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8|回复: 9

与其纠结数据不如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源: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对此,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每年20万儿童失踪”报道严重失实,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一说进行辟谣。(6月4日《法制日报》)
  对于“儿童失踪”问题可能难有一个真实而准确的数据。一方面,公安部门所掌握的数据,大多数来源于基层的上报,对于未报的数据很难掌握,故而即便有“失踪儿童”的数据,其实也不全面;另一方面,“失踪儿童”的数据是个动态过程,若没有科学的收集程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那么所谓的证伪也不过是种“伪证”。从这一点来说,公安部门倒不必为民间数据失实而恼怒,反倒是应当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止于公开”的责任要求。
  退一步讲,不管是多少人,数字准不准,都应该从根源上杜绝儿童失踪案发生,用行动取信于人,应当是“权威信息”的最终落脚点。纠结数据本身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数据很大表明问题严重,需要公安部门在工作上更加努力,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利好的倒逼;反之,数据很小也并不能证明公安部门就“大有作为”,摈弃“拿数据作成绩”的思维定势和考核标准,才能让利益主体避免投鼠忌器,剥离数据信息的利益附带,使之保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对于相关主管部门来说,应当认识到,“每年20万儿童失踪”式的误导不在媒体,而在背后的儿童失踪现象,若不能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公众诉求,让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取信于人,那么这样的纠结与质疑就难以避免。(堂吉伟徳)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失踪数字之争的启示

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对此,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每年20万儿童失踪”报道严重失实,他已通过其微博进行辟谣。(6月4日《法制日报》)
  
  官方和民间似乎总是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上,很显然,“每年20万儿童失踪”遇到了同样的状况。现在公安部门认定“数据失实”,但依然无法消除外界的质疑,反倒让人更加浮想联翩。既然民间和媒体数据失实,那么真实的数据又是什么呢?只强调数据失实,何以不用真实的数据给予证伪?
  真实的情况是,对于“儿童失踪”可能难有一个真实而准确的数据。没有权威信息,“儿童失踪”的纠结便无以化解。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本就是公安部门的基本责任。若未提供数据,民间数据失实就在所难免。
  退一步讲,不管数字准不准,都应该从根源上杜绝儿童失踪案发生,用行动取信于人,应当是“权威信息”的最终落脚点。相关主管部门应当认识到,若不能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公众诉求,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取信于人,那么这样的纠结与质疑就难以避免。
以上内容来自:沈阳晚报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6/05/content_150705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些专家估算,多些官方公开
前几天一个数字在网上很是流行,引爆了舆论对“儿童失踪”这个社会问题的关注。一家媒体报道称:我国每年约20万儿童失踪,找回的大概只占0.1%。专家称,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惩罚性荡然无存,犯罪成本很低。时值儿童节,再加上近来儿童被侵犯的事件层出不穷,“20万”这个数字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成了热点话题。
  一般公众都轻易接受了这个数字,但相关部门的官员并没有。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微博批评这个数字“严重失实”、“纯属谣传”,并批评媒体“发布数字应先核实真伪”。通过搜索发现,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没有相关部门公布的权威数字,也没有靠谱的统计,都只是一些研究者根据二手、三手数字简单相加作出的统计。“我国每年约20万儿童失踪”,就是一位专家几年前估算后并发布的。媒体在引用这个数字时未说明来源,没有明确说清这只是专家的“估算”,使公众误以为这是权威部门公布的数字。
  这样的乌龙数字,对媒体是一个警醒:对网络上的数字一定要谨慎“拿来”,且要核实来源。不少网络数字是不准确的,或者是很多年前的数字,或者在多次传播中已经被扭曲了,媒体不能看到一个很刺激的数字符合自己的期待,就立刻拿来,这样很容易落入数字陷阱,假新闻多与网络中埋的这些数字陷阱有关。一些记者拿到一个充满新闻诱惑的数字,立刻就抢着发布,不去核实信息来源。儿童失踪是个社会问题,但具体数字不可以讹传讹。
  除此之外,还应该反思一个现象:官方权威数字缺失下的“专家估算”。不只每年儿童失踪的数量,我们很多社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数字,都没有官方权威的信息,都是靠“专家估算”。
  流传最广的一个“专家估算”是每年的“三公”经费。这个数据被各个机构和专家频繁引用,称中国政府部门每年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三项支出,高达9000亿元之巨。这个数字公开后让舆论哗然,其实它就是“专家估算”的。2006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学习时报》发表《政府管理改革的几个切入点》一文,文中对“三公”经费进行了估算,认为其高达9000亿元。此估算出来后,各界纷纷引用。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在《新闻1+1》节目引用这个数据后,此数据更为人熟知。但财政部称这一数字“严重失实”,“三公”实际支出为1201亿元。
  “专家估算”有些时候并不靠谱,尤其是涉及全国的大数据,需要充分的资料和样本,还要有权威的数字作为分析的基础,可在很多数字并不向社会公开的情况下,这种估算难免盲人摸象。而专家专注于研究某个领域,往往在想象上夸大这个领域的问题,估算出来的数据难免失真。就拿“我国每年约20万儿童失踪”来说,正如一个网友质疑:全国有大约370个地级市,20万儿童,也就是平均每年你所在的城市大约有500多个孩子失踪了,可能吗?
  这一方面需要专家估算时要慎重,尽可能以权威数据为判断基础,而不是信口开河过度渲染,否则会极大地误导公众。当然,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从中吸取教训,以更多的“官方公开”来避免专家估算。官方数据的缺席,让众多“野鸡数据”广为流传。
  “专家估算”的普遍、野鸡数据的泛滥,见证着政务公开的低质量,当众多事关公共利益的重要数据,被锁在保险柜中而缺席于公域时,人们只能去估算。另一种情况是,相关部门对重要数据缺乏统计,拿不出权威的数字,只能由专家去估算。比如,就每年失踪的儿童,相关部门并没有统计,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只是回应说:这些数字纯属谣传。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看看我的微博,发案很少。拿“微博转发”去反驳专家的估算,显然没有说服力。可见,陈士渠手中并没有相关数据,可这么重要的数字,相关部门难道不应该统计和掌握吗?
  所以,相关部门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媒体和专家“造谣传谣”,批评网众“不明真相”,首先要反思的是,自身有没有履行政务公开的职责,有没有把真相告诉公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谣“失踪儿童”,拿点“干货”先
 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 。”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记者电话联系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以辨真伪。陈士渠告诉记者,此前,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一说进行辟谣。(据6月4日《法制日报》)


  显然,陈士渠的辟谣缺乏说服力。且不论到底如何得出“年失踪儿童20万”的数据,但这至少是一个厘清失踪儿童数量问题的线索,官方既然要进行辟谣,理所当然应顺藤摸瓜、核查清楚。公众关心失踪儿童的数量 ,首先是关心儿童生存的真实生态,如果连失踪儿童的数量都成了罗生门,不仅儿童权利难以谈起,辟谣之后谣言还是会重新浮现,再度对媒体和公众形成误导。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 ,谣言的覆灭取决于真实信息的及时呈现。儿童失踪数量的信息匮乏,只会“谣言不死”。对于职能部门而言,考证20万这一数据的来龙去脉并不存在难关。在一个信息时代,如果能建立失踪儿童信息库,不仅会截断谣言的传播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可以为失踪儿童的救济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保障。熊志

http://roll.sohu.com/20130605/n37800043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失踪的孩子到底有多少
原标题:每年失踪的孩子到底有多少
[公众表达]王攀(河南职员)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这一说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内容涉及“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的帖子、评论充斥网络。对此,公安部打拐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一说进行辟谣。
老实说,当我看到“一年失踪20万孩子”的报道,也觉得不靠谱。但上网又找不到准确数字。这个20万的数据是媒体报道的,只是说“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并没有正式来源,我在网上发现也有其他媒体引用,但对于数据出处均语焉不详。假如有官方说法,那么媒体也不会引用信源语焉不详的数据。到底每年丢多少孩子?不知道。
公安部打拐办及时站出来辟谣,是对的;要求媒体在报道时核实数据,也是对的。可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不对之处是,中国一年到底失踪多少孩子、能够找回来多少,它始终没有说法。
有关负责人在辟谣中,也仅仅是用空洞的对比来回应,大致意思是问问身边人的感受就知道了;甚至说现在丢孩子都会上网告知打拐办。既然如此,数据为什么不公开呢?假如在告知公众20万数字严重不实的同时,明确公布一年有多少孩子失踪,又有多少孩子能够找回来,那么不需要口罗嗦这么多,媒体这个20万的数据谣传也就不攻自破了。
如此不给出真相的辟谣,谣言肯定又会在下一次被爆出。谣言止于真相。但现在全国每年失踪多少孩子、又能找回来多少,恰恰在公众那里没有真相,这是谣言传播的根本原因。
此外,媒体这一报道,除了数据够刺激之外,还有一个被关注的点,那就是“专家称,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惩罚性荡然无存,犯罪成本很低”。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是拒吃鱼翅、保护鲨鱼的公益公告。这个道理其实同样适用于保护孩子。之所以有拐卖孩子的犯罪行为,就是因为有买孩子的。拐和买相伴而生。现在,对于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是比较严厉的;但要知道,再严厉的打击都抵挡不住犯罪的暴利,这是我们早已知道的常识。
没有买家,那么卖家也就没有了市场,拐卖儿童的犯罪自然就会减少。但现实中,买孩子一方基本上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怕伤害孩子?还是其他原因?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买孩子基本不需要付出代价,那么也就变相地助长了拐孩子。这是专家的看法,也是老百姓之所以普遍关注这一不实报道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所以,公安部对“每年失踪20万孩子、能找回来的不到0.1%”辟谣,一定要拿出官方确凿数据,如果统计起来有难度,哪怕拿出个大概数据也可;另一方面,面对那些丢孩子几乎天塌下来的家庭来说,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打击措施,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思考。而这些,绝不是一句“不实”就能解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谣言止于厘清失踪儿童数量
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记者电话联系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以辨真伪。陈士渠告诉记者,此前,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一说进行辟谣。(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失踪儿童的议题,是在儿童节这一特殊节点触发的。此前的相关报道中,除了披露这一数据,还通过采访专家,揭示了“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儿童失踪的数量之巨加上违法成本之低,加大了这一信息的传播率。如果这些数据缺乏根据,官方及时出面辟谣是很必要的。
陈士渠表示,“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看看我的微博,发案很少”“尤其是严打之下,发案很少”“随便挑几个小学问问,他们学校有多少人被拐了,都知道这数字严重失实”。可以发现,陈士渠是以一种直观感受的方式来辟谣,这和网友“明显不符合直观感受”的质疑相同。一方面,这种辟谣不是建立在统计学的严谨调查之上的,是一种感官经验;另一方面,在否定“年失踪儿童20万”的同时,他也拿不出失踪儿童到底多少的翔实资料和论据。
这当然不能怪陈士渠,也不是说辟谣不够充分,20万的数据就可信。实际上,稍加检索即可发现,官方层面有关失踪儿童数量的调查,一直存在空白。这种调查即便有,也多是地域性的,仅仅针对一个县区、市区,至于全国每年失踪儿童的数量是多少,向来缺乏权威数据。正因为权威数据的匮乏,各种民间版本应运而生,且不乏市场。传播率较高的正是“每年失踪儿童20万”这个数据。
实际上,这个数据的源头,是2007年5月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该栏目在儿童失踪题材的专题节目中称,中国每年失踪儿童有20万,迄今未找到的有60万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数据迄今已经传播了6年。
到底如何得出“年失踪儿童20万”的数据?是统计调查的结果,还是如网友所质疑,只是“公安局接到的失踪儿童的报案总量”?在考证之前,还只能猜测。但是这至少是一个厘清失踪儿童数量问题的线索,官方既然要进行辟谣,理所当然应顺藤摸瓜、核查清楚。20万的数据到底是真是假,假的话它又是如何炮制出来的,真实的失踪儿童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有必要说清楚。公众关心失踪儿童的数量,首先是关心儿童生存的真实生态,如果连失踪儿童的数量都成了罗生门,不仅儿童权利难以谈起,辟谣之后谣言还是会重新浮现,再度对媒体和公众形成误导。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谣言的覆灭取决于真实信息的及时呈现。儿童失踪数量的信息匮乏,只会“谣言不死”。对于职能部门而言,考证20万这一数据的来龙去脉并不困难。此外,在统计学意义上对每年的失踪儿童数量来个摸底,也不会存在技术难关。在一个大数据时代,如果能在对失踪儿童数量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失踪儿童信息库,不仅会截断谣言的传播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可以为失踪儿童的救济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点】没有权威信息 难解“儿童失踪”的纠结
重磅思考
  □四川 唐伟
  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对此,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每年20万儿童失踪”报道严重失实,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一说进行辟谣。(据《法制日报》6月4日报道)
  官方和民间似乎总是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上,彼此在认同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收入统计、住房价格、基尼系数PM2.5数值、幸福指数,两方总是双线运行没有交集。很显然,“每年20万儿童失踪”遇到了同样的状况。现在公安部门认定“数据失实”,但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外界的质疑,反倒让人更加浮想联翩。既然民间和媒体数据失实,那么真实的数据又是什么呢?只强调数据失实,何以不用真实的数据给予证伪?另外,从官方数据的公信度来说,有了“数据打架”和“数据造假”的诸多先例,即便有了官方数据,公众也未必对其抱以信任。
  没有权威信息,“儿童失踪”的纠结无以化解。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本就是公安部门的基本责任。若未提供数据,民间数据失实就在所难免,毕竟他们并不具有提供真实数据的天然义务。从这一点来说,公安部门倒不必为民间数据失实而恼怒,反倒是应当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止于公开”的责任要求。
  儿童失踪的社会性问题,靠两句争论无以化解。谁来打开真相的盖子?是依靠舆论的围观,是权力部门的自话自说,还是第三方的参与;是民意的沸腾,媒体的报道,还是监管的主动作为?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当认识到,“每年20万儿童失踪”问题的重点不在数字是否失实,而在背后的儿童被拐买问题,若不能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公众诉求,那么这样的纠结与质疑就难以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每年到底有多少儿童失踪?
本报评论员 涧石
 6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专家称,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惩罚性荡然无存,犯罪成本很低”。这一说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告诉记者,此前,他已通过其微博对此说进行辟谣:“这些数字纯属谣传。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看看我的微博,发案很少。媒体发布数字应先核实真伪。中国2011年出生人口是1600万,按照媒体所称的统计数据每年20万,那就占到每年新生人口的1.25%,随便挑几个小学问问,他们学校有多少人被拐了,都知道这数字严重失实。”
 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左右?这个说法,确实有些骇人听闻。笔者认同陈主任的看法,应当没有那么多。
 媒体是放大器,本来不会引发关注的事,一经媒体报道,可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承认,现在有的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提高本媒体的社会关注度,确实在新闻操作过程中不够严谨,会使用未经核实的信息,会制作引人注目的标题,哗众取宠,以偏概全,导致一批假新闻出炉,误导受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这种不良作风,公众当然有理由批评,也应当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以这篇报道为例,其硬伤在于,消息来源模糊。统计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统计出来的?文章并没有详细交待。如果只凭记者的臆测,这篇报道是立不住脚的。
 然而,在追究新闻传播者的责任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个问题:到底中国每年有多少儿童失踪?公安部打拐办陈主任对媒体报道数字的质疑,毫无疑问是靠谱的,因为他对中国每年失踪儿童的数据大体是掌握的,所以才会发声。既然您指责了媒体的不负责任,请您负责任地告诉公众,每年中国有多少儿童失踪?又有多少儿童能被及时找回来?
 儿童失踪的主要原因,应当是拐卖。根据媒体报道的情况,多数被拐卖儿童,都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比如带孩子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缺乏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等。拐卖儿童犯罪,主观恶性大,社会震荡大,影响极坏。一旦发案,会给被拐卖儿童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这类案子因为线索少、经费不足、技侦手段不强等客观原因极难侦破,失踪儿童被找回来的概率不高。偏偏这一群体往往不光缺乏防范意识,而且缺乏维权技能和渠道,无力对公安机关形成强大的破案压力。种种现实,决定了公安机关对打拐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陈主任之所以没有公布全国失踪儿童的数据,没有公布儿童找回的概率,恐怕也是担心一旦公诸于众,舆论压力过大,不好对上对下交待。
 然而,公众对此应当有知情权。媒体乱报未经核实的数据固然不对,臆测、传播小道消息有失职业道德,可大道消息在哪里,更值得我们追问。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最大范围的遏制。

http://dailyzk.lcxw.cn/guandian/2013-06-05/1671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公众的质疑 打拐办该如何对儿童失踪案辟谣?

舒圣祥

之所以儿童失踪案频发而找回概率极低,与警方重视不够、办案不力,显然有着直接关系。打拐办应该更多直面这样的公众质疑,而不只是“为辟谣而辟谣”地纠结于失踪儿童数量。

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对此,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回应称,“这些数字纯属谣传。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看看我的微博,发案很少。媒体发布数字应先核实真伪”,“尤其是近年严打之下,发案很少,数字严重失实”。(6月4日《法制日报》)

面对“每年有20万失踪儿童”的惊人数据,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打拐这么多年,类似犯罪还是如此猖獗,而相关部门的办案效率却始终不见提高,成功找回来的被拐儿童总是那么少?对此,公安部打拐办的回应不可谓不迅速,“纯属谣传”、“严重失实”的说法,意味着每年被拐儿童应该远远没有20万之多。问题是,公众非但没有因此感到宽慰,相反都在质疑打拐办“为辟谣而辟谣”。

确实,公安部打拐办的辟谣有些不专业,是“纯属臆测”地在批评媒体“纯属谣传”。“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这个说法本身只是臆测,“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更站不住脚;因此,仅凭打拐办主任个人微博上的儿童失踪案数量多少,来评判“每年有20万失踪儿童”的媒体数据准确与否,是不靠谱的。除非打拐办认为“凡是我不知道的都不存在”,否则,单凭自己知道得少显然不能否定别人知道得多。

打拐办主任又说,“中国2011年出生人口是1600万,按照媒体所称的统计数据每年20万,那就占到每年新生人口的1.25%,随便挑几个小学问问,他们学校有多少人被拐了,都知道这数字严重失实。”可是,新生人口与失踪儿童之间的比例究竟能够说明什么呢?谁说失踪儿童都是当年的新生人口?更何况,新生人口的被拐情况,又怎么能到小学里去“随便问问”呢?前后逻辑完全混乱,一点说服力没有,怎怪网友质疑打拐办是“为辟谣而辟谣”?

公众真正想知道的是:既然打拐办认为“每年有20万失踪儿童”纯属谣传、严重失实,那么打拐办自己掌握的失踪儿童数据又是多少呢?如果打拐办根本不掌握数据,凭什么辟谣?如果已经掌握数据,又为何不予公布?一言以蔽之,打拐办不能只辟谣不吐真——— 不仅是每年失踪儿童的数量,更有打拐办案不力的舆论质疑。

也许“每年有20万失踪儿童”的数据不是特别准确,但是舆论探讨的犯罪成本低与执法效率低,绝对是一个事实。一方面,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会被追究刑责,惩罚性荡然无存,犯罪成本很低;另一方面,所有失踪的孩子都是“走失”,而且失踪就失踪了,警方既不立案也不勘察现场,同样是普遍存在的现实。去年备受关注的云南晋宁系列杀人案,张永明连续杀人整整4年,11名青少年遇害,面对家属的失踪报案,当地警方长期漠视不管甚至拒绝立案,这就是失职渎职的极端标本。

之所以儿童失踪案频发而找回概率极低,与警方重视不够、办案不力,显然有着直接关系。打拐办应该更多直面这样的公众质疑,而不只是“为辟谣而辟谣”地纠结于失踪儿童数量。

(原标题:打拐办该如何对儿童失踪案辟谣?)

http://www.cnchu.com/viewnews-13717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资讯科技发达的社会,“20万”的数字报道确实让陈先生措手不及,真实数据的统计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也存在着困难,官方是应该慎之又慎,我觉得官方可以不正面回复,但也不能仅仅简单辟个谣了事,相信陈先生下次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11-22 22:20 , Processed in 0.0399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