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离家17年后,小陈跟亲生父母搂成一团。
这要归功于深圳警方。一年前,来自广东普宁的小陈因吸贩毒被判刑一年,入狱前向深圳宝安警方吐露自己被拐17年的身世秘密。
警方在第一时间对其采集了DNA血样,并录入公安部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与远在云南省文山市的李和兵、刘维珍夫妇比中,小陈正是他们苦寻了17年的亲生儿子“李小龙”。警方考虑父母感受,没有安排一家人监狱见面,到出狱后的2016年5月上旬,才专门开车将其带回文山老家团聚。
“做打拐工作,除了履行职责,也是行善积德。”深圳市公安局打拐办负责人温妙洋表示。长期的加班、熬夜、出差,让40多岁的温妙洋头发早已花白,在人群中,他甚至会被看成一名民工。
实际上,老温和他的130多名“兄弟”是深圳最让人贩子闻风丧胆的警察。这几年,随着社会各界支持、侦查技术改善,深圳拐卖儿童案件呈现“两升一降”态势:破案率提升、找回比例提升、案件数量下降。
多年以来,深圳打拐工作一直神秘低调。南方日报记者近期深入采访,才了解到其背后的工作经验和机制建设。数据显示,深圳打拐工作现案侦破已达100%。对儿童失踪案件,警方会第一时间立案,6年多来做到警情“宗宗有落实、件件有跟进”,成功查找回失踪(绝大部分为离家出走)儿童587名。
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图/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1.电影《亲爱的》取材深圳打拐案“破案有运气,但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上”
这些年,拐卖儿童案件广受关注,深圳警方侦破的多起案件成为影视节目的题材。陈可辛导演电影《亲爱的》里呈现的大山解救被拐儿童故事,便是温妙洋入职深圳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局(CID)打拐部门后第一次出差救人,真实故事是湖北潜江人彭高峰儿子乐乐被拐的案件。
2008年,彭高峰携妻带子来到深圳原公明镇合水口社区,在一家大型的超市门口开了一家话吧。当年3月25日晚,儿子乐乐在超市附近丢失,焦急的彭高峰开始在全国各地寻子。
2011年春节期间,一名大学生报警,称其回乡后看见一个孩子挺像彭文乐,温妙洋等民警马上提前结束休假,出差到江苏省邳州市某镇。办案人员去村里核实,知道如今乐乐家中只剩下养母,养父韩某就是三年前拐走彭文乐的犯罪嫌疑人,已经因癌症去世。
当地沉浸在团圆的喜庆中,又赶上下雪,办案民警观察守候了两天后,派两个人趁乐乐和其他小孩玩时迅速抱走,另外一组人专门找当地村干部说明情况。2月8日,彭高峰与乐乐重逢。此后他也成为一个积极的打拐志愿者。
“这有运气,但运气建立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温妙洋认为,每个拐卖案件都离不开每一个参与工作的人的努力。
今年1月26日,龙城派出所接到报警,4岁男童源源在龙华街道远豪宾馆对面的美宜佳便利店附近走失。办案民警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经过海量的走访,查看周边视频,发现源源在案发现场附近被一男一女拐走并带上一台吉普车离开。当时赶上春运高峰期,人口流动性异常大,温妙洋跟5名同事转战3个省、行程近1万里,到2月3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解救出被嫌疑人扔下的源源。
2月4日晚上,民警带着小孩下机走出深圳机场时,离开父母8天的源源还不愿意从温妙洋怀里抱离开,抱了他10多分钟,经温妙洋劝说才愿意回到家人身边。
2.儿童失踪报案多为离家出走“民警既要教孩子,也要教家长”
此前,深圳警方在一份内部文件中总结了为何深圳拐卖儿童案件容易成为热点。
首先,有关儿童的案件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尤其在资讯发达的深圳。
其次,深圳人口密度全国最大,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严重,大量流动人员和儿童寄居在城中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拐卖案件高发,且“案发地大部分在城中村、均为外来人员作案、被拐儿童被贩卖至外地”。
温妙洋发现,深圳拐卖儿童案件的作案特征,主要是流窜作案,“市民防范意识淡薄,以为像乡下农村老家一样”。
通过分析,发现8岁以下孩子被拐卖的危险更大,而8岁以上孩子走失很有可能是自己离家出走。2015年深圳警方接儿童失踪报案达119宗,找回来后撤案111宗,8宗案件中真正的被拐案为5宗。
孩子离家出走,大部分是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去年10月21日下午,松岗一对分别为10岁和6岁的兄弟走失,网友在城中村一辆汽车下发现了他们,经查是离家出走。但找回后没过多久,这对孩子再次出走。
深入了解,发现走失小孩过去多是老家的留守儿童,长大后被父母带来深圳。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缺乏监护,加上从农村来到大城市,见到更多诱惑,就不会愿意上学,甚至离家出走。
“所以民警既要教孩子,也要教家长。”温妙洋的同事齐大伟介绍。
3.不放过积压陈案的最小机会“案件不破,专案组不撤”
经历几年工作积累,对于打拐工作,深圳警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和方案。发生不久的现案要求快速侦破,对积累已久的旧案也要求尽量攻坚。
据了解,近年,深圳拐卖儿童的现案办结率基本是100%。
针对失踪儿童解救“黄金24小时”的特点,深圳打拐办创建了失踪儿童“快处、快查、快布控”的工作机制,出台了《深圳市公安局快速寻查失踪儿童工作规范(试行)》。该工作机制实行6年多来,做到了每宗警情“宗宗有落实、件件有跟进”,成功查找回失踪(绝大部分为离家出走)儿童587名。公安部将深圳市该项工作机制在全国推广应用。
对于电影《亲爱的》中警方24小时后才受理儿童报警的说法,温妙洋介绍,这一规定早就明确否定。按照2010年《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妇女失踪报案等情况,公安机关应当第一时间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深圳从1990年代至今未破的儿童失踪案件,估计有几十宗。“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案件不破,专案组不撤。”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出现,办案人员将尘封案件重新梳理、发掘,对线索重新核实、比对,寻找难得的最小机会。
2015年6月下旬,盐田的海山派出所内,45岁的万孝东和儿子罗小定(现名)哭着拥抱在一起。20年前,罗小定被拐卖到河源,以1.3万元被卖给了河源的一家人。犯罪嫌疑人于2015年5月20日已被警方抓获。
罗小定原名万某健。深圳警方通过人像比对技术,发现数据库里与万某健的双胞胎弟弟照片相似度超过80%的有6人,一番排查之后,确定万某健现在河源。警方把万某健解救找回,也抓到了嫌疑人陈某琴,同时顺带破了另一桩黄某鹏被拐案。
4.借力“互联网+”DNA数据库寻人“现案侦破靠视频,陈年积案靠DNA”
自2009年公安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打拐”专项行动以来,深圳市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反拐联席会议机制,通过快破现案、攻坚积案,DNA数据库多库比对等措施,打、防、建、管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另一个深圳特色,是依托“互联网+社会”力量,快速开展失踪儿童寻找工作。深圳警方借助新闻媒体、交通部门和网络力量,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腾讯公司“QQ全城助力”平台等社会公益组织及热心市民开展长期合作,基于地理位置定向群发、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失踪儿童寻查工作,一时可以“全城皆兵”。
“现案侦破使用视频研判,陈年积案DNA起到决定性作用。”齐大伟称,很多怀疑自己被拐卖的外地人主动找到深圳CID,经采血后比对,如果其亲生父母也采集血样了,就很有可能比中成功。近年来通过侦查和运用DNA数据比对,深圳警方为27个被拐者找到父母,其中4宗案发在深圳。2009年,公安部建成打拐DNA数据库并联网运行后,深圳市制定了抓好“九类人员”DNA采集入库工作,比国家的标准多四类。这九类人员涉及:现案中失踪儿童家长,未采集到的被拐儿童父母,公安机关接报处置的弃婴、弃童,疑似被拐的街边流浪、乞讨儿童,福利、救助机构救助的街边流浪乞讨儿童,自己要求采集DNA的失踪儿童,自己要求采血寻找失踪儿童的亲生父母,人像比对系统筛查后发现疑似度高的人,办理收养登记入户、未办理户籍登记、非亲属关系申报办理户口、落户时间与出生时间相差较长的来历不明儿童。
2013年至今,深圳共采集“九类”人员血样743份(其中儿童679份,双亲61份、单亲3份),2015年找回人员占全国总量的7%、全省的55%。
http://news.163.com/16/0524/08/BNQLSOSN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