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6|回复: 4

五旬男子自称父亲 开价4至5万转让男婴

[复制链接]
悠蓝默默 发表于 2008-11-2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小男孩8个月了,想改家,有条件好的,想要的话,请拨打电话155××××7043。”昨日,有读者报料称,武昌区楚材社区张贴着这样一则不起眼却令人生疑的广告。究竟是人贩子拐卖人口,还是真的走投无路想转养孩子?社区居民议论纷纷。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广告上的手机号码,对方是一名男子,听声音50多岁,河南口音。记者表示想跟他见面详谈,双方约定了时间、地点,暗访就此展开。

  “咱们找个茶馆慢慢聊”

  “我先把孩子抱来给你们瞧瞧,瞧完了我把孩子放家里,回头再把我的身份证拿过来,咱们找个茶馆慢慢聊。”

  昨日下午5点40分,天色已经变暗。本报两名记者假扮一对年轻夫妻,来到约定的武昌粮道街武汉中学正门口。

  记者环顾四周,并未发现有50岁上下的男人驻足。等了5分钟后,记者再次拨通对方手机,仍旧是那个50多岁男子的声音:“你们记错了,不是正门口,是西大门口。”

  记者来到武汉中学的另一个大门口,远远看见一个50多岁的男子抱着一个1岁上下的婴儿。男子头发凌乱、胡须黑白斑驳,怀里的孩子身穿白底粉红色碎花的袄子,头戴粉红色毛线小帽,脚上穿着白袜,看起来很安静。见记者走近,男子热情地过来跟“年轻夫妻”一一握手,嘴里自言自语着“穿得光鲜,是好人家”,河南口音非常明显。

  没等记者问话,男子满脸笑容说:“我先把孩子抱来给你们瞧瞧,瞧完了我把孩子放家里,回头再把我的身份证拿过来,咱们找个茶馆慢慢聊。”

  记者提出可以先一起吃个饭,男子说孩子怕冷,要赶紧抱回去。记者接着说,这里光线太差了,看不清楚孩子长什么模样。男人听了,连说“好的好的”,于是抱着孩子,跟记者来到一个小胡同里。

  “哪儿啊,这是我小儿子!”

  “当时她得了病,我看她可怜,给钱帮她治好了;她感激我,就嫁给我,还生了这个儿子。”

  男子先把婴儿抱到路灯下面,摸摸小脸,捏捏小手,没钱治病,更没钱养孩子

  “能借的都借了,必须要给孩子找个好人家,我养活不了他了,家里有个生病的老婆还要我养。”

  既是老来得子,又为何会做出“转养”孩子的决定?面对记者的提问,男子表情凝重起来:“他妈妈生完他着凉了,三个月后就中了风,口齿不清,流口水,走路不稳,筷子都拿不起来。为了给她治病,前后花了4万多。我每月收入几百块钱,能借的都借了,到现在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没有了。必须要给孩子找个好人家,我养活不了他了,家里有个生病的老婆还要我养。”

  “母亲体质不是很好,不知道孩子受不受影响?”记者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提出“质疑”。男子马上说:“这伢身体好得很!自打生下来就从没感冒过,平常不哭不闹,生人抱也不哭。”说完,他又把孩子出生近一年的体检报告和各种免疫注射的单据拿出来,上面显示“正常”。

  “给我四五万块钱就行”

  “逢年过节让我过去坐坐,能看上他一眼就行了。另外,能给我四五万块钱,把他妈妈的病看好。”

  “转养这个孩子,你开什么条件?”记者直截了当地问道。

  男子笑笑说:“也没啥条件,就是逢年过节让我过去坐坐,能看上他一眼就行了。另外,能给我四五万块钱,把他妈妈的病看好就行。”

  “她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吗?同意吗?”记者追问。

  “我们商量过了,他妈妈说,永远都不去看这个孩子。”男子肯定地回答。

  当记者提出想见见孩子的母亲,男子一口回绝。他说,老婆中风,怕见生人。

  “我们想用手机给孩子拍张照片,给家里人看看。”记者提出要求,男子爽快答应了。接着记者又提出想复印病例、单据,他也没反对。

  晚上6点30分,记者跟男子告别。临走前,男子看着记者说:“你们是好心人。”

  ◇疑点

  男子多次难圆其说

  疑点1

  拒绝记者看望妻子

  辛庆×表示,自己的妻子中风在家,因为要给妻子看病,才为小孩找新家。当记者提出希望看望他妻子时,辛庆×坚决反对,称“妻子生病,见不得生人”。

  疑点2

  不太关心孩子冷暖

  记者与辛庆×交谈过程中,小孩的帽子前后三次掉到地上,但辛庆×仍继续和记者说话,丝毫没有去捡的意思。每次掉在地上后,都是记者帮他捡起来,然后戴在小孩头上。

  疑点3

  男子名字、年龄不一致

  孩子的健康手册上显示,辛庆×在2007年的年龄为53岁(生于1954年),而辛庆×的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59年9月15日。另外,健康手册上登记名为“辛庆×”,而其身份证上登记名为“辛民×”。对此,男子称手册上使用的是他的小名。

  疑点4

  小孩出生时间模糊

  辛庆×多次强调,孩子有9个月大,可按他提供的住院证明,孩子母亲剖腹产时间为2007年12月28日,这样推算,孩子应该有11个月大。

  疑点5

  公务员家不去,经商的不去?

  辛庆×告诉记者,之前曾有两家人打听过孩子,第一家是上海人,男的在机关工作,女的在教书,辛庆×称“不想让孩子进机关人家”;第二家是厦门做生意的,辛庆ד怕他带孩子到外国去做生意”。据辛庆×说,两家人都提出付20多万领养费,但都被他拒绝。

  疑点6

  不关心领养者身份

  记者与辛庆×交谈过程中,他对“领养者”的身份并未多问,也未问起“领养者”能为小孩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只是说一直称自己为媳妇治病欠了很多钱,只是到最后才问了句:“你们是不是武汉人?”

  本报记者 采写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记者手记

  难忘那无辜的眼神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被父母贴广告要“改家”?赴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谈论着、想象着。

  冷冷的黄昏中,我们在嘈杂的江城街头见到了这个不满周岁的孩子。眼睛很圆很大,五官端端正正,白底粉红碎花的小袄子,头戴一顶粉色毛线小帽,脚上穿着白色的小袜,很安静地趴在大人怀里张望着。

  只是,当抱着他的男人,把他的帽子和袜子脱下来,露出毛发稀疏的小脑袋和光光的小脚丫时,我们才注意到,孩子的小手、小脚已经被冻得发紫。

  交谈中,小家伙有点不老实,来回转着身体,帽子屡屡滑落到地上。而抱着他的男人甚至毫无察觉,每次都是我们帮他捡起,给孩子重新戴好。

  这个男人,究竟是不是他的亲生父亲,我们暂时无从知晓。但我们关心,这个可爱的孩子接下来将会遭遇怎样的命运?他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能不能永远天真明澈下去?

  临别时,那一个无辜的眼神,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

还脱下孩子的帽子、袜子,露出孩子长着稀疏头发的头顶和光光的脚丫。“看看这伢多结实、多漂亮、多灵光!”借着街边的路灯,记者发现这个男婴五官端正,眼睛大大的蛮有神,很安静地看着大人,但孩子的手脚冰凉,而且手背、脚背都呈紫色,像被冻过一样。

  “这孩子是谁的,你孙子?”记者问道。

  那男子抱着婴儿,整整他的小棉袄。

  接着,男子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大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早已成家,媳妇是上海的,家里父母都在机关工作;自己以前在部队当兵,转业到武汉,先给部队首长当厨师,后来靠打临时工维持生计;户口在河南舞阳市,要再过五六年才能领到退休金。

  “我这辈子就是让两个人拖垮了。先是供大儿子上大学,大学毕业后3年才把助学贷款还清;他妈妈早就跟我离了婚,我单身20多年,前几年在武汉遇到现在的老婆。她考上大学后,父亲突然去世,根本没钱上学,就一个人来武汉打工。当时她得了病,我看她可怜,给钱帮她治好了;她感激我,就嫁给我,还生了这个儿子。”男子很流利地讲述着。

  随后,男子掏出了一叠单据。记者从湖北武警医院的病例和《武汉市儿童健康手册》上看到,孩子父亲叫辛庆×,54岁,母亲叫史明×,35岁,男婴名为辛×,剖腹产于2007年12月28日。

 

相关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08-11-23/050316707098.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黎俊宏爸爸 发表于 2008-11-2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可能是从武汉拐来的吧?要不他为什么会问记者们是不是武汉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迅迅,回家吧 发表于 2008-11-2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已养儿,当知养儿的辛苦,那为何还要生下他?另外,看他儿子的条件应该不错,又是一个有知识和文化的人,我不相信他会同意他爸爸这样做,十有八九是别人家的孩子,或者他的条件都是伪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4 07:21
气德我无话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阳光天使 发表于 2008-11-24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有人出1万元要抱走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04:42  长江商报

  昨日,辛庆中(中)在门口给孩子喂豆奶,他患病的妻子躺在床上傻傻望着外面。本报记者摄

  记者再次约见河南男子,并找到其租住地,邻居们称——曾有人出1万元要抱走孩子

  《给四五万就能抱走孩子》追踪

  一位50多岁的河南男子四处张贴广告,称为媳妇筹钱治病,要把自己将满周岁的儿子“改家”到一户条件好的家庭。昨日,本报报道了《给四五万就能抱走孩子?》一文,引起了多方关注,读者对小男婴的命运十分关注,网上评论逾万条。不少网友都觉得抱孩子的男子说话疑点重重,担心他是人贩子。

  昨日,记者急切地想了解小男婴的情况,并再次来到粮道街寻找该男子和孩子。一波三折之后,记者终于找到了他们的家。

  超市门口巧遇小孩“叔叔”

  昨日3点多,本报记者再次来到武昌粮道街武汉中学附近,拨通了辛庆×的手机,要求见面。辛庆×在电话中称,见面可以,但见面后必须要带他媳妇去看病,并给孩子买奶粉。记者表示要和家里商量一下,稍后再和他联系。

  一小时后,记者先后10多次拨打辛庆×的手机,但一直没人接听。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或是听到风声不敢出来了?记者心里一紧,开始沿着昨天的线索在附近寻找。

  晚上6时许,记者来到粮道街一家小超市,发现在一处垃圾堆旁,有一个背着编织袋捡垃圾的男子,与辛庆×提供的身份证上的照片有几分相似。

  “请问你认不认识一位姓辛的师傅,他也在附近捡垃圾”。记者问道。

  该男子警觉地问:“找他有什么事?”随后,记者多次表示,是听别人说辛庆×家里贫困,想去看看小孩,顺便给小孩送点奶粉。该男子见记者果真进超市买了奶粉,便打消了心中的顾虑。“我就是他的弟弟,带你们去吧。”他说。

  黑屋内传出小孩啼哭声

  前往辛庆×家的路上,该男子说他叫辛民动,他的哥哥叫辛庆中。之前,哥哥辛庆中的身份证丢了,便一直在用他的身份证。辛民动肯定地表示,记者前日在小巷里见到的抱小孩男子,正是他的哥哥辛庆中。

  “我现在都不敢去哥哥家,每次去了都心酸。他老婆瘫在床上,神智也不清楚。家里还有一个不满一岁的小孩……”辛民动说。

  记者随着辛民动穿过一条弯曲的狭窄小巷,来到粮道街朱家巷一间低矮的平房边。辛民动说,这就是他哥哥的租住房屋。

  这间平房没有窗户,一把大锁锁在门上;屋内不时传出小孩的啼哭声,但记者从门缝往里看,里面一片漆黑,不见小孩的身影。

  辛民动说,他哥哥的媳妇和小孩就在屋里,“因为女人有病,不敢将门打开”。

  记者只好在门外等待辛庆中。屋内小孩的啼哭声时断时续,一位邻居路过时却没有过多停留,他说,已经习惯了屋内小孩的哭声。

  记者表明身份 ,辛庆中很“高兴”

  十几分钟后,一蓬头垢面的男子提着编织袋朝平房这边走来。记者仔细打量,该男子正是前日与记者见面的辛庆中。看到前日曾与见过面的“年轻夫妇”出现在家门口,辛庆中吃了一惊,问:“你怎么找到我家来了?”记者表示想来看看情况,给孩子送点奶粉。辛庆中颇为不满地嘀咕了几句。

  交谈过程中,辛庆中不时发牢骚。见有人拍照,他赶紧阻止,“你拍了又没用,又不能上报”。记者多次试探后,便向他表明了身份。听闻“年轻夫妇”是记者,辛庆中赶紧握着记者的手说:“你们要早说是记者,我就让你进我家了。”接着,又主动和记者拥抱。

  辛庆中马上打开携带的编织袋,倒出袋中的废纸、塑料瓶,一一拿在手上给记者看,说这是他一下午的收获;然后又从中拿出一袋馒头和辣椒。“这是我和爱人的晚饭。”辛庆中说。

  在屋外交谈过程中,记者多次听到屋内小孩的哭声,催促辛庆中快点开门,看看孩子,但辛庆中一直说“没事”,还是继续拉着记者的手讲了五六分钟,才将门上的大锁打开。

  吃了面粉糊糊和豆奶, 孩子不哭了

  打开房门,屋里黑洞洞的。据辛庆中说,由于欠电费,他的租住房已经断电很久了。借助着邻居家的一点亮光,记者看到,房间大约有八九平方米;屋里只有一张床,孩子在床上哭闹着,一名30来岁的女子躺在孩子身边,头发凌乱,双手撑着腮,呆呆地望着门外。见到有陌生人进屋,女子突然猛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我媳妇见了生人会犯病。”辛庆中皱着眉头说。

  门刚打开,床上的小孩哭闹得更厉害了。记者催促辛庆中赶快喂小孩。只见辛庆中拿出一个开水瓶,倒出些面粉糊糊样的东西;接着又拿出一袋“维维豆奶”,将豆奶粉倒在奶瓶里,用面粉糊糊冲泡豆奶。

  辛庆中将小孩抱出屋外,放在胳膊上一边喂小孩,一边跟记者聊天。小孩穿了一件大红色的花棉袄,一直冲人笑。不到10分钟,孩子就吃完了瓶中的糊糊。吃饱后,他不哭闹了,眨着大眼睛。

  辛庆中告诉记者,孩子叫辛旦。

  孩子出生时,两人并未领结婚证

  据辛庆中说,他之前在河南生活,离婚后,来到武汉,做了18年的厨师。在餐馆打工时,他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史明红。由于史明红身体不好,辛庆中经常照顾她,两人便产生了感情。后来,史明红决定“跟着”辛庆中生活,但两人并没有领结婚证。孩子是在元旦出生的,所以取名为“辛旦”。

  辛庆中说,史明红以前曾间歇性地发病,发病后四肢抽搐,精神也有些不正常。辛旦出生后,史明红就中风瘫痪在床,神智也不清了。

  ◇邻居

  曾有人出一万元要抱走孩子

  记者与辛庆中的交谈过程中,几位邻居也赶过来,围在旁边。辛庆中对邻居的“围观”颇为不满,冲着邻居吼道:“都走!都走!不要看热闹。”

  辛庆中在现住地住了3个多月,邻居们说,他从不主动与人交谈,每天出门都会将大门反锁。邻居们经常听到屋内传出小辛旦的哭声,知道辛庆中的老婆和孩子都在屋内,但“从没见他们出来过”。

  邻居们回忆说,多次看到辛庆中在路边和别人打牌。10月的一天晚上,邻居们听到小辛旦的哭声越来越大,哭了很久,便赶紧跑去看,发现孩子掉进了床边一个装着水的盆里,但大门被死死地锁着。进不了屋,大家只好报警。随后,警察和邻居们在附近四处寻找辛庆中,终于在路边找到了正在打牌的他。

  尽管邻居都很关心小辛旦,但当辛庆中在家时,大家都很少去。“他觉得我们是在看热闹,不好接触。”在邻居的眼中,辛庆中是个古板的人,和人说不上几句话。

  据附近知情的邻居说,小辛旦是辛庆中的孩子,小辛旦刚出生时,曾有人提出要抚养孩子,并给1万元。“辛庆中说生孩子都花了7000,1万太少了,就没让别人抱走。”

  ◇弟弟辛民动

  “很少过问他的事”

  辛庆中的弟弟辛民动今年49岁,仍是单身。虽说是亲兄弟,而且两人租住地相隔不到两站路,但一谈起辛庆中的家事,弟弟辛民动就只是说“很少和他来往,对他的情况也不熟悉”。

  长江商报:能说说你的情况吗?

  辛民动:我来武汉好些年了,一直以捡垃圾为生。每天从早捡到晚,就只能挣几元钱。

  长江商报:据辛庆中说,他曾经当过兵,做过首长的厨师,转业后还在餐馆做了18年的厨师。

  辛民动:(摇头)我不清楚,很少过问他的事。

  长江商报:辛庆中当没当过兵,你总知道吧?

  辛民动:(低头思考片刻,笑着说)算是当过吧。

  长江商报:能说说你哥哥前妻的情况吗?

  辛民动:(面无表情)不清楚。

  长江商报:之前,辛庆中说他大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现在已经成家,媳妇是上海人,是吗?

  辛民动:(笑)别人家的事,我也不清楚。

  ◇对话辛庆中

  我愿意自己养,但能找个人家最好

  昨日,本报记者与抱小孩的男子辛庆中正面接触,经过多次试探后,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辛庆中出人意料地双手握住记者的手,表示很欢迎记者采访。随后他又提出,要找个收入稳定的家庭收养小辛旦,“但一定还要给钱,让老婆治病”。

  曾想过找报社记者

  辛庆中:(交谈中,见到有人拍照)你拍了又没用,又不能上报(指登报)。

  长江商报:那你想不想找记者?

  辛庆中:我也想过找记者,在报纸上记了几个电话,但一直没有打。

  长江商报:为什么没有打呢?

  辛庆中:(沉默)别说这么多,你们到底想不想领养小伢?

  长江商报:如果我们去找记者来采访你,你欢不欢迎?

  辛庆中:欢迎。

  长江商报:我们就是报社的记者,想帮帮孩子。

  辛庆中:(扔下手上的包,双手握着记者的手)早说你们是记者啊,我就让你进我家了。我就想让记者报道,我们慢慢谈,从头到尾讲给你们听。

  想找条件好的家庭抚养孩子

  长江商报:对孩子未来有什么打算?

  辛庆中:找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抚养。如果有好心人想收养辛旦,只要对方家庭收入稳定,而且,能帮我爱人治病就行。

  长江商报:有没有想过自己抚养孩子?

  辛庆中:要是有好心人能给辛旦提供奶粉,能帮我爱人治好病,我愿意自己养小孩,但能找个人家最好。

  长江商报:小孩这么可爱,你舍得他吗?

  辛庆中:当然舍不得了。不过,要是有好心人收养,对孩子的成长肯定大有好处,孩子的命运也就改变了,也能给我点钱,让我给媳妇看病。如果把孩子送给了好心人,我也希望能以“伯伯”的身份,过年过节都去看看他。

  ◇网友评论

  天越来越冷啊,我们想知道小孩子是否安全,是否温暖啊!

  可怜的小孩,手脚都冻紫了!我是一个六个月小孩的母亲,孩子对我来说比我自己的命还重要,如果我的小孩不见了,我相信我和我们全家都会痛不欲生。

  但愿不会是人贩子拐过来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帮助这个小孩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从种种迹象来看,小辛旦很有可能是辛庆中的亲生孩子。本报明日将继续调查此事,关注小辛旦的命运。

  本报记者 采写

  要是有好心人能给辛旦提供奶粉,能帮我爱人治好病,我愿意自己养小孩,但能找个人家最好。

  ——当记者问“有没有想过自己抚养孩子”时,辛庆中说。

  每天都听到小辛旦哭,几个月大的小孩就要遭这种罪,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我们也没办法。

  ——辛庆中租住房附近一位30多岁的邻居说。

  很少和他来往,对他的情况也不熟悉。

  ——辛庆中的弟弟辛民动对哥哥家里的事情一问三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5-1-24 08:48 , Processed in 0.05680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