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2|回复: 11

[一般新闻] 家长这些防骗常识要教给孩子(图)

[复制链接]
beibei 发表于 2013-8-3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家长最好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图为甘井子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排队放学。 赵东辉 摄



  近日,这则还没有被侦破的案件深深地牵动着很多国人的心。有网友说,看着微博里小斌斌的近况,几乎是看一次哭一回。案件也再次引起社会及家长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昨日,记者就此采访时,我市警方提醒说,除了家长细心看管外,提高孩子自身的防骗意识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防骗意识呢?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骗子常用的招数。

  8月24日,山西汾西县6岁的斌斌被骗至野外被挖掉双眼。斌斌说,有人叫了他的名字,他就跟着这人走了。后来这人拿东西抠他眼睛,他就哭。那人还说,你别哭,你不哭了,我就不抠你眼睛了……斌斌只记得行凶者是操着外地口音。而山西警方已确定嫌疑人为女性,并悬赏10万元征集此案线索。

  骗子招数

  招数一:假冒熟人诱惑法

  骗子能叫出孩子的名字。然后可能会和孩子说,自己是受了孩子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人的委托,来带孩子回家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的。有的甚至还会继续骗孩子说,自己也得到了老师的同意。利用如此“权威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小斌斌的事件中,就有一个类似细节,犯罪嫌疑人可以叫出斌斌的名字,随后斌斌才和其一起走的。

  招数二:给予礼物利诱法

  “小朋友,我有一个礼物给你。你想知道是什么吗?快和我到前面车里去看看吧。”这类方法主要是用物质利诱,同时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最终实施拐骗孩子的目的。

  有人曾在一幼儿园门口做过实验,用给小朋友IPAD玩为诱惑,带小朋友走。结果当时参加实验的孩子几乎各个“中招”。

  招数三:帮忙带路法

  骗子往往会利用孩子单纯、善良、乐于助人的心态,引诱孩子。比如骗子会说“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如果孩子说,知道,就在哪里哪里呀。骗子就会顺势说,“反正也不远,你能不能带我去啊。”

  民警应招

  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遇事时直接和家人确认

  对于这三种最常见的拐骗小孩子的骗术,民警表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知道这些骗术的手法,同时还要教孩子应对上述各种诱骗手段的方法。遇到前面的两种情况是,要求孩子一定要直接与家长和老师进行确认。这也要求孩子必须能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对“带路”的情况,家长要教孩子用指路的方法帮助他人,如此既可保护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同时又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无论对方是否听懂孩子的指路,都需要让孩子明确一点原则:我只帮忙指路,但不负责带路。此外,还要告诉孩子们: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遇到危险请大声呼救或报警。

  此外,也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类似简单的说教也许对孩子来说,不容易有深刻印象。家长可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或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帮孩子预设一种情景,并加以解决。比如,带孩子游乐园里玩耍时,可以问孩子,“如果现在有陌生的叔叔、阿姨告诉你她的小猫丢了,请你帮忙和他们一起找,你怎么办”等等。

  延伸阅读

  家长必知

  防拐十招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2.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3.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4.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

  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

  6.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7.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8.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9.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10.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http://baobao.sohu.com/20130830/n385431248.shtml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8-3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看好自己的宝宝?父母必知!

发布:2013-08-30 08:45:11作者:温州晚报

【怎样看好自己的宝宝?父母必知![围观]】"小宝宝,跟叔叔走,叔叔给你买东西。"8月11日,歹徒正是用这话将3岁女孩小羽蒙拐骗并残忍杀害。怎样防止孩子被坏人拐骗?万一孩子不见了该怎么办?特别是在找回几率最大的"黄金24小时"里,哪些寻找手段最有效?戳图,或对你有帮助!扩散!@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http://domestic.kankanews.com/c/2013-08-30/004258810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8-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保护你,我的孩子?
这个暑假,从“小羽蒙被拐骗遇害”到“120急救车小区内轧死六龄童”,涉及儿童的悲剧事件接连发生,让人唏嘘不已。

  一系列的事件反映出一个道理,在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危险其实无处不在,一个转身的疏忽,可能带来永久的伤痛。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坠楼、走失、溺亡、烧烫伤以及交通事故成为威胁未成年人安全的“五大杀手”。

  数据解析 五大“安全杀手”需警惕

  不断扩张的城市,不断崛起的高楼,不断涌入的人口,不断增加的汽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安全系数却越来越低,特别是对于儿童群体。

  记者搜集了一组数据—

  溺亡:7月份以来,我市消防参与处理的儿童意外事故达20余起,其中溺亡事故占了半数,事发地多为郊区和附近县市。

  走失:自7月1日至8月15日,全市接到有关孩子走失报警468起,捡到孩子257起。这些走失的孩子大多为3—5岁,不过绝大部分已顺利回家。

  坠楼:至8月上旬,我市各大医院已收治了20多名坠楼的小患者。

  交通事故:今年七八月份,市交警支队一大队辖区发生20余起涉及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域。

  烧烫伤:7月份以来,解放军118医院日接诊烧伤、烫伤病人达130余人,比春秋两季多了一倍,其中受伤的儿童占了近半。在受伤儿童中,0—1岁的婴儿多数因喝热奶、洗澡时被烫伤;2—3岁的孩子多因打翻开水瓶或被饮水机烫伤等。

  专业人士称,溺亡、坠楼、走失、交通事故以及烧烫伤已经成为威胁未成年人安全的几大杀手。从人群分析,涉及儿童的事故,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了70%;从年龄结构分析,0—6岁的孩子最容易“受伤”;从原因上分析,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看护,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很大原因。

  安全防范 家长需要注意的N个生活细节

  都说百密一疏,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给孩子带来致命的伤害。在平时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记者梳理了一批,仅供参考。

  居家篇

  1. 别让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或让其他孩子照看。

  2. 孩子的床或桌椅不要放在窗台边,阳台上也不能摆放凳子等物品,以免孩子借助它们爬高。

  3. 窗户要保持关闭,或只能打开一定宽度,确保孩子爬不出去;阳台栏杆要足够高,不易攀爬。

  4. 家里的电源插口也是隐患点,低处的电源插座要使用带儿童安全保护的,或移高位置。

  5. 洗澡时最好先放冷水再加热水,以免一时疏忽烫伤孩子。

  6. 将热水瓶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饮水机一般不开热水开关。

  7. 刀、剪、药品等物品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出行篇:

  1. 给儿童配备安全座椅,可降低受到伤害的几率。

  2. 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一旦发生危险气囊弹出,由于孩子上身较矮,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孩子的头顶,反而会造成伤害。

  3. 家长不要抱着孩子乘车,不然发生事故时孩子会变成大人的“气囊”。

  4. 不要让孩子单独上下车,以防被途经的车辆误伤。

  5. 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6. 不要让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发生事故时更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7. 汽车行驶过程中不要给孩子吃东西,以防刹车或颠簸摇晃时噎着孩子。

  8. 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带孩子外出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特别是不能乱穿马路。

  >>>记者手记

  你一转身的疏忽

  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每年夏天,是孩子最欢乐的时光,因为放暑假了。每年夏天,却是家长和民众最揪心的时段,因为不断有孩子遭遇意外事故受伤甚至死亡。除了感慨、痛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反思。

  相关部门曾作过统计,意外伤害在我国已经成为1—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主流观点认为,几乎所有的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预防的。

  此前,当一起儿童意外事故发生后,我们可能更多地去指责社会治安不好,安全设施不到位(诚然,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却很少去追究监护人的责任。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一个家庭痛失亲人之时,谁也不忍心再在伤口上撒盐。但无可否认的是,很多悲剧都是从“一转身,孩子不见了”开始的。

  平时,很多家长低估了孩子的活动能力,却高估了他们的避险能力。事实上,学龄前儿童不仅缺乏自制力,也无法分辨危险情况。因此,我们除了给孩子灌输一些安全常识,做一些必要的“训练”外,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别让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因为你这一转身的疏忽,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http://news.hexun.com/2013-08-30/15756350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8-30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警方发布“开学安全攻略”提醒学生防伤害
 新华网石家庄8月30日电(记者 白明山)开学在即,学生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河北张家口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开学安全攻略”,分为防拐骗、防伤害、防性侵、防被盗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对学生进行提示。
  在防拐骗篇里,警方提醒,“勤学打工擦亮眼,街边广告不能信。身份证是最重要,不能交给陌生人。走在街上心仔细,道路特征要牢记。有人上来来求助,最好帮他把警报……”
  防吸毒篇,警方整理了六句真言,“有人请,大家一起吸着玩。错,这是在玩命!吸食一次毒品不上瘾。错,一次吸毒终身禁毒!朋友都在吸自己不吸没面子。错,命比面子重要!……”
  在防盗篇,则总结了校园被盗十宗最,“上午第一、二节课时易发生盗窃;开窗睡觉易发‘钓鱼’盗窃;学校运动会、考试易发盗窃……”
  张家口市公安局微博管理员吕琛龙说:“临近开学是针对学生群体案件的高发期,微博发布后,受到了网友欢迎,超出了自己预料,下一步还将搜集资料发布针对学生的各项安全提醒。”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8/30/c_1171578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8-3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瑞安:边防开展“关爱儿童、预防拐卖”主题宣传活动

  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法制网通讯员 李翔 周威
  近日,浙江省瑞安市飞云江边防派出所民警走进当地幼儿园,开展“关爱儿童、预防拐卖”主题宣传活动,边防民警为小朋友耐心讲解“如何防止被拐卖”、“遇到坏人如何报警”等保护常识,教导小朋友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怎样救助自己,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图为,浙江瑞安边防民警向当地儿童讲解防拐卖常识。
http://www.legaldaily.com.cn/gallery/content/2013-08/30/content_4805958.htm?node=81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战士 发表于 2013-8-3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没有教孩子走丢该咋办?

正值暑期,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出门,如果孩子不慎走丢,他们知道怎么办吗?警方提醒,家长应增强孩子的应变能力。
  在劳动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内,一个四岁小女孩正和妈妈在此购物,当被问到“如果和妈妈走散了怎么办”时,小女孩立即回答“给妈妈打电话”。但她却不知道妈妈的电话号码。王女士反省说,“平时这些教得有点少了。”
  在这家超市附近有一家儿童游乐场,一个5岁的男孩说:“我跟爷爷说好了,如果找不到爷爷了,我就在那等着爷爷来找我。”男孩的爷爷宋先生说:“孩子经常来这玩,每次都是这么约定的,就怕他乱跑。”
  除上述几个地点,记者还在公交车站、回民街、开元商场等地共调查带小孩的市民22位,其中13位年龄较小的(3到5岁之间)孩子不知走丢该咋办,9位年龄较大的(5岁以上)知道要找警察或是给家长打电话。
  针对公共场所孩子走失,@西安公安发布了一条微博,提醒父母不仅要加强自身对孩子的监护意识,还应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报记者张成龙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丢失
  家长应尽量少带8岁以下的孩子到公共场所。若带孩子外出,尽量给孩子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并保证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若发现孩子走失,应及时求助寻呼、广播、警方等多教孩子遇到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
  1.平时教导孩子背熟家庭住址、父母名字及电话等信息;
  2.教导孩子一旦走失,要站在原地等待父母回来寻找;
  3.教导孩子如果与家人走散,如何向路人求助,要求他们拨打家人的电话并与家人通话,或找警察叔叔帮忙;
  4.教孩子注意听公共场所里的广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9-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骗常识 家长要教给孩子
家长最好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
  8月24日,山西汾西县6岁的斌斌被骗至野外被挖掉双眼。斌斌说,有人叫了他的名字,他就跟着这人走了。后来这人拿东西抠他眼睛,他就哭。那人还说,你别哭,你不哭了,我就不抠你眼睛了……斌斌只记得行凶者是操着外地口音。而山西警方已确定嫌疑人为女性,并悬赏10万元征集此案线索。
  近日,这则还没有被侦破的案件深深地牵动着很多国人的心。有网友说,看着微博里小斌斌的近况,几乎是看一次哭一回。案件也再次引起社会及家长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昨日,记者就此采访时,我市警方提醒说,除了家长细心看管外,提高孩子自身的防骗意识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防骗意识呢?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骗子常用的招数。
  骗子招数
  招数一:假冒熟人诱惑法
  骗子能叫出孩子的名字。然后可能会和孩子说,自己是受了孩子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人的委托,来带孩子回家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的。有的甚至还会继续骗孩子说,自己也得到了老师的同意。利用如此“权威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小斌斌的事件中,就有一个类似细节,犯罪嫌疑人可以叫出斌斌的名字,随后斌斌才和其一起走的。
  招数二:给予礼物利诱法
  “小朋友,我有一个礼物给你。你想知道是什么吗?快和我到前面车里去看看吧。”这类方法主要是用物质利诱,同时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最终实施拐骗孩子的目的。
  有人曾在一幼儿园门口做过实验,用给小朋友IPAD玩为诱惑,带小朋友走。结果当时参加实验的孩子几乎各个“中招”。
  招数三:帮忙带路法
  骗子往往会利用孩子单纯、善良、乐于助人的心态,引诱孩子。比如骗子会说“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如果孩子说,知道,就在哪里哪里呀。骗子就会顺势说,“反正也不远,你能不能带我去啊。”
  民警应招
  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遇事时直接和家人确认
  对于这三种最常见的拐骗小孩子的骗术,民警表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知道这些骗术的手法,同时还要教孩子应对上述各种诱骗手段的方法。遇到前面的两种情况是,要求孩子一定要直接与家长和老师进行确认。这也要求孩子必须能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对“带路”的情况,家长要教孩子用指路的方法帮助他人,如此既可保护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同时又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无论对方是否听懂孩子的指路,都需要让孩子明确一点原则:我只帮忙指路,但不负责带路。此外,还要告诉孩子们: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遇到危险请大声呼救或报警。
  此外,也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类似简单的说教也许对孩子来说,不容易有深刻印象。家长可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或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帮孩子预设一种情景,并加以解决。比如,带孩子游乐园里玩耍时,可以问孩子,“如果现在有陌生的叔叔、阿姨告诉你她的小猫丢了,请你帮忙和他们一起找,你怎么办”等等。
  延伸阅读
  家长必知
  防拐十招
  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2.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3.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4.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
  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
  6.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7.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8.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9.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10.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http://baobao.sohu.com/20130904/n385762028.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9-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公安厅发布“预防孩子被拐指南” 防孩子失踪

制图 王雪

    最近,两条新闻牵动众人的心:山西6岁男童被人残忍挖去双眼,他的那句“妈妈,天怎么还不亮”让人揪心不已。而发生在北京朝阳区的“当街抢娃”事件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虽然,这些都是极其罕见的伤害孩子的恶性事件。但在生活中,孩子被拐、被伤害的报道屡见报端。8月31日,河南永城,2岁男童硕硕被拐走,目前已被解救。9月1日,贵阳一名5岁女童跟着陌生女子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昨(4)日,四川省公安厅打拐处民警介绍,今年以来,四川尚未出现儿童被拐案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放松警惕。由于5岁以下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成为犯罪嫌疑人频频下手的目标。“在被拐骗儿童中,5岁以下起码占到90%”,据打拐处民警介绍,而城郊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成为犯罪嫌疑人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且看四川省公安厅打拐处发布的“预防孩子被拐指南”。
    孩子失踪,寻找谨记“十人四追法”
    1 报警 “娃娃失踪后的24个小时,是黄金寻找期”,打拐处民警介绍,当家长发现儿童失踪时,应当及时拨打110,并让一名家庭成员到辖区派出所立案。在警方通过沿街摸排、调取视频、阻截逃离通道等专业手段进行调查寻找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召集亲友,积极进行寻找。
    2 寻找日前微博上流传的“十人四追法”,民警表示可行。首先,一名家长守在儿童失踪地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起广播寻人,另召集10名亲友,分四个方向寻找,搜寻分为粗细两层。第一层“粗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紧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就是一个方向起码有1个以上的人。“细寻”就是在2公里之内,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
    另外两个人,一个到派出所等消息,若娃娃是走失被好心人发现,会送往派出所;一个留在家中,因为有的时候,娃娃自己能够找到家。
    有这些情况,你可能遇到了人贩子
    1 娃娃昏睡10小时以上如果在长途汽车、火车上,你看到有娃娃昏睡10个小时、也不起来吃饭排便,身边大人神色鬼祟可疑,那么,你可能遇到了被拐儿童。
    2 娃娃哭闹着要找爸妈还有的娃娃连哭带闹,身边大人却反应异常,比如手足无措,无动于衷或神情紧张;如果娃娃哭着说要找爸妈,大人回答:别哭,一会就带你去等话,那么嫌疑也很大。
    民警提醒:如果发现儿童可能被拐卖,首先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拨打110报警,并在暗处继续观察,等待民警接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市民可以拍照取证,但注意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9-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被拐高发地及应对方法
小区、公园、绿地、医院

  公园、小区、医院门口经常有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抱起孩子就跑。有的则几人合作,有人负责故意引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另一人则趁机抱着孩子跳上路边同伙的汽车逃走。在遇到问路之类的搭讪时,一定要牵好自己的小孩。

  公共厕所门口

  在公共厕所外这样的地方,常常会有人贩子“蹲点”,专门装作好心为你“搭把手”抱孩子,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

  自己家中

  近年来,儿童被保姆拐走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一定要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嫌疑人,解救孩子。

  学校门口、上学途中

  学龄儿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学放学,否则应该和同学结伴上学放学。走路时最好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车绑架。

  隔辈带孩子防拐

  老人带孩子,一定要先熟悉周围的环境,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可能不安全,尽量少带孩子去;给老人佩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教会他们用电话报警; 让老人不要单独带孩子到偏僻的地方,防止被坏人强抢孩子。

  大商场、超市、菜市场

  购物时,家长可以用带子将孩子的衣服系牢在手推车上。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9/05/content_207054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eibei 发表于 2013-9-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园第一课 教孩子们如何“防拐”
“培养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9月5日,由山西晚报主办、柒牌男装协办的“宝贝回家为爱出发”爱心公益活动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康乐幼儿园,作为幼儿园正式开园的第一课,通过情景剧表演、小小擂台赛、美术画展、模拟游戏等多种轻松活泼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防止被拐骗。本报编辑制作的1000本《防拐安全手册》也同时发放到孩子和家长手中。

    安全、防拐是本次公益活动的主题。孩子们的防拐意识如何?他们能拒绝陌生人的各种诱惑吗?由本报记者客串的“坏叔叔”走进课堂,使出浑身解数后发现,平时就经常接受安全意识灌输的孩子们警惕性极高,虽然“坏叔叔”把孩子们骗出了教室,但走到园门口他们就提高了警惕,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出去。

    随后,孩子们还表演了《小兔乖乖》情景音乐剧,通过儿歌和歌舞表演深化了“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一主题;安全常识擂台赛则让孩子在比赛中巩固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张警官现场模拟孩子走丢或遇到坏人该如何自救……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快乐中提高了安全意识。康乐幼儿园园长郭晚盛说:“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一方面必须进行,要让他们提高警惕,另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接受,不能生硬说教,一些案例更要有技巧的传达,以免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在教学楼二层的美术墙上,一幅幅有关安全的图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是康乐幼儿园为配合本次活动特设的专题画展,孩子们用稚嫩的笔法,画出自己心中对如何确保安全的定义。在一幅作品里,一位大人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画画的孩子解释说:“这是出门上街,不要放开妈妈的手。”

    保护儿童安全,防患意外伤害,让宝贝安全回家,是本报举办这次公益活动的目的所在。除了防拐、不和陌生人走以及遇到危难情况如何自救这些知识点的设计之外,如何保证孩子日常安全也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为此,活动还特请家长助教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们在汽车周边哪些部位玩耍司机看不到,容易出车祸;新颖的多媒体互动平台,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记住了110、119、120等紧急呼叫电话。

    “谈教育,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第一位,幼儿园的安全并不简单地等于这三年不出事,而是要通过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为孩子一生打基础。”郭晚盛说,他既坚决反对幼儿园把安全教育责任推给家长;更反对以安全之名将孩子束缚在室内,违反孩子的天性,“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要让安全观念成为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这才是教育的良心。”

    ○现场

    不少孩子都记得父母电话和家庭住址

    本报举办这次公益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让宝贝们安全回家。康乐幼儿园的孩子们防拐意识如何?他们能拒绝陌生人的各种诱惑吗?孩子走丢或遇到坏人该如何自救?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不跟陌生人走记者假装“老师的朋友”被识破

    如果面对一个自称是老师朋友的陌生人,孩子是否会经不住诱惑,跟陌生人走呢?在大班的活动现场,记者二人以班主任高老师朋友的身份,走进了教室。

    教室里突然来了陌生人,刚刚还安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你是谁啊,你告诉高老师了吗?快点出去!”“你在找谁啊?”……孩子们不怕生,有的用怀疑的眼光打量记者,有的围上来将记者向外推。“是高老师让我来的,找刘××、薛××两位小朋友,高老师在外面等着他们呢。”记者话音刚落,一个小男孩儿忙向记者指着说:“他俩就是!”顺着声音看去,在记者身旁,这两位小男孩儿背对着坐在椅子上。

    记者蹲下身子,摸摸薛××的脑袋说:“高老师在外面等你们,跟叔叔一起出去玩吧。”薛××抬起头,上下看看,连连摇头:“我不去,我不认识你,老师说不能跟陌生人走。”说完,便一溜烟儿跑了。刘××听到记者对出去后可以怎么玩绘声绘色的描述后,有点心动:“真的是高老师叫你来的吗?我跟你出去找高老师。”当记者表示希望带着薛××一起时,刘××转身跑到薛××旁边,一手拉起他向记者走来。“我们是好朋友。”刘××说。

    见孩子同意了,记者便领着俩男孩出了教室门,向园门口走去。薛××开始有些迟疑,路上一直不怎么开口,而刘××则不太紧张。

    然而,当距离幼儿园大门还有20米时,刘××突然有所警觉,抬头问记者:“怎么还看不见高老师啊?”记者赶紧解释:“高老师在校门口的车上等着呢,你看,就是那辆车!”警惕性非常高的两男孩儿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咦?你俩这是要上哪儿去呢?”这时,学校的门卫老师出现了,见到了熟悉的面孔,刘××首先搭腔:“是高老师让他来接我们的,他是高老师的朋友。”“那你听高老师说会有人来接你吗?”“没有!”俩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没有,你怎么能相信这个陌生人是高老师的朋友呢?”门卫老师接着问。

    面对连续追问,刘××马上醒悟,双手用劲儿将记者与薛××的手分开,拉起薛××转头就跑。“他是骗子,快跑。”一边喊,两个男孩头也不回地向教室方向跑去。

    “刚才两位陌生人假借老师的名义,差点把两位小朋友骗出校门,多危险,大家以后还会不会跟陌生人走呢?”回到教室,高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刚刚发生的事。孩子们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再次重温了危险就在身边,“不跟陌生人走”的道理。郭晚盛园长说,孩子童真纯净,很容易相信别人,所以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园里和家长携手,常抓不懈,才能确保孩子安全。

    遇到陌生人拉扯民警说,要大声呼救

    孩子走失后,孩子应该知道哪些基本的常识和应急处理办法呢?活动中,助教家长、来自太原的民警张警官被邀请来为孩子讲解防拐安全知识。“谁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你知道你家在哪里吗?”刚刚落座,张警官便进入了角色,孩子们等不及他把话说完,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妈妈的手机号是×××,我爸爸的是×××”不少小朋友均能一字不落地脱口而出。张警官告诉小朋友:“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如果在路上走失了,找到了警察,可以及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那家庭住址谁能详细说出来呢?一位小男孩儿第一个站了起来,滔滔不绝地回答起来,赢得了张警官和老师的掌声。他不仅能够说出家在哪条街,而且知道家的附近有银行等地标建筑。见不少孩子能说出家庭住址,张警官说:“小朋友,只记得家在哪条街上并不够,回去一定要问问爸爸妈妈,让他们把这些特殊建筑告诉你,只有这样,才能最快捷地找到家。”

    除了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需要记在心上外,孩子们还要掌握哪些应急处理办法呢?

    首先,遇到陌生人拉扯要大声呼救。张警官请上一位小姑娘进行了演示,只见他紧紧握着孩子的手,对着孩子说:“如果有陌生人拉着你,要你跟他走,你也摆脱不开,你该怎么办?”小姑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张警官说,小朋友遇到陌生人的诱惑甚至恐吓,应立即拒绝他,如果周围没有人,要学会大声呼救。

    其次,如果走失了,要站在原地等待家人。“跟着爸爸妈妈上街,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了,该怎么办?”张警官问道。“打110”“去找服务员和警察”“问路人四处找”……孩子们说出了各自的答案。张警官摇摇头解释说,这些方法都不错,但并不是最先要做的。“宝贝儿们,如果意外走失了,千万不要随意走动,而应在原地等候父母的到来。”

    半个小时的讲解很快过去了,当张警官再来考孩子们都学会了什么时,大家都答对了。

    ○花絮

    孩子说:教室里有个“大IPad”

    “教室里有个‘大IPad’”,一位男孩儿的说法把大家都逗乐了。

    孩子口中的“大IPad”,实际上是康乐幼儿园的一项实验课程,即利用互动课桌进行辅助教学。互动课桌形似一张课桌,长约1米,宽约0.6米,桌面是一块儿数字触摸屏幕,孩子可通过课桌内设置的益智游戏进行学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6位孩子正在玩一个叫安全知识的小游戏,游戏中有三个方框,分别标明110、119、120,孩子们要把桌面上杂乱无章的图片,如救护车、警察、火灾等,按类分别放到不同的方框中。

    只见,在这面“大IPad”前,六个孩子不停地放大缩小图片,进行辨认,毫无差错地放在了正确位置。郭晚盛说:“现在的孩子早早就接触手机、IPad,我们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是老师们寓教于乐理念的新尝试,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便培养了安全意识。”

    孩子问:你是记者吧?

    在模拟拐骗场景的活动中,扮演“坏人”的记者遇到不小的尴尬。

    当时,记者正苦口婆心地劝说刘××、薛××两位小朋友去外面玩儿时,眼看着孩子动了跟着走的脑筋,马上就要成功,突然,一位小男孩儿揪着记者的胳膊,边笑边问:“你是记者吧?”对于他的出奇一问,记者一时不知所措,只得装作没听见继续“演戏”。还好,小朋友也“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而这位聪明小朋友的发现,也没有引起其他孩子的警觉。

    小朋友是如何知道记者的身份呢?原来,是屋内来回游走的摄像同事出卖了自己,但能够将摄像与记者这一职业联系起来,也足见其小小年纪,阅历不浅。

    采写本报记者 郭佶欣 实习生 路璐

    摄影本报记者 武六红

    本报即日起将免费发放防拐手册

    又讯 6日起,由山西晚报编辑制作、柒牌男装赞助印刷的万余册《防拐安全手册》,将通过爱心志愿者送到太原及其他10市的幼儿园孩子手中。《防拐安全手册》分为法律法规、8个最易被拐骗的场景、防拐知识20条、防拐小儿歌、家庭电话本等部分,漫画家王峰特别为20个防拐知识点制作了漫画。为了让防拐知识能够广泛传播,本报特向有需要的市民或幼儿园免费发放。发放方式有两种。

    电话:0351-4282272;
http://www.s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3-09/06/c_1172585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战士 发表于 2013-10-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没有教孩子走丢该咋办

七天长假里,家长们免不了要带孩子出门。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商场购物,在这些人潮拥挤的场所,家长们一定不能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掉以轻心,谨防孩子走丢。对于如何防范孩子走丢,记者为家长们整理了一些专家和民警给出的建议。

情景再现

孩子找不到父母不知道该咋办

国庆前夕,正值广场上人最多的时间,记者在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广场上看到,很多小孩子在广场上随意奔跑、玩闹,周围人来人往,不时还有电动车等经过。记者在广场上转了几圈,发现有好几个走路都还不怎么稳当的小朋友独自从广场一头溜达到另一头,期间几次差点摔倒或撞上路人,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家长都没有出现,孩子周围五米之内也没有像是暗中保护的家长模样的人。

随后在距离记者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摔倒在地,记者等待了半分钟左右,还是没有家长过去照顾孩子。记者遂上前扶起孩子,问孩子爸爸妈妈在哪里,孩子立刻转头寻找,半晌摇头说:“找不到了。”当被记者问到如何寻找父母时,孩子只是眨巴着大眼睛茫然地看着记者。

记者在广场上询问了几个孩子,发现五岁以下的小朋友都不知道爸爸妈妈不见了该怎么办,而五岁以上的孩子则能给出“原地等待”之类的答案。

公安发布

家长如何防止孩子丢失

此前,针对公共场所孩子走失,西安公安发布了一条微博,提醒父母不仅要加强自身对孩子的监护意识,还应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应尽量少带8岁以下的孩子到公共场所。若带孩子外出,尽量给孩子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并保证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若发现孩子走失,应及时求助寻呼、广播、警方等,多教孩子遇到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

1、平时教导孩子背熟家庭住址、父母名字及电话等信息;

2、教导孩子一旦走失,要站在原地等待父母回来寻找;

3、教导孩子如果与家人走散,如何向路人求助,要求他们拨打家人的电话并与家人通话,或找警察叔叔帮忙;

4、教孩子注意听公共场所里的广播。

英国家长

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

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等大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10、“坏人可以骗。”

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

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http://www.wmxa.cn/a/201309/3879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西陈华 发表于 2013-10-1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父母的好好学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6 23:03 , Processed in 0.04417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