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口鹿邑丁超 于 2013-3-13 21:41 编辑
http://www.hezhinan.net/1/396/2013-03/13/5140264ecf43d.html
网络寻亲圆了母女11年的回家梦
核心提示 一个14岁的少女由于赌气独自离家去外地打工,而她的命运也在14岁那年发生了转变。当她再次返家时,却找不到亲人的踪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于是,她与家人相互寻找,这一找就是11年。这11年来,女儿结婚、生子,却始终没有停下寻找母亲的脚步;这11年来,母亲虽辗转多个地方,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寻找自己的女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他们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圆了自己的寻亲梦。3月11日,女儿终于回家了。 重 逢
3月11日19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此时,从太原发往商丘的火车已经停靠在焦作站台上,不少乘客匆忙走向出站口。人群中,一个高约1.6米、拉着棕色旅行箱、身穿黑色小西装的年轻女子,一边走一边向出站口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小梅——”一声高喊从出站口迎接的人群中传出。这个年轻女子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棕色外套的中年妇女正远远地向自己招手。此刻,她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丢开旅行箱跑了过去,将中年妇女紧紧地抱住,眼泪夺眶而出。这名年轻的女子叫吴艳梅,是今天故事的主人翁,而她搂着的中年妇女就是她的妈妈闫贵香。小梅说,她们已经阔别了11年,没有任何联系。她还说,她千辛万苦找了11年,今天终于找到了亲人。 找 家 故事向前推3个多月,一天,“宝贝回家”志愿者“莲姐”无意间在一个网页上看到了一则寻亲求助信息。随即,她联系上了这则信息的发布人——吴艳梅。“她让我在‘宝贝回家’这个公益网站上进行登记,因为‘宝贝回家’已经帮助很多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在这方面他们很有经验。”小梅说。虽然她非常信任“宝贝回家”,可是“莲姐”也跟她交谈了很多,也让她作好最坏的准备。“我当时想,即使最终找不到家,我也会勇敢地活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帮助我、关心我。”小梅说着,两行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莲姐”根据小梅提供的信息“外婆家在云南景洪,舅舅叫杨贵明、彝族、年龄约45岁,妈妈叫杨贵香、约47岁,继父姓庞,名字不记得”展开了调查核实,可是几天下来没有任何进展。“莲姐”又通过云南景洪公安局帮助协查杨贵明,依旧没有结果。随后,“宝贝回家”志愿者“八方客”接受了帮小梅寻亲的任务。除了上面的信息,“八方客”反复核实小梅妈妈和舅舅的名字,得到的回答是:自己叫吴艳梅,妈妈叫杨贵香(音),大舅叫杨贵明(音),彝族。名字的字不敢确定,但姓杨是可以确定的。此外,“八方客”向小梅核实了几个具体时间点:1997年秋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梅随母亲到了安徽,过年后(1998年)一家人便到了内蒙古;2001年,小梅的妈妈好像是38岁;小梅大概是2002年(14岁多)离家出走的。协同“八方客”调查的志愿者丁超带着这些信息再次到云南查询杨贵明,经核实,所有叫杨贵明的人均不是小梅的舅舅。随后,丁超又在安徽查询杨贵香(音),也没有找到符合情况的人。2013年春节前夕,寻亲再次停滞不前。这个春节,小梅依旧没能和自己的爸妈一起度过,而这已经是她没能和家人团聚的第十一个年头了。“每次‘八方客’给我反馈查无此人的信息时,我心里都很难过,但是我已经作好了面对最坏结果的准备,所以,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放弃。”小梅说。春节过后,河北省唐山市热心的吴警官也加入到了帮小梅寻亲的队伍中。3月4日,已是23时许,吴警官和“八方客”依旧在网上讨论着小梅的案例。“我建议从相似的音查起,一一排除。咱们先从安徽查找她母亲的线索。”吴警官提议。两人最终商量决定,从杨贵香入手,分别查杨(闫、阎、严)贵(国、桂)香(仙、先)的各类组合。“八方客”解释说,名字有误、或人已经不在了的情况,“宝贝回家”在帮人寻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所以在寻找之前,志愿者都会先设定一些情况。果然,3月5日一大早,吴警官就打来电话,有个叫闫贵香的资料和小梅所说的相符,最终核实就是小梅的母亲。 离 家 小梅为什么要寻找亲人,她和亲人是怎么失散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小梅今年26岁,这个出生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流淌着彝族血液的女人,曾有着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我们家生活条件不好,日子过得很艰苦,可是爸爸对我很好,有好吃的总是紧着我吃。虽然记不住什么细节,但童年在我的印象充满了快乐。”小梅说。小梅6岁那年,爸爸因车祸去世了,这对本来就不富足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那时候开始,妈妈为了养活这个家,把小梅送到了外婆家生活。“在打工时,我妈妈在安徽认识了我的继父。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妈妈改嫁到了安徽。可是,仅过了半年,我们全家就又辗转到了内蒙古。”小梅说。年少时谁都会有一些轻狂、叛逆,小梅也不例外。14岁那年,因为和继父相处得不融洽,小梅赌气独自离家去外地打工了。吴艳梅是她从小到现在都在使用的名字,可是她的命运却在14岁那年发生了转折。当我回内蒙古过春节的时候,发现家里人都不知去向了。房东告诉我,全家都搬走了。”小梅说,继父在安徽的住址她没有记住,云南老家的具体地址她也没有印象,生活过的内蒙古已经找不到亲人,最终,她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思 家 这几年小梅是怎么过的,她不愿多说。“在山西省忻州市打工时,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于是结了婚,有了孩子,然后就是忙于生活的琐碎之事。”小梅说,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结婚时的失落。没有父母的祝福,没有亲朋在身边。那一刻,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想妈妈,会从梦中哭醒。等我睁开眼睛,却很茫然,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她。”小梅说。其实,和小梅受着同样煎熬的还有她的妈妈。“我们在电视寻人、在网上寻人,可是没有一点线索。每次与你外婆通电话,你外婆总是说‘叫小梅说两句’……”闫贵香说到这里不说了,因为每到此时,她都不知道该怎样告诉自己的妈妈“你的外孙女走丢了”的事实。听着妈妈的诉说,小梅再次哭了起来。她每晚都在想象着与家人重逢的那一刻。这一盼,就是11年。听说网上能发寻人启事,2012年,小梅买了台电脑。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她开始学拼音、学打字、学用电脑,把自己的寻亲求助信息发在网上,希望有一天奇迹能出现。 回 家 3月5日早上,“八方客”接到吴警官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告知了小梅。当看到“八方客”在QQ上发给自己的信息后,小梅一下愣住了。“我不敢相信,奇迹出现了,我的妈妈找到了。”小梅哭着说。随后,分别11年后,小梅再次和妈妈通了电话。她这时才知道,舅舅已经去世,而妈妈因为在落户口时发音不准,将杨字写成了闫字,这也是前两次志愿者查询时出现“查无此人”的原因。如今闫贵香和丈夫庞敬冬落脚在我市武陟县收废品,生活过得还不错。3月11日,母女二人再次相见后,她们的手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妈妈的相貌没有太大变化。我觉得妈妈胖了,看来现在的生活还不错。”小梅望着妈妈说。“小梅那年走的时候才14岁,现在长得更漂亮了,高了,也胖了。”闫贵香摸着女儿的脸说。这一刻,天是黑的,她们的心却是亮的;天是冷的,她们的心却是热的。她们相互诉说着对彼此的挂念、思念,手拉着手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有一个作家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相信小梅早已懂得了这个道理,学会了珍惜。因为在采访结束时小梅说,下次她再回家的时候一定会带着孩子、爱人一起过来看爸妈,那才叫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