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来自省城4所高校的20多名大学生聚集在闹市柳巷,用义卖的方式向路人呼吁关注被拐儿童,并以此为“建林寻子车”募捐。其中6名大学生赤裸上身,后背书写“关注被拐儿童”引路人围观,然而这种“过激”的善举并没有带来太好的效果,3小时内仅收到募捐款200余元。
5月19日,自称“挑战梦想哥”的王江在成都驾车当街乞讨,车上架纸炮、安铁锅、倾听路人梦想……王江原本开有两家按摩店,月入两万,为了能尽快开一家高档烛光餐厅,把餐厅的盈利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帮助更多的人完成梦想,他采取了这一异常方式筹钱。有人捐出4000元,有人将身上仅有的1.5元全部给了他。10天,他筹得1万多元。
无独有偶的两则新闻,引起两种“相背”的声音:大学生半裸义卖招致嗤鼻“半裸站在街上像什么样子?募捐是好事,但方式太过激”;不少赞扬之声亦不绝于耳“大学生手无缚鸡之力,想点办法吸引眼球也是为了帮人,没什么丢人的”。“挑战梦想哥”开车乞讨质疑声起“这是在利用路人的爱心谋利,不管怎样,也应靠自己的双手,而不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个人的梦想”;有人感动有加“能当街为梦想而乞讨,这是很多人不能做到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他的故事让人很感动”。
两则新闻背后,一个旧题再次相问:慈善是什么?《魏书·崔光传》言:“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百度词语释义中解释: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其有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
定义如此“丰满”,但现实如此“骨感”。有人调侃中国的慈善有八怪:只为炒作不为爱、爱心也能搞摊派、捐款总把记者带、欲献爱心不可得、捐款穷人跑得快、献爱心先把自己害、领导出面很痛快、捐献衣物反被怪。
对号入座,以上两则新闻应属“捐款穷人跑得快”这一怪。记得汶川震灾发生后,在不少富人、明星饱受“冷血”质疑的同时,也有一些倾家荡产“献爱心”的穷人通过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广为人知。比如拾荒男子王明胜为灾区捐出7年积蓄180元,留下“我穿得很脏,但我很善良”的字条至今令人难忘。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惜“倾家荡产”、不惜过激行为帮助别人行善举的都是穷人?为什么某些富人不愿拔一毛以利天下,还创造了很多高深的理论来回击社会的质疑?
作为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理应对社会心存感恩并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才对,为何他们的爱心似乎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少?不禁想,如果大学生和“挑战梦想哥”是亿万富翁该多好,他们肯定会为慈善公益做更多的事情!
诚然,人的穷富与善恶,两者之间并无可比性,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富人和明星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令人感动。但无论如何,这么多穷人不惜金钱、不惜形象献爱心,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反思的现象。“我们希望能传递爱心,收获希望,采取这种方式也是为了让市民关注我们的活动。”“我这是在为了梦想乞讨。”尽管受到非议,太原半裸募捐的大学生和成都开车乞讨的王江,仍旧坚持着自己的慈善梦想。
慈善从来不是富人的专利,只要有心系天下的情感,只要心怀感恩苍生之念,无论贫富,人人皆可慈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富人更有做慈善的实力。起码,在慈善之路上,富人不该落伍于穷人。
本报评论员 贾 蕴
http://roll.sohu.com/20130522/n37667568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