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和家人团聚,泪流满面。 《青年时报》供图
湖北女孩小周,四年前在山东邂逅走失的聋哑青年“小张”,从此不离不弃,为“小张”四处找家。今年9月初,《青年时报》建立了“寻亲联盟”,为“小张”逐站寻家。本报9月10日A10版《流浪十二载家乡在何方》一文报道了此事。
9月29日,由媒体组成的“寻亲团”终于迎来了圆满的大结局——“小张”找到家了!
媒体组成“寻亲团”柳暗花明“总有村”
“刚开始是靠‘小张’一个人的力量找家,后来有了小周帮他找家,现在,寻亲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分布各省的十几家主流媒体。”发起寻亲的《青年时报》记者丁丹青告诉记者,很多各地的信息反馈回来……
“记者同志,刚刚新闻里播的那个‘小张’,跟我原来厂里的同事很像!”一名男子打进扬州电视台新闻热线。
男子名叫豆立兵,今年40岁,扬州仪征人。他说,以前自己工作的谢集包装厂有个聋哑人,很像“小张”,但是工厂十多年前就倒闭了,他自己也已换了单位。
“开始我还不能确认,直到画面上播出纸箱的镜头,我才觉得‘小张’一定是我当年的同事。” 豆立兵说:“他当年还是个学徒工,年纪还小,是个娃娃。”
为了证明这个猜测,9月29日一大早,豆立兵陪扬州电视台记者先去了当年的谢集包装厂“探营”,同时对包装厂附近的“瞿庄” (“小张”的疑似老家)进行了一些信息核实。基本能对上号,大家都兴奋不已。
当天,小周和“小张”到了谢集,豆立兵已如约等在那里。 “像!就是他,样子基本没怎么大变,看起来特别眼熟。”豆立兵一见到“小张”就飞奔过来,拉住他的手,但由于之前并不是在一个车间工作,“小张”对豆立兵并不熟悉。
在豆立兵的引领下,“寻亲团”来到了当年的谢集包装厂,这时,“小张”兴奋地指指旁边的厂房示意小周“说”:“真的是这里,这是我以前工作的地方。”
最后,豆立兵又叫来一个老同事马福良,老马来了,还没走近,“小张”便几步冲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边和老马亲切地“寒暄”。
“小张”名叫瞿生林见到亲人“哇哇”哭
“小张”和老同事在纸箱厂的旧址相见,另一位知情者闻讯而来。瞿庄的尹师傅,妹妹嫁给了“小张”的弟弟,他了解到所有情况都对上号后,急着要带“小张”回家。尹师傅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带路,从纸箱厂出发,十多分钟后,“寻亲团”就来到了“小张”家。
“小张”看到熟悉的青瓦砖房,马上跳下车,和迎面走来的堂叔瞿永兵紧紧抱在一起,“小张”激动得“哇哇”大叫,眼泪夺眶而出。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有的还打着赤脚,“小张”的奶奶张桂英说:“这个孩子,总算回来了,这些年他爸妈都快急疯了,我们都以为他死了。”
“小张”哭着和乡亲们一一拥抱。
瞿永兵说,“小张”真名瞿生林,今年34岁,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瞿生平一直在无锡做生意,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妹妹瞿生燕在昆山生活,刚刚22岁,还没出嫁。
小瞿看见自己家的砖瓦房,直接扑上去,贴在墙面上哭,蹲在地上哭,跺着脚哭,奶奶张桂英把他拉起来,轻轻抱着:“不哭,不哭,咱们回家了。”
帮他找到家了,小周心愿了了
听了小周帮小瞿找家的故事后,瞿生平激动地说:“我用我的心感谢你,一辈子感谢你。”
瞿生平的女儿瞿奕小朋友,从来没见过小瞿,但还是很亲昵地用手环住小瞿的脖子,亲热地叫:“伯伯,伯伯,给你烟。”
瞿妈妈笑盈盈地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说:“明天,妈妈带你上街去买几件衣服。”
小周说:“现在他最需要的不是衣服,是你们的关心,你们知道他这么多年多想你们啊!”
看到小瞿有个这么幸福的家庭,小周很为他开心,“终于为他找到家了,我的心愿也终于了了。”
小周还很认真地嘱托他的家人,“在山东时,我带他到卖助听器的地方测过,他是有听觉的,戴上助听器,是能听清楚的,我一直想给他买,但一直没攒够钱,要是家里条件允许,还是先带他去医院看耳朵最重要。”
瞿生平当场表示:“当然当然。我一定尽力想办法给他治病,送他去读书,将来等他能够独立了,再慢慢和他商量,总之,他有什么心愿,我一定尽全力支持他。”
在“寻亲团”离开时,小瞿让记者给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是瞿家第一张真正的全家福!
□本报记者 鲁超国 □青年时报记者 丁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