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09|回复: 16

[一般新闻] 14岁小驴友在峡谷走失2天 苍南百余警民上山搜寻

[复制链接]
战士 发表于 2013-6-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战士 于 2013-10-9 08:19 编辑

浙江在线温州6月25日讯(通讯员 顾金国)6月23日中午12点,一群来至温州及苍南龙港的驴友,在网上相约,一行8人从泰顺县泗溪镇山后村出发沿溪进入莒溪大峡谷。当天下午18点50分许,苍南县桥墩派出所接到驴友报案,有2名驴友在莒溪大峡谷走失,其中一名为14岁的未成年人学生温文杰,龙港人,龙港七小毕业生。截至目前,苍南警方和当地民间救援队还在搜寻失踪男孩。
  接到报案后,苍南警方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大峡谷救援。由派出所、镇政府、莒溪(天井)社区机关、护林员以及附近村民组成的50人救援队伍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搜救。各搜救小组按照安排的搜救方向,沿着溪流和狭小的山路一路搜索,天黑路险和暴雨造成的湍急水流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到24日凌晨3点为止,还是没有发现失踪者的行踪。
  24日凌晨4点,桥墩派出所协同桥墩镇再次组织人员,连同壹加壹救援队桥墩分队及大峨、坳下等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分成四组人马,从莒溪和泰顺两个方向进行搜救,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于24日早上8点半找到一名失踪的驴友。据该男子说,14岁男孩身体状态良好,大体位置也已确定。得到该消息后,救援队伍也集中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搜索,极力解救失踪男孩。
  由于莒溪大峡谷地形复杂,山势险峻,搜救范围大,湍急的溪流和险要的山路严重阻碍了搜救进程,增加了搜救的难度,此时,搜救工作显得更为迫切。24日上午11点,苍南警方协同桥墩镇继续增派救援人员,由派出所、镇政府、莒溪(天井)社区、镇城管人员、大峨村村干部及壹加壹救援队桥墩分队组成的十几人队伍,带上搜救装备,继续深入莒溪大峡谷参与搜救工作。
  24日下午2点半,第五组搜救队已经达到了两名失踪者最后分开的那个点,但是没有发现小男孩的踪迹。由于山林中没有手机信号,直到下午3点半该消息才得到确认。
  经过部署,救援指挥部安排派出所全体干警、桥墩镇干部、社区干部及消防官兵、当地村干部、村民、镇城管以及失踪者家属,组成了第六、第七搜救小组赶赴该区域,准备一该点为中心展开搜索。同时,原第五组又分成两个小组,沿着溪流上下进行搜救工作。目前进行搜索的干部群众已达100多人,在该区域搜索的人员有50余人。
  另外,苍南警方联系泰顺县公安局,从泰顺方面驴友出发的方向开展搜救工作。同时也跟温州市公安局取得了联系,通过温州滑翔伞俱乐部的力量进行空中搜索。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不想发这条新闻,只为说一句话:是父母太放心了还是孩子太勇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26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4岁少年穿越峡谷失踪 生死不明
□温州晚报记者 王骁 通讯员 顾金国近日,一群驴友在进入苍南莒溪大峡谷时不慎遇险,一名14岁的男孩失踪,一百多人展开了大搜救,截至昨晚,搜救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5名来自市区和3名来自苍南的驴友,通过网上相约,于6月23日中午12时,从泰顺县泗溪镇山后村出发沿溪进入莒溪大峡谷。当日晚上6时50分,苍南警方接到报警,称有2名驴友在莒溪大峡谷走失,其中一名为14岁的男孩。随即,警方组织了50人救援队伍,分成三个小组前往大峡谷救援。由于天黑路险,加上暴雨造成的湍急水流,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到次日凌晨3时,还是没有发现失踪者的行踪。凌晨4时,苍南警方协同桥墩镇再次组织人员,连同壹加壹救援队桥墩分队及大峨、坳下等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分成四组人马进行搜救。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于上午8时许,终于找到其中一名失踪的驴友,然而依旧不见小男孩的踪影。不过据该驴友说,14岁男孩身体状态良好。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当搜救人员沿着该男子所指区域进行全面搜索后,却未能发现男孩的踪影,包括两人分手的那一地点。由于情况严重,苍南警方联系泰顺县公安局,请求泰顺方面支援搜救。同时,该县警方也跟市公安局取得了联系,通过温州滑翔伞俱乐部的力量进行空中搜索。当时,进行搜救的人员已达100多人。温州市应急户外救援队一名参与搜救的队员向记者透露,据他们现场了解到,当时这名失踪小男孩跟着其中四个男子穿越峡谷,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其中一个男子一起,与另外三人走散。后来,该男子带着他继续寻找出路。当时到了一个5米高的地方,该男子先滑了下去,准备接应下男孩,由于男孩不敢滑下去,加上该处没有任何手抓点,该男子无法上去救人,只好叫男孩在原地等候,由他跑去叫人。当时,两人分手时间为6月24日凌晨5时许,该男子走了三个小时,才走出来遇到了村民。据悉,两人分手时,男孩身上除穿有救生衣外,没有任何东西,包括食品和水。据了解,失踪的小男孩姓温,苍南龙港镇人,今年小学刚毕业。昨天,搜救人员在峡谷下游一位置发现了男孩的一只鞋子,但未发现小男孩。



http://www.wzrb.com.cn/article479231show.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6-2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14岁小驴友失踪 敲响未成年户外运动安全警钟
温州一14岁小驴友穿越峡谷失踪 敲响未成年户外运动安全警钟
    新华社杭州6月26日电(记者 段菁菁)驴友一行8人穿越温州苍南县莒溪大峡谷,从一队变为两队,又从两队变为三队,最后14岁小驴友小温在峡谷中失踪。
    记者26日从温州市旅游部门了解到,23日中午12点,8名温州驴友从泰顺县泗溪镇山后村出发,计划穿越莒溪大峡谷,最终抵达苍南县莒溪镇。当日傍晚,温州苍南警方接到报案,这队驴友在穿越过程中有两人失踪,其中,一名为成年男性驴友徐某,另一名则是随资深驴友母亲一同出发的14岁男孩小温。
    由于当晚来不及联系专业救援队,由公安和当地乡镇干部、村民组成的队伍,几十个人当即进了山。搜救队伍不断扩大。24日,16支由专业驴友组成的救援队抵达现场,温州市航空运动协会组织的壹加壹空中搜救队也带着三台动力滑翔伞赶往莒溪。随后,义乌、乐清、平阳等地的专业驴友也赶到事发点,超过200人的搜救队伍展开了拉网式搜索。
    在近50个小时的搜救过程中,失踪的成年驴友徐某被发现,但截至26日凌晨,当地警方仅在峡谷中的梅花潭附近找到了孩子一只鞋子。
    据徐某介绍,经过一个水库时,小温与不习水性的妈妈分别从水路和陆路前行;随后在崎岖的山路上,小温与代为照料他的徐某掉了队;而在第二天翻越一处峭壁时,小温彻底与徐某失联。
    据了解,21.7平方公里的莒溪大峡谷地形复杂,山势险峻,瀑布林立。小温在走散时身上没有食物、没有手机、没有户外装备。在峡谷中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户外运动的一切前提是保障安全。”杭州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何军表示,玩户外在出发前必须评测线路难度、天气,做万全好准备。温州市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沈鹏飞则认为,家长带未成年人走户外探险线路必须量力而为,并为其系上一条牢不可破的“安全带”。“小温的失踪对驴友家长们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截至目前,苍南警方和当地民间救援队仍在全力搜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6-2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失踪已超过70小时我们仍期待奇迹出现
孩子的阿姨说,这次穿越之行是母亲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本报通讯员 吴晓霞 顾金国本报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 王益敏

温州14岁小驴友小温,在和母亲等7人一起穿越莒溪大峡谷的过程中,与母亲分队前进,孩子与母亲的一位男性朋友同行后失踪,经过200多人近50个小时的搜救,只发现孩子的一只鞋(详见本报昨日A2~4版)。

昨天,搜救进入第三天,来自温州、丽水、义乌、杭州、上海等地的搜救队伍不断加入,20多支救援队对大峡谷进行了全方位搜寻,当地特警也加入进来。

但遗憾的是,截至今天凌晨记者发稿,孩子依然没有找到。

专业水底救援队

搜寻20多个水潭一无所获

温州山地救援中心队员杨邦革是昨天搜救工作的总调度员,“地面上我们来来回回搜救了不下十遍,现在还有一个可能,是孩子被冲到了水里。”

因为前天曾在水潭里发现孩子的一只鞋,昨天的搜救重点放在了水潭上。几支专业的水底救援队对大峡谷内的20多个水潭,逐个进行了水下搜寻,结果仍一无所获,基本排除了小温被水下大石压住的可能。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

对于这只拖鞋,许多搜救队员指出,不应该让孩子穿这样的鞋子进行穿越。但小温的阿姨说,孩子是特意穿的,“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双鞋子。”

小温的另一位亲属向记者证实,母子俩确实几乎没户外探险的经验,而且孩子在七八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这几年虽然也参加一些锻炼,但大多是爬爬山之类的。

大约一个月前,小温母亲在户外探险网站上,看到了这次穿越活动的帖子,便和以前的同事、好友徐某一起报名,他也就是最后和小温同行的那名男驴友。

上周五,小温参加完小升初考试,隔天就参加了这次穿越活动,由于不准备过夜,大家只带了食物、手电筒及绳索等简易工具。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儿子的小学毕业礼物。”小温的阿姨说。

孩子不太可能

自行走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除了水潭外,其他区域的搜救也在继续。和前两天不同,昨天的搜救工作分区块进行。以孩子的失踪地点为中心,搜救的直径范围从之前的2公里扩大到了5公里。

搜救队员告诉记者,发现鞋子的地方,距离徐某所说的孩子所在峭壁,有大约3小时的路程,不远就是莒溪社区,附近经常有村民经过,如果小温已经自行走到了那里,他肯定不会失踪。

另外,如果孩子在峭壁附近就遗失了鞋子,按照地形,也不可能漂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母子分开之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

之前搜救队员曾告诉记者,小温和母亲是在第二次分队时走散的,昨天经过再次核实,情况有出入。

小温的阿姨说,母子俩开始穿越后不久,遇到了一个水库,“孩子选择穿着救生衣,和其他四人游过水库,妈妈和其他三人不会游泳,只能走山路。”

最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也能通过喊话交流,“她当时觉得,和儿子分开不会很久。”小温的阿姨说,孩子的母亲对地形不熟,对困难也估计不足,“没想到过了水库后,两队走的路不同,被迫分开。”

灌木丛和孩子身穿的救生衣

几乎成最后希望

昨天下午4点多,峡谷里下起暴雨,为安全起见,所有搜救力量陆续从峡谷中暂时撤出。

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谬纯杰告诉记者,昨天大家走遍了假设小温可以到达的所有位置,但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由于救援队员很难进入灌木丛,这也成为目前的搜寻盲点。而小温所穿的救生衣在三天搜救中仍未发现,这也为搜救增加了一线希望。

“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昨天晚上10点,救援指挥部重新制定方案,准备接下来的搜救工作,不过,许多搜救队员经过超负荷工作,手脚都已溃破,仍需更多救援力量。

另外,昨天下午某省级电视台的两位记者贸然进入搜救区域,其中一人失踪,截至发稿仍未发现。

负责此次搜救调度工作的苍南县桥墩镇党委书记郑贤跑说,莒溪大峡谷地形复杂,希望非专业的救援人员不要随意进入峡谷,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徐某留下孩子,是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

小温母子分开后,孩子和徐某在行进过程中掉队落单。据徐某回忆,峡谷里信号很不稳定,只能靠喊叫,他最后一次听见队友回话,似乎是从峡谷底部传来,便向下走。

这一走,就彻底迷路了。当晚7点多,他借着手机最后一格信号,和小温母亲以及领队通了话。他说,自己和小温母亲是多年同事和好友。

小温的母亲昨天证实了这个电话,电话中,小温首先问了妈妈是否已经安全到达,还安慰妈妈说,自己和徐某一起,没什么危险,请妈妈放心。

徐某回忆,他和孩子在峡谷底部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孩子被困在峭壁上,他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才留下孩子离开。

徐某还说,在他离开之前,小温还一直穿着救生衣。

延伸阅读

这次事故

犯了哪些错

采访中,许多参加救援的队员都告诉记者,这本该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

温州山地救援队资深队员杨邦革有着10多年户外经验,他总结了事件中的三个错误:

1.参与者没有专业装备。
“穿着拖鞋,没有必要的通讯工具,这些是事故的另一大原因。驴友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装备,遇险时,良好的装备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

2.穿越队伍一开始就分队。

“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身边没有一个资深领队,是致命的错误。刚刚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身边至少要有五六名队员,其中包括一个熟悉地形、懂得各种情况应变的领队。”

3.徐某不应独自求援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一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也比一个人先出来要好。”

本报通讯员 吴晓霞 顾金国
http://news.163.com/13/0627/03/92BIS9DI00014AE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6-2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卫视记者为拍14岁男孩失踪现场 1名记者失踪
人民网温州6月27日电 昨天下午18时许,浙江卫视小强热线2名记者进入莒溪峡谷拍摄龙港14岁男孩失踪现场,一名记者失散,温州苍南警方紧急部署,开展救援行动。截至6月26日零时,该名记者还未有消息。
    6月26日,搜救14岁少年小温的搜救力量的不断增大,阵容扩大到200多人,从山林到水域,以出事点为中心方圆5公里展开大面积立体式搜寻。
    当正在全面搜寻小温时,18时许,苍南警方收到消息,浙江卫视小强热线两名记者16时许,为拍摄救援现场,未经救援指挥部同意,独自进入大峡谷,一名记者失散。另一名记者路上遇到村民,在往泰顺方向。
    收到消息后,苍南警方立即会同救援队伍,展开新一轮的救援路线调整和力量分布。由于夜深,且刚刚下过暴雨,23时许,苍南、泰顺两地警方经过艰难搜寻,通过手机定位等手段,终于找到了记者李某的位置,并将其安全带回。
    经了解,李某为摄像记者,失散记者童某为文字记者。本来两人同行,突然下起一场暴雨,奔跑中两人失散,拨打童某手机一直联系不上。
    截至6月27日零时,失散记者童某,还未有任何消息,救援队伍还在持续搜救中。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06/27/c_11631294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6-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多支救援队峡谷搜寻失踪4天小驴友 孩子你在哪里



救援人员正在搜寻失踪者。余根铃摄
  浙江日报温州6月27日电“找到了吗?”“还没有!”
  截至今晚7时,苍南14岁的小温与同伴徐某在莒溪大峡谷分开后,已失踪80个小时。目前,省内20多支救援队伍150多人在峡谷内搜寻,但一直没有找到小温的下落。
  “外地的4支搜救队伍我们已经劝退,温州的十几支搜救队伍明天还将继续搜救。”小温失踪后,先后有200多名救援人员进入深山对小温进行搜救。除了找到属于小温的一只鞋子外,仍无其他线索。截至记者发稿时,负责救援协调的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还在收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增援电话:“我们不会放弃搜救。”
  27日晚,苍南县桥墩镇莒溪社区办公楼临时设立的“驴友救援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十余支救援队代表及乡镇政府、公安等部门人员围坐在卫星地图前,讨论次日的搜救计划:“全部的水潭我们都排查过了,明天要锁定一些失踪地点附近的断崖”、“从断崖下降时大家一定要小心,事先要检查一下各自的下降装备”……
  小温是龙港人,今年小学毕业。根据苍南警方初步调查,小温随母亲参与驴友探险,包括小温母子在内共8名驴友,都是在网上召集的,彼此间不熟悉。小温的阿姨说,这次驴友探险之行是母亲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6月23日中午,一行8人从泰顺县泗溪镇山后村出发,沿溪进入莒溪大峡谷。之后,小温和驴友徐某在中途与大部队走散。当天傍晚6时许,小温母亲与小温失去联系后,报警求助。
  随后,苍南县公安局桥墩派出所民警、当地村民、乡镇工作人员等组成救援队伍进入峡谷连夜开展搜寻。6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失踪的徐某被找到。徐某说,24日清晨5时许,他和小温路上经过一个5米多高的峭壁,小温不敢爬,“我看比较危险,就让他爬回峭壁顶上。就跟他说,你先在上面等着,我去找人来。”后来,徐某就一直往峡谷外面走,随后便与小温失去联系。当天下午2时,救援队员找到徐某与小温最后分开的地点,仍没找到小温。
  为尽快找到人,苍南警方出动警犬;温州滑翔伞俱乐部准备三架滑翔伞进行空中搜寻,但因为气流不稳定未能起飞。前天下午4时许,小温的一只洞洞鞋在一水潭里被找到。对于这只拖鞋,许多搜救队员指出,不应该让孩子穿这样的鞋子探险。小温的一位亲属向记者证实,母子俩几乎没户外探险的经验,这次穿越活动大家都没考虑在外宿营,只带了食物、手电筒及绳索等简易工具,没有一个人带了专业装备。一位救援队员告诉记者,驴友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装备,万一遇险时,良好的装备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
  据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员介绍,他们分成几组对莒溪大峡谷内所有的水域分头搜索。其中一路人员从小温进山时路线出发,对沿途所有的水潭搜寻,起初是七八个小水潭,随着路线的深入,出现了几处大水潭,水深在10米左右,在失踪少年与人失散的陡壁附近,也有一个大水潭。队员们系上安全绳索,一一跳入水中搜索,但始终未有收获。
  今天清晨6时许,几百名救援队员从莒溪社区整装待发,再次进入大峡谷搜寻。一名资深搜救队员说,这是温州户外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目前已有上千人次参与救援。失踪少年的一名家属抹着眼泪对记者说,“村民说,以前有人在大峡谷失踪了15天,后来自己走了出来。这让我们感觉还有希望,谢谢那么多热心的救援人员,始终没有放弃。”
  李元华是衢州龙游“越野一族”救援队成员。25日晚上11时,他在一个QQ群里看到了少年失踪的消息。一个小时后,李元华及其他3名队员已经带上装备驾车往苍南赶去。
  26日凌晨4时30分,他们到达“驴友救援办公室”时发现,已经有来自省内外二十余支救援队聚集于此。清晨5时许,搜救队员统一出发。
  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缪纯杰表示,莒溪大峡谷是温州地区经典户外探险线路,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驴友在这里遇险。这里地形复杂,山势险峻,水流湍急,部分地区没有手机信号,对探险者技能方面要求比较高,需要配备绳索等专业的户外装备。
  据介绍,去年2月,3名苍南大学生本打算在开学前畅游苍南莒溪大峡谷,不料深山路况复杂,又逢水库放水,在低温的夜间迷途深山,所幸3个多小时后,被苍南警方救出。
  探险,不是冒险
  温州14岁小驴友小温,在和母亲等人一起穿越莒溪大峡谷的过程中意外失踪,20多支救援队对大峡谷进行了全方位搜寻,迄今没能找到,令人忧心。
  一群业余的驴友,带着没有一点户外探险经验的母子,前去穿越一条艰难的探险线路。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一些驴友探险行为之冒失,事先准备之不足。而这样的故事,近年来我们已经听得太多。
  这些年来,市民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次数不断增加,但由于驴友户外运动经验不足、自救能力不强,以及救援不及时引发的不幸事件也在增多。由于多数驴友外出随意性较大,对危险的估计不足,组织形式松散、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即使营救队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在付出极大人力物力的条件下,也不能完全保证遇险者的人身安全。当意外发生后,有关部门势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救援,也是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户外运动固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决不是鼓励大家盲目冒险。探险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6-2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你在哪里
截至今晚7时,苍南14岁的小温与同伴徐某在莒溪大峡谷分开后,已失踪80个小时。目前,省内20多支救援队伍150多人在峡谷内搜寻,但一直没有找到小温的下落。
  “外地的4支搜救队伍我们已经劝退,温州的十几支搜救队伍明天还将继续搜救。”小温失踪后,先后有200多名救援人员进入深山对小温进行搜救。除了找到属于小温的一只鞋子外,仍无其他线索。截至记者发稿时,负责救援协调的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还在收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增援电话:“我们不会放弃搜救。”
  27日晚,苍南县桥墩镇莒溪社区办公楼临时设立的“驴友救援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十余支救援队代表及乡镇政府、公安等部门人员围坐在卫星地图前,讨论次日的搜救计划:“全部的水潭我们都排查过了,明天要锁定一些失踪地点附近的断崖”、“从断崖下降时大家一定要小心,事先要检查一下各自的下降装备”……
  小温是龙港人,今年小学毕业。根据苍南警方初步调查,小温随母亲参与驴友探险,包括小温母子在内共8名驴友,都是在网上召集的,彼此间不熟悉。小温的阿姨说,这次驴友探险之行是母亲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6月23日中午,一行8人从泰顺县泗溪镇山后村出发,沿溪进入莒溪大峡谷。之后,小温和驴友徐某在中途与大部队走散。当天傍晚6时许,小温母亲与小温失去联系后,报警求助。
  随后,苍南县公安局桥墩派出所民警、当地村民、乡镇工作人员等组成救援队伍进入峡谷连夜开展搜寻。6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失踪的徐某被找到。徐某说,24日清晨5时许,他和小温路上经过一个5米多高的峭壁,小温不敢爬,“我看比较危险,就让他爬回峭壁顶上。就跟他说,你先在上面等着,我去找人来。”后来,徐某就一直往峡谷外面走,随后便与小温失去联系。当天下午2时,救援队员找到徐某与小温最后分开的地点,仍没找到小温。
  为尽快找到人,苍南警方出动警犬;温州滑翔伞俱乐部准备三架滑翔伞进行空中搜寻,但因为气流不稳定未能起飞。前天下午4时许,小温的一只洞洞鞋在一水潭里被找到。对于这只拖鞋,许多搜救队员指出,不应该让孩子穿这样的鞋子探险。小温的一位亲属向记者证实,母子俩几乎没户外探险的经验,这次穿越活动大家都没考虑在外宿营,只带了食物、手电筒及绳索等简易工具,没有一个人带了专业装备。一位救援队员告诉记者,驴友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装备,万一遇险时,良好的装备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
  据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员介绍,他们分成几组对莒溪大峡谷内所有的水域分头搜索。其中一路人员从小温进山时路线出发,对沿途所有的水潭搜寻,起初是七八个小水潭,随着路线的深入,出现了几处大水潭,水深在10米左右,在失踪少年与人失散的陡壁附近,也有一个大水潭。队员们系上安全绳索,一一跳入水中搜索,但始终未有收获。
  今天清晨6时许,几百名救援队员从莒溪社区整装待发,再次进入大峡谷搜寻。一名资深搜救队员说,这是温州户外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动,目前已有上千人次参与救援。失踪少年的一名家属抹着眼泪对记者说,“村民说,以前有人在大峡谷失踪了15天,后来自己走了出来。这让我们感觉还有希望,谢谢那么多热心的救援人员,始终没有放弃。”
  李元华是衢州龙游“越野一族”救援队成员。25日晚上11时,他在一个QQ群里看到了少年失踪的消息。一个小时后,李元华及其他3名队员已经带上装备驾车往苍南赶去。
  26日凌晨4时30分,他们到达“驴友救援办公室”时发现,已经有来自省内外二十余支救援队聚集于此。清晨5时许,搜救队员统一出发。
  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缪纯杰表示,莒溪大峡谷是温州地区经典户外探险线路,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驴友在这里遇险。这里地形复杂,山势险峻,水流湍急,部分地区没有手机信号,对探险者技能方面要求比较高,需要配备绳索等专业的户外装备。
  据介绍,去年2月,3名苍南大学生本打算在开学前畅游苍南莒溪大峡谷,不料深山路况复杂,又逢水库放水,在低温的夜间迷途深山,所幸3个多小时后,被苍南警方救出。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306/t20130628_721945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天有眼 发表于 2013-6-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4岁少年大峡谷中失踪已8天 家属发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


  温州网讯 第八天了,在苍南莒溪大峡谷失踪的男孩小温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昨天,小温的家属印了500份寻人启事贴到莒溪社区的大街小巷。而另一边,救援队在峡谷中又搜寻了一天,仍没有小温的下落。
  昨天上午,救援指挥部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代表召开协调会,就下一步搜救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协调。

  为了这个陌生男孩,各地自发赶来的驴友救援队和自觉参与救援的当地村民无数次往返峡谷搜救,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但在搜救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地毯式立体型搜救造成搜救人员体力严重透支,参与搜救人员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搜救指挥部专门在各路口设置工作人员,劝阻非专业的救援人员进山,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如今,救援依旧继续,我们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事情回放]
  6月23日中午,14岁的小温随母亲等7人穿越莒溪大峡谷,其间队伍分成两队,小温与母亲的前同事徐某掉队迷路山间。当晚,苍南当地很快组织一支50多人的救援队伍连夜搜救,未有发现。
  6月24日凌晨4点,苍南警方协同桥墩镇再次组织人员,加上各救援队伍,分四组人马从两个方向进行搜救。当天上午8时许,独自求援的徐某被发现,但小温不见了。
  6月25日,在下游发现小温的一只鞋子。
  事发至今,各地救援队和村民自发参与搜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7-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14岁少年大峡谷失踪已八天

家属发寻人启事。

  温州网讯 第八天了,在苍南莒溪大峡谷失踪的男孩小温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昨天,小温的家属印了500份寻人启事贴到莒溪社区的大街小巷。而另一边,救援队在峡谷中又搜寻了一天,仍没有小温的下落。
  昨天上午,救援指挥部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代表召开协调会,就下一步搜救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协调。
  为了这个陌生男孩,各地自发赶来的驴友救援队和自觉参与救援的当地村民无数次往返峡谷搜救,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但在搜救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地毯式立体型搜救造成搜救人员体力严重透支,参与搜救人员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搜救指挥部专门在各路口设置工作人员,劝阻非专业的救援人员进山,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如今,救援依旧继续,我们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事情回放]
  6月23日中午,14岁的小温随母亲等7人穿越莒溪大峡谷,其间队伍分成两队,小温与母亲的前同事徐某掉队迷路山间。当晚,苍南当地很快组织一支50多人的救援队伍连夜搜救,未有发现。
  6月24日凌晨4点,苍南警方协同桥墩镇再次组织人员,加上各救援队伍,分四组人马从两个方向进行搜救。当天上午8时许,独自求援的徐某被发现,但小温不见了。
  6月25日,在下游发现小温的一只鞋子。
  事发至今,各地救援队和村民自发参与搜救。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7-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4岁男孩大峡谷失踪已12天 3条线索重燃搜救希望



  温州网讯 14岁男孩小温随母亲穿越苍南莒溪大峡谷时失踪,昨天是他失踪的第十二天。12天里,莒溪大峡谷中的溪流、深潭、山涧、丛林里留下了各支搜救队伍的踪影。时间早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多次排查都无线索,小温家人和救援队员都陷入搜救瓶颈。
  而此时,在穿越路线反方向的泰顺村居传来了消息——有山民看见了与小温多处外貌体征符合的孩子,这重新燃起了大家寻回小温的信心,家人希望泰顺山民如遇有效线索及时通知警方,也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参与进来一起帮助。
  三条线索
  线索一:清晨屠夫看见陌生小孩
  7月2日清晨5时,在泰顺县泗溪镇春臼坑村,一名屠夫在山边小路上远远看见一个小孩。据此人描述,由于当时距离较远,所以只能隐约看到孩子穿着黄红相间的上衣,看起来很瘦弱,感觉走着路一瘸一拐。当时他还不知苍南莒溪大峡谷中有男童走失的事情,所以并未在意,当一天后有消息在村子里传开时,他才回想起此事。
  根据小温家人和同行驴友回忆,孩子当天在大峡谷时穿了红色的救生衣,但与母亲陈女士走散后,同行的陈女士的朋友徐某给小温穿上了一件黄色T恤,远看可能就是屠夫说的“黄红相间”。
  另外屠夫说感觉孩子身体瘦弱,虽然小温进山前有60公斤,但在失踪的这十几天里,他身边没有任何食物,饥饿高温导致他体力不支,看上去瘦弱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屠夫说孩子走路一瘸一拐,家属猜想小温可能只穿着一只洞洞鞋(另一只在峡谷内找到),或者在峡谷中受伤导致行走不便。
  家属连夜赶到该村,可惜没有更多线索。不过他们得知大峡谷西面的泰顺县境内山民的确大多不知道此事,所以看到有陌生人出现也没有重视,所以家属决定沿着山路再寻找小温,没想到还获得了其他线索。
  线索二:山民家中有米饭被人偷走
  沿着山路,家属及队员走走停停向村民打听小温线索,在泗溪镇九峰社区大家又得到一个消息,6月30日清晨,该村有一位山民清晨起床后,发现厨房的电饭锅内胆不见了,厨房里开着灯,经查找发现白色酒壶里少了半杯左右的白酒,其他财物都没丢失。
  听了山民讲述,家人也是颇感意外。按照推理来说,孩子没东西可吃,确实很有可能会去山民家中找东西吃,但为何白酒会莫名少掉一些,令人费解。
  家属不放心,当日就要来了山民的电饭锅交由公安机关进行指纹检验。昨天下午,警方称已经从电饭锅上提取了半块掌纹和一块指印,家属也拿来小温平时所用的鼠标、圆珠笔,准备进一步比对指纹。但此时已经距离米饭被偷过去三天了,电饭锅上的指印是否就是属于拿走米饭的人留下的还不确定。
  线索三:另一处村居也发现了陌生孩子身影
  家属决定再派人沿途进行打探,而莒溪社区干部和壹加壹应急队也立马赶来增援,在泗溪镇横坑社区,一位老婆婆大概在数天前(后经证实是6月29日)晚上7时左右,看到了一个身高约为1.6米的男孩,精神看起来不大正常,全身满是泥巴。她以为是个疯子并未在意,而当小温家属前来探寻时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家属推断,小温在峡谷中消失已10来天,如果真的遇难的话也会有线索出现,但按目前的搜救情况来看没有任何进展。面对疑问,家属担心小温是否已经按照原方向返回走到泰顺一带,并出现精神崩溃状态。
两大疑问
  疑问一:
  这三个线索是否能串联起来?
  昨天下午,在苍南桥墩镇莒溪社区的四楼会议室里,桥墩镇党委书记刘德源以及壹加壹队员,和小温家属一遍一遍分析着春臼坑村、九峰社区以及横坑社区这三地的线索。
  大家认为如果小温已经从峡谷中走出,29日晚上首先在横坑被人发现的话,不太可能会再次从原路绕回到数公里外的九峰去山民家中偷吃食物,两地出现的时间只隔了数个小时。而实际上,两地虽然通了车,路却非常难走,走路起码得花上一天多的时间。
  而后,想再次从横坑折返九峰社区再到7月2日被屠夫发现的春臼坑村,方向上也不太合乎常理,三地线索想要串联起来,难度太大,除非山民对于时间记忆出现偏差。
  疑问二:
  孩子是否有可能走出山谷?
  对于这个问题,家属也曾询问过队员,自己也曾亲自进山排查模拟线路,得到的答案则是非常困难。没有食物,没有装备,孤身一人,想要从峡谷穿越谈何容易,但如果真的还是身处峡谷中,为何没有一点蛛丝马迹留下?
  小温的外公陈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两天前曾和三位家属第五次走进峡谷,这么多天过去了,其实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偏偏没有任何线索,所以对于上述所说的疑点,大家也是尽力探求真相。据了解,苍南警方已经联系泰顺指挥中心,希望能够调取村居监控,看是否会有一些进展。而家属也向偏僻村落里发散传单,希望更多的山民知晓此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eibei 发表于 2013-7-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4岁男孩大峡谷失踪已12天 泰顺疑现小温身影?
 与出事地点只隔一个山头的泰顺山村,发现了一名疑似小温的男子,浑身泥巴。莒溪一村民提供了这个线索。

  苍南县桥墩镇莒溪社区莒溪村村委会主任林克奖介绍,自称发现疑似小温的是莒溪社区村民陈某。陈某平日里开着小货车,将猪肉运到泰顺县泗溪镇九峰村一带售卖。

  7月2日清晨5时许,村民陈某在泰顺九峰村一带路上,发现有一名疑似小温的男子。“这人比小温要瘦一些,相貌与小温很像,身上都是泥巴。”当天晚上,陈某将这条消息告诉莒溪社区工作人员。

  据陈某说,该男子的出现地点与小温的失踪地点,只隔着一个山头。这条消息引起了小温家属重视,当天晚上,小温父亲、苍南县公安局桥墩派出所民警和莒溪社区工作人员等,开着三辆轿车赶赴九峰村一带寻找小温。他们赶到九峰已是当晚11时,一行人连夜走访了当地村民。可受访村民都说没见过那名男子。

  此人究竟是不是失踪的小温,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他们决定在相关地点蹲守。昨天上午5时许,小温父亲终于看到了陈某所说的人:他看上去有20来岁,走路一瘸一拐,并非小温。

  小温的父亲说,现在他也没了头绪,但还是会继续散发寻找小温的启事,希望能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小温的情况依然牵动着很多市民的心。热心市民余阿婆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她给小温算了一卦,卦象说小温还在山上的边缘等待救援。寻找小温当然不能靠求签算卦,但市民为小温着急的心情可见一斑。

  截至昨天,搜救已历时12天,在苍南县莒溪大峡谷内失踪的14岁少年小温,仍然没有下落。
http://news.zj.com/detail/146629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3-7-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14岁男孩峡谷失踪:泰顺山村传来的线索被排除温商网讯(记者 徐家琪 通讯员 杨宗帅)14岁男孩小温随母亲穿越苍南莒溪大峡谷时失踪(本报近日曾作连续报道),家属和搜救队连续寻找13天都无结果。近日泰顺发现疑似小温的消息也被证实有误,但不排除小温滞留泰顺山地的可能,当地社区干部和民警闻讯加入行动,告知山民如遇陌生男童,一定要先留住再报警。
60多岁的曾家敏退休前一直在泰顺横坑及九峰等地担任村支书,退休后一直在社区里忙活着。近段日子他也一直在关注着莒溪峡谷中小温失踪的消息,并曾多次发动村民帮助小温家属从泰顺方向进山搜寻。
当他获悉泰顺泗溪几个村均有人称发现疑似小温的身影后,马上集结村民排查,但证实目击者所见有误。一村民说自家电饭锅内胆饭菜整锅被端走,怀疑有外来人饿极而偷吃,但昨日苍南警方证实,从小温用过的物品上提取的指纹,与电饭锅留下的指纹经比对并不吻合。
这几日,曾家敏老人陪着小温的外公一直在泰顺各村落寻找线索,先后走访砂岭、池源、上寮等地,一路分发寻人启事。而泰顺泗溪镇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杨警官昨日也在横坑社区及附近的几个村落中走访,告知大家一定要留意当地出现的陌生男童,如有发现第一时间上报。
昨日,山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及壹加壹救援队三支共30多人再次进峡谷搜寻,还是未能有所发现。他们决定今日再次集结力量排摸峡谷盲区。http://news.wzsee.com/2013/0706/192238.html

《14岁少年峡谷探险失踪 生死不明》后续
14岁男孩小温随母亲穿越苍南莒溪大峡谷时失踪,昨天是他失踪的第13天。13天里,莒溪大峡谷中的溪流、深潭、山涧、丛林留下了各支搜救队伍的踪影。时间早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多次排查都无线索,而救援人员不言放弃,头顶酷暑持续搜救。
连日来,救援人员在峡谷内寻觅到一些可疑痕迹,例如发现有一处泥土松动、一处臭源、一处可疑脚印,但通过细致排查,均已排除与小温有关。
就在小温家人和救援队员都陷入搜救瓶颈时,在穿越路线反方向的泰顺传来了消息——有山民看见了与小温多处外貌体征符合的孩子,这重新燃起了大家寻回小温的信心。□记者蓝莹
线索一被排除清晨屠夫看见陌生小孩
7月2日清晨5时,在泰顺县泗溪镇春臼坑村,一名屠夫在山边小路上远远看见一个小孩。据此人描述,由于当时距离较远,所以只能隐约看到孩子穿着黄红相间的上衣,看起来很瘦弱,走路时一瘸一拐。当时他还不知苍南莒溪大峡谷中有男童走失的事情,所以并未在意。当一天后有消息在村子里传开时,他才回想起此事。
家属连夜赶去现场核实,发现并不是小温。有村民说,那名小孩智力有问题,时常在村里捡垃圾。
线索二待鉴定山民家中米饭被人偷走
沿着山路,家属及搜救队员走走停停向村民打听小温线索,听闻近日在泰顺县九峰乡九峰村发生一件蹊跷事:6月30日清晨,该村有一位山民清晨起床后,发现后厨房亮着灯,电饭锅内胆居然不见了,里面盛着饭菜,还有白色酒壶的橡皮盖翻着,里面大概少了半杯左右的白酒,其他财物并未丢失。
听了山民讲述,家人也是颇感意外。按照推理来说,孩子没东西可吃,确实很有可能会去山民家中找东西吃,但为何白酒会莫名少掉一些,令人费解。
村民们说,九峰村地处偏远,居住的多为留守老人,民风淳朴,从来没见过如此离奇的偷盗案件。
这会是小温所为吗?目前,警方已经从电饭锅上提取了半块掌纹和一块指印,指纹正在比对中。但因为时隔多日,电饭锅上的指印是不是拿走米饭的人留下的还不确定。
线索三正排查满身是泥的陌生孩子出现
在泰顺县横坑村,有人说,6月29日晚上7点左右,看到了一个身高为1.6米左右、全身满是泥巴的男子经过,看起来精神不太正常,她还以为是个疯子并未在意。目前,小温家属及搜救队员对此线索也正在进行排查。
家属推断,小温在峡谷中消失已10来天,如果真的遇难的话也会有线索出现,但按目前的搜救情况来看没有任何进展。面对疑问,家属担心小温是否已经按照原方向返回走到泰顺一带,并出现精神崩溃状态。
上述三个村落,虽然位于莒溪大峡谷周边,但彼此相隔几公里,而且距离小温与徐某失散地很远,徒步穿越山林需要几天时间,小温有可能徒步走出峡谷吗?有救援人员说,非常困难,没有食物,没有装备,孤身一人,只有一只鞋子,想要从峡谷穿越谈何容易。但是,我们很希望,奇迹能够出现!小温,大家都等着你回来! http://nb.ifeng.com/zjxw/detail_2013_07/06/968294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月月 发表于 2013-9-1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传找到苍南失踪男孩尸骨 警方称有待DNA鉴定

温州网9月19日讯(记者 黄国强)“据传发现苍南失踪男孩尸骨?。”今天上午,网友@苍南草根好新闻 发布的一则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关注。  上午9点57分,网友爆料:前几天,在距离事发地点几十公里外的一处溪滩发现一堆尸骨,貌似是失踪男孩。发现尸骨地点在景区入口处,估计可能是前段时间下暴雨山洪把尸骨冲上溪滩,具体情况警方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事实到底如何?本网记者第一时间与苍南警方取得联系,经证实,昨天当地警方的确接到过失踪男孩小温家属报警,并在莒溪大峡谷入口处的溪滩上发现了一块40厘米长,疑似人体的小腿骨,但不是网上传言的一堆尸骨。
  据出警民警介绍,这块疑似人骨是3天前1名游客从溪里打捞上来的,因看上去十分普通就被随手遗弃在溪滩边,当地村民经过看到后,出于好心通知了小温家属。
  “从骨头长度、形状及两端软组织的磨损程度来看,是不是人骨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该民警告诉记者,为了谨慎起见这块骨头已被送往市公安局做DNA核对。http://news.66wz.com/system/2013/09/19/10381317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3-10-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DNA鉴定确认系小温头骨
商报记者 黄伟通讯员 章明
  9月28日,在苍南莒溪大峡谷水潭“龙井”附近,一个疑似失踪少年小温的头骨被游客发现。10月5日,警方经过DNA比对,最终确认头骨就是小温的。目前,警方已通知家属,警方也将在近期对“龙井”深潭展开搜索,希望能找到小温的其余遗物。
  DNA确定少年已遇难
  14岁少年小温自6月23日穿越莒溪大峡谷失踪后,一直都没下落。9月19日和9月28日,有游客相继在莒溪大峡谷发现疑似失踪少年的腿骨和头骨。尤其是在“龙井”附近发现的那颗头骨,距离发现小温洞洞鞋的地方很近。当时有家属就表示,“无论是发现地点还是头骨轮廓,这颗头骨都极有可能是小温的。”
  10月5日,随着头骨DNA鉴定结果出来,小温母亲陈女士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被浇灭。陈女士表示,将继续找到儿子的其他遗骨和遗物,才会给他办后事。
  将抽干水潭寻找其余遗物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由于头骨上的牙齿中发现有髓状物,因此DNA鉴定相对较快,而9月19日发现的腿骨需要磨粉鉴定,因此被送到省里鉴定,目前腿骨的DNA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
  由于此前搜寻小温时在同一处地段曾发现一只鞋子,且众多搜救人员对莒溪一带的水潭进行过拉网式排查,唯独这个号称“龙井”的深潭最深处因为水流急暗涌多,潜水人员无法下去搜寻。因此种种迹象表明,小温的其他遗物极有可能还在龙井深处。
  记者从苍南警方处了解到,近期将尝试在水潭中寻找小温的其他遗物。据一位民警介绍,“目前的初步方案是用抽水机将水潭抽干下去搜寻。”
  死因仍然是个谜
  虽然头骨的DNA鉴定结果已出,但头骨为何会出现在距离受困位置如此远的地方,以及小温是如何遇难的谜团仍然围绕在许多人心中。
  小温失踪后当时有2种说法,多数人认为,小温自己根本无法走到距离受困地点2个小时路程的龙井处,但也有救援人员认为,发现小温鞋子的龙井处就是小温失足落水的遇难地点。昨天,几位参与搜救的人员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当时持第一种观点的温州山地救援队队长缪纯杰推测,“虽然龙井发现了小温的头骨和鞋子,但不能说明小温就在此处遇难,也有可能是在上游遇难后被水流冲到龙井中,小温一个人经过2个小时徒步走到龙井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排除遗体被冲到龙井深潭中卡住的可能性。”
  全程参与救援的龙港网站长陈振旭则推测,小温当时已经一个人步行到龙井上方的6个梅花桩处,并在此处滑入深潭遇难。“当时我们唯一没有成功搜寻的就剩这个潭,这个潭的漩涡是一直往下旋的,人被卷进去后根本浮不起来,后来因为遗体腐烂,骨架被漩涡撕碎,才让头骨漂在外面,而头骨损伤这么严重,正是随漩涡在岩石上碰撞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西陈华 发表于 2013-10-29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14岁失踪驴友遗体被发现 网友:“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由于救援队员很难进入灌木丛,这也成为目前的搜寻盲点。而小温所穿的救生衣在三天搜救中仍未发现,这也为搜救增加了一线希望。
  “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昨天晚上10点,救援指挥部重新制定方案,准备接下来的搜救工作,不过,许多搜救队员经过超负荷工作,手脚都已溃破,仍需更多救援力量。
  另外,昨天下午某省级电视台的两位记者贸然进入搜救区域,其中一人失踪,截至发稿仍未发现。
  负责此次搜救调度工作的苍南县桥墩镇党委书记郑贤跑说,莒溪大峡谷地形复杂,希望非专业的救援人员不要随意进入峡谷,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徐某留下孩子,是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
  小温母子分开后,孩子和徐某在行进过程中掉队落单。据徐某回忆,峡谷里信号很不稳定,只能靠喊叫,他最后一次听见队友回话,似乎是从峡谷底部传来,便向下走。
  这一走,就彻底迷路了。当晚7点多,他借着手机最后一格信号,和小温母亲以及领队通了话。他说,自己和小温母亲是多年同事和好友。
  小温的母亲昨天证实了这个电话,电话中,小温首先问了妈妈是否已经安全到达,还安慰妈妈说,自己和徐某一起,没什么危险,请妈妈放心。
  徐某回忆,他和孩子在峡谷底部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孩子被困在峭壁上,他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才留下孩子离开。
  徐某还说,在他离开之前,小温还一直穿着救生衣。
  延伸阅读
  这次事故
  犯了哪些错
  采访中,许多参加救援的队员都告诉记者,这本该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
  温州山地救援队资深队员杨邦革有着10多年户外经验,他总结了事件中的三个错误:
  1.参与者没有专业装备。
  “穿着拖鞋,没有必要的通讯工具,这些是事故的另一大原因。驴友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装备,遇险时,良好的装备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
  2.穿越队伍一开始就分队。
  “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身边没有一个资深领队,是致命的错误。刚刚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身边至少要有五六名队员,其中包括一个熟悉地形、懂得各种情况应变的领队。”
  3.徐某不应独自求援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一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也比一个人先出来要好。”
转自http://weifang.dzwww.com/yl/201310/t20131029_9081178_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战士 发表于 2015-8-8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少年峡谷失踪续 20万余元赔偿款执行到位
金报讯(记者 蓝莹)还记得小温吗?2013年6月23日,温州14岁少年小温迷失莒溪大峡谷,令全城为之牵挂。之后,浙江省史上规模最大的户外救援行动开始了。经过长达4个月的搜救,最终在峡谷上游的石头夹缝下,发现小温残缺的遗骸。
  去年5月,小温父母状告6名同行驴友,索赔经济损失115万余元。去年6月18日,温州市苍南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小温父母自行承担75%责任;最后跟小温在一起的徐某,承担13%的责任,赔偿小温父母10.75万余元;活动发起者吴某承担8%的责任,赔偿66165元;跟小温一起走水路的李某、徐某某各承担2%的责任,均赔偿16541元;驴友陆某和姜某不承担责任。
  一审判决后,承担2%的李某提起上诉。今年1月8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中的同行驴友的赔偿数额,但撤销“李某、吴某及徐某某互负连带责任”。
  同年1月19日,众被告均未支付赔偿款,小温父母便向苍南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依法查询了各被告的财产情况,将李某在银行的存款划走16956元。得知法院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时,徐某某和吴某也将上述赔偿款全部支付给小温父母。
  赔偿金额最多的徐某却一再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于是,法院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曝光等执行措施,并积极联系公安机关协助。
  7月31日晚10点,徐某在嘉兴经济开发区住旅馆时,被当地公安控制,后法官将其带回苍南拘留。当天下午,徐某家人支付了10.75万余元赔偿款。鉴于徐某履行了赔偿义务,法院决定只对徐某进行训诫,免予拘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4 01:05 , Processed in 0.04524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