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7|回复: 1

[一般新闻] 流浪汉走失十个月 助管理站帮他找到回家路

[复制链接]
beibei 发表于 2013-9-2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家终于可以团圆过中秋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中秋前夕,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失已有十个月的流浪汉小王被送回了家。拉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小王家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王老家在江苏盐城,有两个姐姐在嘉兴开店。去年,小王与父母一起搬到了嘉兴与姐姐同住。去年11月23日,小王的家人都有事外出,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患有精神疾病的他独自走出了家门。几个月颠沛流离,小王一路从嘉兴市区流浪到了海盐。
  海盐县救助管理站向露宿街头的小王伸出了援手,根据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将他送往定点医院——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的小王蓬头垢面、言语不清,只记得自己是盐城人,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与医生一时也无法断定他的身份,送他回家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给小王带来了回家的希望。按照规定,海盐县救助管理站要向市救助管理站共享救助对象的资料。无巧不成书,市救助管理站宣教科长俞根连的一位亲戚正好是小王姐姐家的邻居,看到海盐来的信息,俞根连敏锐地意识到,这名受助者很有可能正是失踪已有十个月的小王。
  “盐城人、手部轻微残疾,年龄和外表特征都对上了!”赶到医院,亲眼看到小王之后,俞根连惊喜地通知了他的家人,离家十个月之后,小王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小王是幸运的,但是像他一样,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的受助者还有很多,他们滞留在救助管理站,时间最长的已经在这里过了六七个中秋。“有些受助者听口音、看衣着就知道出走的距离并不远,家里也有父母亲人,但他们说不清楚家在哪里,自己叫什么,送他们回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俞根连表示,“希望这些特殊人群的家庭能够加强看护,预防意外发生。”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3/09/24/019611166.shtml
为了保证您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得到回复及关注
建议您登陆后进行发帖操作.请点击这里
登陆注册
战士 发表于 2013-9-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稀老人思乡情切险走失 热心铁警及时发现劝返家
有一种无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一种紧迫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家住怀远的吴先生因为工作忙,答应了父亲的事情迟迟没有兑现,这不,老爷子等不及,自己先行动起来了。
    9月22日晚,蚌埠南站派出所民警仲燕伟像往常一样在二楼候车室巡视。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位白发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老人形单影只,手中摩挲着一张名片,身边放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谁家子女会放心他一个人出门呢?仲燕伟带着疑问来到老人身边。老人见警察过来,十分开心地将名片递到仲燕伟手中,说:“这是我的票,我要去四川!”语气中难掩兴奋。蚌埠南站并未开通直达四川的列车,老人怎么会拿着张名片来这儿坐车呢?略一沉思后,仲燕伟提着行李将老人带到了民警值班室。
    在细致耐心的询问中,老人告诉民警他打算乘高铁回到阔别60年的四川老家去,并且告诉了民警家中的电话号码。民警赶紧依照号码拨通电话,一个小时后,老人的儿子吴先生从怀远赶来,并再三对民警表示感谢。原来老人祖籍四川,现居蚌埠市怀远县,今年已74岁,因患有轻微脑梗,思维不是很清晰。由于等不及儿子带他回老家,老人于当日下午从家中悄悄出走。民警打电话给吴先生时,他已经苦苦找寻老父亲数个小时。幸好老人在蚌埠南站被民警及时发现,这才避免了老人走失的严重后果。临走时,民警叮嘱老人的儿子要好好照看父亲,并一定要帮助父亲一偿心愿。(王静)
http://www.ah.xinhuanet.com/2013-09/24/c_11748737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 吉ICP备08101543号 )

GMT+8, 2024-6-20 19:27 , Processed in 0.03786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