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3日晚间开始,一则“寻子启事”在微信中广泛传播,图片中一名衣着朴素的女子在大连马栏广场手拿寻子信息。然而24日一大早开始,不断有网友刷屏表示寻子女子并非孩子的家人,而是大连某高校表演系学生,其当天的行为是在“体验生活”,完成一份作业。媒体联系到寻子启事里的真正家长,该家长称这个女子的举动得到了他的允许。(央广网) 点评:以前就见过社会冷漠测试,测试人假装拐卖者当街掳走小孩,果不其然,路人无动于衷,测试者的道德靶子高高立起,浑然不顾拐卖测试本身的违法性,以及这类测试对于社会信任的伤害。同理,拿“寻子启事”来体验生活,也是在消费社会同情心。 针对网传的“中山市黄圃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联勋搭讪拖拽女大学生”一事,中山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行政级别降为科员。此前,当地部门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何联勋自称认错人了,并表示道歉,请求谅解。(南方网) 点评:从“认错人”到开除党籍,仅仅隔了一天时间。可见,“认错人”从一开始就是涉案人的一面之词。真相未明之前,涉事双方都有辩解的权利,而最早的官方通报却只有一方的表述,难免让人误会事情已经有了结论。
“我家门前有条很黑很臭的小河,我想让家人健康长寿,请问能把臭河填平吗?”日前,北京8岁小学生朱彦澎给北京水务局局长写信。核实后,水务局副局长回信承诺:“预计今年9月小河将恢复怡人景观。”(央视新闻) 点评:广州有“公厕上书”,北京有“臭河写信”,小学生公民意识突出,行政部门也从善如流,看起来其乐融融,堪称官民互动典型。然而,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并不难解决,为何一直得不到处理?如果写信的不是小学生,而是普通市民,结果又会如何? http://news.163.com/16/0426/03/BLI39J1G00014Q4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