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0

[调查探讨] 网络谣言频发 谁来充当“终结者”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3-6-2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战士 于 2013-6-26 18:20 编辑

网络时代,言论传播速度随着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工具的应用呈几何级增长。而微博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更多谣言、更快传播、更难甄别”的年代,需要有关部门和网民“更有担当”,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创建一个没有谎言和谣言的诚信社会。


  


  网络谣言案频发
1

2013年初贴吧已有传言。(网络截图)
1



  “卖盗版光盘妇女被城管逼河中昏死”被指是谣言


  6月12日,网上流传微博中描述,“河南一妇女为了给孩子凑钱治病,上街卖盗版CD,被城管发现后逃跑,CD被缴后跳入冰冷的水中躲避,城管还不肯放过她,要她把非法所得也交出来,她百般向城管哀求,这是孩子的救命钱,城管丝毫不为所动,不交钱就不许上岸,致使妇女在水中冻了两个小时,最后昏死过去。”网民评论中纷纷表达对城管的愤慨,然而也有声音指出,“这是造谣!”

  据“求真”栏目记者调查,这样的传言已多次被热转,而原图出现在2011年10月11日的媒体中。当天,《京华时报》、《北京晨报》的头版都报道了北京城管救起一名落水女子的新闻。“将台坝河,一名落水女子在冰冷的水中大哭。当日上午9点,坝河两边聚集了近百人观望但无人下水施救,最后路过的将台城管分队队员将其救上岸。女子哭着说她是江苏人,为躲抢劫才跳入河中。当地民警赶到现场后,城管将落水女子转交给警察以进一步调查。”“对于为何选择跳河,而不是其他求救方式,该女子颤抖着身子答道:"我还有孩子,怕他们要我命。"

  【详细】

  河北多市县频频传“孩子被偷抢” 警方称系谣言

  近段时间,网络坊间频传邢台沙河以及邯郸永年、魏县等地发生所谓“孩子被偷抢”事件,随着消息蔓延,许多家长人心惶惶。6月18日,记者致电多地警方进行了核实调查,警方表示“抢孩子”事件系谣言,并已采取相应措施。

  【详细】
求救方式,该女子颤抖着身子答道:"我还有孩子,怕他们要我命。"【详细】

  
女子微博散布警察当街打狗谣言 被行政拘留

  微博中声称,“6月12日傍晚,在北京市海淀区西钓鱼台附近,三名执勤民警限制养犬人自由,用野蛮方式当街打死有主金毛犬,并威胁路人禁止拍照”。微博发出后,立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不少动物保护协会也转发微博,并向北京警方的微博“平安北京”提出质疑,要求警方解释此行为。


  6月13日,海淀警方与该网民马某(女,26岁,无业,北京海淀区人)取得联系,了解事发的情况。


  马某称事发地点在玲珑路与北洼路交叉口。民警随后对周边群众进行走访,但没人看到过类似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民警调取了该地区的监控录像,并通知马某来一同观看指认。当晚,马某观看监控录像后,最终承认微博内容是其编造的。


  【详细】


1

女子微信散布“男孩失踪遭割舌”谣言被查处

  经查,信息发布人王某,是宿松县破凉镇一名45岁妇女。5月22日上午,王某听闻“松兹小学四年级一名10岁小男孩走失后,其尸体在一池塘里被发现,该男孩舌头被割”的传言后,未经核实,用手机以“寒梅”之名制作该条信息发布至QQ空间,并同步发布到微博。


  该信息经传播后,引发群众恐慌,造成了不良影响。案发后,王某如实向公安机关陈述了其散布谣言的违法事实。


  【详细】


  
13人散布安徽女孩“离奇”死亡谣言被捕

  5月3日,安徽省庐江县女青年袁某在北京市丰台区京温商城坠楼身亡。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迅速开展工作,查明袁某排除被侵害,系自主高坠死亡,依法将查证结果通报死者家属,并提供相关视频资料。期间,互联网上出现“女青年离奇死亡”、“被保安先奸后杀”等大量谣言及煽动帮助死者亲友“讨说法”的言论,导致5月8日一些不明真相群众在京温商城门口聚集,部分不法人员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北京警方迅速开展工作恢复现场秩序,并对在网上造谣煽动及现场扰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侦查。经警方工作,彭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被警方抓获。


  【详细】


  
男子为求粉丝发布微博散布恐怖分子杀人谣言被拘

  4月25日,李某发微博称:“有6名越狱杀人犯已经杀害78名女性,强奸16名女性,今天逃到灵溪已经奸杀两名女性,有恐怖分子在灵溪团队作案、抢劫、强奸……”


  4月下旬,浙江省苍南县叶迎迎失踪事件发生后,由此延伸开来的谣言在网络上四起,涉及三种类型:变态杀人狂、恐怖分子杀人、越狱杀人狂。苍南县公安局对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的3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李某是其中之一。


  【详细】


  
车站员工为减轻“五一”工作量散布爆炸谣言被拘

  据当地公安局通报,济南某长途汽车站职工朱某在网上散布汽车站将于4月30日发生爆炸的谣言,被济南警方以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拘留。朱某称,此举是希望“五一”假期到该长途汽车站乘车的旅客能有所减少,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详细】


1

南京女大学生散播禽流感谣言 被警方治安拘留

  4月25日上午,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南京某医院已有十多人因禽流感死亡,现在消息被隐瞒……”这条信息发布后,顿时在网上引起关注,不少网友询问消息的来源。该网友表示,这是医院内部的医生说的。


  果真有这样的疫情吗?南京玄武警方发现这一信息后,立即核实,发现系谣言便展开调查。后宰门派出所经过调查发现,发布这条微博的网友是在南京某大学上学的女大学生玲玲(化名),今年即将毕业。


  【详细】


  
温州17岁少女微博传杀人狂残害78女孩谣言被拘

  4月25日1时53分许,网民“宇宙无敌超级霹雳”发微博:“据说灵溪最近出现了越狱杀人狂,好像有6个,好几个女孩子失踪了,一个女的尸体已经找到了,还死了一男的,现在人心惶惶,最近别出门。”


  该微博的主人有粉丝近3500个,这条微博一经发布即被多人查阅和评论。


  经苍南警方查证,该微博内容纯属虚假信息。


  【详细】


  
散布成都将发生9.2级地震谣言 造谣者被拘留

  4月20日12点50分,一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网民在百度贴吧发帖散布谣言,称“4月20日芦山7级只是前震,成都将于4月22日发生9.2级地震。”该消息发出后,成都市公安局及时查出造谣者,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法规,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该名造谣者予以行政拘留。


  【详细】


  
网络谣言是如何发生的
0



  网络谣言的发生可以分为“无意之谣”和“有意之谣”两种。

  前者是指谣言的产生多是无意的,网络时代,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支持下,公民得以及时转载和转发自己获得的各类信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抑或纯粹是为了娱乐。但多数时候,那些来源并不清楚的信息因为所反映的事实比较逼真,得以让网友再三转发。等到最终证实这也是一起谣言之时,公民才恍然大悟:自己虽然做了谣言的传递者,但所幸没有给他人造成损失;

  而后者而是有人故意造谣,企图制造混乱或者暗藏骗局。故意制造谣言的人借助网民的推手作用,将一件并不存在的事情演化真实,从而欺骗更多人,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详细】


  网络谣言传播如病毒复制 辟谣为何如此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指出,谣言自古就有,但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条谣言经过转发后很快就能人尽皆知。

  随着新媒体互动平台的推广,由于现有法律的缺位和不健全,以及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导致用户在网上的行为和言论难以受到有效和及时的约束,辟谣成为更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一些网友在转发谣言信息后,即使辟谣信息已经公布,也没有意识一定要删除自己之前转发的谣言帖,或者一定要转发辟谣帖以澄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辟谣信息的传播赶不上谣言。

  【详细】


  谁来充当网络谣言的“终结者”?
0


  
用法律和监管遏制网络谣言

  根据我国法律,对制造、传播谣言者的处理包括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承担刑事责任三个层面。


  在我们的工作中,分三个层次处理网络谣言。一是依法督促网站负起管理责任,及时删除、堵截谣言信息,控制谣言传播范围。二是提醒谣言涉及的地方和部门尽快澄清,公布事实真相,以平息谣言传播,消除不良影响。三是建议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恶意造谣人员,追究责任。


  【详细】


  
网民应慎重传递来源不明的信息

  网民应慎重传递那些来源不明的信息,切不可无意之中成了谣言的推手。很多时候,只要网民多留心观察,认真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往往能规避掉很多谣言。


  【详细】


  辨别网络传言的真假,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欺骗,不被误导,不因虚假信息而焦虑不安。选择真实有用的信息,拒绝当谣言的“二传手”,也是网络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


  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也没有不受限制的网络。想要不被谣言所侵扰,就避免当不实信息的传播者;想要充分享受网络的好,就以自律限制网络的恶。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网络时代必要的责任和素养。


  【详细】


  
传统媒体出来辟谣

  网络谣言毕竟是借助网络传播,这样恰好说明了新媒体在传递信息的真实度方面弱于传统媒体。在网络谣言出现后,应用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强力作用出来辟谣,或许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谣言的不良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 10:21 , Processed in 0.03997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