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7|回复: 0

[调查探讨] 有多少“意外” 才能让生命安全意识落地

[复制链接]
潇洒依然 发表于 2013-5-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广东惠州博罗县政府获悉,5名意外落江的男中学生,经过紧张搜救,目前证实已全部溺亡。又见“意外”!广东博罗县5名落江失踪中学生全部溺亡在新闻中被称作“意外”,并且还突出描述了当地相关部门所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搜救”的细节,只是这样的“意外”何时才能避免呢?如果仅仅张扬于事后的抢救或者大检查,生命安全意识恐怕只能永远悬浮在空中,而“意外”总是能出现在让我们吃惊和恐惧的地方!广东博罗县5名落江失踪中学生全部溺亡“意外”说,让人不安,也折射着当下包括学校和家庭在内的整个社会对学生安全的认识盲点。我们一贯提倡素质教育,只是这种教育不包括或者很少涉及体现学生安全素质的内容,且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多以表面的形式进行,没有把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列入素质教育核心内容,更没有站在安全是人生一辈子工作的高度审视之。广东博罗县5名落江失踪中学生全部溺亡“意外”说意味着反思的缺位和深度不够。在升学至上面前,忽视生命意义和守护生命、如何自救的教育似乎有着被抛弃的正当性,但是,生命不存,升学和分数从何谈起呢?学生在灾难情急中缺乏安全求生、科学施救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广东博罗县5名落江失踪中学生全部溺亡严重暴露出我们的安全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安全工作的目标决不能停留在不出事上,更不能用“意外”来检验学生生命的价值。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无法做出合理应对措施的学生将受到更大的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就广东博罗县的这起“意外”事件来说,“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救人”本身并没有错,但学生承担自身无法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显现出莽撞,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没有科学的应对策略,这难道不是相关安全教育的失误吗?为此,我们应明确,不应再提倡“暴虎冯河”式的见义勇为精神,而是要加强以人为本、提倡安全保护意识和科学施救的教育。社会和学校急需补上这一课。因此,应彻底转变和扭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安全教育理念,把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生命安全意识顺利落地,自觉提升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

http://news.sina.com.cn/o/2013-05-15/105927128266.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18 11:44 , Processed in 0.03603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