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5|回复: 3

[一般新闻] 坚持26年找回被拐儿 父亲腌香肠腊肉让其尝家乡味道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6-1-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逢没有丝毫隔阂
  1989年9月26日,4岁的李伟被人贩子拐走,从那以后,蓝明秀踏上了艰难的寻子之路。和电影中所有失去孩子的父母一样,蓝明秀抱着寻人启事走遍了码头、车站,写好求助信后,用钢板和油墨拓印好一摞,寄向他所知道的任何一家派出所、公安局和政府部门。
  持续26年的寻找,覆盖了蓝明秀从24岁到50岁的人生履历。因为和丈夫李良贵离了婚,所以女儿李丹就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不幸的是2014年7月,李丹被诊断患有白血病。女儿的病需要换骨髓,找到儿子就有希望了。为了找儿子救女儿,蓝明秀通过各大媒体走进了公众视野。
  2015年3月11日,因为病情严重,李丹在找到哥哥前接受了父亲李良贵的骨髓。蓝明秀至今还记得那一天内心的汹涌澎湃,“中午12点医生通知手术完全成功,下午3点,公安局打电话说儿子找到了。”
  很快,母子俩在河北清河县公安局相逢,除了眼泪还是眼泪,重逢的画面感动了全国观众。蓝明秀说:“虽然26年没见,但是一点不陌生,感觉特别亲,听到他叫我‘妈’,没有感到丝毫的隔阂。”
父亲腌制香肠腊肉
  让儿子品尝家乡味道
  2015年3月18日,50岁的李良贵在老家等到了阔别26年的儿子李伟。李良贵说,为了欢迎儿子,一家人还特意请了餐馆的厨师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儿子已经不习惯家乡的味道了。“他只记得滑肉,其他菜都不太喜欢了。”李良贵说。
  在家乡呆了半天,李伟就和蓝明秀离开了。两个月后,李伟过生日,没看够儿子的李良贵干脆带着父亲和外侄去了李伟在河边邢台的养母家。“耍了两天,看了他生活的环境,还去北京逛了逛。”说起那段经历,李良贵有些得意,因为长年在农村生活的他很少去大城市。
  那几天,李良贵抽空与李伟聊了聊,当记者问起细节时,他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不外乎生活、工作,我不会说,儿子随我也有点内向。”
  平时,李良贵也会和李伟互通电话,互相叫对方保重身体。相比起蓝明秀而言,李良贵与儿子少了几分亲近,多了几分客气。
  四川人过年少不了香肠腊肉,想着儿子26年没尝过家乡味道了,上个月,李良贵特意打电话问儿子香肠喜欢广味还是麻辣味。电话那头,李伟告诉李良贵他都喜欢,所以李良贵分别灌了点,还腌制了些腊肉,一共有十几斤,等晒干了寄过去。
  3个家庭归于平静
  遗憾不能过团圆年
  左边是李伟,右边是李丹,站在儿子女儿中间的蓝明秀笑得十分灿烂。这张作为蓝明秀微信头像的照片是一家人在北京录节目时,到长城留下的纪念。如今的蓝明秀很知足,儿子找到了,女儿的病情也恢复良好,出院在家休养。
  重逢后,蓝明秀将自己26年寻找儿子的经历慢慢告诉了李伟,说到伤心处难不了红了眼眶。“听了我的遭遇,儿子也很伤心难过,看电视节目播出重逢的画面时,他也会止不住流泪。”蓝明秀说。
  后来,李伟去过广州两次,每次分离,蓝明秀都十分不舍。“不瞒你说,我现在都常常觉得像梦一样,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蓝明秀说。
  蓝明秀告诉记者,李伟一家人在南京生活,想着快过年了,不久前,她打电话邀请儿子一家人到广州来过节,可是被儿子拒绝了。重逢后的第一个年,不能一起过,蓝明秀有些失落,但是她也尊重孩子的决定。
  同样,李良贵也向李伟发出了过年的邀请,李良贵说,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团圆,不过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考虑,只要他逢年过节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就知足了。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资料图)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6-1-2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26年找回被拐儿 父亲腌腊肉让其尝家乡味道
  李伟和亲生母亲蓝明秀一同回到老家
  1月22日,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望着屋子里挂着的香肠、腊肉,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的李良贵有些忧心,“别发霉了,这可是要寄给儿子李伟的,他26年没尝到家乡的味道了。”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在广州生活的蓝明秀依然发愁,因为儿子李伟来广州过年的希望落空了,相逢后的第一个春节不能一起过。
  虽然找到儿子已经快一年了,可是蓝明秀还是常常觉得不可思议。26年前,4岁的儿子仅仅在10分钟时间,就被人贩子拐卖了。26年里,蓝明秀背井离乡,卧底人贩子家,伪装人贩子的朋友打听,半夜潜伏到荒村,趴在人贩子窗前偷听儿子的消息,被人贩子跟踪,差点丧命,发的求助信在公安局办公室堆成了小山……2015年3月13日,命运终于让她的坚持得到回报,通过DNA比对,她找到了儿子李伟。
  为救女儿找到儿子
  重逢没有丝毫隔阂
  1989年9月26日,4岁的李伟被人贩子拐走,从那以后,蓝明秀踏上了艰难的寻子之路。和电影中所有失去孩子的父母一样,蓝明秀抱着寻人启事走遍了码头、车站,写好求助信后,用钢板和油墨拓印好一摞,寄向他所知道的任何一家派出所、公安局和政府部门。
  持续26年的寻找,覆盖了蓝明秀从24岁到50岁的人生履历。因为和丈夫李良贵离了婚,所以女儿李丹就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不幸的是2014年7月,李丹被诊断患有白血病。女儿的病需要换骨髓,找到儿子就有希望了。为了找儿子救女儿,蓝明秀通过各大媒体走进了公众视野。
  2015年3月11日,因为病情严重,李丹在找到哥哥前接受了父亲李良贵的骨髓。蓝明秀至今还记得那一天内心的汹涌澎湃,“中午12点医生通知手术完全成功,下午3点,公安局打电话说儿子找到了。”
  很快,母子俩在河北清河县公安局相逢,除了眼泪还是眼泪,重逢的画面感动了全国观众。蓝明秀说:“虽然26年没见,但是一点不陌生,感觉特别亲,听到他叫我‘妈’,没有感到丝毫的隔阂。”
http://www.jiaodong.net/edu/system/2016/01/26/01306215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6-1-2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93例)失子家庭支离破碎 可悲可叹 寻回爱子重获亲情 可喜可贺——李伟回家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222089-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西阳宝妈 发表于 2016-3-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DNA比对成功 18年后四川被拐小伙与父母相认 打拐新利器帮您寻亲


【DNA比对成功 18年后,四川被拐小伙与父母相认】2009年,公安部正式建立 “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即俗称的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在这个“国家寻亲平台”上,浩如烟海的DNA信息自动检索比对,重合的信息会自动跳出,这一过程叫“DNA盲比”。当这种信息检索碰撞出“火花”,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团圆。
打拐新利器
内江市公安局打拐办民警罗兴树说,在以往没有先进的“DNA盲比”技术作为支撑时,寻找被拐儿童必须以案件侦破为依据,这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家长自行寻找也存在很多风险。如今,这项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寻找到被拐儿童的概率。
昨日傍晚,内江白合镇村口鞭炮响起,蓝明秀被拐的儿子李伟终于回家了,一家人相拥而泣。
26年前,4岁的李伟在玩耍时被人拐走。因儿子走失,蓝明秀和丈夫李开贵婚姻破碎,她从此踏上艰难的寻子路。26年后,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使用一种名为“DNA盲比”的高科技手段,她最终找到了如今已结婚生子的儿子李伟。
那么,什么是“DNA盲比”?
【DNA比对成功 18年后,四川被拐小伙与父母相认】2009年4月,公安部正式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在这个“国家寻亲平台”上,浩如烟海的DNA信息自动检索比对,重合的信息会自动跳出,这一过程叫“DNA盲比”。当这种信息检索碰撞出“火花”,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团圆。
截至2015年2月,通过这个数据库找到亲人的被拐儿童已达3508名。四川省比对成功并团聚的有579人。目前通过此平台确定被拐儿童身份数,四川位列全国第二。
1989年9月29日,年仅4岁的李伟被拐。其父李开贵、其母蓝明秀发现娃娃未归,寻找未果,到内江东兴区白合镇派出所报案。派出所立案并寻找未果。
后来,蓝明秀、李开贵于2000年全国打拐专项斗争工作时采集了血样,并提交至四川省打拐办;2009年蓝明秀到内江市打拐办采集了血样,并入DNA库;2012年蓝明秀又在广州市白云公安分局采集了血样,并入DNA库;2015年3月,蓝明秀与河北省清新县的姜新血样比对成功。3月14日,她到清新县与姜新认亲。
DNA比对成功,娃娃找到了!3月18日,儿子、儿媳和4岁的孙孙要和自己一起回内江,这让蓝明秀辗转难眠。昨日下午,带着儿子一家回家的路上,蓝明秀不停拨打电话,一遍遍告知亲友们,“娃儿马上就到老家了”。
蓝明秀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李伟被拐走的当年,她几乎找遍了四川各个地市州。后来,她甚至还假称一起做生意“卧底”到一个她听说的疑似“人贩”家中,后因身份暴露才逃走。
警方介绍,蓝明秀的家乡还有一户姓高的人家的孩子也于20多年前被拐,最终在2008年通过DNA比对寻回了娃娃。
幕后解密
“DNA盲比”成功
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团圆
【DNA比对成功 18年后,四川被拐小伙与父母相认】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2009年4月,公安部正式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即我们通常简称的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由官方建设管理和维护运行的以打拐为主要目标的DNA数据库。
公安部要求对下列五种人员必须采取血样,并将采集到的DNA样本数据录入数据库:已经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
在这个“国家寻亲平台”上,浩如烟海的DNA信息自动检索比对,重合的信息会自动跳出,这一过程叫“DNA盲比”。当这种信息检索碰撞出“火花”,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团圆。
打拐DNA数据库是如何操作的?
网上作战 有两种基本方法
打拐DNA数据库依赖于公安专用网络,采用网上作战的模式,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亲子鉴定的方法。失踪儿童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采集儿童血样,检验DNA,入库;孩子父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采集父母血样,检验DNA,入库;两类数据借助计算机系统互相对比,如果符合遗传规律,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考虑三个血样来源于一家三口。这时,要结合调查和身体特征检查情况,综合确定孩子身份。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同一认定的方法。孩子的父母提供孩子失踪前使用的奶瓶、牙刷等,检验DNA,入库;与数据库中的失踪儿童数据对比,如果奶瓶、牙刷等的DNA数据与儿童的数据一致,并达到同一认定水平,就可以说这对父母找到了亲生孩子。
怎样加入打拐DNA数据库?
孩子的奶瓶、牙刷均可采集DNA
【DNA比对成功 18年后,四川被拐小伙与父母相认】截至今年2月,通过该数据库找到亲人的被拐儿童已有3508名。四川省比对成功并团聚的有579人。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随着DNA采集的数据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海量数据的“DNA盲比”被拐孩子寻回的概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警方提示,如果孩子不幸被拐,首先家长要到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申请DNA入库检测。警方证实后,就会采集父母的血样,将DNA入库。这一过程,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在进行血样采集时,父母最好都能到场,如果单亲到场,会降低信息比对成功概率,增加寻找难度。另外,父母最好能将孩子的日常物品同时送检。因为这些物品上可能会采集到孩子的DNA信息。最容易提取孩子DNA信息的物品包括孩子用过的奶瓶、牙刷等,送检前一定不要清洗。
http://sd.youth.cn/2016/0321/4070465.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3 20:55 , Processed in 0.04026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