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0|回复: 1

[街谈]这个寻子故事会改变什么呢?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5-12-26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的曹美玲,10年前她儿子被拐。当在媒体上看到曹美玲的故事时,我自然就想到了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作品《亲爱的》。同样都是寻找被拐卖的孩子的故事,曹美玲的遭遇和电影中黄渤等人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曹美玲的故事比电影故事更悲伤,更令人五味杂陈。
    最容易让人联想《亲爱的》的或许是这个情节:曹美玲夫妇悬赏10万寻子,引来的却是骗子。我脑中浮现出黄渤在骗子后边狼狈飞奔的场面。现实仿佛来源于电影,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电影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亲爱的》就是根据央视早年的一则“打拐”新闻改编而成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今生活又对艺术完成了反超,故事的核心都是为人父母者对消失的孩子的魂牵梦萦。
    曹美玲的故事“高于艺术”的地方在于她和丈夫与人贩家人的关系。据媒体报道,作案者是湖南人陈广兴,曾是杀人犯。她想过报复人贩一家,后来选择感化他们以搜集信息,她帮人贩父母干农活,还认他们为干爹妈,人贩父母被感动,痛骂儿子对不起她。至今没人知道陈广兴在哪。曹美玲也没找到孩子。
    这故事可以简化成:人拐卖我孩子,我替人尽孝。不少围观者不约而同做夫子状:“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可这是哪门子的以德报怨啊?
    认仇人父母为亲,不过是一对求告无门的父母在越来越绝望的寻子道路上拼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曹美玲也想过报复,抱走人贩子的儿子,以牙还牙。但她没有这么做,因为“一人做事一人当,都是做父母的,儿子毕竟是心头肉。”在这一刻,这位母亲与人贩子的人格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在极端的悲痛之下,曹美玲忍住了逾越法律的报复冲动,而只能选择最悲情最无助的感化一途。然而她终究还是失败了。我们不知道这些年陈广兴的父母确实没与儿子联系过,还是有意瞒着曹美玲。此刻我们或许只能感叹“人在做天在看”是多么自欺欺人的一句话。
    同样让人感到讽刺的一句话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报警、上访、悬赏、算卦、随手拍,曹美玲穷尽了所有手段,这些尝试涵盖了怪力乱神、政府、民间、科技所有在她看来“可能有用”的领域,然而终究一无所获。
    媒体报道之后,许多人看到了曹美玲的故事,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套路熟悉的“寻子故事”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不应该只有对人贩子的切齿诅咒。只希望这个在绝望中坚持善良的母亲,可以唤起真正有力量的动作。
    □西坡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H/html/2015-12/26/content_25642.htm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12-2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为认“仇”为亲的失子母亲点赞吗?
 一家之言
  为了获得儿子的线索,这位儿子被拐卖的母亲不惜帮人贩子的父母做农活,认其为干爹妈。这种以德报怨的态度,感动了很多人,却并没有什么用。我们的社会,其实本还可以给她提供更多选择的。
  据报道,广西全州人曹美玲的儿子蒋峥2006年被拐走,为了找到儿子,曹美玲近十年来远远无数次辗转900多公里,从全州来到人贩子的老家湖南龙山县。历经艰辛,为了获得儿子的信息和线索,她帮人贩子的父母做农活并照顾其生活,认其为干爹妈。但时到今日,人贩子逍遥法外,孩子依然杳无音信。人贩子的父母,除了咒骂儿子的没有良心,和表达对曹美玲的歉疚之情外,无法再提供任何一点有效的信息。
  这条新闻,令很多人感动。这是继《失孤》和《亲爱的》原型之后,又一起感天动地的亲情故事,继续刷新着国人的感动深度,新闻中那PS的全家福,那位可怜母亲在寻子过程中的种种屈辱和痛苦的经历,以及近乎于神性的以德报怨的处置问题的方式,感动了很多人,以至于在新闻的评论后面,那一个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的“人贩子必须死刑”的话题,又成为一个义愤填膺的主题词。人们以点赞和同情的方式,对这位善良的母亲,报之以同情和关切,但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
  这一案例,又一次充分说明,拐卖人口这类表面上看没有杀人放火那么显性和残忍的罪行,却有可能对受害人的精神和家庭造成最严重的伤害。也再一次向社会管理机构表明,对此类事件的懈怠和隐忍,是对善良人们的最大的残忍。对这样的恶人恶事,应该给予雷霆手段,而法律层面,也应采取一系列从给孩子上户口开始的防范手段和对买家进行入刑处罚的法律手段,以及对盗卖儿童的案件保持长期高压的态势。对于这样的恶人,应该让他体验的,不是宽容与原谅,而是法律的惩罚。至少在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并发自内心的忏悔之前,应该是这样。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并不赞同曹美玲善良处置此事的态度。因为,如果善良有用的话,十多年前,曹美玲夫妇曾为无钱治病的人贩子免费治病,还请他吃饭,但恰恰造成孩子对其盲目的信任,导致孩子被拐走。对于一个良知与下限失守的人来说,善良就是他伤害你的帮凶。期望通过认其父母为亲人的善举,能对这种铁石心肠以怨报德的人渣起感动作用,是不现实的。
  如今,惟一冀望的,是这一则特殊的寻子故事,在经过媒体报道后,造成影响,进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最终促成奇迹的发生。但对于奇迹,往往是不可靠的。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对曹美玲的行为敬佩,但不点赞。我们的社会,其实本还可以给她提供更多选择的。
  □曾颖(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7 08:52 , Processed in 0.0360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