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09|回复: 4

[聚会活动] 年轻母亲乞讨救治幼儿 网友展开爱心救助(图)

[复制链接]
冷月亮 发表于 2009-7-16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07月16日 04:49:27来源:京华时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77到10658000330 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谈起好心人的善举,陈艳玲几度落泪。本报记者王苡萱摄

1岁男童因意外成植物人 网友展开爱心救助

本报讯(记者王浩娇)为了救治跌入水桶变成植物人的儿子,湖南永州的陈艳玲抱着孩子来京四处乞讨。他们母子的故事被好心人知道后,这些好心人通过义卖、开博等方式,给予了母子俩帮助。这些好心人还帮她申请到儿童希望基金的账号,截至昨天下午5点,为母子俩的捐款已超过3万元。

飞来横祸

28岁的陈艳玲是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滩村人。去年9月25日,陈艳玲刚满1岁的儿子张宇头朝下栽在水桶里。经过抢救,小张宇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陈艳玲很快发现,虽然儿子睁着眼睛,但却没有反应。同时,孩子还浑身瘫软,脖子直不起来。医生诊断结果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植物状态,睁眼昏迷”。医生告诉陈艳玲,这孩子“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去年11月,陈艳玲曾带着孩子来京看病,但效果甚微。今年5月,陈艳玲再次走上来京求医之路。

来京乞讨

最初,陈艳玲带着孩子住在地下室,但只住了六天就搬出来,“一天要30块,太贵了”。陈艳玲和丈夫都是农民,之前都靠借钱给孩子治病。陈艳玲所在的高滩村村委会主任钟北耀说,陈艳玲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出事后,村委会决定把她家列为低保户。

为救儿子,借钱无路的陈艳玲来京开始了乞讨生涯。她抱着张宇在朝阳门外的一个地下通道里,每天多则上百,少则十几块的“收入”,成了陈艳玲和小张宇赖以生存的保障。

刚开始,陈艳玲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的议论不时传入她的耳朵:“年纪轻轻的,又不是没有劳动能力,一看就是骗人的。”初中毕业的陈艳玲忍了下来,“每个人都有尊严,但为了孩子我什么都不在乎。”

众人帮扶

6月21日,发现此事的网友“一米阳光”在网站上发帖,一时间跟帖频频。

网友们组织了捐款义卖,为张宇在网上开博,还在淘宝网上开了“小宇爱心屋”,售卖网友捐出的新玩具,所有收入都将作为治疗费用。

现在,陈艳玲住的是一位网友帮她租的地下室,月租500元。这间地下室不足5平方米,放了一张双人床和一个柜子。“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比我原来住天桥下面强多了。”

经好心人介绍,陈艳玲找到了煤炭总医院疑难杂症科王华敬医生。通过4周的捏肌治疗,现在小张宇已经有明显好转,“拿彩灯刺激他的眼睛,头已经能跟着光线动了,手也抬得起来了,把他放到床上,自己也会撅屁股了。”

陈艳玲自己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的是提供过帮助的好心人名字和联系方式。她说:“等孩子好了,我要带他上门去感谢这些人。”

现在,网友们已经不让陈艳玲出去乞讨了,他们希望她能专心照顾孩子。但陈艳玲看这些网友为张宇奔波,“还是想出去乞讨,也尽一份自己的力。”前天下午,网友们申请到了儿童希望基金的账号,截至昨天下午5点,该账号捐款已超过3万元。

 

关键词:年轻母亲乞讨救治幼儿 网友展开爱心救助(图)

编辑: 余伟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匿名  发表于 2009-7-16 09:16
捐的钱远远不够呀
回复

使用道具

寒羽 发表于 2009-7-1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不够可以继续捐,但不能没有希望.小张宇已经有了好转的现象,我们要一起和小宇妈妈顶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ileen 发表于 2009-7-2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午去捐一款给小宇了,不多也是一点心意吧。或许以后还会再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蕊 发表于 2009-8-1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很感动,为此我加入了宝贝回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5 23:06 , Processed in 0.04892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