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5|回复: 0

[打拐政策] 哈市流浪儿童想回家 专家:建档案监督问题家庭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4-1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李玥
昨天,记者从市救助站了解到,我市流浪儿童现状调查出炉。此次调查是由东北农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平达带领调研组,对哈尔滨市的流浪未成年人状况展开调研,并针对流浪儿童救助提出了对策。

流浪儿童想回家

调查显示,30名访谈对象准确年龄无法统计。因为有些未成年人不知道自己确切的出生日期,或由于长期在外漂泊,这些流浪未成年人防御心理很重,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年龄告诉别人。性别上男孩居多,占80%,女性占20%。
30名访谈对象中无父无母的占16.67%;这些未成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学业上97.9%的流浪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一半以上没读完小学。
调研显示过半未成年人得到过社会爱心救助,不喜欢流浪街头的生活,更多的想回家。想继续流浪的仅占3.33%,想回家的占33.33%。

救助管理遭遇四难

身份确认难———调研人员发现,我市流浪未成年人进入救助站后,有些因自小被遗弃、拐卖、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准确的情况;有的家住偏远地区,通讯手段落后,无法联系查实,使救助甄别工作难以开展。
返家安置难———流浪儿童需要其亲属或流出地民政部门接回原籍安置,但执行中却普遍存在家属不愿意接,流出地民政部门因种种原因而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等情况。在被送回的流浪未成年人中,又常出现因家庭贫困、监护人不愿履行监护职责等原因,普遍存在再次流浪的情况。
救助管理难———面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法律法规不允许强制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以自愿接受救助取代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这意味这目前对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也采用这种“来去自由”的开放式管理。
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市与岗位职责匹配的专业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目前仅仅能够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心理医生、医护人员等进行教育管理、心理辅导等工作。

解决安置问题最重要

记者昨天从市救助站了解到,去年救助站共救助流浪儿近300人次。市救助站副站长张岩峰说,救助流浪儿童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解决他们的安置问题,以及今后的监护,防止再次流浪。
东北农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平达建议建立以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为主的问题家庭干预机制。建立问题家庭档案,采用跟踪调查、邻里走访、家庭访问等方式,及时对问题家庭监护人的监护行为进行监督,减少因家庭生而不养、养儿不教、教而不当而造成的儿童流浪。http://news.my399.com/system/20120412/000365734.html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上海月月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5-3 16:30 , Processed in 0.0398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