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05|回复: 0

[一般新闻] 放弃外企高薪 西安孝子巴中替母田小玉寻亲人田相生田小兰

[复制链接]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6-26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06月26日06:3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张虎军正在问人

  今年37岁的张虎军曾是西安市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为让步入晚年的母亲与失散了59年的亲人团聚,他辞去高薪工作,踏上了漫长的寻亲路。从西安到重庆,再到巴中。张虎军边打工边寻亲,足迹踏遍了当年知青生活过的山山水水。
  张虎军放弃高薪为母千里寻亲的故事感动了巴中好心人。连日来,来自巴中的上百名爱心人士自发组织起来,上演了一场感人的“爱心接力”。
  失散59年 母亲盼望团聚
  今年37岁的张虎军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一个农村家庭。母亲胡小玉满口四川话,贤惠、勤劳、善良的品行让张虎军对她怀着深厚的感情。
  2004年,张虎军的父亲去世后,张虎军发现,母亲胡小玉总是心事重重。张虎军多次追问,母亲才含泪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张虎军的母亲出生在重庆小龙坎,原名叫田小玉,6岁时被生母抱养给家对面“惠民汽车运输公司”的卡车司机胡某,后被带到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农村抚养。张虎军从她母亲口中得知,在她小时候,她的亲生父亲便离开了妻子和三个孩子,她有个哥哥叫田相生,还有个妹妹叫田小兰。但被抱养后,她便与母亲以及兄妹失去了联系。
  “母亲的养父一直不愿我母亲寻找亲人。”张虎军说,母亲今年65岁了,她与兄妹分离已经整整59年。
  代母寻亲 辞去高管职务
  “我总是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发呆,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失散多年的亲人。”张虎军说,母亲内心的痛苦让他心如刀绞,也使他萌生出为母寻亲的念头。2005年,他在全国多家网站发布寻亲启事,但一年过去了,却没有任何音信。
  转眼间到了2006年,张虎军看到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毅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专门为母寻亲。
  “我当时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月薪近万元,公司总部正准备送我去英国学习。但我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张虎军坦承,工作没有了可以再找,但深爱的母亲却只有一个。他决心竭尽全力为母亲寻到亲人,也算是为母亲尽点孝心。
  2007年春节刚过,张虎军坐火车到达重庆,开始踏上了漫长的寻亲之路。
  执着坚持 边打工边寻人
  到重庆后,张虎军想了很多办法,去档案馆查资料,挨个小区地询问当地年长的居民。无论是城市和农村,张虎军都是徒步行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线索。但一连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有结果。2007年6月,他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找到了一位知情者陆奶奶。
  “1949年,陆奶奶和我外婆住在一起。她说1964年时,我外婆带着一儿一女当知青下乡了,但不知道具体落户的地点。”有了这个线索,张虎军非常高兴。但重庆市知青联谊会的答复却又给他浇了盆冷水:1964年,重庆有近10万名知青下乡落户,在这10万人中,要找到这一家三口无异于大海捞针。
  面对困难,张虎军没有气馁。他应聘到重庆山城燃气公司,边打工边寻亲。2007年底,张虎军执着的寻亲举动引起了重庆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帮助下,张虎军将寻亲的范围缩小到重庆綦江和四川巴中。2008年年初,张虎军抵达綦江,但整个上半年,他挨村挨户的“地毯式”搜寻仍无结果。
  孝心动人 巴中人爱心接力
  巴中,成了张虎军寻亲的最后一站。6月11日晚上11点,张虎军登上了重庆开往巴中的班车。
  “行走在半路上,我拿出一张地图询问同车的巴中小伙子。那小伙子热情得很,帮我找旅馆,还帮我到巴中档案馆查询,一连忙了几天。”张虎军感动地说,后来他才得知这个最先帮助他的热心人叫朱彬文,是巴中一家服装店的店主。
  更令张虎军没想到的是,他不远千里一路寻亲到巴中后,竟遇到了无数个像朱彬文那样热情的巴中人。有的免费为张虎军提供住宿,有的自愿为他提供免费车辆,还有的人与张虎军一道深入巴中各社区寻找线索。出租车师傅也帮他四处打听。
  “张虎军放弃高薪帮母亲圆心中的梦想,这种孝敬精神令我们非常感动。”巴中不少热心市民称。
  据悉,张虎军在巴中的寻亲活动仍在持续,巴中市民的“爱心接力”也在继续。(刘先贵)
[此贴子已经被沙鼠于2009-10-30 14:12:2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 17:58 , Processed in 0.04327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