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36|回复: 0

[调查探讨] 走失孩子不知父母名字 家长应补安全常识

[复制链接]
木盒 发表于 2008-9-26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骆南华

 

     孩子走失后,家人都很焦急,可有谁想到过,孩子难以回家,很多是因为无法获取亲属的联系方式所致?据了解,南宁市每年都有100多名走失的孩子,因为没有家人的联系资料,导致民警无法及时联系孩子的家人。在孩子走失前,谁来帮孩子补补常识课呢?

 

 
走失孩子不知父母姓名

 

     9月23日下午,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走失了,最后被南宁市公安局明秀派出所的民警接回所里。

让民警焦急的是,他们怎么也无法与孩子父母或者学校取得联系。民警联系了110指挥中心,没有发现有家长报警说丢失孩子。眼看天色越来越晚,为孩子找家人的工作却没有进展,民警只好端来饭菜,哄哭哭啼啼的孩子吃饭。

当天晚上8时多,记者到明秀派出所时,发现这名走失的孩子还没有被人接走。原来,这个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她随身背的书包里塞满了书本、作业本,遗憾的是书本和作业本上只写着她自己的名字叫卢某,是一年级(1)班的学生,民警翻遍书包也未能找到她就读学校的名称。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却无法说出父母、学校等相关情况,帮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成了棘手的事情。当天直到晚上10时左右,孩子的父母才从110指挥中心得到反馈线索,到派出所领回了孩子。

走失者多为农民工子女

这种情况并非特例。9月24日上午,记者从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收养科了解到,南宁市每年都有100多名孩子走失后因无法联系到家人,被各个派出所送到福利院。

据该福利院收养科的工作人员陆安介绍,被派出所送来的走失的孩子中,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城市里的孩子,父母一般都会教孩子牢记一些重要的信息,如父母名字、工作单位、联系号码等。孩子走失后,寻找家人相对容易。

陆安说,一般情况下,三四岁以上的孩子若不能正确地说出自己就读的学校和家庭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日常接触,往往可以在细节中发现孩子亲属或就读学校的线索,有9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回到亲人身边。只要知道孩子父母的名字,甚至是同音字,福利院也会联系警方进行网上查找比对,一般都能找到家长。一些实在无任何线索可查的,就留下了遗憾。

陆安提醒人们,孩子如果走失,最好能及时在媒体上刊登寻人启事。他们的工作人员会经常留意相关信息,并与福利院收留的走失儿童比对,增加孩子回家的机会。当然,刊登启事后,也要谨防社会上一些骗子的圈套。

给孩子补安全常识很重要

怎样才能让走失的孩子尽快回到父母身边?民警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帮孩子补补常识课。

对家长而言,最基本的就是教孩子牢记家庭成员的名字、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等。只要经过长时间反复教导和提问,很多孩子都能牢记这些基本信息。其次,孩子上学用的书包,特别是作业本、课本等用具上,最好能写上学校的名称。孩子一旦走失,也可以通过学校找到家长。对于尚不能正确表达信息的孩子,在孩子衣服上绣上相关联系信息,也是防止意外的办法。

此外,家长还应该教孩子学会报警,一旦走失,可通过及时报警自救。家长也应及时报警,这样警方一旦有孩子的消息,就可以及时反馈给家长。然而在实际中,有一些家长在教孩子时存在误导。有民警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次他们出警接一名走失的孩子,可孩子一见警察就害怕躲闪。后来才知道,家长平时在教孩子时,不是教“有困难找警察”,而是在孩子哭闹时吓唬说“再哭就叫警察来抓你”。

给孩子补日常的安全常识课固然重要,但民警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家长或监护人平时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失去亲人之痛。(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http://news.qq.com/a/20080926/001162.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3 21:27 , Processed in 0.0417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