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女童日”:赋权于少女 结束针对女童的暴力 2014年10月11日是第三个国际女童日。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女童仍饱尝失学的痛苦和暴力的戕害。 今年的“国际女童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专门就此发表了题为《赋权于少女:结束暴力的循环》的致辞,呼吁国际社会一起关注女童的全面发展,反对针对女童的暴力行径。 致辞内容如下: 2014年10月11日是第三个国际女童日,我们的主题是要着眼于女孩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反对暴力。 从童年到成年的这一段时期,对女孩子来说,是十分微妙的时期。在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地方,正处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却不得不面临辍学、直接或间接的遭受语言或身体上的暴力侵害。在一些国家里,几乎有五分之一的女孩遭受性虐待,女性的生殖器或女性割礼仍然根植于许多传统中。所有的这一切所产生的创伤,导致少女们被迫怀孕、成为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传播者和受害者,无疑,这毁了她们的生活。 禁止针对女童的暴力,尤其对校园暴力保持零容忍。校园必须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孩子们在那儿学会探索和自我发展。我们不能容忍女孩们遭受到任何身体或心理上的侵犯和骚扰。通过使学校作为一个无暴力的环境而存在,我们可以把成千上万的女童的生活与加强社会团结结合起来。 这是所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暴戾的最好的武器,就是通过教育消除无知和偏见。 “以笔为剑”(My pen is my sword)是刻在喀布尔的阿耶莎·杜兰尼女校墙上的警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传达的理念:禁止针对女童的暴力,尤其对校园暴力保持零容忍。得到高水平教育的女性越多,她们遭受童婚和被迫怀孕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所有女孩都能接受中等教育,那么,童婚的概率就会降低64%,婴儿出生了也会降低59%。我们可以通过知识来减少暴力。 上述这些都是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女童和妇女教育全球伙伴关系”和马拉拉基金会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与联合国妇女署的合作精神,共同为争取全球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而努力。 对女孩和妇女的暴力行为应该零容忍、零接受的态度。 今天,我呼吁所有会员国、所有的合作伙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为保障全球女孩平等受教育权利、禁止女童暴力行为而共同努力。 博科娃 2014.10.11 延伸阅读 国际女童日 2011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66/170决议,宣布10月11日为国际女童日。 这一主题日确认女童的各项权利,希望为女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并提高全世界对于女童面临的不平等待遇的认知,以期提高女童在教育、医疗、营养、法律和安全方面的待遇。 2012年主题:结束儿童婚姻(Ending Child Marriage) 2013年主题:女童教育创新(Inovating for Girls’ Education) 不仅仅是女童保护 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保护! 从去年5月8日曝光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小学生酒店开房过夜事件开始,媒体“喷井式”地报道了大量女童遭受性侵害案件。截至年底,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起。 这些案件让公众感到震惊愤怒,让学校安全受到质疑, 让家长们不知所措! 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如何保护女童,从学校教育、从立法、从司法、从心理干预、从儿童权利、从社会服务……等等,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如何保护女童免遭性侵。 其实,不止是“女童遭受性侵”,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保护!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18岁以下儿童/未成年人都有受保护权。这里的受保护权特指保护儿童免遭性侵伤害、免遭身体暴力伤害、免遭照料忽视、以及免遭情感暴力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