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欢颜成追忆,空空老屋待归人
——敏寻亲
编 辑:麦 麦
老屋,承载了无数人心中的“家”。
无数文人墨客,皆用文字致敬着老屋承载的家的深沉。
如李四海《归乡之路》的“夜夜孤灯独自思念,月光如水泛进空荡的房间”,如“新雨年年洗旧宅,当时细径满苍苔”。
老屋沉淀的岁月,是家族的起点,是回望的坐标,亦是人生的来处。
那屋里的人,更是思念的归零。
山东的敏,有另一个名字“虫马咪”。1997年少女时期的她听信邻村的人贩子的谎言,连同小姐妹一起被拐,她被拐到山东德州。在德州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她,依然保留着对家乡的记忆。她说,她来自云南“wuxi”,家乡在“鲁昌大地郎妈路”“小徐辅光大队”,是彝族人,叫王敏。
敏在山东的侄女从奶奶口中听到敏的身世后,便生出了为她寻亲的想法。在征得敏的同意后,侄女来到宝贝回家登记寻亲,寻家工作组志愿者涛哥接下了这个案例。联系了解后,涛哥详细的收集了敏的记忆信息。对于“wuxi”这个地名的发音,登记人怀疑敏的老家来自“四川巫溪”。与此同时,敏提供地名信息包括让志愿者费解的“鲁昌大地郎妈路”和“小徐辅光大队”。结合敏提到大弟的名字叫“何首乌”,二弟叫亚路(路子),妹妹“禾里静”以及当地有“白族人”这些特征,在多次转发到四川、重庆、云南等群后,风的传说回帖昆明东川区阿旺镇附近有小地名叫卢长大地,但志愿者并未在四川、重庆等地找到相符的地名信息。志愿者综合研判,认为“wuxi”可能是“云南玉溪”。
在志愿者们转发研判的过程中,涛哥多次动员敏采血入库。但因敏外出务工在多地奔波,涛哥总也得不到回复,而登记人也联系不到敏。
登记七年之后,敏在德州的朋友主动添加涛哥的微信,询问寻亲的近况。在向其朋友多次催问后,涛哥终于收到了敏的微信号。
2023年8月,敏通过了涛哥的好友请求。而志愿者们为敏制作的寻亲视频,依然没有收到有价值的线索,寻亲再次陷入僵局。
2024年10月13日,通过志愿者与光同尘的分享,志愿者亲爱的路人看到了敏寻家的帖子。根据帖子描述的内容,亲爱的路人分析寻亲人所述不符合云南省玉溪市的特征,征求跟进志愿者的同意后,10月14日,亲爱的路人联系上寻亲人敏。
这次,敏告诉亲爱的路人,自家在(云南)大理的“wuxi”县“lu che”大队“那马洛”村。寻亲人自述为彝族,家附近有一个白族人居住的村子“yi du”,他们都去“xiao xue”赶集。“lu che”大队应该是一个较大的乡镇,当地人可以在此处办理身份证。
根据这些信息,亲爱的路人排查了如下几个地区: 1. 大理市巍山县五印乡岩子脚村郎马路村。相近之处:巍山-wuxi,郎马路-那马洛; 2.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 3. 四川省凉山州尤溪县; 4.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新发镇鲁车村。
经综合查找,上述地方都与寻亲人提到的信息不符。
当晚,亲爱的路人联系上广西志愿者余生。两人经过讨论后,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相近之处:维西-wuxi。
经过查询,亲爱的路人发现维西县及周边有三个名为“腊马洛”的小村庄,其中一处应当就是敏提到的家乡。这三个村分别为: 1. 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腊马洛村; 2. 维西县中路乡拉嘎洛村腊马洛组,居住有纳西族; 3. 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厂村腊马洛上村民组合腊马洛下村民组,主要居住的是傈僳族和白族,而且白济汛乡正是以白族语言来命名的乡镇。
在漫长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傈僳族与彝族有着深远的渊源。有人说,他们都源自古彝族。因此,亲爱的路人怀疑,敏自述的“彝族”,很可能是“傈僳族”。
余生连夜制作了视频定位到维西县传播,众多网友评论也证实维西县白济汛乡腊马洛比较符合寻亲人记忆,所述赶集的“xiao xue”应该就是以前当地人赶集的“小维西”,白族居住的“yi du”可能就是当地一个叫“英夺乌堵”的地方。
敏口中的家乡,距离更近了。
10月16日早上,亲爱的路人联系到了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厂村村委会领导周倩女士,请求帮忙排查当地是否有符合的家庭。在周倩女士的热心帮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当地一位村民表示寻亲人敏疑似他丢失了三十多年的姐姐“虫马咪”。经过沟通核实,该村民表示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名字与敏所述的家庭情况完全吻合,家中的户口本上依然留着姐姐“虫马咪”的那页。虽然虫马咪失踪时该村民仅有四岁,但是在其他村民的帮助和辨认下,大家最终确认敏就是当年的虫马咪。
敏记忆中一同被拐卖的小姐妹,有的早已回到村里。
而她,在山东生活着,思念着。
弟弟说,家里父母双亲早已过世,哥哥(敏记忆中的大弟弟)以及姐姐(敏记忆中的妹妹禾里静)也已不在人间。家中六口人,如今只有小弟一人生活在村里。
老屋中的欢颜,终究未有续缘,只留下记忆的呼声。
原帖链接: 约1981年出生1997年疑似被他人从云南玉溪某地拐卖至山东德州的敏寻亲177774
编后记: 宝贝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敬,他们在案例的沟通走访、排查对比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因编辑无法亲身参与寻找,加之编写时间相对紧迫,所以在案例编写时,难免会对案例的内容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细化完善总结内容,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案例总结内容有不妥,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提出修改意见,随时与案例编辑或依依(539683555) 联系,我们将随时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