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方城农妇勾西平拾到一个流浪老人,非亲非故却当亲娘养在家中,并坚持求助媒体寻找老人的子女。14年前,南阳男子郭喜增的母亲患精神病走失,一家人寻找未果,但一直没有停下寻亲的脚步。
12月2日,看到媒体报道的郭喜增,找到勾西平,当场确认流浪老人就是他的母亲,给勾西平磕了仨响头,郭喜增把老人领回了家。昨天,郭喜增和俩哥哥再三辨认并经过体检,发现领回的老人其实不是自己的妈。
□今报记者 张定有/文图
●农妇桥下捡个“娘”
今年52岁的勾西平是方城县博望镇枣园村农民,距村子南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座小桥,7年前,“我见到老婆婆时,她躺在泥沟中,衣衫不整,骨瘦如柴,几个小孩子还用土疙瘩砸她。”提到2001年8月的一幕,勾西平忍不住抹了抹眼泪。“当时,我一把将老人抱在怀里,擦去她脸上的污垢,问她家在哪里,可不管我咋问,老人只‘啊啊’地叫着。”勾西平先把老人安顿在村边一座小屋里,又从家里搬来木床和铺盖,把老人安顿起来。
村民介绍,勾西平一日三餐亲自送去喂老人吃。“老婆婆脾气坏,动不动就不吃饭,还踢菜碗,她就哄着,像哄小孩一样。”为方便照顾,2006年春节,勾西平干脆把老人接到家里。
●求助媒体帮“娘”寻亲
勾西平的丈夫和她的4个儿女都在外地做生意,三番五次让她到城里享福,她都没去。“想到老人,我心里放不下。”儿女们和丈夫知道后,主动回家帮她。“我们家有一个规矩,每次吃饭,第一碗饭都先盛给老人。”
老人的家在哪里,为何“离家出走”?一直是勾西平心里的一个结。7年来,她四处打探毫无结果。后来,勾西平开始求助媒体,先后在3家媒体上表达了为老人寻亲的愿望。“如老人的亲人找来,就让老人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如找不到,我也不回城了,就在老家侍奉老人,为她养老送终。”勾西平每次接受采访,都这样表态。
●城里男子磕头领走“娘”
就在勾西平认为老人可能终生找不到亲人的时候,一个叫郭喜增的男子打来了电话。
46岁的郭喜增是南阳市惠农达农资集团公司的职工,他的母亲刘秀红退休前也在该公司上班,1980年因患了精神病提前退休,1995年1月1日,母亲一个人在街上走失,全家人四处寻找,一直没找到。
今年11月27日,看到《南阳晚报》上一则《“陌路”亲情 人间大爱》的报道,郭喜增欣喜若狂。他说,报道中描述的老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照片上的形态神情,都酷似他记忆中的母亲。当天,他拨通了勾西平的寻亲热线,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初步确定勾西平收养的老人就是他的母亲。
12月2日,郭喜增和妻子乘一辆出租车到勾西平家中。目击群众介绍,郭喜增夫妇俩一见到老人,立即抱头痛哭,娘啊娘啊叫个不停。尤其是听勾西平讲完收养过程后,郭喜增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在了勾西平的面前,连磕了三个响头。当天,郭喜增把老人接回了家,并当场在电话中告诉在许昌工作的两个哥哥:“咱妈找到啦!”
●单位都要补福利了发现认错妈
郭喜增住在一个50平方米的单元房内,把老人领回家后,一家人先给老人洗了个澡,然后让上高中的儿子与自己住,专门为老人腾出了一间房子。单位的职工也为郭喜增找到了亲人而高兴,公司董事长周继祖带着礼物和2000元现金上门看望老人。
周继祖介绍,刘秀红失踪之后,劳动部门根据有关惯例,已按照其离开人世于1995年11月停发了她的养老金,现在她回来了,公司已特意开会研究她的手续补办问题,决定立即向劳动部门打报告,为其补发13年来停发的一切费用。
两位哥哥也先后来到郭喜增家,结果发现不对劲儿,母亲是湖南人,老人是湖北口音;母亲鼻梁上有个伤疤,老人没有;母亲患病时爱唱《东方红》;老人经常骂人。兄弟三人将老人带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拍了张片子,母亲1973年曾因工伤骨盆骨折。结果X光片显示,老人的骨盆从来没有骨折过。至此,一家人终于明白,郭喜增认错了,把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当妈带回了家。
●善良农妇愿意继续养“娘”
认错了妈落埋怨不怕,郭喜增很犯愁,接回来的老人咋安置。兄弟三人商议,告诉勾西平,征得她的谅解。12月8日,郭喜增打通了勾西平的电话,勾西平一听经过就说:“既然认错了,就送回来,但是得通过媒体解释你认错了,不然大家都以为老人找到了家,没人再来寻亲,老人可能就永远回不了家了。”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勾西平,她说,她会去把老人再接回来,因为老人的用品都还保存着,养了7年,猛一下老人走了,她这几天心里都空落落的。
最后,勾西平再次表达了为老人寻亲的愿望,称老人爱捻绳、喜欢戴帽子;眼睛不太好使,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但神志不清。希望知情的人,能帮忙找找她的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