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47|回复: 0

面对职业乞讨 别轻易掏出腰包最好施舍食物

[复制链接]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1-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antou!#寒冬季节,市区各大街头、酒店门口随处可见瑟瑟发抖的乞丐。而令人费解的是,虽然经常出去对行乞者劝导救助,但近期市救助管理站里,却没有一名愿意来此接受救助的乞讨者。“他们乞讨的目的已不是为解决生计问题,而是为了牟利。”该站一负责人说。有人呼吁:宁舍食物,不施财物。

  目击:一小时进账近百

  10日下午,一名满脸污秽的残疾男孩坐在滑轮木板上,手里端着一个空碗从市区五马街旁的一条小巷里钻了出来。男孩裸露着上身,坐在木板上在五马街来回滑动,见人就上前去乞讨。附近居民称,他是这里的常客。在街口另一处,一名双手残疾的青年人伏在地上向路人频频磕头。记者看到,仅五马街,就有12名乞丐在此行乞。

  下午3时许,五马街与公园路的交叉路口,一青年男子正用残疾的手在地上书写着自己的不幸遭遇,围观市民不时向其旁边的盒子里扔钱。离他不远处,摆放着一只音响,两名十五六岁的残疾小孩正跟着音响放出的原音卖力地和着,前面的“爱心箱”里,已放了不少的钱。

  记者在边上“数”了一下,下午3时至4时一小时内,卖唱的两个小孩共收入82元,写字的男子收入86元,施舍者中有老人、小孩和情侣。附近一小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这里混熟了,常来店里兑换零钱。市行政执法局鹿城一分局五马中队一队员称,他们曾从附近一些店里了解到,卖唱的这两个小孩,在上月圣诞节当天,拿了4000多元的硬币去附近一些商店换整币。

  调查:两成人愿意施舍

  “面对乞讨,你会给钱吗?”就此问题,记者昨天在市区各大街口做调查。接受调查的大多市民称,施舍主要是动了恻隐之心。然而得知一些乞丐收入如此之高时,都表示非常惊讶。经过统计,在接受调查的50位市民中,仅10来人表示会施舍,施舍的金额主要以一元和五毛为主。

  “这些小孩大冷天出来乞讨,真是怪可怜的。”一位姓张的阿婆说,虽听说过现在的乞丐都是假乞讨,但每次看到总于心不忍。与张阿婆相比,有些人则是被逼得不行才给钱。“他会缠着你,你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最后只能给钱打发掉。”市民周小姐称自己多次遭遇此类情景。调查中,也有人对行乞者“述说的遭遇”产生怀疑,“如果真属老弱病残,我们也愿意给他们一点钱,但关键是市区各大街头总是这几个熟面孔在乞讨,给他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提醒:别轻易掏出腰包

  市区一酒店保安告诉记者,在他们酒店附近乞讨的残疾人,都有专人接送,基本上是早上7时被人送来,晚上10时左右再被人接走。上个月,该保安在赶一残疾乞丐时还遭到该乞丐同伙的殴打。同样,市行政执法局一执法人员说,上个月,他们在劝一盲人乞讨者离开时,边上围来数名盲人乞讨者,人手一棍,扬言自己看不见,打到不负责。

  “现在的乞丐和传统观念上的乞讨不同。”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严东一介绍,那些真需要帮助的乞丐是愿意接受民政部门的救助的。而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经常上街对乞丐集中劝导救助,却收效甚微,说明如今我市街头的乞丐,绝大部分是职业乞讨者,他们并不是因家庭困难或是受灾等原因无力生活而外出乞讨,而是把乞讨当作一种职业,以赚钱为目的。

  一些乞讨者把市民爱心当作生财之道,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和操纵流浪乞讨人员变相乞讨,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和社会稳定。有关人士呼吁,路遇乞丐,市民勿轻易施舍,最好施舍食物别施舍钱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 16:37 , Processed in 0.04255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