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7|回复: 0

[打拐成果] 遇民警举止反常 人贩子自投罗网

[复制链接]
穿名牌喝酸奶 发表于 2011-7-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上午,公安塘沽分局民警在下社区走访时,某企业年近花甲、满头白发门卫的反常举动引起民警怀疑。按照其自报的名字查询时,当地的户籍网中显示的结果却是查无此人。随后,民警在和他拉家常过程中突破了对方的心理防线。原来,看门人的真实身份竟是13年前一起拐卖8岁男童案的网上逃犯。
  民警来走访 看门大爷慌了神
  6月29日上午,公安塘沽分局大沽派出所民警深入到临港工业区某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走访时,民警发现该单位年近花甲的看门人举止比较反常。当民警一行进入企业并四处查看时,原本应该上前盘问的看门人却在看到民警后故意将视线转移,神情也很紧张。民警准备离开时,看门人又将头扭到一旁,不予理睬。鉴于对方身上疑点重重,民警上前和看门人打招呼,对方这才故作笑脸相迎。当被问及姓名及是否办理暂住证时,开门人自称叫朱洋,刚到这家单位还没来得及办暂住证。民警让其拿出身份证登记。看门人称身份证丢了,没来得及补办。随后,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审查。
  身份被揭穿 参与拐卖后改名
  来到派出所后,民警通过网上信息查找发现,无论从年龄、户籍地查询,都没有找到与“朱洋”匹配的信息。“朱洋”顿时慌张起来。见对方神色黯淡,民警越发觉得“朱洋”是编造的假名字。为能确定此人真实信息,民警与“朱洋”原籍的属地派出所取得联系,通过当地户籍来核实“朱洋”身份。可是经过当地警方核查,仍然没有该人的信息。
  为了安抚住“朱洋”,民警便与他聊起家常来。由于“朱洋”年龄较大,民警先是询问起他的家庭,最近的生活状况,然后再向他透露出隐藏身份的利害关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朱洋”终于向民警说出了真实身份。原来,“朱洋”是当时在原籍派出所改的名字,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朱希。通过网上调取朱希的信息,警方发现他出生于1953年、黑龙江省人。通过查询在逃人员登记网,警方发现朱希曾经在13年前,因为拐卖儿童被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列为网上追逃人员。证据面前,朱希承认了曾参与他人拐卖8岁男童至河北省的犯罪事实。昨天下午,朱希已被当地警方押回。
  对话朱希
  好处费仅600元 为此逃亡13年
  昨天上午,记者在塘沽看守所见到了朱希。刚刚58岁的他,由于常年独自在胆战心惊中辗转逃亡,早已是满头白发,又黑又瘦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谈到这次被抓,朱希长长出了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1995年初,他伙同李某、王某将一名8岁的男孩以5000元拐卖至河北省黄骅。其间,整个贩卖行为都是由他牵线搭桥联系。交易完成后,他们三人每人分得600元好处费。拿完钱后,他马上与两名同伙分开,连夜赶回老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朱洋。3年后,拐卖儿童案告破,王某、李某均已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为逃避处罚,他开始以朱洋的身份,先后在辽宁、河南等十几个省市落脚。因为害怕警方发现其行踪,他切断了与妻子家人的全部联系。他在打工时,只找小企业打点黑工。一遇到企业准备为其上社会保险,他都因担心暴露身份而溜之大吉。尽管如此,他也从不敢在某个地点停留一年以上。今年6月初到塘沽后,原本想过半年再换到别处,不想身份被细心的民警揭穿。
  当听到当年的同伙有的已刑满释放时,他深深低下头,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为了几百块钱,干下缺德事,跑了这么多年,还是被抓了,这也叫罪有应得吧。(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新报记者 宫伟 王祖凌 通讯员 赵永明 张易廷 曹宝琴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cj/201107/t20110701_400316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 04:04 , Processed in 0.03525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