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0岁的智障男孩川川(化名)走失离家的511天里,年过半百的父母日夜难眠。6月11日,当记者见到郭妈妈时,这位母亲紧紧抓着儿子的手寸步不离,“这辈子都要这样守着他,不再让他跑丢(了)。” 2013年1月7日,天气很冷,外面下着大雨。突然,一名满身湿漉漉的女子冲进了重庆九龙坡区中梁山派出所“呀呀哇哇”乱叫一通,值班民警赶紧冲上去将女子扶起来。女子浑身瘫软在地哭成一团,分不清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 原来,女子姓郭,四川人,和丈夫租住在中梁山镇辖区,下午买菜回家发现家门打开,屋里东西没丢,二儿子川川却不见了。郭妈妈一边哭一边说,川川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八、九岁了还只能简单地喊“妈”、“爸”。如果没有母亲在身边,生活根本不能自理。 发现川川不见了,原以为他只是像往常一样出去溜达,可天渐渐黑下来,川川仍然没有回家。着急的一家人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又冷又湿的冬日,他一个孩子能去哪里?说着说着,郭妈妈又大哭起来。 当晚,值班民警对川川失踪进行立案侦查,并采集了郭妈妈的血样进入全国失踪儿童信息库,如比对成功就会报警。 接下来便是旷日持久的寻找和等待……直至今年5月11日母亲节,网上出现了一条关于南岸区洋人街“母亲寻子”活动的信息。中梁山派出所关注到,参加活动的母亲里有一位正是郭妈妈。 中梁山派出所所长陈刚点击着鼠标,浏览着帖文里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他想要再尽一份力量,兴许会有转机。 今年5月11日,帮助郭妈妈寻找川川的工作再次被中梁山派出所提上日程,分管刑侦工作的副所长刘然全面接手。11日当晚,刚从洋人街参加完寻亲活动归家的郭妈妈便迎来了民警登门。警方需要父母提供失踪儿童更加详细的信息。 11日晚,搜集完信息返回派出所,副所长刘然连夜召集刑侦、治安和社区民警开研判会,将参与寻找的民警分成3组,按川川失踪的时间、体貌特征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案件登记系统进行查找、比对。因川川不会说话,只能按最粗略的线索进行比对,然后一一排查。民警对郭妈妈曾查找过的主城内所有救助站再次进行核对,以九龙坡、沙坪坝、大渡口、巴南等主城区域为重点区域,同时对玉清寺公交车能直达的江津、北碚等远郊区县救助站进行查找。 5月12日,中梁山派出所民警拿着川川失踪前的生活照和全家福像散兵一样奔赴各寻找点:10时,九龙坡区救助站反馈消息,无果;11时,沙坪坝区救助站反馈消息,无果;12时30分,大渡口区、巴南区救助站也分别传回消息,川川没有出现过。 在好心人提点下,12日下午5时许,刘然在重庆市救助站折腾了约2个小时,仍然没能得到川川的消息。 5月13日,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刘然带着民警来到重庆市儿童福利院。递上川川的照片和身份信息,刘然等人开始了焦急的等待。13时许,匆匆扒完两口饭,刘然又赶回福利院接待室,工作人员突然将民警请到了电脑前,“这是2013年1月底,我们收留的一个智障儿童。你们看看是不是要找的人?” 十几年的刑侦工作经验,让刘然一眼就认出是川川。虽然相比之前的照片瘦了许多,但眉毛、眼睛、脸型都非常一致。刘然冲出门拉住另一位民警急切地说,“赶紧通知家属,99.9%就是川川”。 陪民警查找了一整天刚躺下休息的郭妈妈一听到消息,片刻不敢耽搁赶到了重庆市儿童福利院。 会客厅里,一位工作人员拎着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走进来。郭妈妈看见他连哭带喊蹦出“川川”两个字。小男孩转过头,先是愣了愣,然后嘿嘿大笑起来,“妈”……他甩开工作人员的手,跌跌撞撞扑向郭妈妈怀里。 “你跑哪里去了啊……你知不知道妈妈找了你511天,都是数着日子一天一天过的啊……”郭妈妈泣不成声,紧搂着川川不松手。 刘然回忆说,像川川这类智障儿童的走失一般被收养或领养的情况较少,川川正是被重庆沙坪坝区虎溪镇政府送到市儿童福利院的。他提醒广大市民,如果遇到儿童走失,请第一时间报警或送到救助站。也请孩子走失的家长们不要放弃希望,不抛弃、不放弃。http://www.sxdaily.com.cn/n/2014/0612/c322-54500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