亲
得知身世后的谢宗志最初有些负气,“亲生父母已经遗弃我,找不找都无所谓”。时间飞逝,今年50岁的他感到,“人生路已行?一半”,不应有遗憾,又再萌生寻亲念头,遂向香港红十字会求助。
谢宗志说,“姐姐辛苦养大我,我心中一直把她当成妈妈,偶尔甚至会叫错。她多年的抗癌经歷,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亲情。亲生父母因经济困难,迫于无奈遗弃我,我不会怪责他们,不能尽孝始终是一种遗憾。”他泣不成声表示,若能找到亲生父母,会多抽时间陪伴他们,了解他们过去几十年的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