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2|回复: 0

一则网帖圆14年回家梦:发布6小时即找到父母

[复制链接]
Berdine婷婷 发表于 2012-5-1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聋哑少年阿君与亲生父母在白云机场重逢。 汤凯锋 摄
  5月12日凌晨零时25分,广州白云机场E3出口,一架由江苏飞往广州的航班正徐徐降落。此时,24岁的阿君焦躁而激动,他紧锁眉头,突然箭步如飞冲到出口的防护栏边,目光盯着走出机场的人群。
  他正在寻找亲生父母!
  阿君先天性聋哑,10岁时被拐到小偷团伙,几个月后逃离小偷团伙便流浪街头,最终被广州的怡姐收养。直到近期,阿君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发出寻亲网帖,他终于找回亲生父母。
  10岁被拐进小偷团伙
  阿君是一名聋哑人士,交流并不方便,只能通过文字,大致回忆十几年来的遭遇。
  时间倒流到1998年,当时阿君才10岁,在淮安楚州城南聋哑学校读四年级。当年7月5日,阿君放学后与一名年长的同学相约上街玩耍。
  然而,这一去就再没有回过家。根据阿君的回忆,当天下午,一名成年聋哑人将他拐骗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并把他关起来。随后,他被带到广州的一个小偷集团。
  “集团有好多聋哑人,他们逼我上街偷钱。”与志愿者在QQ交流时,阿君说,他当时由于不肯去偷东西,常常被毒打。
  不堪忍受的阿君,时刻都在准备逃走。在小偷集团熬了几个月后,他终于抓住机会逃跑出来。此后,10岁的阿君开始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白天,到处捡脏东西吃;晚上,随便找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睡觉……
  好心人收养12年
  生命的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这一天,天气格外寒冷,只有5摄氏度左右,阿君穿着一件长袖上衣和一条长裤。当晚,他捡来几个纸盒当“被子”,在一家店铺门口蜷曲睡下。
  “啪……”第二天早上,一盆冷水突然泼在阿君身上。原来店铺主人看到阿君觉得是晦气的兆头,要赶走他。阿君冷得直哆嗦,却又说不出任何话来。
  这一幕被附近经营士多店的怡姐看见,怡姐从店员打听到,阿君已经在附近流浪了两年,街坊平时都会给他饭吃,他还经常躲在别人家门口看电视。
  “这是缘分。”怡姐告诉记者,阿君向她走过来,向她作揖请求收留,她当时不禁流下眼泪,马上与家人商量,决定收养阿君。
  寻亲念头不曾断
  经历过被拐的阿君,一开始有点怕生,并不喜欢与人沟通。10多年来,在怡姐等热心人的关爱下,阿君慢慢成长,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虽然不会说话,但阿君试着用笔和纸与人交流。他十分懂事,帮怡姐干家务活。怡姐一家人也渐渐喜欢上阿君,给他买手机等生活用品。
  不过,眼看着阿君慢慢长大成人,怡姐和家人开始担忧:阿君不能自己赚钱,以后该如何独立生活?
  2008年,怡姐介绍阿君到老朋友江姐的快餐店帮活。“每天早上8时,他就过来上班,还让师傅教他炒菜。”江姐对懂事的阿君十分关照,“一天包三餐,他喜欢吃什么就自己去厨房炒”。江姐还尽量给阿君好工资,“让他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回忆起这些经历,阿君非常感激街坊的热心帮助,他甚至将怡姐当成自己的妈妈。这些年来,阿君一直没有在怡姐面前提回家的想法,因为他舍不得怡姐。
  但毕竟血浓于水,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君总会想起远在江苏的老家。虽然他不记得老家的具体地址,但他仍记得,自己有个弟弟叫成成。
  发布消息6小时即找到父母
  2012年,阿君学会了上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宝贝回家”的网站。几番思索后,阿君终于决定在网站注册,开始尝试寻找亲生父母。
  “聋哑人认识我找我父母弟!”5月4日,“宝贝回家”的志愿者接到编号为46430的寻亲人的信息,在双方的QQ聊天中,志愿者发现,对方的表达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一个半小时后,志愿者才终于明白,对方是一名聋哑人。
  寻亲的人正是阿君。志愿者马上在网上发布了阿君的寻亲信息。
  当天晚上9时,网上便出现一则寻子信息,这条信息登记于2010年12月,信息内容与阿君描述的高度相似,照片也很相似……
  从发布信息到找到亲人,阿君用只了短短6个小时。而此前,阿君的亲生父母已苦苦寻找了14年。
  自从阿君失踪后,这对夫妻便苦苦寻子:阿君妈妈留在家里照看弟弟,天天对着阿君的照片抹眼泪;他的爸爸开着货车,在周边省市奔波寻找……“直到2010年,有人告诉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儿子,我们才拜托别人帮忙发布信息。”阿君的父亲说。
  5月11日晚上,阿君的父母带着小儿子来广州。怡姐带着阿君到机场接机。“君君能找到亲生父母,和他们团聚,是我最大的心愿。”年近60岁的怡姐哽咽地说。
  12日凌晨零点30分,在机场翘首以盼的阿君猛地跑起来,他一眼就认出亲生父母,紧紧地握住至亲的双手。
  “他还记得我们,还记得我们!”阿君的父亲激动地说。随后,失散14年的一家四口,紧紧地抱在一起,泪水和哭声感动机场人员。“谢谢你,谢谢你!”阿君的亲生父母抱着怡姐感激地说。
  (报料人:佚名 奖金:100元)
  ■对话
  怡姐:我最大的愿望是君君以后活得快乐
  怡姐与阿君一起的12年里,像对待家里人一样照顾阿君。她说,自己并没有特别关心阿君,“我们一直都是平平淡淡地生活”。
  南方日报:最开始的时候,君君和你们怎么交流?
  怡姐:最开始时,基本不怎么交流,后来才熟起来。阿君住在我店的员工宿舍,虽然我们不住在一起,但他的生活起居都是我亲自照顾的。过年过节的时候,其它员工都放假了,我也会把他接到家里来一起吃饭。
  他喜欢看动画片和小人书,看到别人有什么,也会让我给他买。周围的邻居送了很多旧衣服,随着阿君逐渐长大,我怕他不喜欢旧衣服,就亲自带着他上街区买新衣。
  阿君打工有工资后,我便帮他把钱存起来,教他如何合理使用。后来,周围的人都有了手机,我便拜托工人带阿君去买了一台新手机。有了手机,他和别人交流起来也方便多了。
  南方日报:他有没有跟你提过找亲生父母?
  怡姐:他是近两年才开始想要找亲生父母的。之前他跟我说,他是被父母抛弃的,还说自己是河南人,这两年他才慢慢想起一些事。我听说网上有很多找人的线索,就让他去网上试试,想不到就这样有了回音。他一直都不敢跟我说之前被小偷团伙控制的事,直到今天也不跟我提,怕我接受不了他做过小偷。
  南方日报:相处了10多年了,现在舍得他离开吗?
  怡姐:我很为他高兴,真的。我今年已经60岁了,如果我病了,不在人间了,他怎么办?这些年都是我照顾他,这两年我一直为这个问题烦恼,现在他找到父母了,我就放心了。
  相反,他自己舍不得走,大概是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我给他做思想工作,答应他3个月后会去淮安看他,他还嘱咐我一定要说话算数。
  我和他亲生爸爸商量过,等他回家了,先给他办好身份证和残疾证,然后再让他去学一门技术。我始终想让他能够自己开店,不用给别人打工。
  这些年我对他像亲生儿子一样,也很严格。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以后能够活得很好、很快乐。
  ■现场见证团圆时刻志愿者失声痛哭
  5月12日凌晨30分左右,就当阿君一家四口终于团聚,大家沉浸在喜悦与感动中时,一名前来接机的“宝贝回家”志愿者突然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她叫杨姐,今年50多岁。当晚,她执意要来机场见证团聚的一幕,因为她深深地期盼:未来的某一天,她和儿子也能以这样的方式相见。
  杨姐的儿子已失踪21年,被拐时年仅4岁。1991年5月,杨姐从浙江带着儿女来广州,与做生意的丈夫团聚。那年“6?1”儿童节,一家四口还借了相机,带着孩子到公园过节。可杨姐没有想到,这是她最后一次为儿子拍照。6月5日,杨姐带着女儿在出租屋,老公带着儿子在南方大厦百货商场玩耍。当天下午3时半,家人突然收到噩耗:儿子不见了,被人拐走了。
  杨姐开始疯狂地在百货商场寻人,她还连夜跑到各个电视台、报纸登寻人启事。但直到现在,没有任何有关儿子的消息。
  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实习生 沈梦怡
       来源:http://news.cnr.cn/kjxw/list/201205/t20120515_509618453.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 13:23 , Processed in 0.03845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