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说 kaishushuo 小时候,有一天我爸妈带着我去喝豆汁儿。他们喝得兴起,我却溜到大街上去耍,等好心人把我送回来的时候,我妈已经浑身发软。 去年我带着我家当姐去逛家具店。那店里七拐八拐,一个馆套着一个馆。孩子看到有个室内秋千就粘着不走。我说:“爸爸在前面看看,你就在这儿玩儿,我一会过来找你。”再一回头,孩子已经不见了。等我找到她时,貌似当姐还很镇定地四处徘徊。可当她看到我的那一刻,忽然“哇!”的一声爆发了,紧紧抱住我的脖子再也不肯放开。 这两次经历刻骨铭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很早就教孩子背电话号码,很早就给孩子配上手机的原因——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阴影。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失踪儿童在20万左右。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走失而不是被拐。而走失这件事,我们这些监护人一定要负全责。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给每一个父母都提个醒儿。 有些错误,一辈子都不能犯一次。
作者 | 孙欣然14:00儿童走失高峰,父母应注意这些来自凯叔讲故事 在新年这几天的一片祥和喜庆后,今天我们要说一个让人冷静的话题。 儿童走失在春节期间进入高峰期 这几天,某打车app几乎每天都在固定时间,推送公安部发布的儿童丢失紧急信息。就在这短短的一条推送信息的背后,包含的现实让人揪心——家家团聚,阖家喜乐。可有的孩子却在此时走丢,被拐。有的家庭,也从此和走失的孩子一同陷入了永恒的,昼夜都无法逃脱的苦难和折磨中。 过年是儿童走失的高峰期——各种大型的户外集会,各种聚会,庆祝活动。频繁的人口流动,以及普遍较低的警惕性。 我们先暂且不谈更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仅从“孩子”本身安全出发,这个其实就是一个“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话题。 就算我们尽一切可能在孩子身边,但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我们没办法无时无刻,无死角地盯着孩子什么都不做,而这个注意力的“盲区”是孩子丢失的第一大隐患。 在所有的防护措施中,孩子的自我保护是第一道,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 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全然来自于父母平时对其的训练和培养。 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熟人”不见得是好人。走失案件中,“熟人犯罪”占有相当比重。春节期间,在频繁走亲戚串亲戚的过程当中,混乱中,冒充亲戚,朋友顺势将孩子骗走的案件不计其数。 在孩子们一起在户外玩耍时,一定要叮嘱孩子。 1.不要落单,要和伙伴们在一起。 2.任何自称是亲戚或者父母朋友的人都不要轻易听信,不要和陌生人单独去任何地方。 3.孩子在离开家长视线单独玩耍时,最好随身佩戴通讯工具,确保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行踪。 4.“我们可以对坏人说谎。”遇到坏人,告诉孩子有权利不对他们说实话,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 走散了,不要怕 我们来说一个发生在上周的,我的朋友美玲亲身经历的事情。 上周末,美玲带着女儿去图书馆参加某出版社举办的儿童新年活动,这里不仅有书看,还有很多手工活动和讲故事活动。 当女儿正在和别的小朋友坐在一起听着工作人员讲故事,美玲对女儿说:“宝宝你在这里听故事,妈妈去一下卫生间,很快就回来。”3分钟后回来,美玲发现女儿不见了!虽然平时读过很多相关的知识,但当孩子真的不见了,不安、恐惧、焦急一下子全都涌上脑门,美玲像疯了一样,一边大喊着,一边奔跑着寻找孩子。 忽然间看到了图书馆的中心服务台,美玲正要跑过去联系服务人员播送寻人广播的时候,“妈妈!!!” 美玲猛地回头,发现女儿大哭着从大门的保安身边飞奔向自己。 “为什么不在原地等妈妈?” “因为我也想尿尿,想去找妈妈。” “你刚才找不到妈妈,找到保安叔叔是对的。如果以后在外面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要在原地等爸爸妈妈。” “或者呢?” “或者找到警察叔叔或保安叔叔......” 美玲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如果没有之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那么或许惊慌失措的孩子,此时此刻就会进入别有用心的坏人的视线。 那么到底需要告诉孩子哪些基本的“走失自救”方法呢? 1.暂时和爸爸妈妈走散,不要害怕,原地不要动,等待爸爸妈妈回来寻找,不要大声哭,这样会被坏人知道你是走丢的孩子。 2.如果爸爸妈妈很长时间没找到你,就在原地等爸爸妈妈的过程中,要试图搜寻所在情境中的公园人员。如公共场合的警察,保安,售货员等“穿着制服”的人。 3.找到可以帮忙的人,要求他帮忙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4.牢记自己的姓名,爸爸妈妈姓名,家庭住址,和爸爸妈妈的手机号。(此时一定记得给孩子随身携带儿童走失求助卡)但不要轻易和别人说自己的信息,最好由自己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直接让“可以帮忙的人”报警。 5.学会拨打110求助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救护电话。(紧急情况,父母电话较长容易忘记,也许这些电话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上。不过一定要记住告诉孩子紧急的时候才能拨打。) 在每一个“瞬间”,都要看好你的孩子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走失”或”被拐“的事件,对于父母都是“一瞬间”的事。 而这一瞬间,其实对于“人贩子”来说,却是一个包括:寻找目标—锁定目标—事实犯罪的一个过程。 所以,孩子不被拐,是不要让孩子进入人贩子目标搜索范围。 要记住,不要松开孩子的手,无论你多忙。 在大多数被拐案件里,混乱、嘈杂的环境是最佳的作案场所,比如庙会,公园,年货市场等。这样的环境下,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而且往往需要兼顾很多:要防小偷偷钱扒包,还要小心不被他人推搡受伤,同时还要看热闹,买东西。 此时此刻,人的情绪都非常兴奋,而在兴奋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掌控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若再有“人贩子”别有用心地制造些混乱,分散家长的注意力,孩子很轻易就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 所以春节期间,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保护我们的孩子: 1.遇到人特别多的地方,小一点的孩子,就抱在怀里。大一点的孩子,也要紧紧地抓牢,不要一句“紧紧跟着我啊”就放心大胆地带孩子闯人潮。 2.人不是很多的地方,也不要完全放心大胆地让孩子随便跑——自由活动可以,但是要在妈妈爸爸的视线里。 3.如果不得不暂时离开,那一定要和孩子交代好自己去哪,并叮嘱孩子在原地等候 4.出门一定要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就算暂时被人潮冲散,也会在寻找过程中减少难度。 5.给孩子随身携带“儿童走失信息卡”,写好详尽的父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孩子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 6.第一时间联系所在场所工作人员,以及尽快报警。 7.多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并且让孩子具备基本辨别是非的能力。 我们真的十万火急,请快来帮助 儿童走失或拐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极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每年走失儿童已达20多万余人,而其中找回率仅0.1%。 拐卖儿童虽非像命案和贩毒等大案,但却比命案、毒案还具有恶劣的社会影响。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孩子就是全部。丢失孩子的家庭几乎就从此失去社会职能,甚至可以连续十几年不工作,日夜寻找,耗光所有积蓄甚至透支金钱和精力全国寻找。 每当在新闻里看到,被拐儿童被人为致残上街乞讨,我们除了只能在网络上留下祈福,或者只能盯着手机、电视揪心,还能做些什么真的有效的帮助吗? 每一个儿童的失踪,都伴随着一个家庭的撕裂,不少人倡议应该给人贩子判死刑。 然而仅靠量刑无法从根本遏制拐卖儿童案件。并且,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量刑反而会增加被拐儿童的死亡风险:如果拐卖直接是死刑,那么,被抓到就意味着一定会死。此时此刻,丧心病狂的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杀掉孩子,以试图获得更多存活机会。 其实,美国也同样存在“儿童失踪”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而美国儿童的走失找回率是98%。美国政府及社会做出了哪些努力,这其中会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沃尔玛超市开始启用“儿童安全警报系统”:如果发现孩子在超市走失,家长可立即求助此警报系统。系统启动后,超市的出入口将全部封闭,工作人员会开始全面搜寻孩子,若10分钟内无法找到孩子,警方会立即介入。 此后,美国超市、商场更各种公共场所都启用此警报系统,后来经过一系列完善,又增添在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传播等方式广泛发布警报信息。 而在我国,仍然有孩子走失报警后,得到“孩子失踪24小时我们才会介入”的寒心答复。 在这里,我们希望可以尽快的完善社会机制对于儿童走失的综合控制和巡回系统。 虽然儿童走失是一个我们一言两语也说不完的社会话题,但是在一切深刻讨论之前,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从自身角度,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加强防护意识和相关的措施,才能把危险降低,确保每一个宝宝,都在父母身边健康成长。在春节这个家家团聚,洋溢幸福的时刻,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让我们心爱的孩子从此和我们天各一方。 引用资料: 11月16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二期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此平台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打拐民警即时发布各地儿童失踪信息,并自动推送到相关新媒体和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相关人群,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提供失踪儿童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拐卖案件,尽快找回失踪儿童。该平台二期新接入支付宝、UC、手机淘宝、YunOS系统、腾讯QQ、百度、一点资讯、今日头条、360手机卫士、滴滴出行等新媒体和移动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平台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 以上引用信息来源于公安部官方网站11月16日发布的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