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1|回复: 0

[新闻转帖]被拐五龄童“回家”

[复制链接]
严颐瑾 发表于 2009-12-2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拐五龄童“回家”

□周为民
 

    12月15日上午,都安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办公楼前人头攒动,数百名群众自发组织在此迎接被拐儿童小东的解救归来。警车戛然而止,警察抱着小东下车的一刹那,欢呼声、掌声、喜极而泣的哭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笔者近日专程走访了小东一家,发现小东用普通话与家里人交流,已经忘记了当地的壮语。

    千里之外 刑警找到被拐儿童

    “我们一家非常感谢所有参加解救小东的刑警同志们,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一家人团圆的这一天,他们是我儿子的再生父母呀!”小东的父亲唐望感激得热泪盈眶。

    “我的儿子被拐卖时,我家的楼房刚建到第一层,当我建到第三层时,我的儿子又回来了,我高兴啊!”小东的母亲梁春丽兴奋得手舞足蹈。

    今年4月,公安部开始统一部署“打拐”专项行动。时至10月,随着自治区公安厅“5·19”专案组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蓝树山,都安县公安局将2005年发生的两起儿童被拐案移交“5·19”专案组并案侦查,其中有一名被拐儿童的线索终于浮出水面。经过对被拐儿童小东的父母重新进行DNA鉴定,比对后确认正是被拐儿童小东本人。今年12月4日,在自治区公安厅、市公安局的指挥下,都安县公安局专案组由刑侦大队教导员唐运成、民警蓝英军带着小东被拐前的照片直奔福建省大田县开展解救工作。

    在大田县美阳小学二年级教室里,唐运成一眼就认出了小东,单刀直入地喊了一声:“小东!”猝不及防的小东应了一声,接着叫他写名字,他在作业本上写下拳头大的“小东”两个字,经过做通小东的养父陈青福的思想工作后,刑警们把小东带上了返程的警车。

    等到从警察怀里接过小东时,一家人因悲感交集而紧紧相拥泣不成声,母亲梁春丽口中语无伦次地喊着:“我的儿呀!你终于回来啦!……”。

    为寻儿四处奔波 负债10万元

    2005年7月27日上午11时许,活泼好动的小东和妈妈正在都安县城的一个市场里卖菜。由于近期经常听到有小孩被拐卖的消息,5岁多的小东只能在妈妈的视线范围内玩耍。这时,有一个大小东两岁的小伙伴小亮来找他玩,而小东妈妈忙于卖菜,不到10分钟时间,小伙伴就和小东一起开溜了。

    大约半小时过后,小亮急匆匆地赶回来报告说:“有一个人给小东买了好多的东西,把他带走了。”梁春丽心头一惊,急忙放下生意四处寻找,街坊邻居也加入了找寻小东的行列。最后,她径直冲进110警务中心报案,痛哭着跪求警察帮她寻找儿子。

    从此,梁春丽和丈夫抛弃生意摊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4年来,他们走遍县内的所有乡镇,还到区内的玉林、柳州和南宁市等地寻找,还远赴广东、北京等地守候消息。但都是无功而返。

    夫妻俩到处张贴寻人启事,整天读报纸看电视,密切关注关于认亲的消息,盼望能有奇迹出现。“为了等待孩子可能出现的消息,我在菜行里睡了3个多月。”梁春丽回忆当初恍若隔世。

    有一次,他们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发现他们的儿子在环江县,夫妻俩连夜就包车赶过去,在那里转了几圈后,夫妻俩哭成了泪人,拖着饥饿和疲惫的身体返回,邻居们都投去同情的目光。梁春丽说:“这么多年来,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我的眼泪也哭干了,整个人也垮了。”

    为了寻找儿子,他们没少被一些不法之徒诈骗。他们每当接到一个“提供信息”的电话,心中就徒增一份希望。骗子经常以帮充手机话费方便联系,或者汇寄路费以便送儿子回家等为由进行诈骗。甚至还有要求送钱赎人的,什么情况都有。只要能见到儿子,他们没想那么多,他们都按要求把钱寄过去。连同他们自己和亲属外出找寻儿子的所有费用,前后总共花费了将近20万元,如今欠下了10多万的债务。“这4年来,我几乎每晚都在梦里看见儿子。不管怎样,我对找回儿子还是抱有信心!”梁春丽说。

    “落户”福建 乐不思蜀

    父母四处寻找小东时,小东却被人贩子蓝树山带到福建省大田县屏山乡,以3.7万元的价钱卖给了陈青福。

    陈青福已年过四十,孤身一人,为了老有所养,他不得不花重金买下小东收养。他哥哥情况也和他一样,同样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了凤山籍的一个小男孩收养,起名叫“陈小冕”。陈青福买下小东后,给小东起名叫“陈小国”。他很善待小东,先是把小东留在家里两年时间,等适应环境了才送他去上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东逐渐地淡忘了过去。小东管陈青福叫“爸爸”,管大伯叫“老爸”。有几个晚上,小东闹肚疼,陈青福就连夜送到卫生院看医生,还守在床边伤心落泪。他对待小东如同亲生儿子。

    小东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早上上学前都要喝一杯牛奶,中午在学校就餐。他的“家”离学校不远,早去晚归。虽然养父陈青福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他还是想办法让“儿子”过得好些,尽量吃饱穿暖。在“家”里,小东就只有“堂弟”陈小冕一个玩伴,两人几乎是同一个月被买来的。他们感情很好,都是同玩同睡。

    想念“爸爸” 用福建土话打电话

    小东和“堂弟”都被解救回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身边。但是,小东的“爸爸”很挂念他的“儿子”,他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已回凤山的“侄儿”陈小冕,再通过“侄儿”联系上他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儿子”。每天总是找机会和“儿子”通话,经常询问“儿子”的在亲生父母身边生活过得好不好,以及诉说他的思念之情。小东生怕父母不许,也经常偷偷地给福建那边的“爸爸”打电话。陈青福曾经在电话中与唐望夫妇商量,他要求今年春节时过来探望“儿子”,考虑到小东的情绪还未完全稳定,唐望暂时不答应。

    “我是做梦得回儿子啊!”梁春丽总是掩饰不住兴奋之情。迎接儿子那天,她家摆了70桌酒菜招待客人。“那天他们家就像结婚办喜事一样热闹,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屋子。”邻居黄大娘说。

    “堂弟”陈小冕比小东小一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后,还未适应环境,就整天吵着要“哥哥”,要求父母送他来都安跟哥哥玩。

    “回到爸妈和姐姐的身边以后,你还想着那边的‘家’吗?”笔者打趣地问小东。“我是想那个爸爸,但我再也不回去了。”

    小东现在只会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他原来的本地壮话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与福建“爸爸”通话都是说的当地土语,旁人难于听懂。

    目前,小东基本适应了生活环境,开始同两个姐姐,还有村上的小伙伴们玩耍,没有了刚来时的腼腆。由于在福建入学晚,父母担心他学习上跟不上,决定在近期送他到附近的小学读书。

 

 

http://www.hcwang.cn/hcrb/html/2009-12/22/content_31917.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6 16:51 , Processed in 0.04440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