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02|回复: 3

[寻亲线索] 小来凤,妈妈盼你快回家!

[复制链接]
杲杲 发表于 2010-3-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人启事上的小来凤
母女俩的家只有四五个平方米
多年来是这辆三轮摩托车承载了母女俩的生活

    今年40多岁的张付平,住在铁路西村一个破旧的平房内。十年前的一个风雨之夜,她在街头遇到了女儿小来凤,并抱回家抚养;十年来,张付平与女儿靠捡破烂维持着艰难却温暖的生活。如今,女儿已经11岁了,正在兰州一所小学上四年级。可是,2月26日,女儿却离家出走,一去无踪……
    10年前与女儿在街头“相遇”
    张付平出生于陇西县的一个乡村,家中有姐弟4人。作为长女,她很早就开始赚钱养家,并供3个弟弟上了大学。
    10年前的一个雨夜,张付平途经火车站轮胎厂门口时,突然听到“哇哇”的哭声,仔细寻找才发现,地上有一个用破毛毡卷着的小孩,看上去刚出生不久。张付平没多想,抱起孩子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之后,张付平边带孩子边上学,并给孩子取名为小来凤,希望她长大后能像凤凰一样出人头地。可是,张付平家并不富裕,面对重重困难,她只好放弃了上学,在兰州摆地摊喂养孩子。
    一辆三轮车承载母女生活
    小来凤在3岁时,张付平觉得应该给孩子办理户口了。可孩子是捡来的,而自己也还没有结婚。思前想后,张付平决定送小来凤到孤儿院。可小来凤不愿去孤儿院,哭着喊着叫“妈妈”,抱着张付平不肯放手。无奈,张付平只好回老家求助,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把小来凤的户口落到了陇西县。之后,张付平发现小来凤走路时不自然,便到医院问诊,得知是孩子小时候缺钙造成的,于是四处求医。
    一开始,张付平没有固定收入,在红山根下的绿色市场摆地摊维持生计。母女俩生活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陇西县民政部门听闻此事,为母女俩办理了低保。
    后来,张付平用摆地摊攒下的5000多元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从此,张付平开始骑着这辆三轮摩托车在大街小巷捡破烂,为母女俩寻找生活来源。
    小来凤终于上学了
    小来凤到了上学的年龄,“上学”成了张付平心头的一道难题,她和小来凤的生活只有最低的保障,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支付小来凤的学费和书本费。即便如此,好强的张付平仍然不肯向生活低头。她比以前更卖力地工作,往往是天还没亮,她就骑着三轮摩托车没日没夜地忙碌。即使生病,她也奔波如故,这样,她每天能多赚30多块钱。快要开学了,小来凤的学费和书本费却还是不见着落。这时,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听说了小来凤的故事,安排她到兰州一所小学就读,并免去了她的学费和书本费。
    一通电话之后女儿离家出走
    小来凤上学了,学习不错,而且也懂事了不少。但是,每当上下学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接送,小来凤就会想到母亲张付平曾经说起过的身世——她是捡来的。
    慢慢地,小来凤有了一些奇怪的变化,本来还不错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了班里倒数第一名,还好几次离家出走。其中一次,小来凤一个人跑到了大学校园,晚上就住在宿舍楼的楼道里。一名好心的女生发现后,不仅给她买了吃的,还送给她一双漂亮的鞋子。最后,这名女生把她送回了家。
    今年2月26日,小来凤下午放学回家时,张付平还没有回来——她留下了钱和吃的,一大早就去捡破烂了。
    当张付平打电话问孩子寒假作业写完了没有时,小来凤怯生生地告诉她,自己偷了同学的作业回来准备抄。张付平突然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在电话那头严厉地批评了小来凤。电话还没有挂,可小来凤这边已经没有了动静。张付平急匆匆赶回家,发现屋里空无一人。
    “妈妈再也不打你骂你了”
    3月3 日下午,记者来到张付平的住处,看到一间低矮的平房内摆放着几样简单的家具和一张高低床,房间处处积满了灰尘,房间面积不过四五个平方米。她穿着一件打了补丁的蓝色工作服,头戴一顶黑色针织帽,胸前挎着一只破烂不堪的包,拉链早已坏了,里面有一沓零碎的钞票。提起女儿走失,张付平泪流满面。她用满是老茧的手爱怜地抚摩着寻人启事上女儿的照片,低语:“孩子,你在哪里?快点回家!妈妈再也不打你骂你了!”
http://wb.lzbs.com.cn/html/2010-03/04/content_38334.htm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匿名  发表于 2010-3-5 10:08
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snow小宇 发表于 2015-2-2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婚妈妈”为找走失养女 街头捡垃圾苦寻三年无果


一生未嫁只为一个养女,一路苦寻只为寻找走失三年的孩子,寻找无果,她哭坏了双眼。16年前,为了一名被弃女婴,她成了“未婚妈妈”,从而开始了一段饱受偏见却又温暖的道路。

    16年前收养弃婴 未婚妈妈付出心血

    2015年1月31日,雪花漫天飞舞,在兰州市安宁区锦河丹堤的公交车站,记者找到了三年来风雨兼程寻找养女的母亲——张付平。她穿着一身破旧的棉服,一块头巾包裹着凌乱的头发,双手黝黑。张付平双手颤巍巍地捧着寻人启事,不断向过往路人询问,“有没有见过这个小女孩?”

    据张付平介绍,她是陇西县马河乡人,1999年,她在兰州准备参加中医自学考试。5月10日早7时许,她和一名老乡在轮胎厂车站乘车时,发现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孩装在一个纸箱内,小孩全身裹着棉花。遍寻无果,她萌生了暂时收留这个小生命的想法。此后,她多次寻找孩子父母,但始终没有音信,在这期间,她却和这名小女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2001年7月,她申请收养了这个孩子,张付平为她起了个令人心酸的名字:张丢丢。

    然而,在做申请检查时,医生发现小孩腿部有疾病,存在行走障碍。看着孤苦伶仃的孩子,她还是签了《社会弃婴收养审批表》,成了“未婚妈妈”。此后,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不变的是她用自己的爱守护着这个女孩健康成长。

    当时的张付平在兰州市红山根一带靠摆地摊为生,省吃俭用存了些钱,又向朋友借了3000元,便踏上了为孩子治病的漫漫征途。没钱看病了,她就摆摊,赚点钱,她又继续为孩子求医问药,终于把女儿治好了,但是自己却变得一贫如洗。”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最让张付平感到难过的是旁人异样的目光与亲人的不理解。对于一个“未婚妈妈”来说,虽然有收养证明,但在世俗面前,依然难以摆脱流言蜚语和异样眼光。为了孩子,张付平不得不离开老家,带着丢丢来到兰州。

    养女走失,她流落街头捡垃圾苦寻

    虽然日子清贫,但只要能和女儿在一起,也让张付平感到欣慰。然而,三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在铁一小就读的丢丢突然走失,打破了这个贫寒家庭原有的宁静。

    据张付平回忆,当时她们一直住在铁路西村的一间出租房内,那天傍晚,她还在摆摊,突然接到女儿电话,说是被邻居赶出来了。“我赶紧跑回去,发现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扔在了马路上,一个男人告诉我房子他已经买了,当时孩子就不在了,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等到孩子回来。”张付平说。

    在被赶出出租屋后,她就在原房子后面用砖块垒起一段挡风墙,天天在那里等孩子回家,后来挡风墙被拆了,于是便开始一边流浪,一边找孩子的生活。“在身边时我没能给她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这是我这一生对她最大的亏欠,我希望大家帮帮忙,让我的娃能回来。”说到这,张付平已经泣不成声。(文/图 记者 王学涛 张学江 实习生 丁璐)

        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5-02/26/c_111443564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3 21:14 , Processed in 0.04746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