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卉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数:504 更新时间:2006-6-10
在一些疑难的案件中逐渐应用频繁的人脸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和人像组合技术以及模糊图像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手段,人脸识别在公安、安全等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这项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苏光大教授研制的技术,根据人脸固有特征不易改变的原理,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建立大型人脸数据库的基础上,能迅速准确地确定犯罪嫌疑人,并已经在很多众所周知的案件中取得显著成绩。昨天,记者专访了苏光大教授和应用了该项技术的北京弗雷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揭开了人面识别的神秘面纱。
7成相似才有破案意义
“一个人的眉眼、下颌是关键点。我们根据自己改进的一种方法来获取人脸形状特征,选取101个特征点来勾勒人脸的形状,其中27个点表示脸部轮廓、24个点表示眉毛、22个点表示眼睛、16个点表示鼻子、12个点表示嘴巴,将人的五官分成5部分,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融合,由此形成31种不同的人脸识别模式。”苏教授说,令他最为振奋的是这个暑假,用他改进的苏氏识别方法,模拟画像的逼真度再次大大提高。
当苏教授将一个个画像调出来并与真实照片一一比对时,记者忍不住再次为这些模拟画像的逼真叫绝。苏教授说,一般情况下,模拟画像只有在达到70%以上的相似时,才具备辨识的意义。在一个10万能的数据库中,前400相似的照片具有破案的意义。而一张模拟画像如果做得成功,甚至能够在数据库中第一个就找到正确的人。而这些年来,苏教授最高兴的就是听到警察对他说:“苏老师,我们又破案了!”
有时不能只听描述者描述
一般说来,模拟画像分为根据目击者描绘的画像、根据监控录像复原的画像和临摹画像。而其中最难的就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画像,每一个模拟画像的完成都需要经过描述者和画像师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反复地确认、回忆。每一张画像的完成,短的需要一两个小时,长的需要八九个小时。
由于模拟画像不可避免地受到表情、光照、年龄、姿态等因素的影响,一张逼真的模拟画像的最终完成,不但依赖目击者的记忆和描绘能力,更要依赖软件操作人员的经验能力。“有时候应该听描述者的,有时候根本就不能听。”北京弗雷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雷说,刚刚开始做模拟画像时,根本就不了解这一点。“那时候我们一味地听目击者的说法,致使画像师工作起来非常被动。”发生在2002年河北的一起绑架凶杀案件,受害人家属来到画像室后,一直表示眼睛有玻璃球那样圆,牛眼那么大,“再大、再大。”画像师一调到合乎比例的尺寸他就认为不像,结果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发现原来此人实际上只是一个单眼皮、小眼睛的人。“这是因为目击者当时看到作案过程,双方都非常恐惧,尤其是受害者由于受刺激较深,有时候情绪非常激动,描述中难免夸张。这个时候只能让描述者休息。“描述者的平静是最基本的。”
画像最难的是过心理关
“有了苏老师的技术,我们在操作上实现画像并不是很难,最困难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画像需要克服的心理难关。”云雷说,由于一些恶性案件,如焚尸案、碎尸案,需要解决尸体的来源问题,而死者照片又不宜通过媒体和通缉令发布,因此每每有这样的案件,公安机关常常在深夜找上门来要求画像,恢复成一张正面画像。“每年我们都为警方画100多张,其中不少就是对这种严重变形的死者照片进行复原。刚开始我们的画像师也因为太受刺激而感到头疼。”云雷说,有的时候尸体照片只有一颗头,有的时候照片上的人几乎难找到五官,有时候照片上的脸已经被烧掉了一半,有的脸已经极度腐败变形。这时候考验的往往不是画像师的技术而是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当然,成就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2002年的朝阳碎尸案,我们把死者的本来面目组合出来后,3天就解决了尸源问题,7天就破了案。”
这个工作由于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根本难以坚持。
模拟画像背后的故事
发生在北大清华的食堂爆炸案、北京东城北新幼儿园的杀人案、发生在7家超市的系列投毒案一一告破后,人们在为犯罪嫌疑人归案感到欣慰时,很少有人了解模拟画像在其中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效果甚至可以用“意想不到”来描述。
故事一 服务员一眼认出杀人狂魔
2004年10月21日清晨6时许,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报警:东城区北新幼儿园内一名值班女保育员死亡,一名在幼儿园全托的男童失踪。44小时后,这起幼儿园入室抢劫杀人案告破。于10月23日凌晨2时许将犯罪嫌疑人付某缉拿归案。
刑事技术人员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后发现,此前,东城区已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强奸案,这两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随后民警带着这名目击者,由她进行描述并进行了模拟画像,几小时后终于绘制出一张清晰的犯罪嫌疑人的组合画像。警方得到组合画像后,将画像向各宾馆、旅店发放。10月23日凌晨零时左右,船板胡同某旅馆服务员反映,在得到组合画像后,即根据住宿登记,发现一房客与画像相似,于是报警。凌晨2时许,抓捕组紧急出动,将付某抓获。
故事二 4天破获超市系列投毒案
2004年11月16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向媒体公布,北京警方成功破获近期以投毒相威胁恐吓敲诈勒索多家超市的案件,16日11时许,犯罪嫌疑人尹某被抓获。
11月12日以来,北京市双安商场、SOGO等7家超市先后接到匿名电话或信件。对方称,已用注射器在超市食品内注射农药,剩余农药存放在超市存包柜内,并以此相要挟,要求超市向其提供的银行储蓄卡内汇款。根据监控录像和银行账号信息,警方锁定一中年男子为犯罪嫌疑人,并确定其使用“李洋”的假身份证和银行账号。同时,专案组根据掌握的线索,利用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进行刻画。“当时这张画像只是一个不足一厘米的侧面头像,要求我们将这张模糊的视频侧像恢复成一张正面清晰画像。”云雷说,由于原来的图像不具备进行数据分析的条件,所以必须用模糊图像处理技术对录像中的人脸进行复原处理。一个小时后,一张清晰的正面画像出现了。
经过连续四昼夜的紧张工作,专案组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11月15日晚10时许,西城公安分局各派出所召开紧急会议,所领导让全体民警传阅该名犯罪嫌疑人的组合画像。16日天还没亮,全体民警到岗,蹲守辖区内的超市、自动提款机旁、旅馆内。
2004年11月16日上午10时许,一个身高约1.75米、穿黑上衣的中年男子走出积水潭医院南侧航空胡同内的古园旅馆,向平安大街方向走去。民警随后跟踪。手拿画像的办案民警表示,一看就是他!11时20分,刑侦总队特警支队侦查员在西城区护仓胡同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据悉,当时嫌疑人正走到一个存款机附近。警察喊了一声“站住”后,嫌疑人立刻掉身逃跑,被民警摁住。
二代身份证为人脸识别助力
今年3月,一无名保姆在工作仅4天后将5个月大的女婴抱走,女婴的母亲张梅芳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和苏教授取得了联系。苏教授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情况下帮助她细致地给嫌疑人画像。随后,苏教授专门将张梅芳介绍到已应用其技术的北京弗雷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免费画像。当时的画像已经达到8分相像,见过保姆的目击者一眼就可以认出。但实际上,虽然有了嫌疑人或者目标人的画像,根据模拟画像人工寻找真实的人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这张人脸能在全国的人脸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可能几分钟内就能锁定嫌疑人。“苏教授说,目前,只有东城公安分局、北京刑事侦查技术研究所、北京警察学院等地方采用了这套识别系统。
实际上,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从数据库中寻找将大大节省警力、提高效率。具体的做法就是将重点人口、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等分别输入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库中,用模拟画像或者照片与之进行比对。“这是我们第二步努力的方向,在全国的公安系统都能使用这套识别系统,再加上第二代身份证清晰度更高、人像更为标准等有力条件,我相信这项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方便。”苏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