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77|回复: 3

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宝贝回家专栏(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0-11-19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岁女童被他人收养28年后与家人团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00:07  法制周报
adfd39fbd3a441080b4605acd89fd7fa.jpg 失散28年的张小英和亲生母亲在喜悦的泪水中相见。

440213698512d57ab1ebf27e10f0434a.jpg 冰山

adaf5951933fac3157952eb74f9edcfa.jpg 邓文文

cb77218e15d614a58210c3f69dcff7d3.jpg 何万超


  编前语 时间的脚步已经迈入2010年的尾声,有传闻说,今年冬天中国将会遭遇“千年极寒”。然而,比起这样恶劣的天气环境,有一群人的内心正感受着更加凛冽的寒意。因为,他们披星戴月、破除万难、不远千里,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只为让自己丢失的孩子重新回到他们身边,叫一声:爸爸、妈妈。这群执著的家长,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寻找感动着中国。于是,有不少人志愿加入了他们寻子的行列,不仅成立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还开办公益网站,为失踪儿童家长提供免费寻人服务,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
  《法制周报》从创办之初,就秉承着“弘扬人性关怀”的办报宗旨,关注着“宝贝回家”这一公益性活动,并对之进行了连续报道,得到了多方好评。为此,本报特别开辟“宝贝回家”专题报道,并开通寻子热线0731-84517148和读者进行互动。相信久违的亲情必将重现,感人的重逢将会越来越多!
  6岁时车站走失后被收养  志愿者爱心传递架起亲情桥梁
  阔别28年,“油桶女孩”终把家还
  《法制周报》见习记者 何金燕
  1982年,年仅6岁的熊冬华为给在冷水滩老火车站旁摆小摊卖灯油的母亲送煤油,在湖南省永州市车站走失。这个拎着油壶走丢的孩子在宝贝回家网刊登寻亲的信息后,志愿者亲切地将她称为“油桶女孩”。28年过去了,已经是而立之年的“油桶女孩”张小英(原名熊冬华)终于回到了湖南老家。
  “油桶女孩”车站走失
  1982年,年近三十的安徽人张志安在永州火车站偶遇了一个迷路的小女孩。女孩大概只有6岁,根本无法描述出家在哪里。于是,尚无子女的张志安就把女孩带到了安徽泗县草沟镇老家收养。
  张志安为小女孩取名叫张小英,和双目失明的妻子一同抚养小英。因为害怕小英离开,养父张志安一直反对为养女寻找湖南的亲人。直到临终前,张志安才隐约透露小英的故土远在湖南。而这时,已经成年的小英只知道自己和养父相遇的地方是火车站,依稀记得地名是叫“冷水江”。
  小英和丈夫认为自己应该是娄底人。于是,他们远赴湖南寻亲。其间,他们沿途乞讨获取路费,并希望过路的好心人能提供亲人的线索。可是,希望一次次落空。
  2010年3月初,张小英的外甥女杜少云得知姨妈的经历后,就帮她在宝贝回家网上发布了寻亲启事。杜少云出生在张小英去安徽的那一年,这种缘分让少云下定决定帮小姨找到真正的家。“小姨一直很想找到自己的家,读大学后,家里人就跟我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小姨找到老家。”杜少云通过网络视频告诉记者。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10年10月,小英湖南寻亲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听闻此事,张小英50多岁的养母既欣喜又落寞:“一说你要走,我就想哭。你没走,我们过得热热闹闹的;你一走,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你妹妹死了,我有点怕,我不想要你走。”今年年初,养母的亲生女儿遇车祸身亡。丈夫和亲生女儿的相继离世让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愈加孤独,养女张小英成了她后半生唯一的依靠。
  小英告诉养母,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离弃她,还说在安徽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珍贵而又艰辛的28年韶华,所以安徽也是她的家。
  母亲自责险哭瞎双眼
  28年前,6岁的小女孩提着油桶跳出老家宽阔的青石门槛;却不知,这一步竟跨出了28年的别离。张小英的亲妹妹熊满华如是描述,她们的父母都是农民,二姐冬华走失在母亲做生意的车站。
  “1982年农历十月初八,我爸叫二姐(冬华)跟村里的两个人给我妈送煤油。她带着一个五斤的油桶,里面装了一斤多煤油。我妈头一天没有接到二姐,就叫我爸别去送油了。送口信的人转告了我奶奶,但因为老人耳朵不好使她没告诉给我爸。结果带二姐去送油的人把她留在车站就走了。二姐就这样走失了。”
  1982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是张小英生父熊宏夏的姨父生日,熊宏夏到冷水滩接二女儿,才知道孩子已在5天前走丢了。
  28年来,熊宏夏夫妇几乎跑遍整个湖南,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熊母为此几乎哭瞎双眼,她活在自责之中:“如果当初我去接二娃(张小英),孩子就不会走丢。是我对不起娃儿!”
  2008年5月1日,熊家的三女儿熊满华开始在网上发布寻亲启事。
  2010年10月27日,一个来自老家牛角圩村的电话给在思念中煎熬了28年的熊家燃起了希望。熊宏夏被告知一个名叫张小英的女子极有可能就是他们失踪的二女儿熊冬华,现在安徽宿州市泗县。
  10月28日,安徽与湖南警方分别采集了张小英和熊家父母的血样进行DNA鉴定。
  在志愿者和媒体的帮助下,11月5日,张小英和远在湖南的亲人开始网络视频。熊家人围坐在电脑前哭作一团,小英的神情让他们深信:这就是自己丢失28年的二娃!
  28年后的感动重逢
  11月5日晚,警方送来的DNA检测结果印证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为喜迎小英重返家乡,熊满华按照自己的身形为姐姐精心挑选了一件大红色的棉袄。11月7日晚,熊家上下一齐忙碌:包饺子、做汤圆、搓姐妹们小时候最爱吃的圆粑粑和砣饭。
  11月8日早上6时,四弟熊运芳(出生于熊冬华走失后的次年)在永州火车站一把抱住素未谋面的二姐,颤抖的声音掩饰不住内心的沸腾:“姐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英抱着弟弟失声痛哭。
  28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土,张小英更多的是紧张和陌生。当乡亲们提起当年那个提着油壶出门的小女孩,小英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微笑。从故土返家,小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生父母。
  11月8日,正是张小英34岁的生日,全家人为她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吃着家人搓好的汤圆、水饺和砣饭,小英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生日。
  等待了28年,他们第一次拍摄了一次完整的全家福,小英穿着妹妹精心挑选的红棉袄,笑容满溢。
  11月16日,当记者再次连线熊家姐妹时得知,熊家人已于13日陪小英回到安徽老家。
  “这几天,我们姐妹间会无话不谈,没有一点陌生感,我总觉得这28年,我们都生活在一起。我知道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时间不能剪断的。”电话中,记者感受到的幸福如此真实。
  熊满华告诉记者,二姐和姐夫还是继续留在安徽生活,因为那里有他们失明的养母、刚满4岁的女儿和耕种多年的土地。
  志愿者成为亲情桥梁
  熊家人的团聚让人感动,但在这份感动背后,却凝聚了太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
  因为张小英在网站发布的寻亲资料中显示的走失地点是“冷水江”,所以“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们将搜索的地址仅局限于娄底市冷水江火车站附近。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寻找没有任何进展。
  今年10月,志愿者小梅(网名)在帮另一个名叫“冰山”的孩子寻找相关线索时,无意间看到了熊家寻找熊冬华的信息,猛然想起了在“宝贝回家”网站登记寻亲的“油桶女孩”张小英,这个提着油桶走丢的女孩让小梅无法忘怀。 仔细核对双方的寻亲线索后,太多的契合点令小梅惊喜不已。当时已是半夜,她当即和负责“小英寻亲”一案的志愿者风信子(网名)取得了联系,并给张小英的外甥女杜少云发了短信。
  为联系上熊家亲属,小梅和风信子先通过114查询熊家所住乡镇的电话,后又摸索到熊家所在村的村主任电话,并把小英的情况详细告知。不久,熊宏夏给“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办公室打了电话。
  随后,小梅又从熊满华那里得知,她二姐熊冬华走丢时的情景和张小英的寻亲资料中记载的信息极为相似:当年只有6岁,走失时间为1982年10月,都是提着油桶走失,且耳朵后有手术的疤痕。此后,志愿者火速联系安徽泗县警方为双方进行DNA鉴定。
  志愿者们的爱心传递从安徽到湖南。经过28年的辗转,张小英终于找到了湖南的家。
  小梅告诉《法制周报》记者,当张小英和亲人重逢的一刻,她非常激动:“我第一次接到熊家小妹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那边哭诉这些年家里人寻找姐姐的过程。她在那边哭,我就在这头哭。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兴奋得好几夜没有睡着,我们的目标是能帮一个算一个。”
  “宝贝回家”协会志愿者风信子向记者透露:“其实,很多离散的孩子和父母都在相互寻找,只是两方信息一直不能对接。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把所有的寻亲信息都汇总到一个信息库,那么他们寻找起来会很方便的。现在公安部门有一个专门的打拐DNA数据库,这个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寻亲工具,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而我们志愿者的存在,就是引导他们利用多种途径去寻找彼此。”
  [寻亲百子图]
  姓名:邓文文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6-09-13
  失踪时身高:
  失踪时间:1991-1-25
  失踪人所在省:湖南省
  失踪地点: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朱子村
  失踪人特征描述:左眼眉毛中间有一条细疤,在激动时(哭或笑)前额中间有一小窝。 于1991年1月25日在家附近被人拐骗,失踪时身穿蓝色上衣,绿色裤子,高筒咖啡色皮鞋。照片是三岁时照的,4岁时丢失。
  宝贝回家编号: 21002
  姓名:何万超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3-1-1
  失踪时身高:
  失踪时间:1994-7-15
  失踪人所在省:湖南省
  失踪地点:湖南省龙山县华墉乡官渡村二组
  失踪人特征描述:男孩腰上有一个黄豆大的黑色胎记。
  宝贝回家编号:19501
  姓名:冰山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0-10-10
  失踪时身高:约120厘米
  失踪时间:1977年正月初十
  失踪人所在省:湖南省
  失踪地点:湖南衡阳火车站
  失踪人特征描述:在湖南衡阳火车站走失,记得家住县城边,门口有条河,家有口井。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南昌阿木 发表于 2010-11-2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拐DNA信息库”圆宝贝回家梦

“打拐DNA信息库”圆宝贝回家梦






   1ba809b3d0310259231c5aadc3094ff5.jpg
肖来强和爱妻冯云霞婚纱照

   “哥!22年了,终于找到你了!”
  
  “打拐DNA信息库”圆宝贝回家梦
  
  本报见习记者何金燕实习生麦元
  
  2010年11月19日,本报第15版报道,阔别28年,DNA验证助“油桶女孩”把家还。同月,福建泉州的肖来强和河南的小龙(化名)也通过DNA验证,与失散20多年的亲人团聚。
  
  2010年11月15日,肖来强和未婚妻冯云霞选定吉日——今年农历十月二十六结婚;次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提前给这对恋人送上了最厚重珍贵的结婚礼物:肖来强找寻20年的父母出现了。
  
  随着拐卖犯罪新特点的频现,DNA信息库等高科技手段成“反拐”利器,让更多失散的家庭破镜重圆。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告诉《法制周报》记者,DNA数据搜集和信息库自动比对的结合堪称完美,这一全球首创的技术行之有效,会一直存在并发展下去。
  
  “云霞,爸妈会
  
  参加我们的婚礼!”
  
  2010年11月16日,来自福建泉州的肖来强找到失散整整20年的亲生父母。前一天,肖来强和未婚妻择定今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结婚。亲人的重逢、亲生父母的见证无疑是给这对新人最完美、震撼的礼物。
  
  听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肖来强一把抱住未婚妻冯云霞:“老婆,我的亲生父母也会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肖来强出生于1986年,1990年被拐骗到福建,10多年的寻亲路茫茫无所获。
  
  2009年9月,肖来强偶然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宝贝回家网志愿者讲述寻亲的故事,立马和宝贝回家网取得联系。在志愿者的建议下,今年年初,肖来强到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作DNA采样,由于相图出现故障,采样失败。肖来强内心逐渐放弃最后一丝寻亲希望。
  
  “直到今年7月份某一天,我突然梦到自己找到了亲生父母。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满脸都是泪。心想,也许这是冥冥间的某种启示。”于是,肖来强下定决心重返寻亲路,当即到当地公安局重新作了DNA采样。
  
  2010年11月15日,福建泉州公安局传来消息:DNA信息库中找到了和肖来强完全匹配的父母血样。
  
  2010年11月19日10点47分25秒,肖来强弟弟在肖来强QQ空间留言:“哥!22年了,终于找到你了;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把这一刻记录下来;22年了,我们第一次通电话,真的很高兴!很高兴!”
  
  肖来强告诉《法制周报》记者:“父母丢了孩子,会立即到公安局报案,随后进行采样;但是,被拐卖的孩子知识匮乏,未必能想到用DNA验证去寻亲。”
  
  肖来强希望媒体呼吁,所有寻亲家庭都走DNA采样的正规程序,少走弯路。
  
  “孩子,
  
  妈在原地等你回家!”
  
  1990年12月15日,程云堂、王春芳3岁的儿子程小龙(化名)在湖北十堰的五堰商业街走丢。20年来,王春芳始终不敢离开儿子走丢的那个城区,她说要一辈子守在十堰,等着儿子回来。其间,这对夫妇抽血检测了DNA,并将数据纳入全国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小龙丢失后,被河南某个农村家庭收养,3岁的小龙对十堰的记忆几乎为零。
  
  念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小龙得知自己并非父母的亲生儿子。这使得小龙学习更加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考上大学、走出山村,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成绩优异的小龙后考入河南洛阳某大学。
  
  2010年8月,小龙在宝贝回家网登记寻亲信息。爱心(网名)是接待小龙寻亲的志愿者,她当即想到,也许公安部设立的打拐DNA数据库可以快捷有效地帮助小龙。
  
  原本DNA采血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才能做,而小龙的户籍在河南鹤壁。但是,经过宝贝回家网工作人员与公安部协调,2010年8月18日,公安部门在洛阳为小龙成功采集血样,后将DNA检测结果输入全国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期间,志愿者曾将匡欢、曾晓等多名寻亲者的信息和小龙的资料一一比对,但DNA数据的比对否定了志愿者们的种种猜测。
  
  2010年9月,通过盲比,警方发现小龙的DNA与十堰市程云堂、王春芳夫妇的DNA测序9个位点比中。为进一步确认,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十堰市公安局决定再次对程云堂、王春芳夫妇采集血样,进行18个位点比对,均与小龙DNA测序一致。
  
  按照公安部的规定,要认定双方有血缘关系,DNA测序当中,必须有20个位点进行比对,方能确认。因条件有限,十堰市公安局不能做这个项目的测试,民警连夜将程云堂、王春芳夫妇的血样送到湖北省公安厅进行测序对比。
  
  结果表明,小龙和程云堂夫妇的DNA测序完全一致,达到了公安部确认的标准,这意味着23岁的小龙就是程云堂夫妇失踪了20年的小儿子程沛沛。
  
  11月14日晚8时,小龙见到了20年未曾谋面的父母。小龙承诺日后会赡养两对父母,用他的话说:“我有两个爹、两个妈。”
  
  小龙告诉记者,他希望那些寻亲的家庭借助他和父母寻亲的成功案例,用DNA验证找寻自己失散的亲人。
  
    公安部专家解读
  
  “打拐DNA信息库”
  
  随着拐卖犯罪新特点的频现,DNA信息库等高科技手段成为“反拐”利器。借助DNA查找失踪、被拐人员,被视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打拐”招数,通常做法是采集指尖血,亦可从人体毛发、皮屑、唾液中提取DNA。
  
  公安部刑侦局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陈士渠分析,近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呈现多个新特点:犯罪组织职业化、集团化,犯罪手段暴力化、多样化,被拐对象低龄化、多元化,拐卖去向复杂化、国际化。这些特点的出现给公安机关的打拐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
  
  2009年4月9日,全世界首个“打拐DNA信息库”在我国建立,该信息库的成立,是公安信息化和公安科技发展结合的成果,能进一步完善打拐工作。
  
  为了将这一有效成果广泛应用到公安部门打拐行动中,陈士渠提出以下要求:首先,公安机关在接到被拐儿童家属举报电话后,必须迅速采集父母血样存档;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在发现不明儿童后,务必采集血样存档。以便信息库自动比对并识别父母和孩子的DNA。
  
  陈士渠认为,DNA数据搜集和信息库自动比对的结合堪称完美,这一全球首创的技术行之有效。有了这个比对库,只要将所有丢失孩子的父母的血样以及失踪儿童的血样采集到,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准确查找。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公安机关的工作量,又避免丢失孩子的家长到处奔跑。
  
  “不管自己丢失的孩子在全国哪个地方,只要他的血样数据被输入比对库中,公安机关马上就会知道并通知其父母!”
  
  为防患于未然,并给打拐工作提供大量线索,在全社会宣传好“反拐”行动,目前甚为重要。
  
  为此,陈士渠希望每位寻找孩子的父母都及时主动到公安局报案,并采集血样入库。广大群众在看到不明儿童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严格落实失踪、被拐儿童父母和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儿童必须采血的规定,不断充实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充分发挥高科技手段的作用,以便尽快找回更多的失踪、被拐儿童,使更多家庭得以团聚。
  
  DNA技术的应用,拓宽了拐卖犯罪侦查破案手段,帮助更多失踪、被拐儿童找到了亲生父母。据了解,今后公安部将会同民政部门继续组织对福利和救助机构内来历不明儿童的采血入库工作,并建立日常采血机制,以进一步深化反拐综合治理。
  
  “DNA信息库将作为一个长效机制,会一直存在并发展下去!”陈士渠向《法制周报》记者如是强调。
5bedcd831533bb68d57deea0b4c164f3.jpg
宝贝回家编号:20723
姓名:胡轩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08年-1-14
失踪时间:2010-9-7
失踪人所在省:湖南省
失踪地点: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东江湖边
失踪人特征描述:右上额有一条2厘米长的疤痕,左耳有一个肉痣

http://www.efaw.cn/html/fzzb/20101123/KBB03289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暖 发表于 2010-11-3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33年“冰山”被亲情融化

33年“冰山”被亲情融化






http://www.efaw.cn19 2010-11-30 09:21:07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幼时火车站买鸡蛋走失40岁才找到亲生父母
  
    33年“冰山”被亲情融化


        本报见习记者  何金燕  文/图
  
  11月19日,本报“情感实录”版的“寻亲百子图”专栏刊登了“冰山”(化名)”的寻亲资料。这个已到不惑之年的男人为何还要执著寻亲?一个6岁时走丢的孩子,30多年苦苦寻找能否成功?
  
  11月27日下午4时16分,“冰山”发短信给宝贝回家网志愿者叶子(网名),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湖南冷水滩的亲戚(父亲的战友),并和上海的亲生父母取得了联系。11月28日晚凌晨2时,“冰山”终于见到了企盼33年的亲生父母。
  
  “生活就像黄连加冰,苦到极处回甘,冰到尽头回温!我觉得这句话来描述“冰山”最适合。这个男人: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叶子说。记者翻开她的寻亲笔录,还原出一个爱心传递的真实故事。
    
  买鸡蛋走失被养父母收留
  
  2010年11月28日,历经33年的寻亲长路,40岁的“冰山”终于回到了故土。
  
  11月27日下午4时16分,“冰山”发短信给宝贝回家网志愿者叶子,告知他已经找到了冷水滩的亲戚(父亲的战友),并和上海的亲生父母取得了联系。
  
  当晚,“冰山”给另一位志愿者“凤凰”(网名)留言:“凤凰老师,晚上好。谢谢你指引我,我才能找到这里的。我下午去谢伯伯(父亲的战友)老家验证过,他带我来到附近,然后我一一告诉他往那走,房子旁边有什么我都说对了,他拿出很多照片,我也认出哪一个是我。没想到他还保留我们家人的照片。他说我长得跟我父亲一个样……不好意思打扰你了,不管怎么样,我非常感谢你。愿好人一生平安!”
  
  “冰山”于1971年出生,1977年的正月初十,父母带着6岁的“冰山”从上海坐火车到永州的冷水滩亲戚家拜年。返家途经衡阳火车站时,“冰山”只身下车买两个鸡蛋(从上海到永州时,小“冰山”曾下火车买鸡蛋,并顺利上车),却不小心上错火车,跟随列车一直南下。于次日天亮时在广东坪石车站下车。后来的养父在坪石站看到了啼哭不止的“冰山”,就把他带回广东连州家中。
  
  在6岁之前,小“冰山”一直都生活在上海宽裕的家中,原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走失后,他随养父来到连州,因养父家中尚有4个子女,家境十分贫寒,“冰山”升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得不辍学了。
  
  尽管家境窘迫,养父母却把“冰山”当成亲骨肉一样疼爱,哥哥、姐姐总会把好东西全留给他。
  
  此后,“冰山”顺理成章地在广东安家立业,生活幸福的他也没有萌生出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直到10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冰山”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
  
  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个历经磨难的男人心中再次复苏,寻亲的愿望从来没有现在这样迫切。此后,“冰山”不顾艰险寻找30多年前失散的父母,当时的他比任何人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
  
  但是,尽管“冰山”一直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还会时常梦见家乡熟悉的河道,怀念常吃的米线和酥饼,回忆起父亲把自己架在脖子上去看电影……可是,他无法忆起家乡的具体方位,只知道从湖南老家到上海火车站要坐一天的汽车。
  
  志愿者叶子透露,“冰山”对“冷水滩”这个地名记忆深刻,他曾无数次独自到冷水滩火车站寻找亲人,却没有收获。
  
  成立寻亲小组网上寻亲
  
  2010年6月24日,寻亲无果的“冰山”决定在宝贝回家网上发帖寻亲。
  
  志愿者凤凰告诉《法制周报》记者,在仔细分析“冰山”的寻亲帖之后,他和另一名志愿者叶子专门建立了“冰山”寻家讨论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寻亲小组的行动却没有获得任何突破,其间却意外帮助张小英(见本报11月19日15版报道)找到家人。其后,志愿者在张小英的寻亲帖后反复留言: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为张小英带来好运的“冰山”!
  
  “冰山”上学少,不太会上网,打字很吃力,回答我的问话总是很慢。”志愿者凤凰告诉记者。
  
  10月16日,志愿者叶子和“冰山”在网上长聊了几个小时,细心的叶子将“冰山”的寻亲线索归纳出来:家里有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爸爸、妈妈和一个妹妹,爷爷喜欢钓鱼、拉二胡;爸爸骑自行车上班,妈妈在食品站卖猪肉;小时候吃过菱角、莲子、米浆做的皮包馅,爱吃小虾米蒸韭菜,常吃米线、酥饼;上海的家离电影院不远;家门口有条石头铺筑的路,家里的天井有一口水井;家附近的河道不宽,当地多雨水,老屋常遭水淹;当年,曾就读于溪口小学,当时的名字叫建(音)波,曾因把“波”字写成“皮”字受老师批评;小时候喜欢把两个菱角用竹子穿着、相反叠在一起,再用绳子拉转着玩;老家附近没有火车站,到最近的火车站需坐近一天的汽车,且汽车是通往火车站的唯一交通工具。
  
  根据线索,叶子觉得“冰山”对家的描述像是江南小镇,“冰山”很可能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江南小镇。于是,志愿者们将寻找重点放在了“溪口小学”。
  
  线索数度中断落入困局
  
  此后,叶子将“冰山”提供的零星线索拼凑并归类,并将分类的信息采取“排除法”各个击破,逐一取舍。
  
  “冰山”曾说家附近有船,但坐汽车是从家里到火车站的唯一交通工具。10月18日,我找扬州的朋友询问后得到一个信息:从扬州到上海必须先坐船渡江到镇江,再从镇江转到上海。”
  
  但是,“冰山”却从来没有坐船的印象,叶子排除了扬州是“冰山”家乡的可能性。
  
  当日,叶子还得知“冰山”爱吃的小虾米蒸韭菜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吃法,她立即向湖州本地的资深摄影师忆昔(网名)询问当地乘船的相关信息。据知,1970年代,从湖州坐车到上海近4小时,如果乘船由下午4时30分出发,次日早上7时左右才可到达上海的16铺码头。
  
  叶子又向忆昔追问“冰山”的妈妈卖猪肉、爸爸骑自行车且当主任”的线索。忆昔说,1976年,湖州食品站卖猪肉的地方在新世纪小区,这个地方是最早的冷冻厂。
  
  “估计“冰山”的爸爸是1968~1969年转为工人,很可能是上海人。当时有自行车的人并不多,必须是有一定级别的家庭才能配备自行车。”得知“冰山”去养父家时,身上还戴着刻有自己生日和名字的玉佩,叶子继续查询。
  
  “有玉佩在过去并不稀奇,文革前杀猪、卖肉的都是个体户,经济都比较宽裕。”忆昔为叶子排除“冰山”是湖州一带人的可能性。
  
  “冰山”还对叶子回忆道,每次妈妈去外婆家都会带回炒过并晒干的红薯干:“那时我总不爱吃,说太硬。”
  
  “冰山”记得自己曾写过一篇作文,标题是《溪口小学》。10月21日,有志愿者在网上查询到浙江湖州安吉县梅溪镇小溪口村村委的电话号码。10月23日,志愿者找到了小溪口村溪口小学原校长黄老师(现已退休)。在他的印象中,并没有一个名叫建波的孩子走失,小溪口村亦无食品站。
  
  至此,“冰山”寻亲之路再次中断。
  
  找到关键人物揭开谜团
  
  11月24日,凤凰和“冰山”第一次通过视频聊天,凤凰从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到当地的气候环境、动物昆虫等帮“冰山”进一步打开记忆的闸门。
  
  “就像电视镜头一样,由近及远慢慢拉伸。”这个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大家庭不足一年的志愿者,在说到寻亲技巧时,颇有心得。“冰山”记忆最准确的就是冷水滩火车站,所以我们把寻亲的重点放在了冷水滩附近。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冷水滩长丰猎豹汽车厂,该汽车厂是冷水滩方圆10公里之内唯一的军队企业,完全符合上个世纪70年代探亲访友(战友)的条件。”
  
  因“冰山”住的地方离永州较近,11月27日上午,“冰山”和凤凰再次聊天后便火速抵达永州长丰汽车厂。稍一打听,就找到了当年父亲带他去探望的战友——谢伯伯。
  
  这个关键人物让一切谜团顿时解开。从而,出现了文章开头所述的一幕。
  
  凤凰告诉记者,从无意中成为一名宝贝回家网志愿者的那一刻起,他就感觉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在凤凰的一次演说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噙满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这个才刚满40岁的男人,却有着50多岁男人的外貌,让人很心疼。生活就像黄连加冰,苦到极处回甘,冰到尽头回温!我觉得这句话来描述“冰山”最适合不过了。”刚做母亲不久的志愿者叶子万般感慨。
  
  11月29日上午9时,“冰山”致电叶子,这个看起来几乎和亲生父母一样苍老的男人在电话中号啕大哭。原来,11月28日晚凌晨2时,“冰山”见到了亲生父母。“冰山”原名陈建波,家住浙江湖州,志愿者寻找到的溪口小学就是他亲生母亲曾就读的学校。
  
  “晚上爸爸坚持要帮我洗澡,还要和我一起住,我觉得很幸福!”“冰山”向叶子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分享自己与父母重逢的快乐。




          http://www.efaw.cn/html/fzzb/20101130/2GFB3314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暖 发表于 2010-12-1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彩绒,你妈妈在等你回家

向彩绒,你妈妈在等你回家

http://www.efaw.cn 2010-12-14 09:21:39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本报见习记者 何金燕文/图
  
        10年前,因为临终前未找到三女儿,湖南省永顺县官坝乡落洞村村民向光清抱憾离世。10年间,向家兄妹6人谨遵父亲临终遗言,苦苦追寻失踪了18年的姐妹向彩绒。
  
  近日,向光清的三儿子向发鹏在看到本报关于“宝贝回家”的系列报道后,决定立即和老母亲一起,去当地的公安局做DNA采样,并希望在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中能搜罗到与之匹配的信息,进而找到失散多年的向彩绒。
  
  向家兄妹多年的苦苦寻找,最后汇成一句话:向彩绒,父亲走了,母亲等你回家!
  
   家人隐瞒亲人失踪消息
  
  “我常常在梦里看到三姐,又无数次从梦中惊醒。三姐还是18年前(1992年)的样子,穿着土布大褂,帮姑姑打猪草,乐呵呵地忙里忙外。”根据向彩绒的三弟向发鹏的推算,如果三姐成家了,她的孩子也该念初中了。
  
  1992年,是向彩绒被拐骗离开家的年份。当时的向发鹏正在念初三,紧张而忙碌地备考。而此时的向家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那年的端午节前夕,在家务农的向彩绒和母亲覃桂香拌了几句嘴后离家出走。因为担心影响向发鹏的复习,父母将向彩绒失踪的事情对他隐瞒了。中考结束后,向发鹏才得知三姐失踪的消息。此后,他和家人一起,四处打听三姐的下落,然而一直杳无音讯。“我当时想,当时已经22岁的三姐如果在外地安家,肯定会想办法给家里写信的。”
  
  直至今日,向发鹏从未收到过三姐的来信。
  
  “三姐在家时干了很多农活,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我才能受到高等教育。而三姐走出山村时,却从未上过学。”向发鹏向记者表露了他内心的愧疚,“如果三姐也和我一样念书,她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不会上当受骗了……”
  
  老父为寻女两度痛哭
  
  向彩绒出生于1970年,在向家排行老四(向彩绒共有七兄妹)。1992年,向家所在的村庄有很多女孩都被拐卖,向光清、覃桂香夫妇推断女儿也遭此厄运。但是,很多被拐骗的孩子时隔不久都会给家里来信。每逢哪家有被拐骗的孩子给家里来信,向光清、覃桂香总会去那家串门,试图也打听一些关于女儿的消息。
  
  “爸妈想三姐也许和她们被拐骗到了同一个地方。”向光清夫妇比收到书信的那家人更急于得知信中的内容,渴望女儿有一丝音讯,可每次都失望而归。
  
  “每逢赶集,爸妈听闻哪里有被拐卖来的孩子,总会想方设法去打探,生怕遗漏有关三姐的任何消息。”向发鹏回忆,父亲向光清出生于1931年,只在抗美援朝参军时学会了少量文字,后来自学了二胡和唱阳戏,“父亲很相信风水,有一年腊月时节,镇上赶场,父亲天未亮就摸黑走了3个多小时的山路去找镇上一位算命先生为三姐卜卦。当算命先生算出三姐已不在人世时,父亲一路哭着回到家,当天粒米未进,连续在床上躺了3天。自此,父亲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也很少笑了。”这一次是向发鹏印象中父亲第一次流泪,那时的向光清瘦弱不堪,年纪不足60,却是一头白发。
  
  2000年初,向光清不幸患上了骨结核,并于当年农历六月初六不治而亡。“六月初五,父亲告诉我们,他梦见了绒儿(向彩绒的乳名)。我第二次看见他痛哭失声,那时,父亲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他握着大伯的手,反复叮嘱他务必要督促我们找到三姐……”
  
  此后,向家兄妹6人在父亲坟前发誓,一定竭尽全力找到彩绒,以慰亡父在天之灵。
  
  孝顺懂事的好女儿
  
  由于当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向彩绒所在村庄的很多村民都不知道自己的祖籍。
  
  “我的老家在湖南湘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世纪90年代,全村还没有一台电视机。要是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大家都会跋山涉水跑去看。村里的人逢赶集,才去乡政府所在地——官坝凑凑热闹。”向发鹏告诉记者,向彩绒从未上过学,甚至不清楚自己是湖南省永顺县官坝乡落洞村人,“三姐只知道老家在官坝,这也是三姐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在家的22年,向彩绒从未拍过彩照,唯一留下的一张相片是身份证上的寸照,如今也已模糊不清。
  
  在向家兄妹的记忆中,向彩绒是一个孝顺、懂事又顾家的好姐妹。在这个大家庭,兄妹间难免磕绊吵嘴:“每次和我们争吵时,绒儿姐总是最谦让的一个。家里兄妹多,唯独她未上过学,她独揽了家中的活儿却从无半句怨言。”
  
  在外人眼中,向彩绒是向家七兄妹中最愚钝的一个。但在向发鹏眼中,向彩绒是一个耿直善良的好姐姐:“村里人常拿三姐打趣,要她帮忙做事,她却从不拒绝。”
  
  决定和母亲做DNA采样
  
  如今已70多岁的向家老母覃桂香并不知道,时隔多年,6个子女还在坚守着对亡父的承诺,寻找失踪18年的向彩绒。
  
  “没有找到三姐,我就不会停止寻找。”对于老母亲,向家兄妹有更多的愧疚和不安,他们唯恐有朝一日,母亲也和父亲一样,带着遗憾离去。
  
  10年来,向发鹏在网上各大网站发帖,并发动几百个网友帮忙寻找姐姐。
  
  2009年,向发鹏拜托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学在公安局内网上查询全国有关“向彩绒”的信息:“由于区域限制,同学只能帮忙查到湖南地区名叫‘向彩绒’的人,仅在湖南地区,也有上百个同名同姓的人。三姐只字不识,我担心,如果她结婚上户口,错写一个字,就更加无法查知其下落了。”
  
  向发鹏在看完本报的“宝贝回家”系列报道后,和记者商量,决定走一条寻亲的捷径——带老母亲到当地公安局做DNA采样,并希望在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中能搜罗到与之匹配的信息。
  
  “我相信希望总会有的,如果连我们都放弃,那最后就只有失望。”如今,已组建了幸福小家的向发鹏知道团圆的可贵,他希望借助本报发出内心18年的呐喊:“三姐,你知道我们和母亲在等你回家吗?”
  
  如您有相关的寻人线索,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0731-84517148,为失踪孩子点亮归家希望!
  
  宝贝回家系列报道之四寻亲法律援助热线0731-84517148


http://www.efaw.cn/html/fzzb/20101214/DEK13365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22 15:44 , Processed in 0.0468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