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0|回复: 3

乞讨者1秒赚100美元 饭点叫外卖吃16元鸭腿饭

[复制链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8-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秒钟赚到100美元?制造这个“赚钱神话”的竟是轨交站内的乞讨者。据轨交徐家汇站派出所民警介绍,一名带着小孩的母亲在轨交站乞讨时,一名外国人给了100美元——这事也成了“业内传奇”。  近期,轨交警方加大打击扰乱车厢秩序的行乞行为。轨交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从8月初开始试点微信举报轨交行乞,承诺收到微信5分钟内,民警会赶到相应车厢。
  一家五口出动
  到饭点才团聚
  前天下午3时,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被送进徐家汇站综合执法站。民警吴春雨看着他,无奈地摇摇头:“又是你啊!”这名老人也笑嘻嘻地对着执法人员点了点头。
  执法人员打开电脑调出档案,给老人做记录。一会儿老人就熟门熟路地走进了教育室,这已是他第64次来这儿了。吴春雨告诉记者,在每日查处的乞讨人员中,“老面孔”占了绝大多数。
  由于多次“被教育”,有些乞讨人员连周边各大外卖的电话都熟记于心,到了饭点,他们会自己叫外卖。“叫16元的鸭腿饭、牛肉饭套餐,甚至叫肯德基的都有。”
  经常进出工作站的“老面孔”还有吕某一家五口。“他们常在综合执法工作站‘团聚’。29岁的吕某带着小女儿乞讨,30岁的丈夫汪某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乞讨”。
  民警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一家五口前后相差1个小时在综合执法工作站“团聚”,3个孩子在工作站里玩游戏,夫妻俩在一旁交流“心得”。20分钟后,送鸭腿饭的来了,老爸拿钱埋单,老妈和3个孩子出去领饭。
  暑假是“旺季”
  幼童很“吃香”
  轨交公交总队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微博)”最近发布了一个乞讨排行榜。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在进轨交综合执法工作站次数的排行榜上,22岁的何某以309次位居第一。他来自辽宁,暂住在铁路上海站附近,文盲,脚有残疾。
  88岁来自安徽凤阳的陈老太以303次暂列第二。据警方透露,她下午与老乡打麻将,赢钱就不出来,输了就出来讨点赌资。
  排名第三的是甘肃定西人包某,1987年出生的他与老婆张某一个吹笛一个卖唱,共同乞讨,但两人都是开音响假唱。
  另据警方介绍,每年7月底到10月初是轨交乞讨人员最多的日子,也是执法人员最忙碌的日子。“学校放假,孩子们都加入了乞讨队伍”。
  民警表示,为了维护轨交车厢秩序,执法人员每天不间断地在车站、车厢内巡逻,但依然能发现数十名乞讨者。
  据《新民晚报》 http://news.qq.com/a/20120819/000142.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上海月月的微博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8-1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警方发布乞讨排行榜 网友称何必要为难穷人
楚天金报讯上海轨交警方近日在网上发布乞讨排行榜,其中排名第一的何姓乞丐4年被抓了309次,至今仍在地铁线内乞讨。轨交警方此举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乞丐盘踞地铁钱,确实影响容市和市民的安全出行;也有人称,穷人行乞系生活所迫,何必跟他们为难。
  图为:上海轨交警方公布的车厢行乞照
  “乞讨排行榜”
  近期,上海轨交警方加大打击扰乱车厢秩序的行乞行为。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还发布了一个乞讨排行榜。这个榜单反映的是2008年以来被抓乞丐的情况。
  22岁的何某以被抓309次位居第一。他来自辽宁,暂住在铁路上海站附近,文盲,脚有残疾。
  88岁的陈老太以被抓303次暂列第二。她来自安徽凤阳。警方透露,她下午与老乡打麻将,赢钱就不出来,输了就出来讨点赌资。
  25岁的甘肃定西人包某排名第三,他与老婆张某一个吹笛一个卖唱,共同乞讨,但两人都是开音响假唱。
  由于何某、包某残疾,陈老太年老体弱,张某身患白血病,警方很难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一名轨交民警曾在微博上感慨:“在整治车站乞讨的过程中,一名乞讨人员对我说:你一天累死累活赚那么点,还来管我,你知道我今天讨了多少?670元!你连我都不如,管我干吗……有一个抱着小孩的,拿到过外国人给的100美元。乞讨人员有的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执法站民警吴春雨说,在每日查处的乞讨人员中,“老面孔”占了绝大多数。由于多次“被教育”,有些乞讨人员连执法站周边各大外卖的电话都熟记于心,到了饭点,他们会自己叫外卖,“叫16元钱的鸭腿饭、牛肉饭套餐,甚至叫肯德基的都有。”
  经常进出工作站的“老面孔”还有吕某一家五口。“29岁的吕某带着小女儿乞讨,30岁的丈夫汪某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乞讨。”民警告诉记者,前几天吕某一家五口在执法站“团聚”,3个孩子在工作站里玩游戏,夫妻俩在一旁交流“心得”。20分钟后,送鸭腿饭的来了,吕某拿钱埋单,妻子和3个孩子出去领饭。
  50岁的黄某进出执法站也超过百次,他经常带着一名中风老伯一起乞讨,并以要照顾老伯为名逃避拘留处罚。“那老伯很吃香,大家都想带他当‘护身符’。”吴春雨说。
  这些乞讨者也不是“百无禁忌”。8月8日“海葵”来袭那天,被送进执法站的乞讨者只有19人,很多乞讨者都因为红色预警休息了。8月9日,“海葵”走了,乞讨者人数出现报复性反弹,一天竟达82人!
  为了整治乞讨行为,自今年8月6日起,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推出了“微信”举报的新举措。在信号良好的情况下,乘客发出微信5分钟内,民警即可到达相应车厢。试运行以来,警方每天都能接到2至3个微信举报,不少乘客还会主动上传照片。
  何必为难穷人
  对于上海轨交警方公布“乞讨排行榜”的作法,有人表示赞同,说有些乞讨者故意弄出很浓重的体味,乘客若是不给钱,他就长时间站在旁边,直到乘客受不了。
  也有人认为,这种作法不太人道,缺乏对弱势群体应有的善心。乞讨者的出现确实让“文明人”感到不爽,但所有的“影响”也就止于此了。乞讨者只是以这种卑微的方式让自己生存下来,即使有警方所言的“有的月收入一万多”,那也只是极少数,何苦以这种方式为难他们。这样的乞讨排行榜,这样的“示众”,羞辱的不是乞讨者,而是执法者自己,向公众示出了自己的冷漠。http://politics.gmw.cn/2012-08/19/content_4831878_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8-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乞讨者每天200元出租孩子 70岁以上老年人最“抢手”

 1秒钟赚到100美元?制造这个“赚钱神话”的,竟是轨交站内的乞讨者。据轨交徐家汇站派出所民警介绍,一名带着小孩的母亲在轨交站乞讨时,一名外国人给了100美元——这事也成了“业内传奇”。  这些地铁乞讨人员,究竟是不是真的无家可归、为生活所迫?他们为何大多带着小孩、老人乞讨?随着警方第一手资料的披露,我们或许能获得答案。

焦点一:乞讨人员能不能讨要到钱?
  一位乞讨人员被带到救助站时,不停地抱怨:“今天人少要不到钱。坐了两站路,六分钟,十块钱!”民警问:“你一天能要到多少钱?”他没有回答。
  民警介绍说,曾遇到一个乞讨人员,他之前是在地铁里兜售手机配件的小贩,后来得知乞讨能赚钱,就开始加入了这个行列,后来,这个家庭的所有人都开始乞讨,慢慢的,一个家族,一个村庄,都开始加入这支庞大的队伍。现在地铁乞讨人员已呈现地域性,组织性。一旦远远有警察出现在车厢那头,便有“放哨”的人用手机通知车厢这头,即便已被带进警务站,也会掏出手机打两个电话,一个是通知早上一起出来的“老乡”,另一个是打给外卖店,叫“鸭腿饭”加冰红茶。因为他们看不上警务站提供的饭菜……
  臧某,男,41岁,7月,他因在地铁车厢内乞讨,3次出入救助站。此次被抓获前他已经乞讨了一上午,打开随身携带的小包,他这半日的乞讨收入竟高达500余元,其中不乏外币。而当日外出乞讨的他共携带了近3000元。他戏称,他并不是讨得最多的,他的老乡,运气好的一天上千元。

焦点二:乞讨人员的小孩从哪里来?
  轨交总队介绍,对于群众举报或民警巡逻中发现的疑似拐卖儿童,警方将依据规定的流程对其进行甄别。
  巡逻发现或通过群众举报后,将比对核查身份信息、核对携带儿童的出生证明、户口簿等证件、向其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或居村委核实信息,如查实属其子女,则拍照建档并处罚。
  如果缺乏相关证件无法证明系其子女,则需经过血样采集比对,查实属其子女的,拍照建档并处罚;查实非其子女的,解救儿童、处罚相关人员。
  今年以来,轨交警方对所有在地铁乞讨被举报怀疑是拐卖儿童进行甄别(其中55例是以DNA鉴定的方式甄别),均排除了被拐卖的嫌疑。
  那么这些孩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女子“杨某某”,她手里抱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的父母和两个妹妹都在地铁里乞讨,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她们姐妹间经常交换自己的孩子。
  男子武某,生了6个孩子,其中5个女儿,他每天带着不同的孩子出来乞讨,还经常以每天200元不等的价格将孩子租借给相识的乞讨人员(老乡),陪着乞讨。

焦点三:为什么屡禁不止,不怕被抓?
  包某今年三个月来第32次进入工作站,宋某第89次进入工作站,杨某第175次进入工作站……这些人员,显然属于职业乞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按规定涉嫌“强行乞讨”或被处以治安拘留,但是若没有证据支持(例如市民不愿作证,被害人不愿配合提供证词),只能将他们送往救助站,到了救助站,只要说明自己不愿接受救助,便可以出来了。
  民警说,很多市民遇到强行乞讨的,通常都是避而远之,或者给个几块钱了事,即便是有报警的,当民警赶到时,报警人却不愿去警务站做笔录进行指证,更有人索性一走了之。而面对这样的乞讨人员,民警只能将其留至晚上10点以后或送入救助站,这样做只是提高他们乞讨“成本”,减少了他当天的乞讨时间。
  同时,法律规定,对证明有未成年人需要抚养且无家庭人员可以代为照顾的违法嫌疑人不能进行拘留。这样一来,乞讨人员手中怀抱的孩子也成为了他们逃避处罚的“护身符”,所以老乡之间“租用小孩”的情形也较为普遍。
  同样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70周岁以上违法的嫌疑人免于处罚。因此,70岁以上的老年乞讨人员也很“抢手”。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上海月月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2-8-2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意是让公众了解乞讨真相
本报记者 钟菡 简工博
“我们热爱的这座城市拒绝冷漠,但也需要秩序保障。”上海警方称,在微博上推出“乞讨排行榜”专题,是希望让地铁乘客了解这些乞讨者并非迫于生活,而是想着不劳而获,希望更多乘客了解“乞讨”的真相后,配合警方工作,还地铁车厢安宁有序的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在进综合执法工作站次数的排行榜上,22岁的何某以308次位居第一,88岁的陈老太以292次暂列第二,27岁的包小弟以241次尾随其后,大有利用年龄优势赶超之势……"
日前,上海轨道公交警方发布的这条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赞赏警方积极维护轨道交通车厢秩序的努力,也有不少人质疑此举伤害乞讨者的自尊。
记者昨天从上海警方获悉,微博内容并未涉及乞讨人员的详细信息,一些网友所称的“示众”并不存在。
“我们热爱的这座城市拒绝冷漠,但也需要秩序保障。”警方表示,在大力整治的同时,希望乘客配合警方工作,发现违法人员及时报警,坚决抵制车厢乞讨、散发广告等违法行为,携手创建整洁有序的车厢环境。
“排行榜”并未披露个人信息
8月14日,轨交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发布一条被网友称为“乞讨排行榜”的信息,曝光了2008年以来被轨交综合执法工作站查处次数排名前三的乞讨人员。
不过,警方并未在微博上披露乞讨者的详细信息。记者在查阅“轨交警花”发布的微博时,也未找到相关人员籍贯、照片等个人信息。此后该微博陆续发布了一些乞讨者的故事,也都是简略的情况介绍,照片经过模糊处理,并未泄露乞讨者信息。
尽管并非出于恶意,该“排行榜”仍引发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表示,排在“榜首”的乞讨者,或是文盲残疾,或是老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应得到社会关爱,警方却将其公然“示众”,伤害乞讨者自尊,也有人称“不人道”、“缺乏爱心”。
“这是一个专题,我们从7月初就开始陆续发布,相关的微博有几十篇,被拿出来说的只有这一篇,因为‘示众’这个词引起高度的关注。”“轨交警花”在微博回复中表示:“质疑让我们不断自省,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无论过去还是以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永远都不会变!”
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在微博上推出这一与警务工作相关的专题,是希望让地铁乘客了解这些乞讨者并非迫于生活,而是想着不劳而获,希望更多乘客了解“乞讨”的真相后,配合警方工作,还地铁车厢安宁有序的环境。
对此不少市民和网友都表示认同。市民秦女士每周末陪孩子乘地铁到南方商城学英语,经常遇到乞讨者。她说,一开始她会让孩子给这些人钱,“后来我女儿问我,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不上学专讨钱?我才意识到越施舍越是害了这些孩子。”网友“来司星人”则认为:“打击职业乞丐也是为真正乞讨者维护公平。不要让人们的同情心被浪费!这些职业乞讨者是社会冷漠的始作俑者!”
乞讨现象怎根治还存争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以其他滋扰他人方式乞讨的”及“胁迫、诱骗或利用他人乞讨的”方可处以治安拘留、罚款。记者从警方获悉,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大多数职业乞讨者他们只能将他们留置至22时或送入救助站,但他们到达救助站后往往不接受救助,第二天又可以出现在地铁车厢行乞。
此外,法律规定有未成年人需照顾的违法嫌疑人不得拘留,70岁以上老人免于治安处罚,乞讨者便把孩子和老人当成“护身符”,也让真正的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
在警方日常处理的乞讨人员中,不少人收入颇丰,甚至远超上班族。日前被带进工作站的41岁男子臧某,半天乞讨收入就达500元,其中不乏外币。甚至在整治车站乞讨的过程中还有乞讨人员问民警:“你一天能赚多少,还来管我,我今天就讨了670元!你连我都不如。”
民警吴春雨介绍,每日查处的乞讨人员中,“老面孔”占了绝大多数,都是“职业乞讨者”。因为“看不上”警务站提供的饭菜,到了饭点他们会自己叫外卖:“16元的鸭腿饭、牛肉饭套餐加饮料,甚至叫肯德基的都有。”
当然,也有一些市民和网友认为,一味“打击”、“举报”,不是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根本之道。市民严小姐表示,应该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帮助,让不劳而获者没有立足之地。
http://www.people.com.cn/h/2012/0820/c25408-106859988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3 15:44 , Processed in 0.03816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