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7|回复: 0

[转帖]宁夏孤儿寄养第一村探秘

[复制链接]
铁观音 发表于 2008-11-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夏孤儿寄养第一村探秘

永宁县杨和镇惠丰村,46户家庭寄养了84名残疾儿童,成为我区寄养孤儿最多的一个村。孩子们在那里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变化?村民们为什么又如此热心?

   大爱无边 智障女孩开口叫妈妈

  “院子真干净!”11月4日,走进永宁县惠丰村9队村民刘淑琴家,从业多年的记者惊叹不已。

  宽敞的院子红砖铺地,金黄的玉米码放成排,窗明几净,屋内更是井然有序。一个七八岁、扎着小辫的姑娘笑盈盈地请大家吃水果,她就是寄养在刘淑琴家的孤残儿童司马一丁。

  2003年2月16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门诊部发现一个被弃女孩,身上的字条写明:孩子出生于2000年12月26日。自治区医院为女孩做了体检,发现她患有肺炎和心脏病等疾病。经过3个月的治疗,女孩子被移交到宁夏儿童福利院。民政部门为她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司马一丁。当年,刘淑琴就申请寄养她。

  刘淑琴可是惠丰村远近闻名的人物。丈夫郑程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工,先买了农用车跑运输,后又承包了高速公路一些工程。刘淑琴一直在经营服装。2003年时,刘淑琴一家已成为本村的富户,此时,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便萌生了领养孩子的念头。

  一丁到来前,专家检查认为,她精神发育迟滞(智障),语言功能已无法实现。“我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只想多照顾照顾她。”刘淑琴说,因为她本身患过小儿麻痹,所以知道残疾孩子的苦处。就这样,他们把一丁接回了家。

  第一个晚上,刘淑琴带着一丁睡觉,但一丁拼命地哭。刘淑琴想,一丁是不是喜欢让“爸爸”带。于是,她让丈夫带一丁睡,没想到一丁真的很快就安安静静进入了梦乡。几天后,一丁渐渐适应了这个家。刘淑琴深感残疾人更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她对一丁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好。此时,刘淑琴已不再经营服装,干脆就在家一心一意带一丁。一丁虽然3岁了,却不会说话,刘淑琴始终把她当成正常孩子一样和她说话,给她讲故事,带她到村子里、稻田边转,教她说话。与此同时,宁夏儿童福利院的老师、医生风雨无阻地来家里,指导刘淑琴教育一丁。农村新鲜的空气,宽阔的视野,“爸爸妈妈”悉心照料,哥哥姐姐逗她开心,一丁在这个充满关爱的家里茁壮成长。

  “妈妈”,2004年5月的一天,一丁亲切地叫声把刘淑琴吓了一大跳。家里就她们母女俩,谁在叫?她以为听错了,回头一看,一丁走过来,依偎在她身边,又叫了一声“妈妈”。吐字不太清楚,但刘淑琴听得很真切。她简直不敢相信,一遍遍地摸着一丁的头,让她再叫。那一刻,刘淑琴感觉无比幸福。

  一个被专家认定不能说话的孩子,被刘淑琴照料了大半年后居然说话了。村里的乡亲们都跑来看她,会说话的一丁成了刘淑琴的骄傲。

  一丁的成长进步越来越明显。2007年8月,她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上了幼儿园。今年9月的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同学们:树上有两个苹果,摘下来吃了,树上还有几个?同学们都回答:树上没苹果了。但一丁却回答:树上还有两个苹果把把。她的回答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则认为,一丁已经开始“发散思维”。刘淑琴一家听到老师的这个评价后,都无比兴奋。

  其实,在刘淑琴家寄养的孤残儿童不只一丁。呼延旺旺也曾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只不过与一丁相比,旺旺已离开刘淑琴,到了美国。

  2007年春天,刘淑琴考虑给一丁找个伴儿,于是,她又向宁夏儿童福利院申请,再寄养一个孩子,不到两岁的旺旺就这样来到刘淑琴家。旺旺生于2005年12月,由于唇腭裂(兔唇)被父母遗弃在银川旅游汽车站一个台球案子上。刚到刘淑琴家,弱不禁风的旺旺还不会走路,在刘淑琴的精心照料下,旺旺就长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正当刘淑琴倾注更多心血来照顾旺旺时,今年7月,美国的罗伯特·威廉、帕梅拉·戴安夫妇通过中国收养中心,将呼延旺旺带回美国,直接收养为自己的孩子。

  此后一提到旺旺,刘淑琴就眼泪盈眶:“带了他不到两年,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真舍不得旺旺走。”

   争先恐后 46户收养了84个儿童

  今年13岁的男孩司马灵和8岁女孩司马文文,是5年前来到徐霞家的,两个孩子都是智障儿童。司马灵刚来时只会对着人傻笑,而文文除了坐学步车外什么也不会,连头都控制不稳。但11月4日记者一行刚进徐霞家,司马灵便拿着苹果一个个发给大家,还很有礼貌地劝大家吃苹果,并积极地给记者搬椅子。而文文见儿童福利院的阿姨们又来看她,高兴地拉着阿姨的手欢跳着。今年38岁的徐霞,自己有一对双胞胎,家里有三个蔬菜大棚,年收入4万元以上。谈到寄养两个孤残孩子的原因,徐霞说,现在农民的条件好了,衣食无忧,她愿意把更多的爱心献给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

  事实上,在民风淳朴的惠丰村,村民们一直争先恐后申请寄养孤残儿童,村委会主任李金伟早在2002年就寄养了孤残儿童东方娟子。据介绍,该村现在900多户3400多人,人均年纯收入4000多元,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从2001年起,该村通过宁夏儿童福利院陆续寄养孤残儿童,截至今年11月4日,共有46户家庭寄养了84名儿童。是我区家庭寄养孤残儿童最多的一个村。

  “寄养娃娃,对我们村的改变也很大”李金伟说,过去没寄养时,农民农闲时节就知道打麻将,有些还耍赌。但是自从寄养这些娃娃后,大家都比着看谁家把娃娃带得好,打麻将的少了,赌博的也没了,村民之间的纠纷也比以前少多了。

   孤儿“回家”  不断探索新方法

  我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始于2001年。当年9月,宁夏儿童福利院已收养儿童285名,因条件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儿童,于是成立家庭寄养办公室,下设护理、寄养等部门。随后通过寄养户申请——寄养办对寄养户的调查——对寄养户家庭、身体、子女等综合条件的评估——签订《寄养协议书》等程序,将无法入院的孩子寄养到全区各地。

  宁夏儿童福利院院长白华介绍说,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福利机构,给寄养家庭一定的补贴、资助,由家庭为残疾儿童提供足够关心和照料的一种养育方式。我区福利机构对每个寄养的孩子每月发放450元的生活费,而寄养孩子的医疗、免疫、服装、学费等均由福利机构支付。寄养办的工作人员坚持每天都到惠丰村家访并指导家长,每逢节日必送去慰问品和过节费。目前,宁夏儿童福利院共有123个家庭寄养儿童,他们的残疾率为93.5%,其中银川市6户家庭中寄养了9名儿童;永宁县惠丰村46户家庭中寄养了84名儿童;盐池县10户家庭寄养了20名儿童。此外,平吉堡、青铜峡、中卫、同心县等地,共寄养了10名儿童。

  孤残儿童的寄养,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不断地探索科学寄养的方法。也有人指出,目前我国这种把生活费等补助发给寄养户寄养的方法,不如把该发的补助直接发放到残疾儿童的亲生父母手里,使这些孩子在没有被遗弃前,就能及时得到国家的治疗和在寄养户家一样的补贴待遇。如此一来,有了国家医疗救助和相应补贴做后盾,又有几个父母愿意扔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呢?这样至少从根源上有望减少孤残儿童遗弃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2-23 07:43 , Processed in 0.04215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