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岐少女失踪两年 贴寻人启事家人惨遭勒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14:33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佛山南海梁女士看到本报报道,来到报社倾诉女儿失踪两年全家深陷痛苦的遭遇
本报记者 喻彬 实习生 冼荻欣
本报在2007年12月31日头版刊登的《江西少女自述离奇历险记》,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网论一片哗然,网友们热切关注另外三名被掳少女的命运,希望“公安部门尽早破案,严惩歹徒”;不少读者纷纷致电本报,问询此案进展。一些失踪少女家人也给本报打电话诉说亲人失踪情况。
昨日,一位家住佛山南海黄岐的梁女士来到报社,倾诉了其16岁的女儿离奇失踪两年杳无音信的遭遇。
以为赌气离家 不料一去不归
梁女士凝视着女儿小玲(化名)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爱女失踪的经过:2006年5月12日晚上7时,小玲因为省下钱来买书而不舍得花钱吃中饭,遭到父母的责骂。梁女士看着流泪的小玲骑着自行车离开自家店铺回住处,这是她最后一眼看到自己的女儿。父亲刘先生稍后回家,曾多次敲过小玲的房门,可一直没回应,门是反锁的,刘先生还以为小玲睡觉了,或是赌气不愿开门,“当时我和我老公都没在意”。可是到了第二天,小玲的房门还是紧闭着。心中感到不安的梁女士让人把门撬开,一看小玲根本就不在房间里!
心急如焚的梁女士马上联系了小玲在黄岐中学读书的同学,可得到的回复都是没有见到小玲,而学校则称小玲没有来上学。梁女士随即想到查阅小区的闭路电视寻找线索,只看到12日晚7时15分小玲从外面骑车进入小区,却看不到她出来的录像记录。“我女儿就这样离奇失踪了”。
夫妇俩立刻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先后花钱在当地和广州的多家报纸和电视台刊登寻人启事,还印了几千份寻人启事从黄岐贴到了广州市的中山八路。
上图:提及爱女失踪两年音信杳然,梁女士伤心不已 本报记者 喻彬 摄
散发寻人启事 歹徒乘机敲诈
寻人启事一公开,梁女士收到很多热心人提供线索,说在某地看到了小玲,“我每次跑到那里,要不就是人不见了,要么不是我女儿”。梁女士还遭受过不少歹徒的勒索和欺诈,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元。“他们都说知道我女儿的下落,或者说就在他们手上。要我交多少多少钱,还不准报警!报了警的话,后果自负。为了女儿的安全,我都被他们敲诈过。家里有人失踪了,真是惨啦!”
梁女士说,到了2007年,无情的现实令他们渐渐失望了,寻人启事也不再刊登了,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小玲的消息。“我们现在只有等,也许有一天,小玲会回来”。等待,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一线希望。“朋友亲戚都不敢在我们面前提起我女儿,怕我们伤心。”梁女士说,每次想起当晚小玲独自离去的背影,总是泪流满面,这个家庭从此远离欢笑。她还有一个比小玲小两岁的儿子。小玲失踪后,她从来不敢提起姐姐,“我儿子本来很调皮的,现在变得‘生性’了好多。”从此梁女士反复叮咛儿子,不能单独一个人出去外面,只能在小区内玩,万一不能回家,要马上通知父母。
梁女士悲伤地说:“她的房间一直都关着,里面的东西我都给她整理得好好的,我从来不敢往里面看,看到就想哭。”
失踪少女家长 燃起一丝希望
梁女士称,自从小玲失踪后,她开始关注起报纸的相关报道,“每看到有失踪少女被寻回,心中好像又多了点希望”。而本报关于江西少女小熊虎口逃生的报道,让梁女士怀疑小玲也可能是被歹徒以这种方式掳走的。“小玲是个很乖巧的孩子,交往的朋友很少,从学校回来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完全不可能跟陌生人走。除了被拐,我想不出什么原因让我女儿不见了”。
梁女士对着小玲的照片说,小玲失踪前,穿着校服,短袖的蓝白上衣,蓝色运动裤。“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梁女士只想尽快找到小玲,“哪怕是看到她的尸体,起码也让我知道小玲还在。”梁女士认为,不能指望寻人启事等。如果小玲被拐到偏远地区,只有报案立案了,通过全国的公安网络,才有希望找到。(报料人梁女士,获三等奖100元)
(编辑:日京)
[此贴子已经被阳光天使于2008-5-6 23:30: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