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0|回复: 0

孩子,你为什么要死?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1-11-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提要:安徽省阜南二小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和周周,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小学生服毒自杀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周周写:“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小梦写:“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小学生服毒自杀再引反思。正是青春年少时为何会发生“小学生服毒自杀”事件,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把小学生服毒自杀这种看似荒唐的事,让他一步步发生。  



  小学生服毒自杀相关图片
  小学生服毒自杀已不是第一例遭到网友反思教育体制:
  关于“小学生服毒自杀”独家点评:现在教育本身就是国家问题。发生小学生服毒自杀这种事不能单方面说是老师的责任。虽然补课收费可能不对,老师如果用言语伤人自尊那是老师道德问题,但孩子家庭本身也是问题,真要是觉得社会家庭温暖幸福会想去死,说明父母也是对孩子不关心,直到出了事情再开始纠结学校的责任。要求成绩这是中国教育发展趋势要求,不是说学校或者老师希望这样,说不是应试教育,但实际教育改革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希望学生身心发展而不注重成绩。孩子调皮捣蛋的乖巧听话的什么样的都有,自古孔子都会说因材施教,可是对于那些破罐子破摔或者泼皮耍赖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学者应该怎么做呢。记者写的多少也有点偏颇。以前应试教学的时候多少学生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可能那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呢,也是吃多少苦上了大学,哪有这么脆弱。这个问题根学校家长甚至这个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说白了还是中国体制问题。希望不要再出现小学生服毒自杀的事情。
  因为送医及时,两个女孩都脱离了危险。不过,那一行行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却很难轻易抹去,在未来日子里,将长久拷问着每个教育从业者的心灵。本该亲和温暖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居然变得形同水火?
  一些老师缺乏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是校园悲剧的重要原因。报道称,两女生班里的数学老师姜某脾气暴躁,经常当中训斥“差生”,她的粗暴、霸道,严重摧残了正值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
  师生关系的调适并不难,关键在于老师是不是真诚地爱护、引导学生。遗憾的是,在教学成绩、评优的压力之下,老师一股脑儿将压力都转嫁给了学生。
  一些老师追逐经济利益也扭曲了师生正常关系。学生披露,姜老师一直在课外办补习班,动员自己班上的学生“自愿参加”,每学期收取600元补课费。如果有“差生”不参加,就会逼迫学生就范。周周就因为家境艰难,交不上补课费屡屡被点名才铤而走险的。一些学校师生关系的异化、扭曲,由此可见一斑。
  在补课事件中,学校领导睁一眼闭一眼、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置若罔闻,更使得这些老师能够肆意滥用权力,对学生形成密不透风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只要成绩的导向,层层传导下去,必然变本加厉,使得老师越来越漠视学生心灵。如此情境之下,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当然也就越来越边缘化,成为机械的工具。
  学者罗尔纲回忆老师胡适的时候曾写道,“适之师教训我常常如此的严切。他的严切,不同夏日那样可怕,却好比煦煦的春阳一样有着一种使人启迪自新的生意,教人感动,教人奋发。”这样的师道当然让人向往、让人感慨。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些老师开始变得粗暴、凶悍,全无风度?那一行粉笔字,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其他网友关于“小学生服毒自杀”的议论
  #小学生服毒自杀#我的小孩也是读六年级。他是从小跟着打工的我在深圳长大的,在深圳读最便宜的幼儿园、学前班,直到到了入学年龄时才和妻子一起回老家读书。在深圳时孩子活泼天真,就是在坐公交车时也会主动和不认识的人说话。但是在老家读了一年书后,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我过年时回到家也不主动搭理我。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小孩在一年的时间里会有那么大的变化。现在的小学教育绝对是在毁孩子!当然,小白也知道,教育问题只是现象,并不是根源。
  江江顺:#小学生服毒自杀#现在特别是小学的老师真不象话,你小孩不到他那里补习,他会找各种借口来刁难小孩。我邻居自己是高中的数学老师。上小学的女儿还要到老师家补算术。邻居笑话他高中老师不如小学老师。他只有摇头苦笑。
  qianleifu:#小学生服毒自杀#公立学校的老师,普通存在老师利用补课收费,赚钱的现象。几乎全地球人都知道。补课不收费,那只有在一些私立学校,才存在。还用调查吗?
http://news.nen.com.cn/jinhushiping/326/4026326.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2-26 21:15 , Processed in 0.0386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